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18日刊發題爲《12天聖誕假期中的感恩》一文,作者爲總編輯沃倫·費爾南德斯。全文摘編如下:
通常,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和夫人早就踏上旅途,到遠方尋求一段日子的甯靜祥和。今年當然不可能了。
每天處理有關疫情不容樂觀的報道足以讓任何人産生與節令不符的憂郁情緒,禁不住思忖這一切到底是怎麽回事。
幸好,上個星期的某天晚上,一位同仁把我從這樣的悲戚中喚醒。
他給我發了封電子郵件,因爲居家辦公和拉開社交距離意味著他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到新聞編輯室找我閑聊。
“你對今年有什麽要感恩的?請回複,三言兩語就行。”他表示,進行這番調研是爲了撰寫一篇文章。
這個問題讓我的思緒轉向有哪些事情值得我心懷感激。
爲我們不擁有、也不能擁有的東西耿耿于懷有什麽意義?
我決定了,今年我要用這12天聖誕節假期來感恩我所擁有並理應爲之感恩的東西。
我與各位分享這些想法,希望能傳播一些應景的善意和喜悅,同時請你們也想一想自己的感恩清單。
以下是我的感恩清單:
·生命
這一年裏無數人染疫、許多人隕命,所以我們首先要感恩生命本身,認識到生命是多麽寶貴和脆弱。在日複一日機械重複的忙忙碌碌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我們以及周圍人的生命恩賜心懷感激。
·愛
一年當中突如其來並有點任性隨意的生離死別理當迫使我們感謝那些愛我們的人,並珍惜他們的這份愛。這無疑勝過在社交媒體上追求“點贊”與“好友”數量,那些不過是對人與人之間關系及其持久價值的虛幻估計。
·自由
來來去去的自由,什麽時間到哪兒去的自由,擁有和持有的自由,想選誰就選誰的自由。這一年裏不得不制定和實施了先前無法想象的規章制度,我們很可能會珍視往日的自由。拉開社會距離、佩戴口罩、出行管控、宵禁和其他限制雖然在眼下必不可少,但都非正常措施。作爲社會性動物,我猜想,一旦有了可能,大多數人都會希望恢複面對面交往而不僅僅在線溝通。
·封鎖
這一點或許匪夷所思,因爲封鎖嚴重擾亂了我們的生活。盡管當時很痛苦,但封鎖的確迫使許多人放慢速度、反思輕重緩急,並質疑一些根深蒂固的假設而考慮新的可能性,尤其是遠程辦公和彈性工作的可行性以及數字化帶來的機遇。
·勞動
失去才知珍惜,對我們的工作來說亦如此。這個詞本身就反映出我們對待它的矛盾態度,它暗含苦差之義,我們每天要在上下班路上奔波。
然而,當成百上千萬人陷入失業或就業不足、面臨暫時下崗或減薪、爲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而發愁,擁有一份工作就是萬幸了。而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自己的工作並從中感到充實與滿足,那就更值得慶幸了。
·閑暇
鑒于疫情帶來的經濟變化,我們被迫思考今後如何工作。然而與此同時,或許我們也應該想想要如何生活。
如何在漫長的日子追求有意義的目標、讓自己與世界保持聯系?
我們都已經深刻認識到我們的生活靠不了別人。是的,的確如此。但今年也清楚地表明:我們要爲自己的生活負責。
·線路
現代通信技術使我們能夠在被迫天各一方時保持聯系。這些技術使人們得以遠程辦公、下載娛樂內容,並網購食品和其他必需品送貨上門。試想,在不能出門的這一年裏,要是沒有這些生命線,生活會是什麽樣子?
·笑
它是人生滄桑的最好解藥,在這些郁郁寡歡的日子裏格外需要。正如美國詩人埃拉·惠勒·威爾科克斯所說:“你若笑,世界與你同歡喜;你若哭,無人陪你共哀愁;悲傷的古老地球原本就歡樂不足而煩惱有余。”
周圍一片黑暗,而你可以發出一點光亮,不妨笑一笑我們無傷大雅的愚笨和怪癖,還可以笑一笑疫情暴露出來的一些傻念頭。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