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時隔兩年恢複舉辦實體的中小型企業大會暨資信商業大會,3000人參與其中,聆聽國內外企業領袖的精彩分享。我們也進行了今年的商界意見調查,反映當下中小企業的心聲。
一行有一行的難處,同時行行出狀元。諸葛亮有句名言:“淡泊以明志,甯靜以致遠”,每個人還是得發揮強項,一步步前進,腳踏實地創造價值,成功和名利自然會隨之而來。這是許多華商先輩的成功之道——重點不是賺多少,而是自己值多少。
爲了解答民間和企業“不夠”公平的抱怨,政府發起了“攜手前進”運動,聆聽普羅大衆的心聲,尋求公平與實事求是的方案。我相信這將帶來正面影響,讓所有企業有更公平發展機會和競爭環境。
有家物流企業反饋,即使提供等同中高層白領的優渥薪金也聘不到羅厘司機,因爲很少國人願意從事勞力或“3D”崗位——指的是肮髒、困難和危險崗位。此外,具備合適技能的員工不好找,特別是疫情緩解後人力需求劇增。按本月人力部公布的數據,對應每名求職者就有2.53份工作有待填補, “工找人”比例居高不下。
全球競爭和技術革新使商業周期縮短,很多人更覺得賺錢“不夠”快。在社交媒體的吹捧效應下,當今的創業心態更加急功近利,跟著潮流攀比,尋找成功的捷徑。例如入行門檻較低的餐飲業,只要幾個年輕人合資就可以開設咖啡廳或小餐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餐飲業運營的複雜性,人才、技術、營銷、財務或客戶粘度沒有到位,難敵競爭激烈,往往铩羽而歸。
“不夠”人手,也是中小企業的一大痛點,歸根究底是因爲:本地人的職業選擇偏好、技能合適的員工難聘,以及零工經濟崛起。
(作者是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
總商會每個月舉辦行業對話,了解到商家們成本壓力的背後,也存在“不夠”公平的現實。例如零售業者擔憂電子商務崛起,因業者遠在外地,享有更低廉的營運成本,競爭不在同一個“起跑點”;餐飲業者也認爲,居家餐飲業在疫情中崛起,但不受食品安全的監管,人力和合規成本都較低;運輸業者則感歎,擁車證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升,中小企業難以負荷,建議政府適度調控。總商會將和政策制定部門商討對策,反映企業不是怕競爭,但求公平競爭。
老一代的企業經曆了物資匮乏年代的“不夠”安穩,當今企業則在“不夠”競爭力的壓力下,活力不如以往。感謝政府下決心,大力推行産業轉型藍圖(ITM)讓傳統企業成長,也和總商會等商團攜手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數碼化與國際化。這是傳統中小企業的救星,深受商家歡迎,生産力顯著上升。在全球科技與産業革命飛速前進的對比下,我們也得承認中小企業轉型仍“不夠”快,衷心希望大家早日跟上步伐,新加坡的品牌繼續發揚光大,從“不夠”走向“足夠”,蓬勃前進。
首先是錢“不夠”用,今年高達75%的受訪者表示營業成本上漲,而去年同期只有57%。在全球通脹和加息下,原材料、能源、運輸、融資、租金等成本都上漲,企業感到花錢如流水,連大型企業也開始裁員節流。俄烏戰爭使大宗商品和能源供應短缺惡化,加上地緣政治持續緊張,恐怕未來一段時間都得精打細算,節儉度日。
零工經濟崛起,更讓企業大感“不夠”人用。例如私召車司機、送餐員、居家烘培等自由業務,可媲美全職收入,更享有彈性工作時間。傳統行業已被視爲“不夠”酷的工作,加上如果無法提供可觀的職業前景、薪酬和工作時間,人才當然另謀高就!一家總商會會員、上市企業老板就分享道,他正在嘗試擴展海外市場,其實不再只是爲了賺錢,更重要的是讓年輕員工看到公司有遠景、有用武之地,能人志士才肯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