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發展辦主任 盧清君
本報記者 高陽
作爲國家衛健委首批5G醫療應用示範甲級單位,中日友好醫院一直是遠程醫療領域的先行探索者,聯合多家移動通信公司和全國數百家醫院開展5G應用實踐,從院前到病房,從醫療到醫技,5G助力醫院各個環節的運行。近日,《生命時報》專訪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發展辦主任盧清君。他不僅是中日友好醫院5G醫療的拓荒者和見證者,更是推動我國5G醫療發展的“軍師”之一,被《通信世界》評爲“2021年度5G創新人物”。
“更快”便捷醫患看病全程
“我院彙報的病例是一位62歲老年男性,主訴是間斷咳嗽咳痰一周……基于以上,想問下患者的診斷結果如何?”這是來自太原第四人民醫院一位醫生的視頻會診,解答疑問的是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部的謝萬木主任。這樣的遠程會診在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每天都會組織數場。此刻,謝萬木面對著三塊大屏幕,左屏顯示的是患者的病曆資料,中間屏幕顯示的是患者肺部CT影像,右屏則是太原醫生的實時畫面。(如上圖)兩邊醫生互作問詢,最終謝萬木給出了診療建議。北京到太原,相隔500公裏,但通過遠程會診,病患在不到半小時內就得到了北京專家的診療意見,患者家屬也十分滿意。
看似簡單的遠程會診背後離不開5G的強大支持。盧清君介紹,高速率、低時延、多鏈接,這是5G的突出優勢,也是醫療應用場景中十分看重的“硬指標”。過去影像的分辨率只有640P,時常有很多雪花、時常卡頓,現在至少是1080P,讓交流感和體驗感更好了。如今,遠程會診中閱片的響應速度、及時性更好,影像清晰度更高。5G接入前,“跟新加坡的醫院視頻會診,光是上傳和下載12G的影像資料,就耗費了兩個12個小時,病人等了25個小時才拿到治療方案。”而今,這樣的等待越來越少。2021年,中日友好醫院執行多學科遠程診療13000多次,影像診斷有8000多例。盧清君說,5G不僅應用于會診場景中,患者就醫過程中5G也無處不在。患者在查詢檢查結果時,即時響應性已有了很大提升。“這種時間上的快速,患者是體驗不到的。”因爲5G的時延在30毫秒以下,而人體能夠感知的生理體驗是100毫秒,這比一眨眼的速度還快。
5G的多鏈接功能,讓醫生端的處理能力更強。盧清君說,5G讓醫生查閱門診信息和調閱病曆更迅速,能夠滿足更多患者的就醫需求,不會因爲信息阻塞,發生信息丟包的現象。將來,5G在醫院的適配度增強後,可獲取的信息量變大,通信能力變強,數據質量也會提升。在醫院5G 網絡中的原始檢查結果數據,患者也能通過5G網絡下載到手機上,拿到其他醫院實現檢查結果共享互認,不用再拿著沉甸甸的膠片到處看病了,這是4G手機做不到的。
5G病理會診在術中冰凍會診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冰凍病理一般要求半小時之內要出診斷。切片切出來以後,醫生一般就10來分鍾診斷時間,時效性要求高。大的冰凍切片通過數字掃描,在放大40倍的情況下,文件能達到2G~3G大小,這對傳輸速度的要求特別高。但在2021年實現5G+4K的遠程病理會診中,病理圖像和視頻會議圖像無任何時延,診斷准確率能達到99.8%以上。極大幫助基層醫院及時作出診斷,患者滿意程度很高。
“更強”助力醫療多場景
可視化針刀微創治療,是中日友好醫院開展的一項獨特5G+遠程診療實踐案例。這項技術結合了傳統的中醫針灸、針刀和現代超聲技術,具有精確、超微創的特點。對體表軟組織病變,如肌腱、腱鞘、滑囊等,以及一些脊柱疾病,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治療上,可替代部分外科手術。
盧清君介紹,這項技術具有非常好的基層適用性,成本低、時效快,先進的5G信號傳輸可使幾千公裏之外的基層醫生也能掌握這門技術,基層老百姓無需出遠門,就能獲得國家級醫療專家的診斷、治療。可以說,“基層醫生針尖所到之處,即是專家所見之處,這只有5G能做到。”目前,該技術已經推廣到其他地區比較大的三甲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還牽頭成立了“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專科醫聯體”。
5G技術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患者服務方面,中日友好醫院利用5G技術對接全國的醫院開展遠程醫療。專家通過遠程會診、遠程CT與B超,有效提升了救治效率。中日友好醫院聯合華爲在5G+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爲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繼獲得《通信世界》的“2020年度科技防疫沖鋒獎”之後,2021年6月,獲得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的GLOMO移動技術大獎。
新冠疫情期間,中日醫院在武漢重症監護室采用了數字聽診技術,聯合場外專家進行了5G實時聽診。“通過這個比人耳還要靈敏的聽診器,醫生第一次聽到了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肺音,這對幫助國家醫療隊診斷病情、搶救危重症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盧清君十分看好數字聽診器的未來。他認爲,這個系統實現了音頻數據的可視化,可以減少監護成本,減少做CT次數,可用于互聯網醫院、基層社區、鄉鎮衛生院,助力呼吸系統疾病的監控。
“搶救車的醫囑系統可以追蹤了”,盧清君說,這是目前5G給醫院急救帶來的改變。通過5G智能搶救車實現全院急救三級質控管理,遠程監控全院急救藥品物品數量、效期情況,可及時做院內調劑,應對緊急情況或減少損耗。基于5G智能搶救車,還能與二級基層醫療機構的搶救體系,一旦發生急救事件,醫院急救科可以對醫護人員急救進行遠程指導,最大限度地贏得搶救時間。
“未來,患者住院也能享受5G帶來的更便捷醫療服務。”盧清君介紹,過去醫院內部各類信息都是分開管理的,在中央計算雲上處理,多則有上百個系統。而5G可以使計算資源下沉,下載到醫生工作區,減少對共用資源占用,這是5G的核心競爭力,它改變了原來的網絡結構和資源共享方式。等到智慧病房建成後,醫生可以把數據集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的信息來源。盧清君舉例,住院患者的心電監護信息可在一個監測平台上實時共享,甚至是醫生的手機或Ipad上,護士在執行醫囑過程中,如果需要給患者輸液,可直接用移動PDA掃描患者手環,系統自動錄入用藥信息。在智慧病房裏,患者還可以看到5G護理機器人、5G移動推車等先進設備。
“更安全”方能未來可期
“5G不是一個專項技術,而是代表一個時代,將來5G終將替代4G。”盧清君坦言,過去一段時間,公衆對5G期待值過高,認爲5G一下子就能實現,其實不是。前期業界發展過于火熱,宣傳過于誇大,讓公衆有點失望,體驗和獲得感不明顯。但從用戶角度講,5G對用戶感知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是一步上一個大台階。一些醫療試點工程雖然佐證5G技術在醫療中的可用性,但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我們還需一個完整的5G基礎建設工程,用以支持“5G+醫療”在“真實世界”落地。目前“5G+醫療”尚處于轉換和過渡時期,主要圍繞著4G“做不好”“做不了”部分來升級改造。
盧清君認爲,當下“5G+醫療”的發展已從最初的“都來湊熱鬧”到了“回歸理性”的階段,各方都在探討可行性和落地執行的方法。“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用搞科研的態度來搞5G醫療,用創新的思路去接受新技術。”在盧清君看來,一項新技術的客觀性、可靠性、可行性,兼顧患者安全和成本,才是他真正看重的,這樣未來才有可能少走彎路、不走偏。“技術只是手段,醫學要有底線的善用,醫療領域不允許犯錯。”盧清君表示,中日友好醫院在創新過程中秉承三個基本原則:患者安全、成本控制、醫療質量,從這三個維度去創新嘗試,是我們選擇5G項目和場景應用的出發點,只有這樣的出發點研發出來的技術,未來才真正有可能用到臨床上。
在盧清君看來,發展“5G+醫療”要做到“包容審慎”以及“小步快跑”。一方面,一切醫療的開展必須在患者安全、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設定診療標准和數據使用權限。另一方面,可選取一兩個試點開展,以點帶面,再到行業推廣。例如,可視化針刀技術,要求基層醫生必須來本院進修3~6個月,學習相關理論和實操,進修後還要不斷學習,循序漸進在基層推廣開來。盧清君認爲,5G醫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從長遠看,有些不適合、風險大的暫時就不做。比如,遠程機器人手術不適合在縣醫院開展,因爲基層沒有優質醫師資源、成本高、風險大,“那就先放一放,要把5G的真正價值發揮出來,不能單純地‘爲了用5G而用5G’。”
“5G是地基,當前需要嫁接一些管理制度,才有可能把這些事情推下去。”2020年8月,衛健委確立由中日醫院牽頭《5G技術在醫療衛生行業應用的標准研究》項目,盧清君作爲標准研究者、參與制定者之一, 致力建立全國統一標准、統一質量醫療5G網絡。盧清君表示,標准形成後,將加速形成更多真實5G醫療應用案例,促進5G醫療應用創新,規範5G醫療終端産業發展,支撐智慧醫院基礎建設作用。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