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剛市長曾對由無錫市新産業研究會組織編撰的《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産業園區——無錫開發區發展報告(2020)》,先後兩次作出批示,其中一次批示超過千字,列出15條閱讀體會,要求各地主要領導,各開發區領導和相關部門研處,並指出“開發區是過去,也必將依然是今後的經濟主戰場”。
在批示中,杜小剛市長對《國際産業合作的成功典範——無錫星洲工業園發展報告》批示指出,星洲工業園區成績驕人,來之不易,一定要利用和新加坡特殊關系,進一步放大“國際化、特色化、集約化”的特點,加大體制創新。再有更亮麗的成績,星洲工業園是大有希望的。
從1992年無錫第一家開發區——無錫高新區誕生至今,僅僅不到30年時間,無錫地區生産總值增長了37.9倍,14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以不到全市1/5的土地面積,創造了50%以上的經濟總量,60%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的外貿進出口、90%以上的到位外資,集聚了超過60%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70%的高層次人才。報告建議:“十四五”實現無錫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應堅持不懈地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以更有力的工作、更有效的舉措,搶占發展先機,做強核心功能。堅持解放思想,奮力打造開發區創新發展、引領發展新優勢;堅持改革開放,將開發區打造成開放合作新高地;堅持創新驅動,將開發區打造成科技創新爆發地;堅持專業化特色,將開發區打造成新興産業和特色産業承載地;堅持綠色發展,將開發區打造成生態環保示範地;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將開發區打造成營商環境最佳地。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産業園區——無錫開發區發展報告》由一個總報告和十六個分報告構成。現轉載《國際産業合作的成功典範——無錫星洲工業園發展報告》,供參考。
無錫星洲工業園發展報告
無錫星洲工業園(無錫新加坡工業園)是無錫市最早利用外資打造的高科技園區。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外商來華投資踴躍,各地開發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當時中國與新加坡兩國建交不久,1992年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兩次來中國訪問,作出了要在蘇州和無錫兩市合作建設工業園區的決定。新加坡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開發建設裕廊鎮等工業園區,引進外資發展加工制造業。因國土面積有限,到了90年代,新加坡迫切需要把外商投資企業的加工制造環節轉移到第三國,而把跨國公司的亞太區總部和研發機構留在新加坡。中國江蘇無疑是最理想的轉移目的地。新加坡輸出其外商資源、資本以及政府服務積累的管理經驗,複制裕廊鎮模式在蘇州和無錫兩市合作開發工業園區,開創了國際産業合作的新模式。利用外資合作建設工業園區,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創舉,無錫市委、市政府抓住了這次國際産業合作的難得機遇。在新加坡政府和江蘇省政府的推動下,經過一年多的洽談,無錫市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現爲無錫市新發集團有限公司)與新加坡科技工業集團(後更名爲勝科集團)于1993年12月18日簽訂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建設無錫星洲工業園。無錫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再加上新加坡合作夥伴的國際影響力,使無錫星洲工業園迅速成爲吸引國際高科技公司投資的一片熱土。
20多年來,無錫星洲工業園一直堅持以發展高科技産業作爲立園之本,引進和培育並舉,鼓勵園區企業持續轉型升級,推動産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現在的無錫星洲工業園已經是無錫市國際化程度最高、高新技術産業最密集、單位面積投入和産出最大的工業園區,成爲無錫展示改革開放成果的一個亮麗窗口。2020年初,無錫星洲工業園獲評省級國際合作園區。
一 、 一座現代化國際化高科技園區的誕生與崛起
無錫星洲工業園是在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的基礎上,由外資參與的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國際化高科技園區。開發之初,園區就確立 了自己的使命:幫助投資者走中國高科技之路。
回顧無錫星洲工業園20多年來走過的曆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4年至2002年,是打基礎階段。園區建設和管理由新方主導,引進了國際上建設、管理高科技園區和服務投資者的先進理念,以引進國際著名大公司爲主,園區産業以加工貿易爲主,初步樹立了國際高科技園區的品牌。第二階段從2002年至2008年底,園區建設和管理逐步實現本地化,中心工作轉向引進和培育國內外中小高科技企業,從開發園區向經營園區轉變。第三階段從2009年初開始,園區進入新一輪轉型升級發展階段,樹立有限空間無限發展的思想,完善園區生産性服務業功能,引導園區企業産品升級、産業升級,探索開放與創新融合、創新與産業融合、産業與城市融合的 發展道路。
至今,無錫星洲工業園區已高起點完成開發面積3.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底,共引進外商投資企業115家,合同利用外資39億美元,到位外資31億美元。進園企業中超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30多家,包括美國希捷、全訊射頻、新美亞、唐納森、泛達通訊、捷普電子,日本松下、村田電子、住友電工、阿爾卑斯、日立麥克賽爾、三井物産、凱迩必拓普、橫新軟件,德國英飛淩、歐司朗、紐豹,意大利阿裏斯頓等世界著名大公司,也包括隆基股份、先導智能等國內知名的高科技企業(見表16-1)。爲滿足投資者生産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園區內還引進了希爾頓逸林酒店、輝盛名致酒店公寓、綜合商業街、江蘇省棒球訓練基地等配套項目,實現産城有機融合,受到園區企業的歡迎。無錫星洲工業園良好的投資服務環境,使絕大多數進園項目進展順利,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共創造了4萬多個就業崗位。隨著園區企業的不斷壯大和新企業的進駐,高新技術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初步形成了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産業、精密機械産業和光伏新能源産業三大支柱産業。2019年,園區經濟雖然受到國際經濟不景氣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仍充滿活力,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産值623.2億元。其中,作爲園區的第一大支柱産業,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産業産值爲410.8億元,占園區工業總産值的65.92%,具有代表性的園區企業希捷、村田電子、全訊射頻、阿爾卑斯、歐司朗等,其年産值均在20億元以上;精密機械産業和光伏新能源産業産值分別爲86.9億元和82.6億元,分別占園區工業總産值的13.94%和 13.25%。
2020年上半年,園區又引進了無錫德芯光電感知技術研究院項目、泓慧飛輪儲能華東區總部項目、江蘇衆晶半導體項目、江蘇微導納米擴産項 目、濱京光電科技項目、日本住友電工光器件項目、太若科技混合現實總部基地項目、上海多甯生物項目和川潤華東區總部項目等高科技項目。這些項目涵蓋了智能制造、5G通信、半導體智能設備、光電新材料、光學薄膜技術應用等高科技領域,達産後可爲園區新增年銷售收入250多億元,將爲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見表16-2)。
無錫星洲工業園20多年來通過國際産業合作發展高科技産業對全市經濟的促進作用,可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 對無錫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橋頭堡和窗口作用
作爲一個由政府推動的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高科技工業園區,無錫市政府更多的是把它作爲對外開放的一扇窗,引領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試驗地,所以從一開始就確立了“不求大、但求精”的理念。它不是一塊發展高科技産業的“孤島”,而是向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及全市導入國際資本的橋頭堡。開放之初,世界通過無錫星洲工業園,認識無錫,通商無錫。很多外商投資項目,是從無錫星洲工業園開始了解無錫,從而最終落戶在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及市內其他區域。1997年10月,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先生再次踏上無錫的土地,興致勃勃地視察了無錫星洲工業園的建設工地和園區企業,聽取了關于園區發展的彙報,並對園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前中國國務院領導人于2007年11月19日晚在新加坡出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舉行的歡迎宴會時的致辭中特別提到,“中新雙邊合作不斷創新。經過13年合作與發展,蘇州工業園區以及無錫工業園區等一批重要合作項目,爲促進兩國經貿合作和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8年,中新合作雙方高層成功互訪,並就在現有合作項目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拓展新的合作領域達成共識。雙方將深化合作,使無錫星洲工業園在無錫高質量轉型發展過程中繼續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
(二) 對無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集聚和輻射作用
無錫星洲工業園開發建設20多年來,中新雙方本著真誠合作、平等互利的精神,在廣泛借鑒新加坡開發裕廊鎮工業區與印尼巴淡工業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無錫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以建設國際化高科技工業園區爲目標,以服務投資者爲工作中心,初步走上了一條“一站式服務、集約化開發、高強度投入、高效益産出”的良性滾動發展的道 路,並形成了以發展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産業、精密機械産業和光伏新能源産業爲支柱産業的自身特色,成爲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個性鮮明的“區中園”。園區産業集中度高,超千萬美元項目的注冊資本占園區企業總注冊資本90%以上,産值排名前10的企業工業總産值占園區工業總産值80%以上(見表16-1)。無錫星洲工業園已經成爲無錫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和産出最密集的區域,不少高科技龍頭企業還引來一批配套服務企業分布在園區周邊,帶動了無錫高新區(新吳區)乃至全市的經濟發展。2019年,園區單位土地工業總産值達到178億元/平方千米,單位土地利稅達到13.8億元/平方千米(見表16-3),可謂園區中的“畝産英雄”。
(三) 成爲無錫高新區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的示範園區
無錫星洲工業園區從一開始就引進了新加坡的親商理念和淡馬錫的成功經驗。園區將親商理念作爲服務園區企業(投資商)的最高行爲准則,在招商引資、日常管理服務中形成一種“以商爲本”的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客商獲得滿意的投資回報率,同時使園區獲得相應的服務收益從而形成雙贏格局。更重要的是,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在實踐中通過不斷創新,將“親商”外延拓展到“富商”、“安商”。親商,不僅是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投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更是區域形象的品牌,成爲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後來,這種親商理念和服務機制被成功複制到整個無錫市,成爲對客商投資服務的標准模式。此外,園區的電力能源服務也走在全國電改領域的前列。2018年,園區增量配電網項目作爲無錫市唯一的申報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批准,正式納入國家第三批增量電網試點。同年,園區成功獲得電力業務許可,成爲江蘇省非電網企業投資的增量配電企業,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二、發展之路剖析
剖析無錫星洲工業園的發展路徑,爲什麽能在區區3.5平方千米的園區內聚集數十家國際著名大公司和數十家在所屬行業內知名的專業公司(隱形冠軍),而且20多年保持強勁發展活力?形成自己的園區特色可謂是其成功的秘訣。
(一) 堅持在培育特色産業優勢上下功夫,不求大求全
區域發展難在定位,定位難在取舍。20世紀90年代初,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將電子零部件、機電一體化、醫藥及精細化工等七大産業列爲重點發展的支柱産業。無錫星洲工業園合作雙方經充分調研論證,立足無錫産業基礎,根據自身規劃面積較小、土地資源非常有限的實際情況,確定半導體零部件産業和精密機械裝備産業爲園區重點發展的産業,而且通過環境保護嚴要求和土地廠房高租金兩道門檻把附加值低、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中低端項目拒之門外。直到2009年,園區才將新能源産業增列爲重點發展的産業。20多年來,園區專注于這三大産業,精選行業龍頭項目和技術創新的潛力項目,逐步形成産業集群和供應鏈生態。現在,園區集聚著一大批在全球所屬行業和細分市場內數一數二的著名大公司或專業中小公司(見表16-1),它們普遍具有高端技術、高附加值和高市場占有率,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高端優勢。
(二) 堅持在土地集約利用上下功夫,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産出
去過無錫星洲工業園的人都有這樣的印象:該園區面積不大,但規劃合理,布局整齊,環境優美,高科技企業密集,已被公認爲是集約化開發高科技園區的典範。1997年5月,國務院特區辦、原國家土管局在無錫星洲工業園現場召開了全國部分省級開發區座談會,宣布了無錫星洲工業園在江蘇省開發區每平方千米綜合經濟指標考核中名列四個第一:每平方千米實際利用外資額第一、工業産品銷售額第一、出口創彙額第一、人均勞動生産率第一。2004年3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中國高新産業導報聯合撰寫了《無錫新加坡工業園集約開發土地資源調研報告》,充分肯定了園區土地集約利用的經驗。2019年,園區單位面積工業産值和單位面積利稅分別爲2003年的2.06倍和2.25倍(見表16-3),園區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無錫星洲工業園能以不大的土地開發面積,創造出這一廣爲稱道的業績,與多年來園區始終堅持土地科學化規劃、集約化開發、高起點建設、高科技“當家”、高效率服務分不開。也就是說,園區建設者從一開始就認准,在無錫這樣一個人多地少的城市,要成功建設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園區,不可能求最大,只可能求最佳。在制定規劃時,園區把充分滿足投資者要求和充分利用每寸土地結合起來,在總體規劃各項功能布局時,充分考慮到滾動開發對功能布局産生的影響。在實施園區規劃時,園區建立了集約利用土地的市場化機制。開發公司的市場化運作,倒逼其珍視每一寸土地。園區企業對持有的每一寸土地,除了要承擔轉讓費用外,每年還要承擔土地使用稅和物業管理費用,所以也不會不理智地去持有閑置土地。
(三) 堅持在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形成高端産業優勢
産業強,必須依靠高質量的企業來支撐。2009年以前,園區已經引進了數十家國際知名大公司和成長中的中小專業公司。2008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園區敏感地捕捉到了跨國公司應對危機的一條重要對策就是全球業務布局再調整。2009年以來,無錫星洲工業園搶抓全球産業布局調整機遇,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引進高端産業,增加研發、銷售、總部等職能,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鼓勵園區內優勢跨國企業主動向總部申請實施兼並重組,將集團海外高端産能轉移到無錫公司。在新吳區政府的鼓勵和推動下,園區不少企業主動加快從制造環節向生産性服務環節延伸的步伐。目前, 園區有區域性總部或研發中心10家。2019年,園區企業共申請專利數510件,其中發明專利173件;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486件。園區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突破13億元,同比增長50.75%。園區堅持發展高端制造業,也帶動了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物流貨代、餐飲服務、住宿服務、汽車銷售服務等公司自發地向園區集聚。2009年以來,園區的服務業發展很快,但其發展不是靠人爲地引進“高大上”的現代服務業項目,而是爲服務高度發達的制造業自發而來,是水到渠成。
(四) 堅持市場化導向,企業服務到位而不越位
園區開發公司經營堅持“去行政化”。作爲由無錫市新發集團和新加坡勝科集團合資組建的園區開發運營商,無錫星洲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從園區成立之初,就負責園區開發建設、招商引資、物業管理和企業服務。園區開發公司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全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同時,園區的管理者始終認爲,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是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引進人才的主體是企業。政府從來不向園區企業下達生産經營指標,不幹預企業的生産經營,只是幫企業協調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導監督企業做好安全生産、環境保護、協調勞資關系等工作,鼓勵企業産品升級、業態升級。除了少量的獎勵性激勵外,政府原則上不對園區企業投資進行補助。園區開發公司也只是在2008—2009年以及2020年特殊困難的年份對一些園區企業減免部分租金。園區企業也理性地認識到,企業上不上項目,不能看政府是不是給補貼。如果政府的過度補貼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決策,導致盲目上項目,從長期來看,該項目投資必然是失敗的。所以,園區企業在做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時,基本不向政府索要普惠以外的特殊政策扶持。無錫星洲工業園區內的大部分企業正是靠自身的“強身健體”,才在國際市場中贏得了競爭優勢。在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園區開發公司協助政府,第一時間深入企業一線,做好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産政策宣傳,並“一對一”地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預案,確保防疫情、促複産兩手抓、兩不誤。園區制造業和95%的生産性服務企業在2020年2月中旬全部複工,至2月底全面恢複正常生産。2020年上半年,園區企業工業總産值同比實現了正增長。
(五) 堅持開放合作,實現各方共贏,構建廣泛利益共同體
作爲無錫市政府與新加坡勝科集團之間的一個合作項目,作爲無錫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試驗田,無錫星洲工業園的成立,開啓了無錫與新加坡合作 新征程。可以說,“開放、合作、共贏”是園區發展的基本之策,中新雙方始終堅持發展目標不動搖,真誠相待、同舟共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依靠雙方的智慧創新發展思路,解決園區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園區經營水平。園區的管理者堅守一種理念,即“企業是園區的主體,更是園區的主人”,努力將園區打造成面向全球的産業聚集平台,讓更多的國際知名企業了解園區、投資園區,將全球資源,高端要素不斷彙聚園區,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和産業鏈分工,打造高科技産業園。園區在開發初期階段抓住機遇,引進了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如希捷、阿爾卑斯、村田電子等,爲園區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經營園區過程中,園區管理團隊與各企業如同一家人,廣泛聆聽企業呼聲和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特別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園區充分發揮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的投資環境優勢,在跨國公司生産基地布局調整中搶得了先機,爭取到了一 批跨國公司把集團最先進的産品生産和銷售放在了無錫公司。通過幾年的持續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在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低迷的大環境下,無錫星洲工業園的經濟仍能充滿活力。特別是2015—2016年兩年間,園區企業增資擴産態勢達到新高峰,成爲無錫市先進制造業的産業高地。在無錫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新起點上重振産業雄風”,深入實施産業強市主導戰略的當下,無錫星洲工業園區發展高科技産業的路徑對全市具有現實的參考意義。
三、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無錫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實施産業強市主導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産業園區已成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無錫星洲工業園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急需突破各類制約“瓶頸”。
(一) 國際環境
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較低,又逢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國際貿易面臨複雜多變的環境。同時,第四次科技革命不斷推進,5G産業、工業互聯網産業等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在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未來全球産業分工格局將持續調整重塑。這既對園區構成産業競爭加劇的挑戰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倒逼態勢,同時也是一次國際服務業跨國轉移的重大機遇。近兩年,無錫星洲工業園區企業受貿易摩擦的影響,已明顯表現出産值增幅趨緩,新項目引進、新産品導入逐步放緩,外資到位減少的趨勢。然而,園區可以搶抓這次全球産業鏈重塑的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有效地利用全球資源,加速服務經濟跨越式發展。依托全球移動互聯網、智能制造和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高起點發展支柱産業,推動制造業生産、管理、銷售模式變革,加快智能工廠建設,提升園區企業智能化水平。
(二) 國內環境
當前,中國經濟保持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産業發展進入“三期疊加”,制造強國深入推進,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産業、新興産業仍將是中國産業結構升級的努力方向,是經濟拉長的主動力。新業態、新産業、新模式不斷創新,鏈式産業集群、模塊化産業集群、跨界融合産業集群不斷形成,“小而 專”的園區將更富活力和競爭力。這將爲園區加快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提供較爲寬松的宏觀環境,有助于園區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打造更具特色的産業新城。
(三) 區域環境
隨著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戰略,國家整體區域戰略空間格局正發生重大變化。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深入推進,上海大都市圈將更加緊密,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將産生重大區域效應,整個長三角區域格局將呈現新的戰略態勢。無錫市堅定實施産業強市主導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努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核心區、技術創新先導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無錫星洲工業園作爲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産業發展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突出,産業基礎雄厚。特別是近幾年來園區對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的經濟貢獻額較大幅度提升,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占無錫高新區(新吳區)的比重由2015的10.2%,提升到了2019年的14.8%(見圖16-2)。但隨著長三角區域內各城市經濟的發展,區域內園區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此,無錫星洲工業園應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當中尋找新的定位。這既有利于園區拓展戰略空間,增強城市服務功能,又有利于園區發揮獨特優勢,吸納高端要素,創新産業發展,全面參與分工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 國內同類先進産業園區轉型發展方向
在多重因素的驅動下,國內同類先進産業園區紛紛尋求轉型發展,呈現“高、精、智”發展趨勢:一是園區將“軟實力”作爲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籌碼,不斷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創建園區品牌,提升品牌效應,如蘇州工業園、上海張江高科技園。二是産業園區在産業培育方面逐步“瘦 身”、“增高”,明確主導産業,延伸和拓展産業鏈,構築園區産業“微笑曲線”,打造産業鏈經濟,提升園區競爭力。如上海臨港産業園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天四大重點産業,整體提升區域産業能級,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爲突破口的世界級前沿産業集群。三是産業園由單一生産型園區逐漸轉型爲集生産、生活、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新型城市,園區承載功能日益多元化,盈利模式將從“客戶思維”轉向“夥伴思維”,運營方式將從“管理園區”轉向“服務園區”,更加突出精細化運作。四是園區由招商引資向招商引“智”轉變,如張江高科技園設立産業投資基金、股權基金等,加大對創業孵化項目、重大産業專項、産業化項目的投資。這些爲無錫星洲工業園區轉型發展提供重要的學習經驗,起到了參考與借鑒作用。
四、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與建議
無錫星洲工業園作爲國際産業合作的成功典範、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平台,肩負著重要的曆史使命。當前,園區發展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戰略轉型時期,必須不安于現狀,科學把握新機遇,勇于再出發、再升級,引領新發展。展望未來,無錫星洲工業園應借鑒國內先進園區的成功經驗,圍繞“無錫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核心區、技術創新先導區、綠色生態標杆區”的目標定位,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化中新合作機制,立足于園區高端制造業産業基礎,充分發揮三大支柱産業的優勢和 特色,聚焦産業鏈節點上的重點企業、高端項目,突出高端制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等新業態的培育,搶占産業鏈制高點,實現“能級提檔、産業提質、動力提升、環境提優”,形成有機融合、獨具特色的産業生態圈,打造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 優化園區布局,強化園區載體作用
全面優化現有園區布局,提升園區配套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園區向産業新城轉型,提升産城融合力度,營造良好産業生態環境。一是按照制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創新引領、集群集聚”的産業空間布局導向,實行組團化布局,對園區部分片區進行更新提升,打造生態功能轉型發展示範區。二是高水平打造無錫星洲智能信息技術創新園,聚焦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通信、醫療物聯網等重點領域,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大、帶動力強的優勢企業,形成跨界融合産業集群的“小而專”園區,將其打造成爲推動園區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和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三是積極與無錫市高水平的創新平台合作,通過廠房、辦公空間、資本等創新要素和創業服務的提供,吸引一些孵化成功後進入試生産的企業向園區集聚,營造“科技+産業+生活”社區,促進園區人流、物流、信息流深度融合。
(二) 增強支柱産業整體競爭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高端産業體系
無錫星洲工業園區應以增強支柱産業整體競爭力爲重點,繼續做大做強支柱産業,提速發展新興産業,優化發展服務産業。
積極推動園區制造業提質。一是強化“園區智造”,致力于高端制造業集聚。積極推動園區三大支柱産業高端化發展,推動“園區制造”向“園區智造”轉變。推進園區制造業“兩化”深度融合,以信息技術、智能技術應用爲手段,大力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積極鼓勵園區一些重點企業大規模采用先進制造和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形成完善的制造生態系統,打造“燈塔工廠”。二是針對園區三大支柱産業“卡脖子”領域,突出“強鏈-延鏈-補鏈”,推進全産業鏈招商,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積極有效地引進在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處于中高端的重大項目。鼓勵園區跨國公司積極融入本土創新體系,搭建跨國公司技術轉移平台,提升企業科研水平。發揮園區內本土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與跨國公司在價值鏈上的關聯效應,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和生産體系,提升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三是積極參與無錫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核心區、技術創新先導區的建設,依托園區制造業基礎,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在園區布局産業鏈、創新鏈,形成一批創新能力強、品牌效應高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整個園區産業核心競爭力。
大力推動園區服務業能級提檔。結合園區産業的比較優勢,重新定位園區生産性服務業,樹立“服務引領制造”的觀念,提升園區服務業功能。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推動園區重點企業將銷售中心、研發中心、區域性總部落戶園區,引導具備條件的重點企業從單純的生産工廠向研發、銷售和區域運營管理功能的基地化、一體化發展。鼓勵園區企業實現生産與服務分離,培育爲制造業企業提供專業生産性服務的獨立企業。強化産業 融合發展,實現制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在空間及産業鏈上的融合,加快服務業內容、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供應鏈服務、檢驗檢測、制造數字化服務、工業互聯網、綠色節能在園區産業鏈上的有效應用,提升産業鏈的附加值。提升園區商業服務能力,加強品牌建設,鼓勵餐飲、生活服務、商圈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探索電子商務平台,積極培育各類新興消費,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商業布局體系,探索智慧商圈建設。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適當引進科技咨詢、知識産權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産性服務企業,著力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打造高端服務品牌。
(三) 打造全方位、系統化的園區集成服務平台
無錫星洲工業園區應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打造軟硬一體的營商環境,增強園區的內聚力和“磁場”效力,打造全方位、系統化的園區集成服務平台。具體從三方面推進:一是深化電力特色服務,加強園區智慧電網建設。充分利用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機遇,探索電力合作業務,推動園區電力能源供應模式的複制與創新。在現有“園區能源中心”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綠色園區智慧配電網建設,實現園區電網智能運行、智慧管理和智能服務,打造工業園智慧電網應用示範區。二是夯實園區管理最基礎性的物業服務基礎,堅持“互聯網+”創新思維,加快園區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園區智慧化管理,提升園區精細化管理水平,全方位地滿足園區企業物業需求和經營保障需求,打造國內産業園區物業管理示範標杆。三是加強園區産業運營管理,強化園區投資服務、産業服務、創新服務功能。學習借鑒張江高科的成功經驗,拓展服務鏈,向園區企業提供生命周期鏈條的服務,如選擇有潛力的園區中小高科技企業,通過“房産入股”、“房東+股東”模式,參與股權投資,增加園區企業的黏性,形成“合作夥伴”關系。同時,充分挖掘園區文化、産品特色、服務優勢等要素,加大對園區客戶管理、企業服務、投融資服務、政策指引、中介服務的整合力度,努力提升園區運營的核心公共服務水平,打造園區品牌特色,提升“星洲”品牌形象。
(四) 擴大內外開放,爲園區發展拓展戰略資源
堅持全球視野,實行內外聯動、合作共贏的方針,加快構建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發展體系,爲園區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園區一方面積極對接國家區域戰略,全面深化對內開放與合作,加快吸收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臨港産業園等先進園區的成功經驗,積極承接上海先進制造業建設溢出效應,謀求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戰略格局。另一方面,園區充分發揮中新合作優勢,堅定不移地實施雙向開放戰略,全面增強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深化中新合作機制,積極拓展合作領域,重點推進在科技、能源、現代服務業、智慧健康養老、産業投資基金等方面合作,把握和利用國家戰略機遇,積極探索在長三角區域內開發合作新園區或建設跨境合作園區。
(五) 探索合作園區建設,放大“星洲”效應
無錫星洲工業園區經過20多年的運營,已經形成一套園區開發建設經驗,應抓住當前城市更新改造的機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創新商業模式,積極參與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鄉鎮工業園更新改造,加快複制推廣“星洲經驗”,努力爲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鄉鎮工業園轉型升級探索新經驗,作出新貢獻。
來源:《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産業園區:無錫開發區發展報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