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在他著作《流動的盛宴》中寫道:“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麽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裏她都與你同在,因爲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奕夫 (Yves Ayoun),生于巴黎長于巴黎,卻從這一場流動的盛宴走向了更遠的遠方。他是一位素食廚藝大師,也是瑜伽文化導師;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如今在中國安家落戶;他精通英語、法語、希伯來語、梵語,也在中國出版了著作……數次相約采訪,終于在2020到來之際,蔬美美在奕夫先生位于北京通州的公寓裏見到了他。
青少年時期的奕夫有一天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他放學回到家,對媽媽說:“我以後開始吃素了。” 擅長烹饪,每天用最好的食物餵養自己五個兒子的媽媽爽快的同意了。“很自然就放棄了,沒覺得(肉)有多麽的好,食物就像臍帶一樣連接著你和你的家庭、母親,當你離開家庭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飲食上的改變。”
“每個人在生命中總會遇到十字路口,面臨著重大的抉擇。選擇素食,對當時15歲的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決定,一個從未猶豫和後悔過的決定。”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是被什麽樣的力量推動,但成年以後在各種文化的遊曆中,奕夫終于明白,這個選擇來自內心的召喚。
1974年,食素三年之後的奕夫離開了家,開始探索外面的世界和內在的真我。以色列、希臘、伊朗、阿富汗、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菲律賓、再到中國,他用腳步行走出了更開闊的人生。
“中東、印度和中國,這三個地方對我個人的生命和成長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它們都有非常傳統、古老深厚的文化,這些文化根深蒂固,不會輕易改變,人們仰賴于自己的傳統文化。在西方,物質主義大行其道,消費讓人興奮,但不是長久的文化。”厭倦了短暫的物質主義,尋求古老、長久、深厚的文化成爲奕夫的內心向往。
“如果你一直密切關注歐美國家或澳大利亞這樣的西方國家,你會發現他們落入到了一種惡性循環中,他們一直在尋找自己真實的身份認同,但是找不到。印度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哲學,而食物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成爲素食者之後,奕夫認爲只有自己變成一個好廚師才能保證好的飲食。“很多人想嘗試素食,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麽吃,吃的不對就無法保證身體健康。”
當奕夫對烹饪産生興趣時,他發現了各式各樣的菜系,做廚師的這段經曆使他大開眼界。“廚房好像是獨立的世界,有規則、有層級,廚房裏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清楚遊戲規則以後會非常享受。”
坐擁漂亮的花園和400平米三層小樓的“如願樹”是當年巴黎市最時髦的素餐廳,1986年在這個極致奢華時尚的城市裏,巴黎左岸的“如願樹”引領了素食潮流,餐廳的常客裏有作家、演員、政客。巴黎的夜生活霓虹閃爍,人們在夜晚看完電影、話劇、舞蹈後才到餐廳吃飯、聊天。晚上十點,“如願樹”的熱鬧才剛剛開始,一直到淩晨三點,人們才散去。
回憶起這段經曆,奕夫清楚的記得,即使雪下的很厚的寒冬,“如願樹”的門口仍排著長長的隊,客人們衣著時髦等待用餐,“因爲‘如願樹’實在是太美味了。”
從助手到主廚,奕夫在“如願樹”學到了烹饪技巧和如何運用各種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自己親手做出的食物能馬上得到客人的贊揚,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有些餐廳以經營賺錢爲目的,而有些餐廳帶著使命感,注重與客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滋養心靈。”
如果說在巴黎的廚房工作賦予了奕夫能力與信心,墨爾本的經曆則讓他掌握如何遊刃有余的應對大體量的工作。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美食之都,奕夫在這裏遇到了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國際素食烹饪大師Kurma Dasa,並且開始跟他一起工作。
1988的某一天,奕夫收到了一張好友寄來的飛往墨爾本的單程機票,就這樣奕夫的素食之旅拉開了一幕嶄新的篇章。“我在墨爾本學會做精致的素食,但又得保證能滿足非常大的客流量,午餐時段總是會有400多人來用餐,廚房就像是戰場,我們每天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下午3點不停歇。Kurma是個天才,他會提前把食材、數量仔細的規劃好,當你進入廚房時,一切都非常清晰有序。”
這家餐廳坐落在墨爾本市政廳正對面,也是當時墨爾本最好的素餐廳,周邊寫字樓的白領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來吃飯。2019年,奕夫先生重訪澳大利亞,他發現如今的澳大利亞素食已經很普及,布裏斯班南邊的黃金海岸上布滿素餐廳,不再像當年寥寥無幾,並且每家店生意都很好。奕夫說,“相比之下素食風潮在中國只是剛剛開始,但在中國,只要一開始,未來一定不可限量。”
結束在餐廳的工作後,奕夫還時常和Kurma Dasa一起做餐飲服務。“有時我們承接規模很大的活動,比如給2000人做15道菜,還得保證食物美味和新鮮,這需要足夠的經驗和准備。如果現在你問我,明天能不能給500個人做飯?我的回答是,yes!沒問題!”
在問到奕夫哪個國家的素食環境最棒時,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印度!印度的素食太豐富了!素食在印度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心靈修行的方方面面。吃肉的人也有,因爲其他的民族或是住在海邊以捕魚爲生,但大部分印度人都是非常嚴格的素食者。”在印度,就算是肉食者也只吃雞肉和魚肉,“餐廳裏你都不太能看到紅肉,即使是麥當勞也不會有牛肉漢堡。”
1976年,奕夫一路曆經磨難,首次踏上了印度的土地,他被這裏的色彩、聲音和味道深深震撼。印度的素食者至少有4億之多,這裏不論是捧著銀盤子吃飯的顯貴,還是靠一把米飯充饑的乞丐,不論是家裏還是街頭,素食文化都點點滴滴的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在印度,奕夫交到了一位好友,他是一名僧侶,後來成爲了奕夫的烹饪老師。印度,是奕夫烹饪人生的開始。
“我曾在一個傳統節日受到邀請做一頓大餐,我通宵達旦做了250道。素食在印度是盛宴,是歡慶,非常多樣。我還見過有人做1000道不重樣。在長長的文化曆史中,印度人想出了素食的無數種變化,光一個米飯、椰子,背後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呈現形式千變萬化,能做出非常豐富的菜肴。”
“印度人認爲食物是大自然賜予他們的、是祝福,他們將食物烹饪之後回敬給大自然。在印度有一所神廟,廚房裏的火已經500年沒有熄滅過。人們不斷的往裏添柴加火,不間斷地向神供奉,不停的做食物,然後免費的派發給很多人。”
奕夫經常在印度采購食材,“印度的農貿市場非常有生命力,小攤擺在地上,攤主也坐在地上,大聲地放著音樂。不僅有食材原料,市場裏還有很多現做現賣的小吃攤,當然在印度的獨特風景是,市場裏還會有牛四處蹓跶,挑它愛吃的東西。然後還有猴子……在印度,人跟動物非常和諧的生活在一起。還有些香料市場,裏面有一格一格的小店,很多古老的店鋪都是一個家族一代接一代一直經營下來。還有一些市場,藏在小巷子裏,有的只做油炸小吃,有的專門賣甜品、幹果,密密麻麻人擠人,商販把貨物頂在頭頂上擠過人群給店裏上貨發貨。”
和中國古老的中醫文化一樣,印度也有一套古老的生命科學–阿育吠陀,已有7000年的曆史。“大多數印度人也做不到嚴格遵照阿育吠陀,但他們知道在某個時間段,哪些食材或香料對身體有好處,參照這些來生活。比如西孟加拉地區,常用溫熱性的芥末籽油烹饪,冬天的時候他們還會坐在太陽底下用芥末籽油按摩身體。印度南部的人會使用椰子油,椰子油可以潤膚、塗抹身體,女人用椰子油潤發。如果你到印度的人家去吃飯,你會發現他們常常使用很多有藥用價值的食材和香料做飯。”
“印度的變化非常快,尤其是城市,但村莊還是老樣子,甚至和幾千年一樣,人們的興趣不在好車、大房子,只過著簡單舒服的生活。在印度的大城市,比如孟買、德裏,你會看到現代文明和古老文明之間巨大的反差和沖突。相比之下,中國在這一點上很成功,即將美好的傳統和文化保留繼承下來,又成功的過渡到了現代,印度人好像不知道該怎樣過渡。”至今奕夫仍然喜歡呆在印度的小村莊而不是城市裏。
“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奕夫在2015年在中國出版了一本關于美食的書–《愛的作料》。他用孟子這句話作爲書中提到中國部分的開篇。
奕夫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93年,他對中國的居民、傳統、文化還有菜市場、新鮮的食物一見鍾情。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蔬菜,新鮮的手工面條,冒著熱氣的豆腐、饅頭、餃子和餡餅。他花了一年的時間,乘著火車遊曆中國各地,“中華美食中的素食豐富又好吃極了!”
“20年間我走訪了中國各地,深深被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博大精深的飲食所吸引,終于我選擇在這裏安家。”定居中國數年,奕夫先生也常常承接活動,舉辦素食工作坊。 “我想鼓勵中國人回歸健康溫馨的家庭餐桌。人們不必掠奪其他的生命,只是通過健康營養的食物就可以逐步培養愛心和仁慈,覺悟人和大自然的相處之道。通過豐富多彩的素食享受生命的快樂。”
相比之前的餐廳工作,奕夫更喜歡短期的工作坊,“雖然也有壓力,但完全可以自己掌握節奏。” 作爲曾經的素餐廳主廚,奕夫當然也很關注和了解中國的素餐廳,“在中國很多素餐廳能一直開下去,是因爲背後有一些有錢人在資助支持這件事情,否則很難維持。從我的經驗來說,餐廳壓力很大,需要擔心的事情非常多,而工作坊或者其他短期項目,就是三天的事,你提前安排,與合作者達成一致,然後實際操作,每一方都高興滿意,然後你就可以回家了。”
基于之前的餐廳經驗,工作坊遇到的意外和挑戰,對奕夫只是小菜一碟。“有一次在廣州做工作坊,場地提供的是電磁爐。你知道真正的廚師是無法在電磁爐上烹饪的,但是我心裏想:我一定做得到!然後就會尋找解決的方法。還有我之前做廚師的時候,很多菜品會用到奶制品,但是在中國呆了10年之後,現在(烹饪)幾乎不用奶制品,因爲中國人平時不太吃奶制品,口味也比較特別,我需要調整菜譜整,或者用其他食材代替(奶制品),比如腰果。”
在《愛的作料》中,奕夫這樣寫道:“中國的素食傳統由來已久,中華民族飲食和烹饪傳統的根基並非食譜和調料,而是源自幾千年前那條極爲堅實的文化脈絡,中國的素食主義正經曆著日新月異的成長。”
2020年距離《愛的作料》出版,恰好五年。這五年間中國人飲食的變化,奕夫同樣很了解:“中國近5年的變化非常大,有些變化是好的,有些是壞的。中國人的飲食質量下降了,你在市場很難找到有機的食品,食品裏有很多化學添加劑,生病的人越來越多。食物的價格也越來越貴,用100塊錢幾乎買不到什麽。”
“中國的超市看上去和國外一樣,但是食品的品質卻差很多。現在是冬天,人們卻想吃草莓。我在超市看中國人買東西,幾乎個個都是購物車要滿出來,但其實並不需要這麽多東西,但他們感覺買很多就好像很有安全感,有這麽多東西可以依賴,現代的中國人似乎不敢過簡樸的生活。”
“但是也有另外一種趨勢,人們越來越回歸健康、傳統的食物,這是很好的變化。中國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都有一種錯覺,以爲越忙越開心。因爲如此忙碌,所以也形成了忙碌的飲食習慣,吃飯時心不在焉,只是填飽肚子,而不是好好吃飯,跟食物之間失去了真正的連接。”
奕夫還有一個身份是瑜伽文化導師。“瑜伽和飲食的關系非常密切,瑜伽並不只是一種習練,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並不是說一天練幾個小時,一星期練幾次就是瑜伽,那更像是體育鍛煉而不是瑜伽。”
“瑜伽背後有非常深厚的哲學,瑜伽會賦予你一種覺知力,讓你覺知到生活的環境、大自然,你周圍的生命,你是誰?你和社會的關系是什麽?基于這樣的認知,你就會選擇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人的品格也是瑜伽裏涉及到的,一個人的品格是怎樣的?友善、誠實、尊重、仁慈。食物有不同的性質,每個人選擇的食物和自我培養的品格有相應的關系和連接。素食對于瑜伽修習是必不可少的補充。另外還可以有進一步的覺知:比如這個食物從哪裏來?源頭是什麽?”
“瑜伽是一套教育體系,當你有了這些知識,你的生活會不一樣,你的朋友會不一樣,你和家人的關系也會不一樣。你的工作,你所有的方方面面都會變化。比如現在有些人晚上吃的味道很重,吃的太多,肚子滿滿地去睡覺,這個食物肯定消化不了。其實下午4、5點鍾以後就不應該吃東西了,因爲真正的瑜伽,早上要早起,冥想,晚上吃的太多太放縱,早上就會起不來。”
“瑜伽還會讓你理解如何養育孩子,有些人想要孩子,但沒有任何計劃,不知道如何爲受孕做准備。他們唯一的計劃就是生下來有父母照顧,這些孩子不是父母養大的,而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和孩子的連接會變弱。”
“父母跟孩子最好的連接就是爲他親手做飯,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母親給孩子親手做食物更加美好的事,母親通過親自給孩子做飯來表達她的愛,這是必不可少的。母親天然的職分就是給孩子做飯,餵養自己的孩子,這也是瑜伽的一部分。瑜伽的本意是連接,你的孩子永遠不會忘記媽媽做的飯。”
提到“媽媽的味道”,奕夫也是散發著溫暖。“我的媽媽是個很棒的廚師!烤青椒、中東菜、曲奇餅…她白天工作,晚上回來會很有計劃的安排家裏的飯菜。她自己做新鮮的面條。我記憶最深的是她做的洋蔥派:把洋蔥切碎,再用番茄醬炒,炒成紅色。再將洋蔥均勻抹在一張薄面餅上,上面再蓋一張面餅,用大拇指封一圈。烙好後切開,我們每個孩子能分到半個,吃的時候很香脆,好吃極了!如果一個媽媽隨便給孩子一點垃圾食品就打發了的話,她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媽媽。”
中國的農曆新年馬上就要到了,正是孩子歸家與媽媽相聚的日子,奕夫先生特別爲太和萬物的粉絲們推薦了一套新年菜單,溫暖又喜慶。
還可以有道暖暖的熱湯配著軟軟的面包吃~很有節日的感覺
掃描二維碼
和蔬美美一起越吃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