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鍾!
昨天,新加坡新冠病例稍微下降,新增9985起,總病例沖破150萬例水平線。另外再有三人病逝,每周病例傳播率繼續降到1.19。
目前確診病例累計150萬5938起,死亡病例總數增至1426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834起是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發現的,9151起則是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的低風險病例。
本土病例共有9534起,輸入型病例451起。
仍在住院:671
需要氧氣供給:72
加護病房:12
完成疫苗接種:92%人口
已接種追加劑:78%人口
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警戒級別:黃色
(圖:來源自網絡)
出現首起猴痘本土病例
新加坡出現首起猴痘本土病例,患者爲45歲的馬來西亞男子。這位患者與衛生部上個月21日公布的輸入型病例沒有關聯。目前在國家傳染病中心接受治療,情況穩定。
這名病患腹部下方的皮膚在6月30日出現病變的情況,之後在本月2日出現疲倦症狀和淋巴結腫大,接著兩天之後出現發燒和喉嚨痛症狀。他求醫並就其他有可能的醫療情況進行檢測,初步檢測結果呈陰性,隨後被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進行進一步檢測和隔離。
衛生部已經確認了三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包括兩名室友。所有密切接觸者將隔離21天,從他們最後一次接觸患者開始算起。
衛生部正追蹤和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圖:來源自網絡)
骨痛熱較去年暴增三倍
截至6日,新加坡今年至今已有超過1萬8200起骨痛熱症病例,比去年全年的5258起多出三倍。
一些公衆誤以爲骨痛熱症“只是發燒”,並無大礙。而實際上骨痛熱症是可以很痛苦的,症狀包括嚴重肌肉酸痛和關節疼痛,甚至可能導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也有公衆以爲,只有幼童和年長者會死于骨痛熱症,而實際上也有年輕人在耽誤就醫後死亡。
骨痛熱症共有四種血清型,感染一種就會對這種血清型病毒有終身免疫,但是仍然可能感染其他三種。所以一個人可能感染骨痛熱症多達四次,感染一種只會對這種血清型病毒有終身免疫。
血清型1(DEN-1)和血清型2(DEN-2)曾是新加坡最常見的血清型病毒,但去年出現40年以來首波血清型3(DEN-3)疫情,血清型4(DEN-4)病例也翻了四倍。
今年首三個月,血清型3病毒已經成爲最主要的骨痛熱症病毒,其次是血清型2和血清型4;今年3月,感染血清型3病毒的病例就占了86.9%。
人們不僅可能二度感染,二度感染甚至會造成更嚴重的病症。
根據國家環境局網站,骨痛熱症的症狀包括發燒兩至七天、嚴重頭痛、眼睛後方疼痛、關節和肌肉疼痛、皮疹、惡心、嘔吐、流鼻血、牙龈流血等。站起身或坐起身時感覺頭暈、減少排尿或是女性月經過多,也可能是感染骨痛熱症的迹象。
年長者可能比較少出現疼痛的情況,只會感受到疲憊或是沒有胃口,所以這個年齡層要及早診斷出骨痛熱症就更有挑戰。
輕症患者可能幾天至幾周就能康複,嚴重則可能需要好幾個月。骨痛熱症重症可能導致嚴重出血以及對心髒、肝髒和腦部的嚴重損傷。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當地靠譜幹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