陳蕭潇的獲獎小說《八個太空人》中,以四對四的辯論模式,探討疫情下人類何去何從的命題。
她們能辯能寫,在五位小說組佳作獎得獎者中占了三席。初次參與大專文學獎投稿的隊長劉清音還斬獲“聯合早報金獎”。文學創作之余,劉清音作爲國大中文辯論隊現任隊長,不久前剛隨隊獲得第五屆台大亦恩杯辯論賽冠軍。
張銥星的得獎作品《Dandelion》靈感同樣來自對一道辯題的再思考與再解讀。今年5月剛從國大畢業的張銥星說:“辯論與寫作對我來說是相輔相成的,辯論的題目很多時候就像靈感生成器,通過思考同一事物的一體兩面來發掘不同的主題,而小說就是用另一種載體去呈現這種張力。”
福建會館會長蔡其生透露,20年來參加新蕾獎的中學生預計超過8400人,曆屆獲獎者超過400人。蔡其生說:“文學獎提供一個有效的平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展現華文創作,進而逐漸提升文學素養。希望得獎學生能夠將寫作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繼續動筆展示文字魅力,繼續爲本地華文文壇增添絢爛青春色彩。”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修讀中文系的劉清音(22歲,大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她是在寫作課林高老師和現代文學課徐蘭君副教授的鼓勵下參賽。她的獲獎作品《恐高的鳥》采用非常規的敘述視角,借恐高的鳥自述,表達漂泊他鄉、受困于現實的無奈與怅惘。
文學創作之余,劉清音作爲國大中文辯論隊現任隊長,不久前剛隨隊獲得第五屆台大亦恩杯辯論賽冠軍。
第20屆福建會館文學獎星期六(8月27日)下午舉行頒獎儀式,115位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學生獲頒新蕾獎、新蕾愛拍客、愛拍客IG人氣獎,以及新加坡大專文學獎。
曾在《新明日報》實習的門甜甜說:“文學是陪我長大、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從文學中汲取養分,它極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人生價值觀。”
新蕾獎與大專文學獎是培養並發掘本地年輕作家的搖籃,不少獲獎者都是文學比賽的常客。
劉清音說,這篇小說有一些先鋒性,能夠獲得小說組佳作獎已很意外,後來得知還摘下聯合早報金獎,對自己來說是極大的認可。
另外兩位獲得小說組佳作獎的陳蕭潇(21歲,經濟系大四)和張銥星(24歲,工程師)參賽時也是國大中文辯論隊的隊員。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夏元格(26歲)是本屆大專文學獎新秀獎得獎者之一,她曾先後在四屆比賽中獲得散文組和新秀組的多個獎項,也積極向《新華文學》《錫山文藝》等本地刊物投稿。
國大中文辯論隊的三名女生在今年的福建會館文學獎中表現優異,在五位小說組佳作獎得獎者中占了三席。初次參與大專文學獎投稿的隊長劉清音還斬獲“聯合早報金獎”。
無論是辯論場上唇槍舌劍的邏輯輸出,還是小說裏細膩的情感表達與文字駕馭,她們都很好地找到了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點。
新加坡大專文學獎今年進入第24屆,新蕾獎也迎來20周年。除了增設詩歌組別、出版新蕾20文集外,頒獎典禮上還特別舉辦新蕾20講座,探討新蕾20年的發展,以及福建會館在鼓勵青少年華文創作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顔曉芳在頒獎儀式致辭中也勉勵年輕文學愛好者,“希望大家本著對寫作的熱誠,繼續寫出動人的文章,讓更多讀者了解我們獨特的新加坡故事,爲世界帶來更多感動。”
有人從新蕾獎一路贏到大專獎
國大中文辯論隊隊長劉清音憑借小說《恐高的鳥》獲得今年大專文學獎“聯合早報金獎”。(受訪者提供)
夏元格是2015年在義安理工學院讀中文系時得知這一賽事。她說,大專文學獎對她而言,是文學創作道路上一年一會的老朋友,記錄著她的成長。“對我而言文學的意義是對事物和生命旅程的洞察,也是對經驗和想象世界的闡述。”
中二時曾獲得新蕾獎金獎的門甜甜(21歲,國大中文系大一),近兩年再獲大專文學獎散文組首獎和佳作獎。她回憶說,當年在領新蕾獎時就已將大專文學獎定爲自己的目標。讀初院時,翻譯老師莊組邦也常鼓勵同學們參賽,而莊祖邦也是多屆大專文學獎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