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統計局6月28日發布了五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結果。不出所料,悉尼繼續是全澳10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中,家庭收入和個人收入最高的地方。
單戶(指居住在同一住所的全部人員,Household)的周收入中位數爲2077澳元,而一個完整家庭(成員間有血緣關系,Family)周收入中位數更是達到2374澳元。按此數字計算,年收入中位數可達到12.35萬澳元。
不過,悉尼的單戶家庭房貸月供的中位數也是遠超其他城市,雖然悉尼人會抱怨房貸“壓力山大”,但也從側面反映了悉尼的房價和家庭財富顯然高于其他城市。
而悉尼不僅在全澳具有“絕對優勢”,在全球與財富、資本相關的各類城市排行榜上,悉尼的排名都不差。
根據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亞洲地區共有9個城市進入前25名。悉尼排名第23名,相較上一期排名上升了兩位。
該指數是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水平、聲譽等方面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紐約、倫敦、香港再次位居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但整體評分較上期都有所下降。而第三名香港和第四、五、六位的上海、洛杉矶、新加坡的分數已極爲接近。
盡管悉尼和香港、上海、新加坡城這些全球性金融城市仍有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亞太入榜的城市中,唯有新加坡和悉尼的位置“最南”,分別處于赤道和南太平洋地區。
隨著香港的社會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及新加坡城在地區經濟、金融方面扮演更爲重要角色,且疫情徹底改變了工作方式,悉尼競爭成爲亞太地區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中心機會增加。
也許不少投資人會疑惑:香港的困境,新加坡的崛起,和悉尼到底有什麽關系?
亞洲世紀 新加坡崛起
這就要從一個國際社會關系術語——“亞洲世紀(Asian century)”說起。
雖然在本世紀初,許多人對這個單詞仍不以爲然,認爲亞洲世紀並不會那麽快到來。但時至今日,中、日、韓、印,加上東盟10國,這14個國家占據全世界一半人口,經濟體量已經超過27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三分之一。
當東歐的地緣沖突把歐洲“攪成一鍋粥”,美國人顯然已經又把戰略中心轉移到了亞太地區。
在澳大利亞新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參加的四方會談中,美國正式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首批13個成員國中,除了美印日韓,幾乎都是澳大利亞的太平洋“鄰居”: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文萊。這些參與國總GDP約占世界經濟的40%。
盡管整個框架的成立更多出于美國的政治考量,經濟合作上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但也再一次說明,亞太地區在全球經濟戰略上的重要性。
東盟10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英國,成爲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新加坡是東盟中唯一的發達國家,人口不到550萬,但GDP卻達到了3968.54億美元,2021年同比增長了7.6%,在東南亞地區排第三,其人均GDP更是高達7.28萬美元。
隨著中國香港近年來的“勢弱”,新加坡在地區乃至全球的金融城市中的重要性又有所上升。
由于新加坡政府對于疫情的處理較爲得當,根據Linkedin的數據,在疫情期間有相當部分的金融人才從香港移居到新加坡城。
新加坡還是一個低稅的國家,與90多個國家簽署了稅收協定。
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管理資産達到4.7萬億新元(3.5萬億美元),而中國香港爲34.9萬億港元(4.5萬億美元)。新加坡政府已采取措施縮小這一差距,包括制定法律,推出有利于家族辦公室的稅務豁免政策等。
新加坡金融中心
UBS的研究報告發現,新加坡已經成爲全球家族辦公室增長最快的地區,大量中國與美國的富豪在那裏新設了辦公室。
疫情後新加坡顯示出良好的吸引財富的能力,根據萊坊國際(Knight Frank)2022年全球城市財富指數排名,新加坡城升至第七位,超過香港。香港的排名則下跌3位至第八位。悉尼排名則爲第十四位。
新加坡短板 悉尼所長
當然,新加坡在金融市場方面與香港競爭仍有缺陷,而新加坡的短板卻是悉尼的強項。
首先,就金融市場而言,新加坡交易所仍非常“弱小”。2021年1月日均成交額僅爲 12 億新元(8.9 億美元),香港即便在萎縮,同月日均成交額爲 1,286 億港元(165 億美元)。
2021年是亞洲IPO創紀錄的一年,新加坡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籌集的資金僅爲 20 億美元,而香港則爲122億美元。
與之相反,2021年悉尼的澳交所(ASX)日均交易額超過80億澳元,上市公司數量占全球IPO數量的8.2%,排名第四,較2020年上升兩個名次,超過了香港和東京交易所。
截至2022年3月,澳交所交易市值接近2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16位,雖然不及上海、香港、東京,但遠高于新加坡交易所。事實上,由于澳交所較爲寬容的上市政策,正有越來越多的亞太科創公司來到澳大利亞上市。
而澳大利亞市場上大量的優質公司,也不斷吸引著全球資本的目光,其中包括不少新加坡的資本。
總共掌管超過8000億美元的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和淡馬錫(Temasek)基金近年來在澳大利亞活動頻繁,不僅投資本地的房地産市場,更是積極參與澳大利亞醫療、電力基建方面的投資。兩國的資本聯動可謂越來越頻繁。
以GIC爲例,其在2021年與香港上市公司聯手以38億澳元買下黑石集團的一個澳大利亞房地産組合,並積極參與投資了包括智能電表公司Intellihub在內的澳大利亞技術型企業。
悉尼各類“金融中心”指標
不過,評斷一個城市是否能成爲全球性金融中心,除了金融市場本身的交易體量外,還有很多衡量指標。整體的經濟水平、頭部機構數量、人才儲備情況、金融市場發展程度等都是重要的參數。
經濟水平:
從整體經濟實力看,大悉尼都會區人口超過523萬,2021年國民生産總值(GDP)約爲3980億美元,不僅貢獻了澳洲四分之一的GDP,更是高于香港地區的3680億美元,新加坡的3968億美元。此外,悉尼人均GDP高達7.6萬美元,在全球範圍屈指可數。
重要機構數量:
澳大利亞排名前10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44家公司的總部設在悉尼。其中包括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聯邦銀行(CBA),投行麥格裏(Maccquarie),保險公司QBE Insurance,以及澳交所(ASX)等。
澳交所大樓,圖/ASX
大量的全球500強企業也在悉尼設有辦公室,Google去年已表示將在悉尼設立研究所。
人才儲備:
澳大利亞金融業在經濟中占比較高,達到9.3%。其中主要以銀行與保險業爲主。這兩個行業在全球範圍也具有一定影響力,相關的人才數量也較爲可觀。
悉尼在專業人員(律師、醫生、會計師和工程師等)數量占到全澳的四分之一,持有本科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也位居全國前列。
在全球工作生活平衡最佳城市排名中,悉尼排名第八,是唯一入圍的亞太城市。良好的工作環境相信對全球金融人才都具有一定吸引力。
金融市場發展程度:
澳大利亞金融市場在全球權益市場中占比1.9%,排名第9位,在亞太地區僅此于中國和日本。
近年來,澳洲也致力于發展金融科技。全球研究分析公司Findexable的《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城市排名》中,悉尼排名第11位。
盡管全球二級市場動蕩,但隨著全球私募重量級企業紛紛瞄准澳大利亞,這裏的一級市場日趨活躍。
今年前5個月,由私募支持、針對當地企業的並購交易高達61宗,總額飙升至創紀錄的401億澳元。
其中,最知名的案例就是美國私募KKR牽頭的財團(包括養老基金HESTA)宣布300億澳元收購澳交所上市私立醫院運營商Ramsay Health Care(總部位于悉尼)。
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10大並購交易案中,澳大利亞占據4起。分別是先買後付公司Afterpay、悉尼機場,以及兩起關于澳大利亞電力公司AusNet Service。
澳洲養老基金規模高達3.4萬億澳元,全球排名第五,是澳洲金融市場重要的“壓艙石”,保障了市場的穩定性。
寫在最後:要成爲亞太金融中心,悉尼仍需積極求索
從各項指標看,成爲亞太金融中心,悉尼確實具有一定的潛力。而“把悉尼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也一直都是澳大利亞曆屆政府所希望做到的。
早在陸克文政府時期,曾經就此發布過研究報告,並提出了20多項稅收、監管和人力資本的建議,其中一些措施已經得到實施,例如爲本地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外國資本制定了更優惠的稅收制度。
莫裏森政府任期內,也曾任命一個由15人組成的咨詢小組,就稅收和監管改革提供咨詢意見,目的是利用香港競爭力的“衰退”,積極發展悉尼,圍繞區域金融和科技中心展開競爭。
貫穿悉尼CBD的喬治街(George Street)上的大公司總部數量,超過全澳任何其他街道
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遠程辦公和在線視頻會議興起,而悉尼對于亞洲地區而言,較之紐約、倫敦等地,時區相對靠近,協同辦公優勢更爲明顯。
不過,博滿澳財首席投資官魏睿昊指出,澳大利亞的資本(如體量最大的養老金基金)配置亞洲資産體量仍較小,本土化程度高。這也讓在悉尼的資本國際化遠不及香港和新加坡,未來要成爲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加之,在自由黨聯盟執政的近十年中,尤其過去的三到五年,澳大利亞的外交政策對于亞洲國家,不只是中國,甚至一些東南亞國家都談不上“友好”。在很多政治的議題上緊跟英美,表現出明顯的“脫亞入歐”的傾向。這對亞洲資本進入澳大利亞産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本屆工黨政府上台,似乎希望主打聯動東南亞的外交牌,這個可能會對金融市場有一定正面作用。
在未來的10到20年中,悉尼很可能吸引更多東南亞市場的資金和公司。至于這個澳大利亞經濟最活躍的城市,未來會在全球金融市場扮演什麽樣的角色,非常值得拭目以待。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爲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注明來源的圖片均爲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爲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