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個什麽年代呢?
中國剛剛敲定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一切都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可口可樂也才剛進入中國沒多久還沒來得及普及,而咖啡更是很少有人喝過。
但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大理的一個小縣城——賓川縣,已經有了第一家咖啡館,並且營業至今。
這家咖啡館的誕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源自一場民族沖突和戰爭。
源自民族沖突和戰爭的咖啡館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
來自印尼、印度、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國的上千名歸僑帶著家人,在賓川幾座華僑農場開啓了新的生活。
圖源網絡,侵刪
就在此時,二對咖啡創始人中國廣西籍冼錦華夫婦也被迫離開生活多年的越南,輾轉、落腳于大理賓川縣太和華僑農場二隊。
圖源網絡,侵刪
1985年前後,冼錦華帶著家人,在村裏開起了雜貨店,叫“合意來小賣部”,附帶賣越南卷粉爲主的早餐。
圖源網絡,侵刪
當時農場供銷社裏供應著咖啡豆,因冼錦華從小在越南咖啡一條街長大,回國後,仍保留著喝咖啡的習慣。
他用供銷社供應的咖啡豆,自己炒焙煮了喝,也倒一點給來吃早點的人們,不想咖啡大受歡迎,便8角錢一杯出售。
△越南咖啡滴慮壺 圖源網絡,侵刪
就這樣,在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咖啡是何物的時候,這個小縣城已經開始流行起了喝咖啡。
村民從田裏回來要喝一杯,扛著鋤頭挖水也要喝一杯,于是冼家幹脆開起了咖啡館,這便是最早的”二對咖啡”。
圖源網絡,侵刪
圖源網絡,侵刪
搭配炸洋芋的咖啡
雲南人總是擅于將外來的東西融入自己的特色,咖啡同樣也不例外。
在這家咖啡館,你會看到,咖啡搭配的不是精致的點心和杯具,也可以是簡單的玻璃杯和一盤炸洋芋。
圖源網絡,侵刪
誰說咖啡一定得是優雅和品味的代名詞,對于賓川人來說,這就是他們日常一杯解渴的冰水。
圖源網絡,侵刪
圖源網絡,侵刪
而如果要追溯賓川和咖啡的緣分,其實更早。
中國第一株咖啡
在賓川縣平川鎮群山深處,有一個名爲“朱苦拉”的寨子,咖啡樹第一次在中國土地上出現,就是在這裏。
圖源網絡,侵刪
1904年,來自法國的傳教士將一株咖啡苗種在了朱苦拉教堂的後牆外,這株幼苗曆經繁衍,蔚然成林。
現仍保存有1134棵,平均年齡在90年左右,其中24棵爲百年古樹。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便成爲中國小粒咖啡的發源地、“活化石”。
圖源網絡,侵刪
圖源網絡,侵刪
當地的村民也因此喜歡上了咖啡。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小山村的彜族村民養成了家家種咖啡、日日飲咖啡的百年習慣。
他們會在自己煮飯的大鐵鍋裏焙炒,然後在磨面的石磨上磨細咖啡粉,最後就像煮土耳其咖啡一樣,用紗布包起來放在茶壺裏煮。
圖源網絡,侵刪
圖源網絡,侵刪
這套古法制作咖啡的方法,成爲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項目——朱苦拉咖啡百年古法加工制作技藝。
圖源網絡,侵刪
在朱苦拉,如果有客人來到,主人不倒茶不酙酒,會用布滿老繭的手爲你端上一碗土碗裝的黑咖啡,這就是獨屬于這個雲南小山村的待客之道。
圖源網絡,侵刪
遊玩小貼士
參考線路:大理古城天主教堂-平川鎮-朱苦拉村-二對咖啡-老海田朱苦拉咖啡夢莊園-下關。
2晚3天,往返約300公裏車程,5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