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在跟病毒搏鬥的時時刻刻,與每個人最親密接觸的莫過于口罩了。
8月24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從8月29日起,室內可摘口罩。
這兩年多來,新加坡的口罩令從不戴、部分場所戴、外出全部戴、戶外可不戴、室內可不戴,經曆了一系列的變化,堪稱新加坡抗疫曆程的縮影。
一起來回顧。
生病才需要戴口罩
沒生病不需要戴口罩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開始封城。當天下午,新加坡發現3起疑似冠病病例,衛生部宣布立即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當晚,新加坡出現首起確診病例。
當時,世衛組織的指導意見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沒生病不需要戴口罩,把口罩留給前線人員”。新加坡政府也遵從世衛的指導並向民衆宣傳。
新加坡出現口罩搶購潮
不過,2020年1月24日,新加坡就出現口罩搶購,很多地方賣斷貨。
圖源:微信朋友圈
當時微信朋友圈最盛行的一條就是“XXX藥店有貨,速去”,但留言往往是“斷貨了”“叫我們明天再來”“明天具體什麽時間有貨也不知道”。
2020年1月25日《聯合早報》報道引述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說,“若出現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患者必須負起責任戴上口罩,才能保護身邊人的安全。而那些未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無須戴口罩。”
2020年1月27日,新加坡政府向公衆發出的Whatsapp簡訊也重複了“未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無須戴口罩”這個信息。
專家和政府的這個說法很快受到一些網友的質疑。
當然,也不是所有網友都認爲在新加坡非戴口罩不可的。這位網友就直接爲“我出來就把口罩丟了”而雀躍。而且當時的新加坡,滿大街的人,戴口罩的確實很少。不過樟宜機場的旅客戴口罩的明顯多了起來。2020年1月末的樟宜機場,動圖來源:尚磊醫生
搶購口罩,馳援湖北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同時,陸續傳出湖北各地尤其武漢三鎮、孝感等防護物資奇缺,大批醫療人員直接暴露在病毒感染風險之下,甚至有當地醫生用手邊的各種物品來自制防護用品,也有醫生發微博求助。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加坡眼》開始發文,號召在新加坡籌集口罩、醫用帽、防護服、醫用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醫療用品。號召很快地得到各方的支持,除了在新加坡的中國人,也有新加坡人以及來自印度和日本等地的民衆捐贈。 1月26日深夜,正月初二,新加坡這邊籌集到的部分防護物資送遞樟宜機場。翌日清晨,正月初三,運抵上海,用專車運往武漢。
2020年2月7日,新加坡衛生部宣布,截至當天下午2點,新加坡累計出現了33起病例,有些病例感染源不明。鑒于此,衛生部把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ORSCON)從黃色調整至橙色。當時,新加坡政府依然建議的是“生病才需要戴口罩”。
新加坡不會禁止口罩出口
2020年3月4日,淡馬錫控股首席執行官、李顯龍夫人何晶在臉書發帖。她說,一些國家爲了本國需求,禁止口罩出口;新加坡有家3M工廠,但新加坡不會禁止口罩出口,也不會征用3M的生産線。
2020年3月21日,新加坡出現首兩起冠病死亡病例。新加坡政府維持“生病才需要戴口罩”的指導不變。
實施“斷路器”封城措施
2020年4月3日下午4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過電視直播講話,宣布從4月7日實施代號爲“斷路器”的病毒阻斷措施。措施包括:關閉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工作場所、所有學生實行居家遠程學習、禁止堂食、只有購買必需品、看病、健身可以出門等等。
他說:“世衛組織建議只有病人才戴口罩,我們之前一直遵守這個建議。但是,本地疫情已經惡化,加上無症狀傳播,我們鼓勵人們戴口罩。政府下周起會給人們派發可重複使用的口罩,手術口罩保留給前線醫護人員使用,無論有戴口罩與否,都要勤洗手和保持安全距離。”第一次免費發口罩
2020年4月5日,新加坡政府開始給本地居民派發可重複使用的布料口罩,每人一個。當時領取現場的人數並不太多,很多人都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後前來領取。
部分情況下要求強制戴口罩
2020年4月9日,黃循財在抗疫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表示,爲了確保“斷路器”的措施起效,政府將會推出更嚴格的措施。當局會要求一些人在某些情況下強制戴口罩,例如處理食物的員工,接下來會考慮要求送餐員也戴上口罩。
(照片來源:Masagos Zulkifli 臉書)當時網傳新加坡要求所有人出門必須戴口罩,不過官方並未宣布此消息。
去商場、超市、巴刹、坐公交必須戴口罩僅在一天之後,2020年4月10日晚,國家環境局發布文告表示,從4月12日,進入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店、藥房、濕巴刹的公衆也都得戴口罩。4月12日是星期日,《新加坡眼》拍攝了真實的菜市場和超市情況。早上六點半,去武吉知馬菜市場和小販中心的絕大多數民衆都佩戴了口罩。
除了巴刹加強防控疫情外,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也表示,乘坐公交必須戴口罩。 圖源: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臉書有網友對此稱贊道,幹得漂亮,是時候根據新加坡自身情況而非WHO的建議制定策略了。戴口罩,一定要推行。
新加坡向台灣請求捐口罩?
2020年4月12日,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淡馬錫控股總裁、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在臉書轉發台灣准備向新加坡捐贈口罩的新聞,並評論“Errrrr……”,引發激烈討論。
外出強制要求戴口罩
兩天後,勢態再次升級,新加坡政府明確規定從2020年4月14日起,所有外出人士都必須戴上口罩,除了兩歲以下的幼童,和在戶外進行激烈運動的人。
2020年4月19日,有120人因不戴口罩接獲罰單,其中還有十多人是重(chóng)犯,接獲了1000新幣的罰單。另外,也有超過240人因爲違反安全距離措施而接到罰單。根據新加坡法令,對于不遵守抗疫規定的人,初犯者罰款金額爲300新幣,重犯者則可能面臨更高額罰款,嚴重違例者將被控上法庭。
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只口罩 繼新加坡2020年2月向中國捐助2萬個試劑盒、核酸檢測儀之後,同年5月5日,中國向新加坡捐贈60萬只口罩,其中50萬爲醫用口罩,10萬爲KN95口罩。這批口罩將撥入新加坡國家儲備。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在衛生部接受了時任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代表中國政府送來的口罩。
“斷路器”結束,逐步解封
出門必須戴口罩
2020年6月2日起,新加坡“斷路器”結束,開始進入逐步解封。由于社區傳播風險仍很高,只能先重啓風險不太高的經濟活動。大部分社交、娛樂和經濟活動仍受限制。老年人盡可能居家不外出。人們只能在進行必要活動時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
第三次全民發口罩 2020年5月26日起,新加坡再次免費發口罩。這次政府共准備了600萬個升級版可重複使用口罩,確保所有本地居民,包括各種長期准證持有人如客工和留學生都能領取。 相比前兩次,這次發的口罩已作出改善:防水材質,戴起來更透氣,過濾細菌效率也高達95%(原先過濾效率是65%)。口罩的尺寸也有成人和孩童兩種。
世衛組織開始鼓勵戴口罩
2020年6月5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戴口罩指南”進行了更新,建議各國政府在出現廣泛社區傳播而又難以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例如在公共交通、商店或其它封閉擁擠環境,應鼓勵公衆佩戴口罩。
全球領先口罩廠在新加坡設生産線2020年6月17日,時任貿工部長的陳振聲在臉書發貼透露,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口罩廠商Medicom集團決定在新加坡設廠,以確保供應鏈的彈性。新廠每月能産出數百萬只的口罩。(圖源:Medicom)淡馬錫先後六次免費發口罩疫情期間,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先後六次爲居民免費發口罩。只有在吃喝時才能摘下口罩新加坡進入解封第二階段可堂食後,衛生部發現許多人用餐前和用餐後都沒有戴口罩,因此衛生部2020年6月24日澄清說,公衆只有在吃喝時才能拿下口罩,吃喝之後必須立即重新戴上口罩,以防口沫橫飛,傳播病毒。
衛生部表示,除非是進行劇烈活動或用餐,否則公衆須時刻戴上口罩,一旦完成劇烈活動或用餐完畢,公衆則應該立即戴上口罩。此外,人們不能爲了同他人交談而摘下口罩,並建議公衆不戴口罩時應該減少談話或唱歌。警告沒啥用,一違規就直接重罰2020年9月9日,黃循財在抗疫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表示,政府已經給餐飲業和民衆很多時間去了解相關規則,但還是有很多人無視這些規則。違例行爲包括了沒有戴好口罩、沒保持安全距離一米、超過五人聚集、晚上10時30分後售賣及飲用酒精飲料、大聲播放音樂、以及不同食客組別之間交談等。 即日起,個人或商家一旦被發現違反安全措施,即便是初犯,都將面臨罰款。
新加坡“無罩嫂”任性出街
疫情兩年多,不少人因爲違反防疫規定被罰,而其中最“紅”的當屬“無罩嫂”。從2020年6月28日到2021年6月25日期間,潘秋玉在不同地方前後16次沒戴口罩,害人害己,將“任性”貫徹到底。
2021年9月,“無罩嫂”因違反防疫條例被判坐牢16周。
李顯龍首次公開承認
“曾在關鍵點判斷失誤”2022年初,李顯龍總理在《聯合早報》出版的新書《戰疫勇士——新加坡之道》中坦承“曾在關鍵點判斷失誤”。其中一項是,他認爲應該更早全面實施戴口罩。
李總理說,在新冠疫情初期,他們依照世衛組織的建議,結合國內情況,建議民衆沒有身體不適不用佩戴口罩。
政府免費發放的口罩
李顯龍總理回顧彼時的決定時說:“第一原則應是相信戴比不戴口罩更有效,至少可以防止咳嗽或打噴嚏時病毒透過唾液傳播給他人。我認爲我們應該更早改變立場,鼓勵人們戴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顔金勇也認爲,口罩攸關公共衛生,該改變措施時就要改變。“我們最初對這個病毒有一些假設,並按假設做一些決定,但我們須要不斷用事實印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即便是無症狀感染未被發現,新加坡當局也應該鼓勵民衆戴上口罩預防潛在的感染威脅。
大解封:戶外無須戴口罩
2022年3月24日,李顯龍就新冠以情發表第九次電視直播講話,並宣布從3月29日起,推出一波防疫新政,包括:
1. 戶外不強制戴口罩,須保持一米距離
2. 室內仍須戴口罩,無須保持一米距離
3. 聚會人數翻倍,從五人增至十人
4. 堂食翻倍增至十人,取消晚上2230時之後堂食飲酒的限制
5. 居家辦公比例從50%降至25%,等。
調查:僅24%的民衆會在戶外摘口罩
2022年三月底,根據CNA做的一項非正式調查顯示,在10400名受訪者當中,僅有大約2500人表示自己會在戶外摘下口罩;而另外76%的受訪者則表示,將繼續戴好口罩。多數人的理由爲“太麻煩”,以及“口罩能起到保護作用”。
終于!室內也不用戴口罩了2022年8月21日,新加坡卸下防疫最後一道防線,李顯龍在國慶群衆大會宣布,室內可摘口罩。他說,“爲了避免出現“抗疫疲勞”,我們將進一步放寬戴口罩的要求:只有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在醫院、診所、療養院等,仍然強制戴口罩,其他場合一律不再強制。尤其在學校,老師與同學們必須能見到彼此的臉部表情,這個對學習和成長十分重要。專家:是時候取消“口罩令”了
8月23日,《海峽時報》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認爲冠病重症和死亡風險在新加坡已大爲降低;他認爲,在一定的場景下,以及一些特定人群,仍然應該戴口罩,例如年長者和免疫能力低下者,在人群密集場所應該戴口罩,降低感染的風險,不僅是防範“冠病-19”病毒,也防範其他病毒。
截至8月22日,奧密克戎在新加坡的病死率是0.048%,是德爾塔的13%,是流感的一半。 國大醫院傳染病專家戴爾說,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肯定需要繼續戴口罩,一來是因爲人群密集,二來是因爲乘客流量很大,會接觸到各種人,感染風險比較高;他認爲,醫院和療養院應該是最後才取消“口罩令”的。他判斷,由于這些場所有大量體弱人員,或許“永遠也不會解除這些場所的口罩令。
受訪專家同時認爲,室內戴口罩的要求早晚應該取消,因爲戴口罩不是完全無害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古阿烈說,口罩對環保、對孩童的學習環境、以及對聾啞人的唇語交流都是有妨礙的;戴口罩也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臉盲症”,對人們的社交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他說,在疫情的高峰時期,人們爲了壓制病毒傳播,任何努力都是必要的。但是,新加坡現在大部分人口已受過感染,幾乎每個人都接種了疫苗(93%),而且也接種了加強針(79%),長期繼續戴口罩可能就弊大于利了。
明日起室內可不戴口罩
8月24日,抗疫工作小組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從8月29日起,除了個別特殊封閉場所和較擁擠的公共設施,如地鐵、巴士、醫院,大家都可以選擇不戴口罩。
副總理黃循財在記者會上透露,搭乘德士、私召車、校車和廠車等私人交通工具,以及在機場內可以選擇不戴口罩。他表示,德士司機可以要求乘客戴口罩,但這並不受法律約束。
在新加坡的機場內也可以選擇不戴口罩。至于在飛機上和渡輪進出新加坡時是要戴口罩,則需要視目的地的要求而定。
你會繼續戴口罩嗎?
8月24日,新政策公布當天,《新加坡眼》記者采訪了大家關于摘口罩的想法。
從采訪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會繼續選擇戴口罩,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不過大家對于別人摘口罩的行爲也表示理解。
你對此如何看呢?歡迎參與投票或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