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4月起,教育部將爲自主學校的中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更多助學金和獎學金。
教育部長王乙康在27日校長委任儀式上致辭時,宣布了這個消息。
王乙康說:“本地受歡迎的學校例如一些自主學校,會吸引更多來自較高社會經濟背景家庭的學生。這些學校學生的多元性,近年來因此降低了。”
新政出台後——
家庭每月收入介于2751新元到6900新元的學生,學費津貼將不再以比率計算。其中,每月家庭收入介于2751到4000新元的學生,將支付跟政府及政府輔助學校相等的學費,也就是享有介于90%到94%的津貼。
家庭每月收入介于4001新元到6900新元的學生,學費則是政府及政府輔助學校學費的1.5倍,相等于享有85%到91%的津貼,比目前多出至少1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他們每年支付的學費將從每年高達1000多新元,減少到大約450新元。
符合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頂限的學生,則不受影響,繼續分別享有全額及33%的津貼。
此外,同時獲頒教育儲蓄獎學金的學生,將享有更多學費津貼。
另外,教育部也會爲自主學校推出Uplift獎學金,每年爲符合資格的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800新元的現金獎勵。
雖然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和政府輔助學校連續上調了非公民學生的學費,但新加坡的學生,仍然可以享受到諸多福利……
新加坡教育部去年宣布自2018年起,政府學校和政府輔助學校預計將連續三年上調非公民學生的學費,而新加坡公民的學費目前保持不變。
永久居民學生每月增幅介于25新元至60新元,未獲得新加坡籍或永居身份的外籍學生學費漲幅則介于25新元-150新元/月。
這不是新加坡政府次上調學費,教育部在這之前也曾于2011年、2013、2017年調高非公民學生的學費,目的在于區分公民與非公民的利益。
也就是說,今年新加坡公民仍然享有小學免費教育,而中學學費維持在每月5新幣。
當然,除了學費福利、獎學金之外,關于孩子上學的問題,政府還實施了很多教育計劃:
1.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
教育儲蓄計劃讓所有新加坡小孩都能獲得充分的教育機會。在該計劃下,學校和學生都將獲得津貼,支付深廣課程或購買學習所須的額外用品的費用。學術成績和其他方面表現良好,或是學業進步顯著的學生,也會獲得獎勵。
獲得津貼的孩子可以用于支付學校所辦的深廣課程以及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的附加雜費。
2.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
教育儲蓄獎是爲了獎勵在學術和非學術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並在以下領域表現良好,便有機會獲頒教育儲蓄獎:
教育儲蓄品德獎、教育儲蓄獎學金、教育儲蓄活動成就獎、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
3. 新加坡經濟援助計劃
教育部推出經濟援助計劃是要確保每名孩子,不論其家庭背景如何,都有機會接受教育。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FAS)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課本、校服、交通津貼,並豁免繳付學費和標准雜費。
在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下,小學生也會獲得餐費補貼。此外,校方可酌情使用學校基金,提供援助(如餐券)。學校輔助計劃可讓不符合經濟援助計劃資格的學生獲益,同時也讓受惠于經濟援助計劃的學生獲得額外的援助。父母和學生如果需要經濟援助,可以與校方接洽。
4. 新加坡進取基金
除了推出經濟援助計劃外,教育部還設立了進取基金,新加坡政府還推出了進取基金,爲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家境不寬裕的新加坡學生提供參加深廣學習和其他增益輔助活動的機會。
該基金也可以讓有需要的學生在IDA的新生電腦計劃下獲得津貼,購置電腦,確保這些孩子不會因家庭環境而被剝奪學習的機會。
保底不封頂!在經濟上扶持底層的學生,這是新加坡教育的網兜……
無論是哪個國家,都無法保證學生成績全都處于頂尖水平。
由此,新加坡教育制度秉持著“保底不封頂”的理念,不限制有能力者取得更高成就,或局限他們的機會,而是盡量扶持有需要者,幫他們實現潛能。
那麽什麽是保底不封頂?
保底:
貧富懸殊固然會帶來教育不平等問題,新加坡政府能做的是在經濟上扶持底層的學生,盡量扶持有需要者,幫他們實現潛能。
每個孩子起跑點都不同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能確保他們都能順利完成這場賽跑。
對于有人提議名校應爲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設指定學額,以確保平等性,王教育部長乙康曾公開表示並不認同此做法。
他認爲許多名校已努力吸引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合格學生報讀,以讓學生群體的背景更多元化,並促進他們相互交流。
“我們應該繼續鼓勵這些學校那麽做(吸引低收入家庭合格學生),但設指定學額會發出錯誤的信息。這種做法並不符合我們的社會理念,甚至會被視爲是一種偏袒。”
不封頂:
同樣不少新加坡人認爲要解決學生之間的成就差距問題,最簡單的方式是從高成就的學生方面著手,比如禁止補習。
不過,王乙康認爲這與新加坡教育制度理念不符。
“新加坡教育,不局限學生的機會,不會爲學生的成就設頂限,不限制有能力者取得更高成就。”
新加坡表現不佳的學生比例是全球最低之一。
因爲在新加坡,無論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如何,本地學校都會給予輔助,因此新加坡學生的表現能夠超越他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