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本來沒有那麽多狗屁倒竈的事,但總是有一些人創建各種理論來制造各種問題。
醫療不可能三角,就是這種愚蠢的理論。
金融理論裏有個蒙代爾不可能三角。說的是金融體系在資本自由流動、彙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這三者之中只能選擇兩項,不可能三者兼得,否則會導致金融崩潰。
這個金融理論中,其實有前提,那就是法幣。
有人拿這個理論編了另一套理論,叫醫療體系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便宜、高效和服務好。三者同樣不可兼得,不然也會導致崩潰。
初一看,這個理論有沒有道理呢,好象很有道理。
我來先論述一下這種理論的常見觀點。
比如,美國選擇了高效和服務好,所以導致醫療成本巨貴無比。貴到普通家庭打個狂犬疫苗,叫個救護車就能破産。美國高效、服務好,但價格貴。
很多人贊美美國的醫療,覺得特別人性化。醫生護士有耐心還笑眯眯,原因就是他們選了高效和服務好。既然在不可能三角裏滿足了高效和服務好,費用就絕不可能便宜。
美國核磁1100美元,闌尾炎手術大概15000美元,住院一天5000美元起步。2012年的聯邦調查發現,每次乘坐的救護車成本平均在224美元(約1485元人民幣)至2204美元(約14610人民幣)之間。
再比如,英聯邦國家和歐洲選擇了便宜和服務好,結果就是見到醫生很難,排隊到死。預約牙科醫生一個月,眼科七個月,拍個B超三個月起步。只要不是快死需要進急診搶救的病,都得慢慢排隊。
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求便宜還服務好,結果就是效率極其低下。
同樣是不可能三角,英聯邦和歐洲的醫療體系選了便宜和服務好。道理很簡單,服務好就要求醫生面對每個病人都要耐心傾聽,要給病人時間傾訴。這樣看完一個病人至少需要半小時。一天八小時工作時間裏,每個醫生連軸轉也就能看16個病人。
醫生總量有限導致了每天能看的病人總量也有限,所以想看病就需要提前排隊預約。只要不是馬上要死的病,排三五個月才輪到你一點不稀奇。加拿大紀錄片《你死定了》,講的就是英聯邦國家醫療系統排長隊的問題。
選擇決定效率,所有英聯邦和歐洲國家都是這樣,醫療系統效率低下無處不在。爲防止患者候診時間太長,甚至有法律規定,90%的患者應該在13周內獲得專科醫生診治,其余26周內必須診治,手術的等待時間不應超過18個月。
那中國呢,人口衆多,人均費用緊張,選擇了便宜和高效。代價是醫生高強度工作,病床高周轉,門診高周轉,爲的是大家都能看上病。
因爲人口衆多醫療資源有限,又希望大家都能看上病,就只能選擇便宜和高效。選擇便宜和高效意味著,三分鍾看一個人,問兩句診斷好病情成了常態。
在公立三甲挂號,就不該排隊。醫生需要對微笑服務,還得有耐心聽傾訴。可能麽?大醫院一天有多少患者?真要搞耐心服務,每個患者都得傾訴病情半小時,效率根本不允許。
同樣是中美最好的醫院。梅奧診所的醫護人員是協和的15倍,接診人數卻只有一半。15倍的醫護人員,1/2的接診人數,這意味著協和的效率是梅奧診所的30倍。
梅奧診所門診費500美金起步,而在北京上漲了門診費後,也就是50塊錢起。
是不是覺得協和夠累了?其實比起北京兒童醫院,協和已經算輕松了。北京兒童醫院冬季日均接診量12000人,峰值在16000人。也就是說冬季每個月要接診36萬人。
但是現在的一二級醫院和社區診所基本能做到隨到隨看。除了一些頂級醫院,多數三級醫院也能做到當天到醫院,當天就診,當天或者幾天內出結果。如果這都算看病難,那急診平均等候六到八小時的加拿大,預約動辄幾個月的英國美國則難以想象。
現在人們口中的看病難,其實說的是找區域頂級三甲著名專家看病難。連找區域頂級三甲主任看病實際都不難,因爲很多醫院都不限號,挂了號當天就要看完。患者都往三甲擠,也造成了病床資源的結構性短缺。從各級醫院承擔的住院人次看,趨勢非常明顯。低等級醫院越來越空,高等級卻越來越擠。
三甲的床位人滿爲患,再看看下面的一二級醫院和社區醫院,除了老慢支高血壓長期開藥的老頭老太,基本是門可羅雀。爲啥呢?因爲患者根本不相信他們能治好病。
好了,以上論述有問題嗎?
是不是實際的情況?
以上論述的現實一點也沒錯,確實是真的,但理論卻是錯的。
那錯在哪裏呢?
第一大錯,就是對英聯邦國家系統中的低效、免費、高質的定義錯誤。
不說別的國家,就說英國。
在英國,每年人均絕對醫療成本爲3327英鎊(合4356美元)。
但近年來,英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而其他國家卻有了顯著改善。
比如香港依然高居榜首,人均預期壽命爲84.3歲,而醫療支出僅占其GDP的5.7%。其次是新加坡,人均預期壽命爲82.7歲,醫療支出僅占GDP的4.3%。
英國的醫療保健從2014年的21位(共56個國家參與排名)下降到2015年的35位,下降了14位,目前落後于智利、阿爾及利亞和捷克共和國。這一變化意味著,它在彭博排行榜上已跌至榜單後半,目前落後于墨西哥,與斯洛伐克和秘魯的水平相當。
而NHS事故頻發、供給不足、效率低下也是臭名昭著的。
可見,英聯邦體系的醫療系統,又貴、質量又差、又低效。醫療不可能三角理論,錯將福利醫療當作免費醫療,給他設了一個便宜的標簽,實際上不過是征稅來實行的醫療罷了,費用非常高,人均開支接近美國的一半。
其次,醫療不可能三角理論完全忽視人們的需求,居然把要排隊看病當作服務好。
看個病要等幾個月,這叫服務好嗎?醫療的服務品質的標准只有態度好一個維度嗎?
我不會看病,不是醫生,你生病了花一萬塊找我,我滿臉笑容陪你唠一天磕,叫作服務好嗎?
幫助病人解決痛苦才是醫療服務品質的第一維度,連就診及時都無法做到,這怎麽能叫作服務好?
第二大錯是什麽呢?
對全世界最爲特殊的美國醫療的定義也是錯誤的。
不可能三角理論,將美國定義爲貴、服務好、高效。
消費者消費任何商品,都是追求性價比的。
你花三十塊去街邊足浴店按個腳,不會追求豪華的大廳和美麗的迎賓,只要按的舒服,你會說服務真好,因爲性價比高。
相反,你花五百去高檔會所按個腳,要是上來個摳腳大漢給你端茶送水,你會轉頭就走,因爲你會計算花你的投入産出比,你多花錢是希望享受更好的服務。
那救護車來一趟就要1200美元,這叫服務好嗎?就象你點一份快餐就得一千人民幣,有誰會說這是服務好?我都看不起病了,你和我說,這種服務高效、服務好?這是什麽狗屁理論?
再來看什麽叫高效,效率是不是光指速度,還要看結果。
中國以前的赤腳醫生看病也很有速度啊,大多數病人過來開幾片消炎藥、止痛藥就打發了,檢查設備都沒有,速度當然快。
高效得看結果什麽。醫療服務品質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准是什麽呢?是人均壽命的指標與投入費用的計算。
美國人一年平均花了上萬美元在醫療上,但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是發達國家裏最低的,還經常在某些年份出現人均壽命下降的情況,這是哪門子的高效和服務好?
第三個錯誤,就是把醫療服務理所當然地理解爲大鍋飯
就按不可能三角的定義,醫生服務態度好叫服務好,快點看到醫生叫高效,收費低叫便宜,他也犯了大錯誤,他忽視了人的不同的需求層次。
餐飲市場存在不可能三角嗎?
如果你搞一個人人都必須去的大食堂,那就有不可能三角了。
馬雲來吃飯,吃的也是農民工的菜,這叫服務不好。
中産去吃飯,價格不貴,但要排隊,這叫效率低下。
窮人去吃飯,發現價格比路邊攤要貴,這叫價格不便宜。
但多層次的餐飲市場,不是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嗎?
每一個人去適合自己的場所吃飯,不都是價格又便宜,又高效,服務又好嗎?
你把所有消費層次的人全部混在一起,這不是人爲制造矛盾嗎?結果是誰都不滿意,那這是醫療市場必然的不可能三角嗎?
更加市場化的醫療是,窮人的需求也會得到滿足,並且高效便宜。
我們看不起的印度,會在二三十年後爲全世界展現出一個醫療市場化的典範。
印度民營醫院曾創新眼科白內障手術,一個醫生同時爲五六個病人實施白內障手術,醫生只做關鍵部位,而其他的全由護士來操作。
成本低,收費低,效率高,效果好。
印度有家民營醫院做心髒手術,只需要1200美元,是美國此類手術的幾十分之一的價格,但手術水平已經超過了美國一般的醫院。
這個話題打住,以後專門寫一期介紹印度醫療市場化的成果。
只不過因爲印度其他領域沒有發展起來,人們的消費能力不足,導致印度的醫療市場化成果不夠醒目。
第四個錯誤呢,就是對中國醫療的錯誤判斷。
如果僅僅拿美國、英聯邦國家和中國來比,我的觀點是,與這些國家的醫療相比,中國的醫療,又高效,又服務好,又便宜。
中國的醫療支出人均1萬元左右,但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呢,接近美國的水平,也就是說,以美國人六分之一的醫療費用,達到了和美國接近的人均壽命,這不是高效嗎?
中國人有了病,隨時可以看到醫生,即使是去看專家,也不需要等幾個月,只要你去排隊,哪怕找黃牛買號呢,總是能見到的。
如果去北京見專家要等一個月,怎麽可能每天有七十萬人去北京。也就是說,可以快速見到與疾病嚴重程度相對等的專家,這就是服務好。
因爲醫療服務的第一維度不是態度好,而是對方能解決你的問題。
再來說便宜,總支出更少,當然就更便宜。不管是與美國的醫療比,還是和英國的醫療比,中國人的總支出都要更低。
再次強調,這是比較而言,杠精別來杠。
那爲什麽呢?其實就只有一個原因,中國醫療的市場化程度比歐美更高。
納尼,你在說什麽?如果說英國全是公立醫療這還可以接受,美國不管是醫院還是保險公司,都是私立爲主,而中國的醫院完全是公立醫院爲主,你憑什麽下一個結論說中國的醫療市場化程度更高?
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麽奇怪,名義是很容易欺騙人的,美國醫院打著一個私立的名頭,好象就是市場化的産物,真是這樣嗎?
不,你得透過現象看本質。
什麽叫醫療市場化,通俗一點說,就是醫院和醫生以賺錢爲目的,且賺錢的過程受到的幹預少,幹預越少,市場化程度越高。
那你說中國的醫院和醫生是不是以賺錢爲目的呀?
當然是。因爲中國的醫院不象英國的公立醫院,英國的公立醫院是全額財政撥款的,但中國的醫院財政撥款非常少,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來源于病人看病上交的費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改司巡視員朱洪彪說,各級財政對全國公立醫院的直接補助從2010年的849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705億元。而公立醫院和衛生院就有五萬家,平均撥,一年一家醫院也才五百多萬,連買台設備的錢都不夠,更不用說發工資了。
所以英國的醫院不以賺錢爲目的,他們和公務員是一個性質,全額財政撥款單位,不需要迎合消費者需求,就有固定的收入來源。
全額撥款的醫院和靠病人看病上繳費用的醫院區別在哪呢?
區別就在于,你要想有收入,就必須迎合消費者,否則消費者就不會來你這裏看病。
雖然公立醫院受到各種管制,但中國的醫生有動力提高醫學技能,有動力讓自己在當地社會形成好的聲譽,因爲,技能和聲譽可以換到錢,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慕名而來。
爲什麽那麽多醫生可以一天到晚十幾個小時做手術?他們是爲了什麽?
因爲醫療技能需要練習,需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病例,需要反複操作。這樣的醫生會成爲稀缺資源,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如果按公務員體制管理醫生,那醫生爲什麽要提高醫學水平?爲什麽要那麽辛苦?少看幾個病人不行嗎?少做幾台手術不行嗎?
我不都是拿一樣多的工資嗎?真正公有制下面,醫生是沒有動力提升效率的。
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公辦醫院裏的醫生都很拼,因爲努力會有結果,努力能提升收入。
現在中國醫生在很多領域的治療水平、手術水平已經不次于發達國家,甚至在不少領域領先全球了。治療水平高,收費還不高,這就叫服務好。
只不過是中國醫生的收入方式被限制了,不能提高手術費,那就紅包替代,不能提高門診費,那就藥品提成和檢查提成替代。
這些手段當然不好,但依然構成了對醫生的激勵,總算沒有把醫生賺錢的路堵死。
所以,中國醫院有不斷擴大規模的動力,不斷增加設備和病房的動力,醫生有不斷提升水平的動力,因爲能賺錢,雖然被限制,但還是有通路。
現在各地著名的三甲醫院規模往往很大了,營業收入有的高達幾十億元,這是完全由政府投入搞起來的嗎?不是。
是消費者峰擁而至帶來的,各三甲醫院門口總是有排不完的隊,熙熙攘攘的人群,是消費者主動找上門來的,是他們用鈔票投票選擇的。
很多人說,中國民營醫院很爛,沒有錯,除了眼科、牙科外,其他的民營醫療確實不怎麽樣,還充滿了詐騙和低質。
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公立醫院的市場化程度不低啊。如果是完全的財政撥款單位,醫生早跑完了。
這就讓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競爭起來就更難了。
很多醫生不願意離開公立去私立原因很簡單,公立的病人多啊,消費者用腳投票證明了中國的公立醫院能部分滿足消費者。
回到美國醫療,美國醫療全私立,爲什麽就這麽貴呢?
美國醫療受到的政府管制非常多,雖然名義私立,但必須按政府的各種規定辦,這就叫作不夠市場化。
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美國私立醫院增加病床需要向政府申請,這叫市場化嗎?
美國的醫生跨州執業需要向政府申請,這叫市場化嗎?
美國的醫生數量是受到醫生工會控制的,人爲控制供給數量,這叫市場化嗎?
美國的醫療保險公司利潤率是由政府規定的,這叫市場化嗎?
類似這樣的限制,有多少呢,有數百上千條,需要幾萬字才能講清楚,這裏就不展開了。
那我再告訴你,即使現在中國醫療企業全部是私企,也不能叫市場化了。
因爲在今天的中國,官辦醫保一家獨大,政府成爲醫療的消費者,由他來定規則。
你即使是民營醫療,你的客戶也是政府。
在當下的醫保管制手段下,民營醫療也將成爲效率低下的服務機構,因爲不再服務于消費者,而是要迎合、服從于官辦醫保的規則。
醫療機構是公立還是民營的名義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足夠市場化。
只要市場化因素多一點,讓消費者可以用腳選擇,讓醫療服務者只有滿足消費者才能賺到錢,那醫療就可以做到又便宜,又好,又高效。
所謂的醫療不可能三角理論,是愚蠢無比的理論,是將醫療服務特殊化的論證。其實醫療和吃飯是一回事,都是服務業,餐飲要怎麽搞,醫療就應該怎麽搞。
現在再搞搞公辦食堂,你會滿意嗎?
中國的醫療當然有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市場化不夠徹底導致的,但正確的方向應該是進一步減少限制和加強市場化,可惜,官辦醫保危機讓這種半拉子市場經濟也要倒退了。
下一期,我們來談談官辦醫保爲何會成爲反市場的利器
所有文章我都會在我的微信公衆號:古三古四 上首發,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