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楊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約四千九百二十三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3.08%左右。楊姓的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後爲晉所滅,其子孫因避亂,遠在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時期就有個別楊姓人士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內,散布于長江中下遊地區。
姓氏起源
源流之一
出自姬姓。楊姓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據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鄭樵的《通志·氏族略》記載,楊姓出于姬姓,源于晉地之楊國(今山西洪洞縣東南)。西周成王姬誦封其弟叔虞領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帶,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縣西),爲唐侯。因唐地臨晉水,由此爲晉(諸侯)國,叔虞即爲晉開國之君。至春秋時,晉國內亂,晉武公(叔虞後裔西周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孫)滅瑉侯統一晉國。武公死後,其長子詭諸繼位,爲晉獻公。獻公相繼滅周圍諸小國,包括楊國。獻公封其二弟伯僑領地于楊,以地取姓即爲楊姓。由此伯僑成爲楊氏得姓始祖,距今約2600多年。另一說:“周宣王(姬靜,也作靖)兒子尚父,幽王時封爲揚侯,爲晉所滅,其後爲氏焉(古代“揚”通“楊”)。”意即宣王小兒子尚父,其兄幽王封其地于揚,建揚(諸侯)國。春秋時揚爲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爲姓。此說之楊姓起源矩今也約2600多年。另據《史記·晉世家》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記載,晉滅楊後,封楊地爲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爲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頃公滅了勢力日益強盛的羊舌氏等氏族(肸爲突之孫,肸之子名伯石),伯石之子遇其時逃難于原畢國所在地(今陝西西安、鹹陽以北,原是周文王姬昌子孫的封地),複以祖宗封地楊爲姓。史載此楊姓爲楊氏正宗源頭,距今約有2500年左右。其後裔定居于弘農、華陰一帶(河南西北、陝西東部渭河下遊一帶)繁衍生息,故華陰成爲楊姓郡望。秦漢以後播遷全國各地的楊氏宗支,許多均源自關西(潼關以西)弘農、華陰。楊姓始出于晉國,春秋末期晉國六卿逐漸強盛,公元前4世紀中葉(前368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卿(諸侯)瓜分成韓、趙、魏三國地盤,史稱“三晉”。故有楊姓“源于三晉,望出弘農”之說。但幾說均可證楊姓出自姬姓。
此外尚有三說,且不論哪一說,其源均爲黃帝後裔,周朝王室。姬姓楊氏占所有楊氏的主流。
源于西周宣王子尚父說
西周的王位由武王數傳至宣王時,已是西周末年,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宣王有位小兒子,名尚父,因在宣王時未能獲得封爵,直到周幽王時才被封于楊,爲侯爵,所以史書也稱他爲楊侯,建立楊國,後爲晉國兼並,原楊國侯族子孫從封邑命姓爲楊氏。陝西楊家村出土27件青銅器中,有一件後來被稱作“四十二年逑鼎”和楊國建國有關。該鼎有一篇280多字的銘文,記的是周宣王四十二年,“逑”(qiú)這個大臣征伐犬戎的一支“猃狁”有功,而得到周王賞賜土地的事情。其中的75個字很關鍵:“余肇建長父侯于楊,余令汝奠長父,休。汝克奠于厥師。汝唯克型乃先祖考,□猃狁出捷于井阿、于曆岩,汝不艮戎,汝□長父,以追搏戎,乃即宕伐于弓谷,汝執訊獲聝,俘器、車馬。汝敏于戎工,弗逆”。翻譯成白話,大意是:周宣王我把我兒子長父封到楊地爲侯,下命令給逑你予以輔佐,讓長父在楊這個地方安定下來,你發揚了你的老祖先與猃狁一貫的戰鬥的精神,與他們交戰,追擊他們于井阿、曆岩、弓谷等地,斬獲頗多,你對軍事很有的一套啊。“四十二年逑鼎”的銘文相當于確定了一個史實,周宣王確實封了他的兒子在楊國立國,不過這個開國之君名字是長父,後人演繹成尚父
源于晉武公子伯僑說
周滅唐(其地約在今山西翼城西)後,周成王把唐地封給他的弟弟唐叔 (唐叔,姬姓,名虞,字子平),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唐叔的兒子燮繼位後,改唐國爲晉國,這樣唐叔就成周代晉國的始祖。晉武公(唐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伯僑于楊,稱楊侯,是爲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源于晉國太傅楊(月八十)說
伯僑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爲羊舌大夫,這就成爲後世的羊舌氏。羊舌轄有銅(革是)、楊氏、平陽三邑。突生職,職生赤,(月八十)、鲋、虎、季夙。其中第二子(月八十),字叔向,又稱叔(月八十),是晉平公時的著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職,因戴晉有功,被分封于楊氏邑(今山西洪洞東南),其子伯石,字食我,以邑爲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強宗祁氏,羊舌氏,食我有子逃于華山仙谷,遂居華陰(今屬陝西),稱爲楊氏。其後開基各地,成爲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是爲山西楊氏。又據《廣韻》、 《通志·氏族略》所載,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楊(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一帶),號曰楊侯,後並于晉,因爲氏。
源流之二
出自姞姓。姞姓楊國位于今山西省洪桐縣附近。周宣王滅狄,同時滅姞姓楊國尚父爲楊侯。晉獻公滅楊,後封晉悼公之弟于楊,號楊幹。晉平公時,楊又成爲叔向的采邑,叔向子羊舌石以邑爲氏,改姓楊氏。
源流之三
賜姓轉姓。
1.因功賜姓
因爲建樹功勳而被統治者賜予大姓,以使其門庭生輝,光宗耀祖,是賜姓中最基本的類型。
隋代楊義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尉遲氏屬西部鮮卑,爲北魏勳臣八姓之一。義臣之父尉遲崇,北周時爲定州總管,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當時義臣年幼,養于宮中,數年後奉诏宿衛宮掖。由于常在隋文帝楊堅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于是下诏:“賜義臣國姓楊氏,賜錢三萬貫,酒三十斛,米麥各百斛,編之屬籍,爲皇從孫。”不僅賜予皇室姓氏,還確定了義臣在皇族的輩份,這在受賜姓者中,可謂極受恩遇。
2.普通賜姓
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 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爲趙、張、楊、李等姓。
3.從其養主
最普遍的現象,是他姓之人因爲養父或主人姓楊而轉從其姓。西晉時候,活躍在武都仇池(今甘肅成縣西北)一帶的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有外甥令狐茂搜,茂搜爲飛龍養子,遂從其養主轉姓楊氏。後來楊茂搜繼飛龍爲氐族首領,被晉愍帝封爲骠騎將軍。從其養主現象最頻繁的時期,爲唐末五代。唐代自“安史之亂”後,方鎮勢力不斷膨脹,一些方鎮逐漸成爲與中央相抗衡的獨立王國。或出于政治野心,或爲了自保其土,藩帥紛紛招兵買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成爲藩帥的義兒假子,轉從養主之姓。宮中宦官爲擴展自己的勢力,也紛紛養他人爲己子。從其養主而轉姓的風氣,一時大盛。唐代楊思(日助),本姓蘇,因爲楊家養子,遂從養父姓楊。楊思(日助)是唐玄宗時期人,從史籍看,那時這種轉姓現象尚不很多。以後情況就大不同了。楊複光,本姓喬,少時養于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唐僖宗時,楊複光因鎮壓王仙芝起義軍有功,被封爲弘農郡公,而弘農(治今河南靈寶北)正是楊姓最顯赫的郡望。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複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爲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楊複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楊玄翼養子,遂轉姓楊。楊複恭在唐僖宗時任左神策軍中尉,後來定策立唐昭宗,權傾一時。
4.改姓
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姓「莫胡蘆」氏,後改爲漢字單姓「楊」氏。還有,在中國革命史上,屢有這樣的情形,革命者爲了工作需要,轉改姓名,以後原姓不再起用,所轉之姓一直使用下去,抗日名將楊靖遠將軍,滿族人,原姓趙。1938年,任冀魯邊區抗日武裝部隊副司令員。次年元月,被僞保安司令孫仲文殺害。中共黨員楊林,朝鮮平安北道人,原姓金名勳。1936年任紅15軍團75師參謀長,在率先鋒營強渡黃河的戰鬥中負重傷犧牲。
5.回歸舊姓
有的楊姓成員因爲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後來又改回楊姓。如楊老令公——楊業身上。楊業本名崇貴,後避北漢世祖劉崇名諱,改名重貴。楊重貴少年時投身劉崇,劉崇賜其姓劉,改名繼業。劉崇之子劉承鈞有養子劉繼恩、劉繼元、劉繼忠,楊重貴賜姓名爲劉繼業,可能是因爲劉崇長子劉赟早死無後,遂以楊重貴爲劉繼業而爲其後嗣。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統兵攻北漢,圍太原,北漢主劉繼元降宋,而劉繼業猶據城苦戰。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劉繼元招降繼業。于是繼業歸宋,複姓楊氏,只名業。”楊業歸宋複姓。貴州台江巫腳鄉的苗族楊姓。過去,有一戶姓楊的遷到翁慕溝居住,由于那裏是歐姓聚居區,這位楊姓苗民不久也改姓歐,以便同歐姓村民親密相處。後來他的兄弟又恢複楊姓。解放後,他的兒子也改姓楊。
源流之四
少數民族楊姓,氐族楊氏,氐有楊氏,世居仇池。
白族楊氏,楊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代楊氏曾成爲白族中的第一大姓。楊幹貞,五代十國時大義甯國君主,白族,雲南賓州人.先世爲南诏權貴,大長和國時爲劍川節度使,後爲大天興國權臣,1927年滅大天興國,自立爲主,改國號爲大義甯國.因爲暴虐,被殺,在位8年。元代以後,楊氏仍爲白族大姓。楊鼐,白族,雲南大理太和縣(今雲南大理市)人。明弘治二年(土489年)舉人,任黃州府(治在今湖北黃岡縣)通判,退休後居家四十余年,閉門讀書,鄉人都稱他爲長者。今天的雲南喜洲地區是楊氏的聚居地。
滿族楊氏,滿族楊氏的祖先多爲漢人。居住在吉林市的楊氏,祖先就居住在雲南貴州,後遷居山東登州。康熙年間遷居吉林,耕種官田,因爲能提前交納5年的額糧,被批准入漢軍鑲黃旗,成爲滿人。這支楊氏自始祖楊榮至今已傳十四世。
納西族楊氏,楊昌,清代納西族散文家,雲南麗江大研裏人。喜慶十二年(1807年)舉人,任湖北天門等縣知縣,疏導江流和修築大堤很有政績。他的散文非常出衆,著有《四下可齋》集。他還寫有許多遊記、雜記等,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等,深得士林歎服。他有大約三十篇文章被收入雲南叢書《滇文叢錄》《麗郡文征》等集中。楊元之,清代納西族詩人,雲南麗江大研裏人。祖父楊本程,道光十四年(土834年)中順天鄉試舉人,任刑部主事。楊元之以善寫漢、納兩讀的詩出名。
苗族楊氏,楊再成,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大約于元皇慶元年 (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書院,對傳播漢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過重大作用。
回族楊氏,楊應奎,明代詩人、書法家,回族,山東益都人,正德年間進士。
此外在拉祜族、侗族、朝鮮族、蒙古族等等也有楊氏。
源流之五
出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爲氏。古時有「揚氏邑」。
源流之六
源源于變姓,屬于因故轉姓爲氏。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氏,本爲倪氏所改,望出千乘郡,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爲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氏之恩,即以母姓楊氏應試,登宋元祐三年戊辰科(公元1088年)進士,曆官至禮部尚書,诏贈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右仆射,韶陽縣開國公,谥文貞。其後裔子孫即爲諸暨倪楊氏。
楊泗儒:南宋嘉熙元年由廣東南雄州移居香山縣之北山鄉。是爲廣東中山北山楊氏僑外支譜始遷祖。
楊元規:宋紹興間由廣陵宦居于香山之南。是爲廣東中山南開楊公鎮東支始遷祖。
楊承斡:北宋時自關西華陰徙居越州上虞岑侖堰。是爲浙江上虞岑侖楊氏始遷祖。
楊一句:明末自暨陽地屏遷上虞瀝海。是爲浙江上虞瀝海楊氏始遷祖。
楊文弼:北宋初自湘陰劍灘遷巴陵。是爲四川巴陵楊氏始遷祖。
楊 辂:世居陝西華陰五代南唐時官吉州刺史,遂定居吉水亞塘。字殷,駕化英楊及南,爲虞部侍郎,知江西吉州,因家陵城,葬吉水六十二都鸪西洞,今地名楊家墓,配鄭氏,封廣陵,君葬東岡山後落水塘尾,上山。子二:銳、铤。是爲江西吉水楊氏始遷祖。
楊大業:明初由弘農遷居河南西增。是爲河南楊氏家始遷祖。
遷徙分布
楊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約四千九百二十三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3.08%左右。
曆史遷徙
楊姓的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後爲晉所滅,其子孫因避亂,遠在春秋戰國(前770—前221年)時期就有個別楊姓人士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省境內,散布于長江中下遊地區。
至秦漢之際,有的遷居河內,有的遷居馮翊(今陝西大荔)。楊姓爲晉所滅後,便向西發展繁衍,其先遷入陝西,後遷入山西省汾水中遊的霍縣一帶,而後繁衍至今河南境。
至漢時楊姓已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楊姓入川也于此時,多由湖北、陝西遷去。早在春秋戰國之時,已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潛江一帶),後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迫使他們再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布于長江中下遊地區。
晉、唐這一時期,是楊姓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時期,由于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和唐玄宗時的“安史之亂”,及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蕩,許多楊姓子孫爲了避亂,大舉南遷,其中以福建爲遷播中心。隋唐後便逐步向今河北、山東、內蒙、安徽、湖南、浙東、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發展。
至宋代起,楊姓已廣布江南廣大地區。南宋初有大商人楊垢,隨康王南渡,自河南定居寶山白沙,“潛心經商,誠一無僞,商民共信,聚集成市”。宋末,楊榮從上虞遷至上海;另支楊氏,與鍾王李三姓被流配到奉賢濱海地區;元代,渤海濱州人楊乘、嘉靖進士楊道亨的先人,相繼自杭州和河南遷入青浦;元末,錢塘楊璃遷南彙下沙;著名詩人諸暨楊維桢避亂華亭天馬山。
明代洪武初年,人們稱之爲“洪武落業”。據志書記載,在元末明初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戰爭中,湖南土著居民遭受了空前浩劫,特別是長沙、嶽陽、常德、益陽、湘潭等地區成爲一片廢墟。朱元璋建國後,爲了複蘇湖南,采取了“江西填湖廣”的政策,因而大批的江西(包括浙江)楊姓宗族,遷往湖廣地區。
總之,楊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于今河南、陝西、山西三省外,還有以甘肅天水爲中心的一線,以湖南、江西爲中心的一線,直至遍及全國各地。
台灣楊氏
台南佳裏楊氏
台南,即今台南市,是台灣省西南部的曆史名城,1661至 1886年間爲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市裏有鄭成功祠,爲著名古迹。隨鄭成功入台的楊文科就落籍在台南佳裏,成爲望族。其後有楊文魁,字子偉,號逸齊,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都督佥事調任台灣鎮總兵,到任即分布營訊,講求軍務,又立義塾,延聘內地名儒爲師,設置學田資膏火,因之大陸去台灣者甚多,對開發台灣起了極大的作用。有一次藍理入朝,康熙問台灣總兵如何?藍理對曰:“練兵馬,興學校,潔己奉公,兵民相安無事。自己每日所食惟腐菜。”第二天康熙對薦舉文魁的巴泰說:“楊文魁身爲封疆大臣,惟食腐菜,可謂廉矣!”當時藍理奏言台灣實行兵屯,文魁亦疏言以爲不可,謂台灣之田皆爲民業,若奪爲兵田萬不可以,況兵皆由內地調來,父母妻子隔洋相望,誰肯舉家渡海以事屯田乎?康熙從其言,兵民皆喜。及舉軍政,被劾者皆無怨言,而所拔將弁,多至鎮帥,皆有聲。故兵民念其德,繪像立祠以祀之。
台北半線楊氏
康熙三年(1664年),人居台北的楊志申,字燕夫,祖籍福建。爲拓建學宮,其父墓另擇穴于魁年山麓,平坦如掌,約2.3畝,邑人說此地爲“金盤搖珠”。墓畢後有人告之曰:“您素行孝義,子孫必昌,但您當遠徙,十年之後可致巨富。”正是那個時候,半線初啓,草萊未墾,志申遂往之,居于柴坑子莊,貨番田而耕之,督率諸弟(有六兄弟,志申居二),盡力農耕,數年家漸富,辟田亦愈廣。遂鑿二八圳,引貓羅之水灌溉,潤田數百甲,歲人谷萬石。又鑿福馬及深圳,因之線東西兩堡之田,皆爲楊氏所有。又以余力開墾淡水、佳臘埔及金包裏,歲亦人谷數千石,家畜亦多,佃農數千人,鋤耕並進,半線景象是以日興。雍正元年(1723年),台北建縣治,志申移居東門街。他好行慈善事業,睦宗族,恤鄉裏,治橋梁,捐學田,邑人莫不稱頌之。茔墓于彰化,後循衆議,祀台邑孝悌祠。以長子振文,追封爲中憲大夫。楊振文能識大體,人郡庠,捐資爲知府銜,賞戴花翎。孫楊應選,亦有盛名。
台中楊氏
台中縣楊氏的開基祖爲楊琏,字至器,號華堂。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金門金沙鎮官澳村下八巷。兄弟兩人,至器居第二,其父楊鴻畔之嫡出。自幼抱有大志,嘉慶年間渡台。初時,身中僅有18銅錢,人地生疏,舉目無親,不得已挑水度日,後改作廚司。每日克勤克儉,兼作生理,漸有積蓄,即開辦船頭行,即現時所稱貿易商。他與內地各行店交接生理,店號楊合順。其從商不但信用可靠,兼對貧民甚多援助,對政府亦多貢獻,數十年間置田園數千甲,發大財。當時娶一妻兩妾,育8個兒子,即現時8祧房親,享年63歲。其次子潤卿,進秀才及廪生;三子連卿,進秀才及廪生,至考中恩科進士,由吏部任官福建儒學正堂;五子瑤卿,日人時代爲參事。其余各房子孫,皆勤儉,繼續購有田園數百甲,亦皆昌盛。
台中沙鹿鎮楊氏
沙鹿鎮人楊清欽,生于1934年2月23日。幼承庭訓,受父親經商影響。長大後,和昆仲合開味精廠,由小而大,逐漸擴大到今日的味丹集團,員工近5000人,工廠動力達3萬匹馬力,企業計20余家。
香港楊氏
孫中山先生的兩名親密戰友民主革命先驅楊衢雲和“四寇堂主人”楊鶴齡(“四寇”指孫中山、陳少白、尤列和楊鶴齡)都是生活在香港的民族精英。在1997年,香港勝利回歸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楊氏爲主體自願結合而成的民間群衆團體——香港八閩弘農楊氏宗親聯合會成立了,並推選産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現任會長楊金溪,副會長楊友誼、楊慈意,理事長楊丕漢, 秘書長楊思敬。聯合會的主要宗旨爲:弘揚中華文化,光大楊氏正誼明道、廉潔奉公、清白傳家等倫理道德規範;並肩負聯絡宗誼,增強民族凝聚力,互助互濟,加強經濟合作,促進閩港文化經貿交流,以及扶危濟困,舉辦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等任務。建會初期,就有會員500多名,包含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兩種。
海外楊姓
楊姓向海外比較大範圍的移民,是在元末以後,尤其是在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後,這是中國南部特別是福建、浙江、廣東等省的楊姓人士向海外遷移的發轫時期。主要是爲了避免天災人禍而向海外謀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區是在今天東南亞一帶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裏蘭卡、孟加拉、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在鴉片戰爭以後直到 20世紀初葉,或因政治避難,或爲追求西方科技,或爲尋找革命真理,楊姓人士遷居的主要地區則面向西方歐美一帶,這也是楊姓人士飄洋過海的第二個重要時期。
馬來西亞沙巴州楊氏
這是楊姓人士足迹踏遍東南亞的第一步。據史料記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的浙江紹興人楊雲川,曾隨軍渡海去北婆羅洲,即今馬來西亞沙巴州。雲川在此長期羁留,而與當地魯順族酋長女兒相愛而結婚。公主後因雲川遇難而爲夫跳海殉節,留下了“寡婦山”這一遊覽勝地。而後有原籍福建漳州長泰人楊原抄(1858—1925年),于1877年只身南渡,抵達新加坡,寄宿同鄉宗親會館中,後又移居今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經過艱苦努力,創建立古晉市,成爲當地著名的實業家和華僑領袖。這裏現已建立了沙撈越古晉董楊宗親會。如今馬來西亞楊氏最活躍的要數沙撈越第三、六、七省的董楊宗親會,他們的總顧問是拿督阿瑪楊國斯。這個宗親會成立于1971年,包括沙撈越的民丹莪、泗裏街、加帛、加拿逸和詩巫等5個地區的楊姓,其次還有美裏楊氏公會和雪龍楊氏公會。
孟加拉楊氏
清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間(1780—1783年),楊姓人士楊阿秋去印度經商,在孟加拉胡格裏河畔定居下來,並吸引、接納中國的僑民,在當時的印度加爾各答建立了“中國城”,從而在印度和孟加拉繁衍生息。
緬甸仰光楊氏
始于清鹹豐四年(1854年),至今已146年了。他們爲謀團結、敦親誼,于清光緒元年 (1875年)在仰光建立了“四知總堂”。嗣後,1922年旅緬僑領楊昭固,又倡議新建植德堂于仰光海濱街三若開恒頭,門牌 75—76號第三、四樓,1925年冬落成。當時“四知總堂”的會址系租賃,歲時莅止、春秋祭祀,鹹感局促。1957年由幾位正副理事長倡議籌建會所,推舉楊唐豪爲建委會主任,著手勸募基金,幸得諸族親熱烈支持,踴躍捐獻,數月之間,巨款立就。1958年購地于仰光海域街門牌400號,第二年己亥冬興工,越三年辛醜告竣。內部雕刻布置,曆時經歲,至1962年12月舉行落成慶典。現已在全緬各重鎮、市區籌設分堂,宗旨是聯系宗親、加強團結,盡力推行族親福利,並協助貧窮子弟就學或介紹職業。
菲律賓楊氏
楊姓人士已散布在菲律賓全國各地區。宗親總會成立于 1950年3月19日,會址設在馬尼拉市,下面還有禮智三描分會(禮智市)、宿務分會(宿務市)、三寶顔分會(三寶顔市)、納卯分會(納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會(怡郎市)和美骨區分會及五寶楊氏家族會等。這裏的楊姓人士大都來自中國福建的泉州市、廈門市及其附近的晉江、金門、同安、安溪等縣。
新加坡楊氏
新加坡有70%以上的華僑,其中楊姓人士占了較大的比重。他們最初去新加坡的具體時間雖然難以考證,但據記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這裏就成立了槟城楊氏植德堂公司。嗣後又在這裏建立了新加坡楊氏總會及新加坡潮安仙樂楊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楊氏公會、槟城楊氏公會和新加坡潮州弘農楊氏公會等宗親會組織。
泰國楊氏
居住在泰國的楊姓人士也不少,他們在這裏建立了泰國楊氏宗親總會。
印度尼西亞楊氏
居住在印尼的楊姓人士建立了印尼楊氏宗親總會和印尼萬隆佛昙楊氏聯誼會。後者爲以伯僑公爲大始祖,直系傳下第59世的世隆公,開基于福建漳浦縣佛昙鎮衍派的子孫居住于萬隆市者所組成,會員800余戶,達5000余衆。還有印尼坤旬楊氏弘農世家,這一家曾于1994年8月組團回河南開封尋根訪祖,並參加了新建天波楊府的剪彩活動。
歐美澳洲楊氏
20世紀以來,楊姓子孫在留學或經商的過程中,僑居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楊氏很多。這些人在貿易、科學、藝術、工程、政治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許多人都成了各界精英。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甯博士,美國國家工程師學院院士楊祖佑,當年即被布什總統任命爲總統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衆多知名人士。
人口分布
宋朝時代
(公元960—1279年),楊姓大約有21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張、趙、劉、陳之後,爲宋朝第7大姓。楊姓第1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楊姓總人口的24.7%,占四川總人口的6.4%。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陝西、山西,這三省楊姓大約占全國楊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南,這三省的楊姓又集中了20%。全國形成了以川湘、陝晉、冀豫爲中心的三大塊楊姓聚集地。
明朝時代
(公元1368—1644年),楊姓大約有24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5%,爲明朝第6大姓。宋、元、明600余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楊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慢些,600多年中楊姓人口總增加率僅僅爲13%,淨增加了30萬。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蘇(10.3%)、山東(10.1%),這四省楊姓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山西(9.4%)、四川(7.8%)、福建(7.6%)、陝西(5.9%)、湖南(5.5%),這五省的楊姓又集中了36%。浙江一躍成爲楊姓第1大省,占浙江總人口的4%。東南地區楊姓在這600年中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宋朝的楊姓大省四川楊姓人口減少了70%,陝西減少了50%。宋、元、明期間,楊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楊姓人口主要向湖廣地區流動。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蘇魯、贛閩、晉陝、川湘四大塊楊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由西部傳到了東南部。
當代楊姓的人口已達到3696萬,爲全國第6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3.1%。根據新華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電,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順序已經新鮮出爐,楊姓保持第6位。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楊姓人口由240萬激增到3700萬,增長了15倍多。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楊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楊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爲當代楊姓第1大省,居住了楊姓總人口的12.4%,占省總人口的4%。全國形成了以長江以北、內蒙古以南和以東的高比率楊姓區,以及長江以南的低比率的南方楊姓區。在內蒙古、大西北、西藏地區,楊姓人數很少;而高比率楊姓區又以秦嶺和三峽爲界,形成雲貴川高密度的楊姓區,以及兩湖、黃淮、北方和東北四塊低密度的楊姓區。在近600年中,楊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于由北由東南和南方的遷移,特別是向西和西南地區的強勁的回遷,以及向東北地區的移民。
郡望堂號
大中華地區,乃至海外,都有楊姓郡望分布,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
郡望
弘農郡:西漢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省靈寶北,爲弘農郡治所,郡境包括黃河以南、宜陽以西一帶。東漢至北周,曾一再改名恒農郡。
天水郡:西漢時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省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爲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東南)。魏恢複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爲河內,以南、以西爲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湖南省沁陽)。隋于野王爲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爲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爲沁陽。此支楊氏,其開基始祖爲韓襄王將領楊苞。
堂號
弘農堂:弘農,地名,古爲陝西之弘農縣,今爲陝西之華陰縣,是楊姓的肇姓始祖杼公興旺發祥之地,故用此堂號。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
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有一次,有個學生在夜裏帶著黃金到楊震的家裏行賄。楊震堅決不受,並嚴厲地斥責了那個人。那個人還是不死心,笑著對楊震說:“現在是深夜,地點在您的府上,決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您收下吧!”楊震義正詞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麽說沒人知道呢!”後世遂以“四知”爲堂號,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風。
此外,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光裕堂”、“賜書堂”、“崇本堂”、“清白堂”、“務本堂”、“紹興堂”、“瑞本堂”、“紹先堂”、“河東堂”、“棲霞堂”、“秦和堂”、“鴻儀堂”、“安陽堂”、“鴻山堂”、“新楊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等。
重要世系
隋朝
廟號谥號姓名表字在位時間太祖武元皇帝(隋文帝追崇)楊忠字弇于,小字奴奴
高祖文皇帝楊堅
581-600,600-604世祖明皇帝楊廣阿瞞605-617世宗孝成皇帝(皇泰帝追崇)楊昭
恭皇帝楊侑
617-618
皇泰帝楊侗
618-619
秦王楊浩
619
隋王楊政道
620-630
曆史名人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人人不損一毫”。
楊章:秦朝華陰侯。
楊敞:西漢丞相。
楊雄:文學家,語言學家,與司馬相如並稱于世。
楊震:東漢太尉,爲官清廉,四世三公。
楊修: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楊駿:車騎將軍,臨晉侯。
楊豔、楊芷:西晉晉武帝皇後。
楊播:北魏上柱國。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
楊廣:隋文帝次子,隋炀帝。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爲帝,任楊素爲禦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爲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卒谥景武。
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楊妃:唐太宗的妃子,隋朝隋炀帝女兒。育有兩子,吳王和蜀王。
楊玉環(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行密: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楊繼業)北宋名將。
楊延昭:英雄傳奇“楊家將”中的人物,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之子。
楊文廣:北宋名將。字仲容,祖籍麟州(今陝西神木北)。
楊萬裏:南宋大詩人,一生抗金。
楊璟:(1338-1402),字孟春,號中立,明初開國封營陽侯,追封芮國公,洪武15年詐死,後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死後追封璟國公、楊王。璟十子,後代多人封侯伯,子楊洪長期鎮守邊關,封昌平侯,被譽爲正統年間第一智將。楊洪子楊俊,和兵部尚書于謙一起被石亨陷害而死。
楊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學者。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爲“西楊”。
楊榮:(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樂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當朝首輔。
楊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也做一楊傅)正統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當朝首輔。時人稱爲“南楊”。他與楊榮同爲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曆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爲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爲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爲洗馬,成爲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爲這場奪嫡鬥爭而入獄。
楊廷和:(1459——1529),漢族。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舉于鄉,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進士及第。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爲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學家,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
楊一清:(1454年-1530年),字應甯,號邃庵,谥文襄,漢族,明朝鎮江丹徒(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學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谥忠愍。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爲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楊忠愍文集》。
近代名人
楊秀清:原名嗣龍,清朝廣西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約爲兄弟,故改名秀清。與秀全同起事,屢敗清兵,封東王,太平軍號令幾全出自秀清,權勢頗盛,故世並稱洪楊。
楊深秀:(1849-1898):清末維新變法人士。
楊昌浚:字石泉,號鏡涵,別號壺天老人,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鎮)人.湘鄉桐瑞台楊氏文升公十二派孫.湘軍重要將領,先後擔任浙江巡撫、甘肅布政使、護理陝甘總督、漕運總督、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陝甘總督兼甘肅巡撫、兵部尚書等職。官至太子太保。逝世後,清政府诰贈其爲太子太傅.。楊昌浚工詩詞書畫,博學多才。其中“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
楊露禅:武術家,太極拳一代宗師,楊式太極拳奠基人
楊姓譜牒
楊姓譜牒修撰的曆史相當悠久。漢代劉歆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楊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斷涉及楊雄身後世。《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家譜,其中有《楊氏譜》。《隋書經籍志·譜系類》錄有:《楊氏血脈譜》2卷,《楊氏家譜狀並墓記》1卷,《楊氏支分譜》1卷,《楊氏譜》1卷。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楊愔家傳》。以楊姓和王姓等爲多,南北朝時的楊姓大族,已有編撰家譜之風。宋至元明時期,私修的楊姓家譜爲數不少。元末戰亂,楊氏衰落,譜也殘缺。明初,分別任司倉、通判的楊氏兄弟罷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獻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繼去世。爲繼承先輩遺志,楊士奇與從兄楊思贻遍訪博求,雖爲片紙也謹慎過錄,積十多年努力,編成《楊氏家乘》。《楊氏家乘》第一部分爲族譜,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爲家譜,以示尊重親人;以後依次爲楊氏人物事實、哀鞔文字、楊氏人物遺文、贈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楊氏行事的名賢文字,總共20卷。清代爲私修家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聖谕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家譜之盛,遂爲空前。民國時期,笃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20世紀80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萬州、湖北荊門等地的楊姓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致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入族譜。這時的家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裏經濟,成爲新修家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離鄉裏的楊姓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托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懷,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家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後出子孫,二則根據家族內部調節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適當修改族規。續修家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系的需要。
家譜的內容體例根據現存的楊氏家譜來看,主要包括:
1.譜序,主要記述族姓的來源,先世德行、宗族的遷徙和本家譜的編修、續修情況。譜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請當時的社會名人執筆,詳細敘述族姓的起源、發展和遷徙的全過程。以使後代子孫知道祖先源流和他們輾轉遷徙的艱辛。
2.譜例,也稱凡例,說明家譜編修的基本原則,家譜的作用和編修家譜的必要睦。
3.世家,記述本族的名人事迹。
4.诰敕,記錄當朝政府對本族人的旌獎文書。
5.像贊,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畫像,在其後寫上贊語,歌頌其功德。
6.世系,這是家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女名都按輩分寫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繼承關系。
7.傳志,記述先祖名人仕宦的傳記,以教育後代子孫。
8.家訓,對子孫的教育准則。
9.祠規,記述本族祭祀的規矩。
10.祠堂,記載墳墓、義莊等財産情況。
有的楊氏是別的姓氏改的,比如江西省九江縣岷山鄉中嶺村的楊家大屋,以及從楊家大屋遷移出去的子孫,他們雖然戶口本、身份證以及村子的名字都是姓“楊”,但他們的祠堂、家譜、墓碑等等全是姓“王”的!像這種王氏楊支的現象很多,他們名義上姓楊,宗族上是姓王的,他們不與楊姓有宗族上的往來,他們的家譜叫“王氏宗譜”。
祭祖歌曲
一世受姓始祖楊杼公 二世杼公長子伯沃公 三世伯沃一子楊庚公 四世庚公長子楊文公
五世文公一子昭成公 六世昭成次子楊康公 七世康公嗣子紹甲公 八世紹甲嗣子楊澗公
九世澗公三子楊其公 十世其公次子丁宏公 十一世丁宏一子楊岑公 十二世岑公一子懿宣公
十三世懿宣一子楊來公 十四世來公一子楊惠公 十五世惠公一子泰聘公 十六世泰聘公六子平芙公
十七世平芙長子楊載公 十八世載公一子盛石公 十九世盛石七子楊歡公 二十世歡公三子季洪公
二十一世季洪一子東蓮公 二十二世東蓮一子定悼公 二十三世定悼一子伯僑公 二十四世伯僑長子楊遜公
二十五世遜公一子楊章公 二十六世章公長子楊款公 二十七世款公次子楊碩公 二十八世碩公一子楊喜公
二十九世喜公長子楊敷公 三十世敷公二子楊徹公 三十一世徹公長子楊敞公 三十二世敞公五子楊恽公
三十三世恽公長子楊譚公 三十四世譚公長子楊寶公 三十五世寶公次子楊震公 三十六世震公長子楊奉公
三十七世奉公一子楊敬公 三十八世敬公長子茂集公 三十九世茂集二子長卿公 四十世長卿次子安國公
四十一世安國次子促素公 四十二世仲素八子楊隆公 四十三世隆公長子楊佶公 四十四世佶公次子楊植公
四十五世植公次子楊晖公 四十六世晖公三子會因公 四十七世會因一子德重公 四十八世德重次子楊儉公
四十九世儉公長子文異公 五十世文異長子安榮公 五十一世安榮三子德立公 五十二世德立長子俊哲公
五十三世俊哲四子居朝公 五十四世居朝二子燕榮公 五十五世燕榮長子楊甯公 五十六世甯公四子虞卿公
五十七世虞卿一子楊堪公 五十八世堪公三子承休公 五十九世承休一子楊岩公 六十世岩公一子楊郁公
六十一世郁公一子楊禅公 六十二世禅公腹子文友公 六十三世文友四子楊辂公 六十四辂公五子雲岫公
六十五世雲岫三子思孝公思恭公思聰公
家譜修編
楊姓譜牒修撰的曆史相當悠久。漢代劉歆在《七略》中提到與他同時的楊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斷涉及楊雄身後世。《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提到數十種南朝士族家譜,其中有《楊氏譜》。《隋書經籍志·譜系類》錄有:《楊氏血脈譜》2卷,《楊氏家譜狀並墓記》1卷,《楊氏支分譜》1卷,《楊氏譜》1卷。此外,古籍中還提到北齊有佚名的《楊(忄音)家傳》。以楊姓和王姓等爲多,南北朝時的楊姓大族,已有編撰家譜之風。
宋至元明時期,私修的楊姓家譜爲數不少。元末戰亂,楊氏衰落,譜也殘缺。明初,分別任司倉、通判的楊氏兄弟罷官家居,商量采撷文獻重修家乘,但不久即相繼去世。爲繼承先輩遺志,楊士奇與從兄楊思贻遍訪博求,雖爲片紙也謹慎過錄,積十多年努力,編成《楊氏家乘》。《楊氏家乘》第一部分爲族譜,以示尊重本始;第二部分爲家譜,以示尊重親人;以後依次爲楊氏人物事實、哀鞔文字、楊氏人物遺文、贈答之作;末附有助于旁考楊氏行事的名賢文字,總共20卷。
清代爲私修家譜的大發展的時代,雍正皇帝撰寫了《聖谕廣訓》,下令在各地方宣講,敦促各宗族“修族譜以聯疏遠”,各級官僚及地方士紳起而應之,各宗族聞風仿效,家譜之盛,遂爲空前。民國時期,笃宗族、勤譜事之風未曾稍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譜之風稍歇,20世紀80年代後,因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推動,許多族姓又興起續修、重修之風,如重慶萬州、湖北荊門等地的楊姓組織了不少修譜委員會或理事會,分別致書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請同鄉同姓寄去生平業績,以便輯人族譜。這時的家譜,傳統的功能已相當淡化,聯絡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徑發展鄉裏經濟,成爲新修家譜族譜的主要目的。久離鄉裏的楊姓成員,則通過參與修譜來寄托慎終迫遠的尋根情懷,當然也不排斥衣錦還鄉的驕傲之情。
家譜修好後,要定期續修,一則續上後出子孫,二則根據家族內部調節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適當修改族規。
續修家譜,並不單是循例而行,也是調整族內關系的需要。
家譜祖訓
吾今老矣,虛度光陰,終日奔波,爲衣食而不足。
隨時高下,度寒署以無窮。
片瓦條椽,皆非容易;寸田尺地,勿使抛荒。
懶惰乃敗家之源,勤勞爲立身之本。
大富由命,小富由勤;
男子以血汗爲營,女子以燈花爲運;
夜坐三更一點,尚不思眠,枕聽曉雞一鳴,全家早起。
門戶多事,並立支持;
栽苎種麻,助辦四時之衣食;
耕天鑿井,安排一歲之種儲。
育養糍牲,追陪親友,看蠶織娟,了納官租,日用有余,全家快活。
世間蕩破之輩,懶惰之家,天明日晏,尚不開門,及至日中,何嘗早食。
居嘗愛說大話,說得成,做不成;
少年專好閑遊,只好吃,不好做,男女長大,家大難當。
用度日日如常,吃著朝朝相似。
欠米將衣出當,無米出首賣田。
豈知淺水易幹,其實窮坑難填。
不思實效,專好虛花。
萬傾良田,坐食亦難保守。
光陰迅速,一年又是一年,早宜碣力向前,庶免饑寒在後。
吾今訓爾,莫效,因示後生,各宜體悉。
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虧,終能長久。
孝:敬父如天,敬地如母,汝之子孫,亦複如是。
勤:日出而做,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儉:量其而出,量其而入,若不節用,俯仰何益。
字輩排行
湖北孝感楊家河楊氏字輩:信公有伯斯文如繼芳楚枝攀世承扶家(祖道)德立光先佐時昌運平良樂天高明正大克肇(紹)永傅存仁博愛尚志親賢怡謀後啓遠可經年法行益守定保安全敦笃爲本萬載長延,,,
四川阆中千佛楊氏一支字派:林思永登天廷正大仕朝維文自應懷守先澤道德萬家光明。
重慶巫山雙龍鎮楊氏一支字輩:……國紹長春 如宗正明 文運天開 世代興隆 永遠得勝……
四川簡陽石盤鎮楊氏一支字輩:德洪益玉文,開元世代廷,國家崇正學,光明大吉昌
四川南充高坪楊氏一支字輩:文果儀三,景京世永,方可德勝,國民成良,協和萬幫,天生俊偉,人主鋼常,譯開後事,用銀錢廣,忠聖正直,尚發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