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六年的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一帶一路”知識産權事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將從解讀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一帶一路”知識産權事業的環境現狀、成就、挑戰與未來展望五個方面出發,回顧並展望“一帶一路”倡議中知識産權事業的發展。
一、“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印尼時,提出與東盟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便如此形成了。
通常,我們講的“一帶一路”的主要內容爲“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共建的目的是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經過近六年的建設,“一帶一路”倡議進行了兩次重大升級:一是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重申“一帶一路”,將“倡議”升級爲“國際合作”,表明了中國政府持續推進“一帶一路”的決心與耐心;二是“一帶一路”首次寫入黨章,國家意志再次拓展至黨的意志,更表明了“一帶一路”的執行度與戰略性。
(一)“一帶一路”的成就
近六年來,“一帶一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可以將之歸納爲五個方面:政策溝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設施聯通搭建經濟“主動脈”、貿易合作開辟廣闊新空間、國際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人文交流構建民心相通橋梁。
1.政策溝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一,雙邊合作機制。中國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合同規劃,截至2019年4月,已經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我國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第二,多邊合作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多邊合作機制,如上海合作組織、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中國-東盟“10+1”、博鳌亞洲論壇等機制。繼續發揮沿線各國的區域、次區域相關國際論壇和展會的建設性作用。
第三,載入國際組織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已寫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有關文件中,並在2017年3月通過2344號決議,首次載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2.設施聯通搭建經濟“主動脈”
在鐵路領域,中歐班列已經成爲“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張名片,聯通亞歐大陸16個國家的108個城市,累計開行1.6萬列,運送貨物超過110萬標箱,中國開出的班列重箱率達94%,抵達中國的班列重箱率達71%。與沿線國家開展口岸通關協調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平均查驗率和通關時間下降了50%。
在航空領域,五年多來,中國與沿線國家新增國際航線1239條,占新開通國際航線總量的69.1%與俄羅斯、亞美尼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以色列、蒙古、馬來西亞、埃及等沿線國家擴大了航權安排。
在港口領域,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已經成爲“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開通了 集裝箱定期班輪航線,起步區配套設施已完工,吸引了幾十家企業入園。斯裏蘭卡漢班托塔港經濟特區也已經完成了園區的産業定位和概念規劃等前期工作。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建成重要中轉樞紐,三期港口建設即將完工。阿聯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裝箱碼頭已于2018年年底正式開港。中國與47個沿線國家簽署了38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中國甯波航交所不斷完善“海上絲綢之路航運指數”,發布了16+1貿易指數和甯波港口指數。
在通訊設施建設方面,中緬、中巴、中吉、中俄跨境光纜信息通道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中國與國際電信聯盟簽署《關于加強“一帶一路”框架下電信和信息網絡領域合作的意向書》。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簽署絲路光纜合作協議,實質性啓動了絲路光纜項目。
3.貿易合作開辟廣闊新空間
2018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同時,中國與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由小到大、穩步發展。2017年,中國與沿線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977.6億美元,同比增長18.4%,占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14.1%,比2016年提高1.6個百分點。世界銀行研究組分析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71個參與國的貿易影響,發現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參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增加4.1%。
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中國發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海關檢驗檢疫合作不斷深化,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簽署100多項合作文件,實現了50多種農産品食品檢疫准入。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的頒布與實施,中國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領域,營造高標准的國際營商環境,設立了面向全球開放的1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並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中國平均關稅水平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15.3%降至目前的7.5%。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或升級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歐亞經濟聯盟簽署經貿合作協定,與沿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網絡體系逐步形成。
4.國際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廣,在支持基礎設施、基礎産業的建設上發揮了獨特作用;商業銀行在多元化吸收存款、公司融資、金融産品、貿易代理、信托等方面具有優勢。截至2018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累計支持對沿線國家的出口和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中資銀行與沿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代理行關系。
中國人民銀行與世界銀行集團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複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機構開展聯合融資,截至2018年底已累計投資100多個項目,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11月,中國—中東歐銀聯體成立,成員包括中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地亞等14個國家的金融機構。2018年7月、9月,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行聯合體、中非金融合作銀行聯合體成立,建立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非洲國家之間的首個多邊金融合作機制。
中國不斷提高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截至2018年底,熊貓債發行規模已達2000億人民幣左右。中國進出口銀行面向全球投資者發行20億人民幣“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發行首單30億人民幣綠色金融債,支持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證券期貨交易所之間的股權、業務和技術合作穩步推進。
5.人文交流構建民心相通橋梁
中國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與24個沿線國家簽署高等教育學曆學位互認協議。2017年沿線國家3.87萬人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占獎學金生總數的66.0%。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分別設立共建“一帶一路”相關獎學金。在54個沿線國家設有孔子學院153個、孔子課堂149個。中國科學院在沿線國家設立碩士、博士生獎學金和科技培訓班,已培訓5000人次。
中國與中東歐、東盟、俄羅斯、尼泊爾、希臘、埃及、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共同舉辦文化年活動,形成了“絲路之旅”“中非文化聚焦”等10余個文化交流品牌,打造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一批大型文化節會,在沿線國家設立了17個中國文化中心。
作者:蔡中華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獨家文稿 《蔡中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知識産權——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