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趣的兩條最新市場動態:
勞力士冰藍迪116506最近漲勢非常凶猛。2019年上半年全新全套行情價差不多在40萬元的它,在2019年12月份達到50萬元左右。之後更是節節攀升,2月底的報價已經到了53—60萬元,而且還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
二級市場在過去一個月也十分熱鬧:勞力士單紅海使、熊貓迪,百達翡麗5711R等早先難得一見的熱門款開始頻繁出現在表商或銷售的朋友圈,但與之相反的是,行情不降反升,有些門店甚至還擡高了搭售的條件。
很多表迷對此心生疑惑,“疫情讓收入變得不穩定從而抑制了個人消費,鍾表行情理應隨之受挫,熱門款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點。但,爲何行情不降反升,尤其是冰藍迪還這麽誇張?”
事實上,這個問題裏面其實是三件不同的事情。第一,熱門款的增加不代表著消費降級;第二,疫情之後行情上漲才是正常;第三,冰藍迪的漲幅與疫情關系不大。
接下來,我們一件一件揉碎了說。
首先,熱門款增加。不否認有些是因爲資金壓力而放出了庫存,但從行情整體變化來看,這部分的比例很小,畢竟急著出貨回籠資金的人不會將報價過分提高。然而僅以勞力士黑水鬼116610LN爲例,年前行情爲7萬4左右,如今已到了7萬8左右。
因此,熱門款在朋友圈隨處可見的現狀,更大幾率是因爲疫情叫停了線下交易後商家爲線上交易放出的“餌”。它與消費升級/降級無關,只是在競爭激烈的線上環境裏以“我有貨”的聲音吸引消費者前來詢價的一種方式。至于具體成交價格,自然是根據現有行情來定。
其次,疫情後鍾表行情走勢。這要分兩方面來看。一方面,疫情導致了經濟衰退,部分人會因此消減大件開支,這樣手中反而會有了些小閑錢用來購買“親民的非必要之物”以給自己帶來安慰感。
這種現象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口紅效應”,也能稱爲報複性消費。據此,萬元左右的鍾表品牌,例如雪鐵納、宇聯、漢米爾頓、雷達、浪琴等,很有可能會在疫情結束後迎來一波消費高峰。
插畫@THELUSTLIST
另一方面,對于到手價達十幾萬元乃至更高的熱門款,報複性消費的概念並不怎麽適用。誠然,我們最近能夠看到很多高價表成交的新聞,例如杭州大廈賣出了離岸、南京西路朗格也有開張……
但,這些說到底也不過就是個體行爲,並不能代表整體。很簡單的道理,按照口紅效應的定義,全國鍾表消費者中能將十幾萬元視爲親民價格的人,有多少?——1%還是2%?
很有趣的鍾表藝術作品@watchoniste
所以,說疫情過後熱門款行情上漲是另有原因的。撇開通脹、産量下調等猜測,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鏈條反應:隨著疫情發展,中國香港的封關使得運輸成本和風險增加,二級市場熱門款的貨源充滿不確定性,甚至有很大可能會越來越少,表商也隨之不願意輕易放新貨。
久而久之,就導致了當有限的庫存消耗完後,市面上會出現“有貨爲王”的局面,有些類似于疫情期間沒有市場監控的口罩:持貨者擡高售價,表商之間調貨成本增加,最終消費者的到手價肯定也大幅上漲。表店方面,看到市場行情如此,又有什麽理由降低搭售門檻呢?除非,大家從此以後再也不追熱門款……
很有趣的鍾表藝術作品@watchoniste
最後,冰藍迪行情暴漲。116506之前雖然有著“the king of daytona”的稱號,但行情一直比較克己和穩定,三年前全新全套差不多35萬元,到19年上半年也不過40萬元左右。
表款的報價在年後開始瘋漲,全新的如開頭所說,53—60萬元;二手全套竟然也有人報出了48萬元的高價。這樣迅速且劇烈的增長,不像是疫情帶動的,反而和之前的勞力士綠金迪很像,有著很濃的人爲炒作氣息。
産品層面,冰藍迪和綠金迪有著很多相似之處:①都有迪通拿系列的BUFF光環加持,全球都在追迪通拿;②在迪通拿的産品線中有著特殊的盤面顔色,綠金迪是勞力士標志性的綠色,而冰藍迪也有著品牌鉑金款特有的冰藍色;③都曾有過停産的傳聞,想想GMT116710,這對于勞力士熱門款而言毫無疑問是利好消息。
或許也正是因爲這些相通,昔日綠金迪的場景在冰藍迪上重演:19年年底,有人在國內以40—42萬元的價格大面積掃貨,少量銷往歐洲,大量流向中東和日本(整個套路和綠金迪的漲幅很像,之前有寫過,這裏就不再重複)。
之所以是中東和日本,不難理解。中東本身土豪就多,也是鉑金款的消耗大戶,近期石油價格上漲、美元持續走強更是增加了當地對冰藍迪這類奢侈品的需求;日本則是因爲今年有東京奧運會,屯一波等遊客。最關鍵的一點是,中東和日本是在法律上允許並行和加價銷售的。
中東土豪套餐
因此,綜合而言,我個人認爲疫情之後手表是會迎來一波消費的高漲,熱門款的行情也會上漲。但我不建議現在以行情價去買冰藍迪,因爲這款表當下完全就是在割韭菜的狀態。真的忍不住的,想想綠金迪炒作之後的淒慘。
具體的,可見《暴跌10萬,勞力士綠金迪真的已經崩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