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聯合舉辦“中等強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交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的1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圍繞“一帶一路”“全球治理”等議題對“中等強國”理論展開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徐奇淵出席研討會並致辭。徐奇淵指出,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國際形勢出現新的變化。“中等強國理論”使學者研究國際形勢跳出了傳統大國視角的桎梏。深化對這一理論的研究需要學者進一步努力規範定義,劃分適用範圍,尋找普遍性規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袁正清分別主持“一帶一路與中等強國案例”“全球治理與中等強國案例”兩節議程。
在第一節議程中,外交學院國際關系所副所長淩勝利從聯盟視角出發,分析了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態勢下,亞太地區中等強國韓國、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在印太戰略、區域經濟合作、一帶一路、南海爭端、亞投行等議題上行爲的共性和差異性。他表示,中等強國對于中美戰略競爭的應對在安全領域和經濟領域有所不同,安全領域差異相對明顯,經濟領域一致性更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博士丁工指出目前對中等強國國家歸類的分歧,點明中等強國就是位于中等梯位的頭部大國,是僅次于大國的群體。但不同國家對自身是否屬于中等強國分歧甚大。但一般認爲,中等強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巨大作用。就共建“一帶一路”而言,要尤其關注中等強國在産業合作中的特殊性。中國與“一帶一路”沿途相關中等強國開展産能合作時,應注意考慮到相關國家的現實國情條件和發展狀況,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促進雙邊關系發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基于“中等強國”理論,分析了新加坡的外交戰略。他指出,新加坡是否屬于中等強國仍然存在爭議,但毫無疑問新加坡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新加坡立足于“生存、獨立、自救”,一方面高度重視國防與安全,另一方面在國際社會中積極作爲,堅持多邊主義,注重平衡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沈陳分析了中等強國概念標准的重要性、模糊性、政策性和學術性,剖析了中等強國在國際戰略層面的優勢與劣勢。他表示,中等強國需要具備戰略定力、合理限制戰略目標實現時間,並減輕大國幹涉影響。中國發展同中等強國關系需要樹立共同外部威脅、把握機會窗口、正確應對突發事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後陳倩文認爲,與傳統的中等強國相比,“新型中等強國”是指通常不被當作中等強國,但志在發揮中等強國的作用,至少在某些功能領域實現這一點的一批中小國家。也就是說,新型中等強國是指綜合國力在某方面(如人口、國土面積等)較弱,但在特定領域(文化、制度、影響力等)可以發揮類似中等強國作用的小型強國。南美洲國家智利就是新型中等強國。經濟外交是智利外交的核心,地區外交是智利外交的重點,多邊外交史智利外交的格局,利基外交是智利外交的特色。與此同時,智利外交也受到大國權力的制約、國內經濟政治周期性以及與其他拉美國家間競爭關系的影響。
《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主任徐進就上述發言進行點評。他指出,學者需要對中等強國內部國家做進一步層級劃分,中國需要加大對中等強國的爭取力度。
在第二節議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國際關系研究室主任谌園庭立足拉美,分析了拉美地區中等強國墨西哥參與全球治理的利益訴求、路徑選擇與現實困境。她指出,墨西哥希望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揮橋梁作用。在全球治理中,墨西哥的利益訴求集中于尋求發展利益、謀求拉美地區主導權、提升全球影響力、展示國家軟實力四方面。墨西哥參與全球治理的路徑可分爲改革與塑造全球治理機制相結合、區域合作與跨區域合作相促進、國際國內議題聯動設置三種。但墨西哥參與全球治理也面臨大國權力制約、國內政治經濟周期性變化、地區國家之間利益差異的掣肘。她還指出,中等強國的國際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全球治理領域的作用。中國學者研究拉美新型中等強國,有必要對目標地區的國家進行分類,以便發現通常不被重視、但具有潛力的國家,作爲下一階段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合作對象,以解決目標地區的大國對共建“一帶一路”熱情不夠的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王磊認爲,金磚國家致力于大國外交的中等強國外交,致力于作爲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致力于規避修昔底德陷阱。他詳細分析了金磚國家內部關系,指出金磚國家的合作原則和擴大與吸納新成員的新動向。金磚國家設立地區領導人對話機制、構築金磚+合作機制、創建全球網絡,是在試圖探求金磚擴大擴員的路徑、維護發展中陣營的團結並釋放其他新興經濟體合作機制與金磚合作的張力。金磚國家應圍繞全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諸多重大問題,形成日常和長期協調的全方位合作機制,以期更好地參與國際體系。
同濟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戴維來結合新冠疫情以來國際局勢的新變化,分析了全球治理碎片化發展趨勢下中等強國治理的新角色。他表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治理碎片化趨勢凸顯,大國共識難再現,多邊外交遇阻。然而,全球性問題需要全球性應對。中等強國的全球治理角色意義重大,地緣政治將影響中等強國全球治理選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副教授崔越點明,澳大利亞中等強國的自我認同一直是(二戰後)影響澳大利亞外交表現和外交行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亞的“中等強國認同”是跨黨派的,在今後也將長期影響澳大利亞的對外政策。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別與區域高等研究員博士黃忠分析了加拿大這一中等強國在外交領域面臨的三大困局。其一,加拿大在中美戰略競爭中左支右拙,艱難尋找發展的縫隙;其二,加拿大國內利益鬥爭幹擾氣候外交目標實現;其三,全球多邊外交更爲重視西方大國,忽略小國。
《拉丁美洲研究》編輯部主任劉維廣點評表示,多位學者對拉美多個國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指出應加大對“中等強國”理論研究的重視,促進國際體系研究、地區與國別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薛力在總結發言中指出,“一帶一路”是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和國際合作平台。在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背景下,“一帶一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中等強國”作爲“一帶一路”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的重要著力點,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等強國”應該成爲中國外交工作積極爭取的對象,要在深化政治互信的基礎上,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供稿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科研助理李文博、博士後陳倩文)
來源: 光明網-學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