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子誕下攜帶新冠抗體男嬰
新加坡《海峽時報》29日報道,一名新加坡女子3月和家人赴歐洲度假後感染新冠病毒,確診時已懷孕10周。這名女子當時症狀輕微,住院治療接近20天後康複。她本月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生下一名重3.5千克的男嬰。醫生檢查確認,這名男嬰沒有感染新冠病毒,攜帶新冠病毒抗體。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暫時不清楚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是否會在孕期或生産時把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醫務人員迄今沒有在羊水或母乳樣本中檢測出活性新冠病毒。
治療痛風的秋水仙堿或對新冠炎症有效
據報道,用于抗炎治療的秋水仙堿已被列入正在接受測試的藥物清單,作爲RECOVERY試驗的一部分,由牛津大學運行。英國約2500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將獲得這種藥物,與之相比,2500名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將獲得這種藥物。初始劑量爲1000微克,隨後每12小時注射500微克,持續10天。研究人員主要關注這種治療痛風的藥物是否能降低28天後死亡的幾率。
英國將批准新冠疫苗,預計周一開始注射
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英國將成爲第一個批准新冠疫苗的西方國家,獨立監管機構將在幾天內批准美國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公司共同研發的mRNA疫苗。英國已訂購了4000萬劑輝瑞生産的mRNA疫苗,這些疫苗將在批准後數小時內開始交付。該疫苗需要注射2劑,第一劑注射可能于12月7日(下周一)就能開始。按照歐盟的管理條例,在12月31日英國脫歐過渡結束前,疫苗通常需要由歐洲藥品管理局統一批准。然而,在公衆迫切需要的情況下,英國的藥品和保健産品監管局有權暫時批准産品。
英國NHS系統再出錯,1311人被誤診爲新冠陽性
當地時間上周六,英國衛生與社會保健部告訴路透社,由于英國國民保健制度(NHS)的測試和追蹤系統出現實驗上的失誤,使用了一批有問題的檢測試劑,1311 名在 11 月 19 日至 23 日之間進行新冠檢測的英國人被誤診爲陽性。自從今年 NHS 測試和追蹤系統啓動以來,因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失敗遭到了嚴厲的批評。此前在 9 月,由于使用的 Excel 的行數限制,該系統在 9 月連續幾天累計漏報將近 16,000 個陽性病例記錄。
多篇論文揭示新冠病毒變體D614G可能更具傳播性
今年3月之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分離並測序的大部分SARS-CoV-2基因組編碼這種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氨基酸位點614上的天冬氨酸(D)。到了4月,大多數SARS-CoV-2基因組序列發生了一個突變,將這個位點的D轉化爲甘氨酸(G)。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這種病毒的614D變體已經全部被614G變體所取代。這些來自8月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篇論文的發現以及來自其他研究團隊的確鑿的證據,使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開始調查流行的病毒毒株的快速轉變是基于一群移動的建立者的隨機引入(即建立者效應),還是表明614G提供了某種選擇性優勢,比如使得它更具傳染性。
Nature:構建出SARS-CoV-2感染的人遠端肺類器官模型
遠端肺(distal lung)包含終末細支氣管和促進氣體交換的肺泡。體外三維人體遠端肺培養系統將極大地促進對間質性肺疾病、癌症和SARS-CoV-2相關的COVID-19肺炎的病理研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成人肺泡上皮細胞II型(AT2)或KRT5+基底細胞爲來源,培育出長期不含飼養細胞的化學限定性遠端肺祖細胞培養物:遠端肺類器官(organoid)。相關研究結果于2020年11月2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爲“Progenitor identification and SARS-CoV-2 infection in human distal lung organoids”。
新冠病毒可利用細胞內在膽固醇代謝增強感染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的鍾輝及其同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利用細胞的內在膽固醇代謝增強感染。相關研究成果11月26日在線發表于《自然—代謝》。該發現或有助于解釋爲什麽患有代謝疾病(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並且提示了潛在治療幹預手段的新靶標。
基因轉錄的關鍵階段首次被准確描述
11 月 26 日在線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首次准確描述了基因轉錄的一個關鍵階段。最新研究指出,細菌蛋白 Rho 在轉錄期間搭上了 RNA 聚合酶的“順風車”,與其他蛋白質合作,誘導 RNA 聚合酶發生一系列結構變化,使其轉變爲非活性狀態,釋放 RNA。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拍攝了 RNA 聚合酶在大腸杆菌的 DNA 模板上工作的圖像,並揭示了Rho 誘導 RNA 聚合酶發生變化的各個階段。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近期,俄亥俄州立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A new neutrophil subset promotes CNS neuron survival and axon regeneration”,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挽救受損神經細胞免于死亡,還可以再生和修複受損的神經細胞。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具有類似特征的人類免疫細胞系,可促進神經系統修複。
5-羟色胺可刺激大腦特定區域來促進“耐心”
近期,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發現,大腦特定區域能通過釋放5-羟色胺來促進耐心。研究人員利用小鼠模型構建了過表達攜帶光敏蛋白的5-羟色胺神經元,並通過光照刺激神經元在特定的時間釋放5-羟色胺。他們發現在小鼠等待食物時刺激該神經元會增加其等待時間。在這一過程中,若不定時給予小鼠獎勵,它們願意會等待更長時間。研究還顯示,伏核、眶額皮質和內側額葉皮質對5-羟色胺的反應存在差異,只有眶額皮質和內側額葉皮質的5-羟色胺釋放會增長小鼠的等待時間。
線粒體缺陷是導致太空旅行中許多健康問題的關鍵因素
爲了讓空間探索取得成功,必須了解並設法解決在長時間離開地球的宇航員身上觀察到的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這些問題包括骨骼和肌肉質量損失、免疫功能障礙以及心髒和肝髒問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利用從許多不同資源收集的數據,一個多學科研究團隊報告了發現導致這種損害的共同因素:線粒體功能障礙。這些研究人員使用系統方法來研究影響生物功能的廣泛改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25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爲“Comprehensive 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s Mitochondrial Stress as a Central Biological Hub for Spaceflight Impact”。
動物群體中的民主決策
鹫珠雞(vulturine guineafowl)是生活在東非的大型鳥類,一般15至60只組成一個社群,人們一直認爲其中占優勢地位的社群首領(alpha male)會領導並決定群體的下一步行動。但一項《科學·進展》上的研究發現,當社群首領占據一片資源豐富的區域並趕走其他成員,使它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生存資源時,被排擠的成員就會”用腳投票“離開,當達到多數時,整個群體就會隨之移動,迫使社群首領放棄其壟斷的資源。這一通過民主決策保證每個成員都能獲得資源的行爲在狒狒群體中也存在。
鳄魚尾巴也能夠再生
最近,《科學報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鳄魚也會像壁虎一樣發生斷尾行爲,並且尾部同樣能夠再生。研究中的鳄魚是美國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它們的平均身長約350厘米,能大約脫掉尾部長約23厘米的部分。通過成像和解剖,研究人員發現鳄魚尾部會通過再生的結締組織替代掉脫下的骨骼肌,這個過程有點類似傷口修複。不過,鳄魚的這種斷尾再生無法像壁虎那樣隨意自行發生,更可能是其他肉食動物的攻擊或者人類機械造成損傷後産生的,而再生過程需要付出大量資源和能量,這對鳄魚來說代價可能過大。
研究人員開發出耐用電子皮膚
新電子皮膚原型可以感知20厘米外的物體,在不到1/10秒內對刺激做出反應,當用作壓力傳感器時,還可以區分上面寫的筆迹。它在經曆了5000次變形後仍能正常工作,每次恢複的時間約爲1/4秒。研究人員表示,電子皮膚在反複使用後還能保持韌性,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它模仿了人類皮膚的彈性和快速恢複力。
科學家研制純相二維層狀鈣钛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自然—能源》在線發表南京工業大學、澳門大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成果。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钛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道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钛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钛礦薄膜。
質子半徑的最精確結果
氫是宇宙中最常見和基礎的元素,但它的質子半徑大小仍是一個謎團。據一項發表于《科學》的新研究中,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利用高精度的頻梳技術(frequency comb technique),在高分辨率的氫光譜中激發原子,使得對量子動力學的測試精確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達到了小數點後13位。此外,他們進一步靠近了質子半徑大小的答案,其測得的質子半徑大小的結果爲0.8482(38)飛米(1飛米=10^-15米),精確度是此前所有測量結果的2倍。
地球早期大氣或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5日報道,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岩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了一下腰”,産生了這些岩漿海洋。此外,撞擊産生的熱量也將年輕行星的不少地方融化並創造了月球。此後,隨著岩漿海洋逐步冷卻,一些化合物從熔融混合物中凝結出來,形成大氣層。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恒星罕見現象
安徽師範大學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與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多家研究機構和大學科研人員合作,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一個距離地球約 26 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成功發現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恒星的觀測證據。恒星運動到過于靠近黑洞的位置時會被其強大的潮汐引力撕裂瓦解,進而被黑洞吞噬,同時釋放出短暫的劇烈電磁波輻射。該事件極爲罕見,難以被觀測到。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爲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該成果于 11 月 18 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交叉科學部如何建?基金委:要做好這4點
11月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在北京召開。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啓德指出,交叉科學部成立正當其時,發展空間巨大,但任務艱巨,必須正確定位,務求實效,團結協作,穩步推進,推動我國交叉科學繁榮發展。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據新華社報道,11 月 30 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淩晨 4 時 40 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截至目前,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正常,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繼續在平均高度約 200 公裏的環月軌道上飛行並等待上升器交會對接,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采樣等後續工作。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並網成功,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27 日 0 時 41 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 5 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科技日報》報道指出,“華龍一號”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中科院空天院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産品
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獲悉,該院劉良雲研究員團隊近日對外發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蓋精細分類産品,該數據集已在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數據網站免費共享。中科院空天院介紹說,作爲全球首套2020年全球30米精細地表覆蓋産品,劉良雲團隊最新完成並發布的數據集,及時反映了2020年全球陸地區域(除南極洲)在30米空間分辨率下的地表覆蓋分布狀況,爲地表相關應用提供了最新的數據支撐,對于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分析以及地理國情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霍金”金展鵬院士逝世 發明金氏相圖測定法曾轟動國際
11月27日,我國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氏相圖測定法”發明人——金展鵬院士在長沙因病逝世,享年82歲。金展鵬教授長期從事相圖計算以及相變動力學研究,同時也任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被譽爲“中國的霍金”“材料科學的活地圖”。其潛心鑽研,將傳統材料科學與現代信息學糅合,首創了三元電子擴散偶——電子探針微區成分分析方法,實現了用一個試樣測定出三元相圖整個等溫截面。這一方法,轟動了國際相圖界,被譽爲“金氏相圖測定法”。
日本開發治癌新技術 攜藥微膠囊直達腦瘤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川崎市産業振興財團“納米醫療創新中心”和東京大學聯合開發出了惡性腦瘤的集中治療技術。可使極其微小的膠囊攜帶藥劑進入癌細胞,讓藥劑集中于患部。該技術已在小鼠實驗中證實了治療效果。目標是幾年後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其治療對象爲腦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母細胞瘤。這種腫瘤並非從其他器官轉移而來,而是在腦部産生的。
深海4000米發現新物種:又Q又彈像果凍
近日,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首次僅根據在海底拍攝的高清視頻片段,正式確定了一種新的海底生物。據報道,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爲Duobrachium sparksae,屬于栉水母動物門(又稱海胡桃)。栉水母約有100至150種左右,全部都是肉食性,主要以小型節肢類和各種海中動物的幼體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