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房市距離底線到底有多近?
各地央行掀起新一波加息潮,預料接下來本地房貸利率也會再調高,人們對私宅的需求是否依然強勁?若房價繼續上揚,誰還能確保不踩到房市底線?
同一時間,市場又開始傳出當時剛開始預覽的新項目曲水倫庭(Lentor Modern)也准備把開盤日挪前一個星期,讓整個樓市出現降溫措施即將來臨的恐慌。最後,臨時提前發售的Sky Eden@Bedok的銷售業績讓人刮目相看,首日發售就賣出近八成單位,平均尺價破2000元,與之前的Amo Residence不相上下。
樓市大好,有市有價,原本無可厚非,但房價上漲一旦偏離基本面,出現炒房或投機活動,甚至出現一些買家跟風進場,沒考慮到本身長期供房的能力,必然會引起當局的“關注”,或出台新降溫措施,緩一緩市場過熱情況。
雖然目前新一輪降溫措施只聞樓梯響,但發展商面對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劇。上星期四(9月22日),政府宣布非有地住宅的土地增值費平均上調12.9%,這對發展商未來的新項目勢必有一定的沖擊。再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再加息75個基點,借貸成本更加昂貴了,對整個房地産業的影響極大。
香港房價向來比我國高出許多,即便如今兩地房價走勢兩極化,把香港小房子賣了,也還能在本地買較大的房子。這名香港朋友也明白這一點,但不想在低價時變賣房子是人之常情。他更擔心的是,香港樓價會繼續跌,本地樓價會持續漲。如果現在不出手,到頭來會不會兩頭不著岸?
不知是受通告的影響,還是爲了抓緊時機,Sky Eden@Bedok的發展商突然宣布將項目開盤日提前三日,導致買家和經紀陷入一片慌亂。
9月中,一直被市場看好的曲水倫庭也不負衆望,首日就賣出超出八成單位。吊詭的是,發展商並沒有公布售出單位的平均尺價,取而代之的是跨度頗大又沒多大意義的尺價範圍(1856元至2538元)。有市場人士笑稱,這個項目的平均尺價可能破了Amo Residence的紀錄,發展商不想張揚。
因此,在新一輪降溫措施即將來臨的陰影下,手上還有未推出項目或未售出單位的發展商備感壓力,有意進場的買家也舉旗不定,大家都像熱鍋上的螞蟻般,一些有心人偏偏乘機散播謠言。
樓市頻傳捷報,發展商難免心虛作祟,覺得如果項目賣得太好,房價定得太高可能促使政府采取降溫行動。其實,不管是高房價或強勁房屋需求,都需要一段時間堆疊,也並非一兩個發展商所能造就的現象。在自由市場,只要供需協調,房價就能在合理的水平上上漲,人們也買得起房子。
從社交媒體散播出來的新一輪降溫措施來襲的傳聞,在市場以訛傳訛。雖然今年“夏季”的私宅市場,跟天氣一樣炎熱,業者卻擔心突如其來的狂風驟雨。
降溫措施頻傳房地産業者繃緊神經
對于這條底線,政府曾多次強調,實施降溫措施是爲了預防出現房市過熱現象,確保房價不會偏離經濟基本面,讓國人繼續負擔得起基本房屋需要。
上一輪的降溫措施在去年12月無預警空降,其中針對私宅市場的措施就包括調高額外買方印花稅,以及收緊總償債比率。沒想到才過了一兩季,降溫藥力就似乎失效了。
香港樓市經曆10多年的大牛市後,近來樓價出現下跌。根據香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7月份樓價月比下跌1.6%,年比更跌了7.3%,回落至兩年半前的水平。分析師預測,今年接下來幾個月,當地樓價可能會再跌10%。
這段期間新項目銷售報捷,但不僅沒有讓業者群情鼓舞,反而還可能讓他們心神不甯。一些相熟的業者不諱言,項目熱銷都不敢太過張揚,擔心任何振奮的市場反應,都可能觸及政府再次出招降溫的底線。
中元節一過,市場上多個蓄勢待發的新私宅項目,都迫不及待地趕在市場“被降溫”前面市。打頭陣的是位于勿洛中心、擁有158個單位的Sky Eden@Bedok,8月底開始讓公衆預覽,准備在兩個星期後的9月10日開盤。
今年第二季的私宅市場表現異常亮眼,幾乎所有新推出的大型項目,如麗福苑(LIV@MB)和鑫麗嘉園(Piccadilly Grand)都在開盤日售出大部分單位,推動該季房價環比上漲3.5%,漲幅是第一季0.7%的五倍。
8月初開始的中元節(農曆七月),可說是房市一年中的非官方中場休息時段,這個月份一般都少有新項目推出,看房買樓的人也相對減少。
前者是有關更新剩余地段的費用框架,基本上發展商在購買剩余地段和毗鄰地段合並時,費用將有所上調。
相對于香港樓市的冷飕飕,我國樓市就顯得一片陽光燦爛。當香港房地産界人士在討論港府應否爲降溫措施“減辣”時,本地業者卻爲“政府可能再爲樓市降溫”的傳聞而繃緊神經。
在這個項目開始預覽的同一個星期,不知是巧合還是安排好的,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和市區重建局各自在相隔一天給發展商發出通告。雖然兩份通告內容有別,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對發展商未來的發展成本和項目可行性有影響。
當舉國上下正准備歡度國慶日,市場上就開始瘋傳政府即將推出降溫措施,甚至傳言李顯龍總理會在群衆大會的演講中宣布。結果,慶典圓滿落幕了,總理的演講也結束了,降溫措施傳聞原來只是虛驚一場。
6月底,即便本地三大銀行開始調高房貸利率,也難敵私宅的火紅需求。7月間,宏茂橋1道推出372個單位的Amo Residence,首日發售就賣出98%的單位,頂樓一單位還以600萬元天價成交。
本地樓市大致上由自由市場操作,發展商承受的風險高,追求利潤最大化,天經地義。只要有價有市,交易乃合情合理。
樓市今年收獲甚豐,但是否能平安過冬,大家拭目以待。
最令人驚訝的是,它讓市場見證首個大衆化私宅項目,還是位于中央區以外的地區,跨過2000元尺價。
各地央行掀起新一波加息潮,預料接下來本地房貸利率也會再調高,人們對私宅的需求是否依然強勁?若房價繼續上揚,誰還能確保不踩到房市底線?
高房價及強勁需求是經時間堆疊現象
准備移民到我國的香港朋友最近向我抱怨,香港二手樓價跌跌不休,新加坡房價則節節上升。現在想把香港的房子賣掉,把資金轉到本地置業,卻因“低賣高買”的心理作祟,始終下不了手。
後者則通知,數個政府單位爲總樓面面積(GFA)的定義進行統一,而統一後和現有的總樓面面積相比,發展商的可售面積可能減少,所得利潤也因此受影響。結果這些通告的內容也被人解讀爲針對發展商的“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