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了潮汕人的先祖是如何從中原大地一路南遷進入潮汕地區,又談了客家人的來龍去脈,知道潮客原本同根同源。又談了潮客之間的融合交彙,幾百年來在這塊南方的沃土上和睦相處。如果我們把紮根在潮汕大地一個個姓氏比作一朵朵花朵,那麽,從第一朵兒在這裏的沃土綻放開始,流年似水,一千年過去,幾千年年過去,今天,這座大花園已經是百花齊放,百花爭妍,春色滿園了。如果我們把閃耀在潮汕上空的一個個姓氏比作一顆顆星星,那麽,從第一顆星冉冉升上潮汕的蒼穹開始,星移鬥轉,一千年過去,幾千年年過去,今天,潮汕的姓氏星空,可以說是繁星似錦,衆星閃耀,群星燦爛了。如果我們把潮汕的天和地比作一個最適合人類演出的大舞台,今天,在這個大舞台上,每個演出者正以自己的舞姿跳出了各具特色舞姿,爲自己的家鄉潮汕增添光彩.
每一顆星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的,潮汕的姓氏之星有什麽特點呢?`
第一 姓氏數多逐年增多 幾個常見姓占半壁江山_
潮汕姓氏的第一個特點就是總體數量高于全國同類地區。表面上看,一個地區有多少個姓氏,好象無關大局,太氏太多說明該地區人員複雜,只增加戶籍管理的難度。其實不然,試想一個處于封閉或半封閉的地區,人員靜止不動,外人進不來,本地人出不去或不願出去,一百年前是一百個姓,一百年後仍是一百個姓,那一個地區的經濟會是一個什麽類型的經濟?必然是個封閉或半封閉的小農經濟,不單經濟缺少活力,居民人體素質也必然受到影響。反之,從一個地區姓氏流動的頻率,便可以知道這個地區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活躍程度。姓氏的流動就是人員的流動,其實實際上也就是經濟和文化流動的直接結果。我們都知道,城市的姓氏數量一定比農村高了許多。有關部門曾于1980年前後對北京、上海、沈陽、重慶、武漢、成都、廣州七個大城市的姓氏作過統計,統計結果顯示:北京有姓氏2225個,上海有姓氏1640個,沈陽有姓氏1270個,重慶有姓氏1245個,武漢有姓氏1574個,成都有姓氏1631個,廣州有姓氏1802個。北京是首都,所以人口雖然比上海少,但姓氏卻多達2220多個,廣州市人口也比上海少,但姓氏卻比多出100多個,可見1980年的上海市,比起廣州市來說改革開放的程度要比廣州市爲低。不過那是20多年前的統計數字,假如現在對上述城市的姓氏狀況再作一次調查統計,相信結果會大不一樣。
我們潮汕地區的姓氏狀況如何呢?汕頭、潮州、揭陽——整個潮汕地區現在共有多少個姓氏呢?好象沒有人進行過調查統計,筆者只有澄海、潮陽(原潮陽縣)的統計數字。1964年澄海有姓氏152個,同年,潮陽姓氏170個,說明當時澄海、潮陽以至整個潮汕地區都處于一個半封閉的狀況,人口的流動基本處于一個靜止的狀態。這種狀況持續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上世紀80年代初才打破了這種一潭死水的局面。1985年,澄海姓氏已增至217個,至2002年,澄海的姓氏又接近300個。潮陽的情況也類似,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98年潮陽有姓氏246個,手頭沒有2002年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的數字,相信也會繼續增加。北京市1980年有姓氏2000多個,潮陽到了80年代末才達到200多個,相差10倍以上。但我們不要忘記,北京是首都,潮陽和澄海是縣級建制的區、市,不在同一個等量級,沒有可比性。但和全國其它縣市比較,潮汕地區不單人口密度居全國首位,其姓氏數量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已高于全國其它地區,特別是內陸地區的縣市。
相信潮汕地區姓氏呈現逐年增多的狀況一定不可逆轉,而且其速度會加快。但最少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潮汕地區,尤其是廣大城鎮,也不可能象深圳一樣成爲南北融合,衆姓彙聚的移民城市,仍不可能擺脫聚族而居的形態。
幾個或十幾個姓氏點居姓氏排行榜半壁江山,幾乎是存在于全國範圍內的普遍現象,有的地方,姓李人家占多數,有的地方姓張的居首位,有的地方王、李共分天下,有的地方張李王三國鼎立,可以說比比皆是。如北京市,王姓占城市常住戶口的10•6%,李姓、張姓各占9•6%,再加上趙、陳、徐、孫、馬、吳、高這排在前面的12個姓氏,那麽這15個姓氏就占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一半左右,其余的2215個姓氏只能去分享另外的一半了。15個與2215個共分秋色,這就是中國姓氏的最大特色!要分析中國姓氏雖多,但各個姓氏之間的人口比例卻是幾乎是不成比例的明顯懸殊的原因,說起來話長,我們且不管它,我們只來看看我們潮由地區那幾全姓氏位居排行榜首位和前10位。這個問題似乎不存在多大的懸念。相信許多人會馬上在自己的心中排出潮汕的姓氏座次,而且首先想到的便是陳和林,然後是王、李、張、黃、鄭、吳、謝、劉或王、李、張、黃、楊、馬、周,或王、李、張、黃、楊、蔡、謝,等等,各人排出的結果雖小出入,但八九不離十,而且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驚人的一致,誰也不會把陳和林兩姓排在前兩位之外,陳林半天下嘛,陳林蔡,天下得一半嘛,這樣的順口溜耳熟能詳。《潮陽姓氏叢談》一書中列出的潮陽前十位姓氏是:陳、鄭、林、黃、吳、馬、熟、周、劉、蔡。《澄海百家姓》排出的前十位是:陳、林、王、謝、蔡、李、黃、張、杜、余。整個潮汕地區的情況如何?還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各縣市可能小有不同,但上面的排列大致可以反映出潮汕地區的姓氏情況,唯一讓人感覺到意外的是,潮陽林氏沒有坐穩老二交椅,而是退到了第三的位置上。潮陽鄭姓人口位居第二,這個情況可能是個特例。就總體而言,在潮汕地區,“陳林半天下”的提法不會有人提異議,也符合其實際情況。從上面的排列中我們發現,根據曆次統計,在全國輪流坐頭把交椅的李、張二姓,已分別退到五位以後,占北京常住人口10%以上,在整個北方地區也位居一二位的王氏,來到潮汕地區,雖位置仍然靠前,但已未能獨占鳌頭。在北方居前三位的王、張、李三姓,在流動來到了南方和潮汕地區之後,讓位給了陳、林二姓,“陳林半天下”幾乎成了耳熟能詳的口頭闡。其原因,我們將在後面再進行分析。)
第二 形成聚族而居與集群式居住帶l?
聚族而居,一個村落一個姓氏或幾個姓氏占居主導地位是潮汕地區又一個顯著特點。本來,聚族而居是構成中國古代宗法社會的要素,沒有族,何來宗,哪來法?但是我們發現,把這種聚族而居的模式推向極致的不是在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是在福建、廣東等南方省份。我們只要到黃河流域去采風或旅遊,就會發現,那裏的村莊多以小村落爲主,一般是十幾戶幾十戶上百戶,千人以上的村莊已屬大村。究其原因,是這些地區自古代直至現代,長期成爲兵家爭奪之地,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災荒之苦所造成的,百姓很難較長期的和較安定的居住于同一個地方,同一座村落,逃難與處遷成爲家常便飯。因此,形成村莊雖古老人口卻稀少,且村民來自四面八方,多姓雜居。潮汕地區雖也有多姓雜居的村莊,但其主體還是一姓聚族而居,或以一姓爲主,伴住其它姓氏。潮汕地區聚族而居現象更甚于中原地區,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明代以後,潮汕農村相對而言,比較安定;
二,南遷移民有宗族認同感,到了某一遷移地,習慣于靠攏同宗同族;
三,人口少的姓氏改姓依附人口多的姓氏,希冀得到庇護;
四,潮汕地區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易于生存,人口發展較快。
這樣,一正一反,就造成了潮汕地區廣大農村,尤其是平原地區,大多是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而且不是小村小寨,而是動辄上千人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大村落,而且這上千人幾千人上萬人的大鄉村同姓聚居是普遍現象。因此,在潮汕地區,人們提起某個地區時,往往會在地名的上面再冠上某個姓氏,如說東津劉、溪口劉、深田丁、秋溪陳(皆爲潮州)、洪陽方(普甯)周田黃(惠來)溪南陳、南洋王、新溪謝,壩頭王(皆爲澄海)、谷饒張、沙隴鄭、三饒黃(、官田錢、上饒詹、高堂吳(皆爲饒平)、京崗孫、桂林劉、喬林林、高美林、華清林(皆爲揭陽縣),和“揭陽林半縣”等等,還流傳著“劉隴劉,郭隴郭,薛隴薛”之類的口頭禅。有趣的是,一姓占主導地位的大鄉村,對居住村裏的弱小群體,反沒有恃強淩弱的現象。不單沒有,對居住在村子裏間或有一兩戶三幾戶外姓人居住,反受到諸多照顧。如人口超萬人的澄海隆城張氏,就長期居住著一兩戶姓楊的,他們的祠堂裏,既崇祀張氏入潮始祖,同時也有楊姓人的祖宗神主。同樣也是萬人鄉的塗城杜氏,也長期居住著一兩戶史氏。這楊氏和史氏,就長期受到照顧,有時,眼看他們人口太過稀少,有絕繼之虞,還設法爲他們尋丁紹續。據傳說,這是取吉祥和諧之意。往深層次分析,卻是體現了中國人“不欺弱小”的傳統美德和古求人追求和諧合一的哲理觀念。
我們說潮汕地區的各個姓氏把聚族而居的傳統觀念推向了極致,是說在潮汕地區,由于它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環境,在以聚族而居的村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向外擴張了,發展了,形成集群式的居住帶,這種形態實在值得一書。我們的中原先民一路南遷,渡黃河,過長江,進江西,入福建,而後入粵入潮。一路上有的零星四散,有的集體順利到達,零星四散的到達目的地之後又想方設法重新團聚,集體到達的又歡歡喜喜分散,各各分頭創業創鄉,一切看起來是那樣井然有序。相對的團聚與相對的分散,是潮汕姓氏的基本布局,只要你手頭有一頁潮汕姓氏圖冊,你就可以發現,那一帶,大部份是黃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這一片,則是林姓人的居住區域……但他們又不是密密麻麻擠在一起,而是錯落有致如棋局……這一切,是長期的,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形成的,這一切,靠的就是就是氏族內部那種已經成爲潛意識的凝聚力在起作用。這種精神,這種凝聚力,恐怕世界上恐怕只有中華民族才能做到。這種現象不能說僅存在于潮汕,但由于潮汕地區人口密度相當的高,1987年達到884人/平方公裏,(現在已不只這個數字)爲全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因此,在全國其它幾個村落皆爲一姓,加起來也不過幾百人、千把人,超過萬人的極爲罕見。而在潮汕地區,尤其是在潮汕的平原地區,萬人村已不成爲新聞。如在澄海,萬人以上的自然村就有十個以上,由于一村人口過多,不得不不一分爲二,分爲三,甚至更多。如潮州磷溪鎮的溪口村,原來是個大自然村,全自然村人口皆姓劉。由于人多村大,現在已分析爲溪口一村、溪口二村、溪口三村、溪口四村、溪口五村、溪口六村、溪口七村、溪口八村,共八個行政村,整個溪口自然村人口達二2萬以上。這還不奇,更奇的是潮陽的金浦街道,是個鄭姓人家集中居住的地域,其中居住著1萬人以上的管理區就有5個,它們分別是三堡、寨外、南門、梅東、梅西,還有幾個管理區或居委會(其實就是自然村)姓鄭人家也是6、7千,3、5千不等。沙隴鎮也有3個自然村居住著1萬以上的鄭姓人,還有5千人以下,1千人以上的村落也近10個。難怪潮陽鄭姓人家取代了林氏,位居潮陽第二。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澄海有個溪南鎮,1985年進行人口普查時,全鎮總人口6萬多人,而姓陳的卻近5萬之衆!原因是在全鎮的21個自然村中,有13個自然村是陳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俗稱“13鄉陳氏”,其它的村落也不少陳姓人和他姓混居。在饒平的三饒鎮一帶,有30多個黃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錯落有致的鋪開在山山嶺嶺和平洋之間,連成一個黃姓人集中居住的片區,每個村落雖人數不等,但這個集團式居住帶的總面積在潮汕地區卻可堪稱首位,其總人數也在10萬人以上。在揭陽,素有“林半縣”之稱,說明揭陽林姓人口衆多,1984年的統計是近16萬,占全縣總人口的12%,其林姓人聚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單同樣衆多,共有幾十個村在揭陽這塊“臥鯉形”的地域上創鄉立籍,繁衍後代,形成了一個林姓人密集的居住帶,而且曆史悠久,古諺有“未有揭陽縣,先有高美林”的說法。
對這種文化現象,不知在全國可否稱之爲“絕無僅有”?最少也是極爲罕見。這種十幾個村、幾十十個村、幾萬人、十幾萬人集群式的中居住于某一地域,其形成的原因,有其宗法的,有其經濟的,也跟潮汕地區的人口密度過高有關。應該承認,這種一村一姓聚族而居,世世代代生于斯,長于斯,歌于斯也哭于斯的現象,是一把雙刃劍,有其利也有其弊,這裏不作過多剖析。
第三 名門著姓再創輝煌
相信有不少人熟讀這樣的詩句: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王、謝二姓的興衰榮枯。先說王姓。發祥于山西太原的中國王氏,于漢代時移到山東琅琊居住,由于注重教育,對子弟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居住在琅琊的這一支王氏人馬,人材濟濟,一代更比一代強,形成了一個讓人欽羨和刮目相看的“琅琊王氏”人才網絡。晉室南渡之後,和朝廷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琅琊王氏不願在胡騎鐵蹄生活,也紛紛來到首都金陵,他們文武兼備,出將入相,成爲朝廷棟梁。再說謝氏。謝氏系出源出姜姓,屬于炎帝系統。在漢代開始嶄露頭角。到了西晉末年,出了一位謝安。這位謝安有遠見,見皇室內部爭權奪利,勢必導致國家危亡,當時還是位卑言輕的他,采取了中國知識分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策略,到紹興附近的東山隱居,以局外人的眼光觀察時局的變化。隱居東山的謝安以優遊閑雅,風度翩翩著稱。他的這種生活方式和談吐舉止,甚至影響了東晉六朝知識分子的風氣習俗!西晉在內憂外患中滅亡了,一個新的皇朝在長江南岸建立起來了,謝安出山了,來到金陵投靠新主,表示願爲國家出力。“東山之隱”是如此的成功,千百年來成爲中國知識份子們研究和效仿的典型案例,連蔣介石先生也不能例外。著名的淝水之戰使謝安一舉成名,也使整個謝氏家族聲名鵲起。王謝二姓,成爲東晉皇朝的左膀右臂,共同管理朝綱。大概是吸取了西晉因內哄而滅亡的教訓吧,皇帝的左膀右臂,殿堂上的兩大政治勢力並沒有互相攻讦,互相排擠,而是互相尊重,互相標榜,互爲姻親。兩家子弟,今日我請你鬥雞,明日我邀你射獵,要不就是一起飲酒吟詩,簡直是抱成一團,這在古代中國,堪稱罕見,東晉王謝兩大家族沒有犯中國貴族集團最容易犯的老毛病。
他們也真的抱成一團,兩家子弟都居住在朱鵲橋邊的烏衣巷。王氏集團的領袖是王導,王導之後有王悅、王洽、王僧綽、王僧虔、王儉等等;謝氏家族的領袖不用說是謝安,謝安之後有謝石、謝琰、謝玄等等。在晉室南遷後的近300年間,總共換了5位皇帝,但任何政權的更替,都對王謝兩大家族的地位造成任何影響,王導和謝安的子孫們仍然顯達如常。被後人稱爲“不倒翁”。
但是,世上哪有永遠的不倒翁?這個道理早在比王導、謝安一千多年之前就有智者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央政權這張皮在內外交困中腐爛了,附在皮上的毛便隨風飄逝了。王、謝二姓享的榮華富貴超過了五代,已是很難得了。隨著東晉皇朝的倒台,烏衣巷裏的豪宅,倒塌的倒塌,易主的易主,人去宅空,王謝堂前的燕子,飛入尋常百姓之家,勢在必然。到了唐朝,王謝才重新擡頭,只是已沒有東晉六朝時代的輝煌和氣勢。到了唐末五代初,河南固始籍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統轄八閩數十年,王氏才又在曆史舞台上再次上場,在南方又輝煌了一陣子。王氏原來不屬于“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的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士族八大姓,因爲出了個閩王王審知,很快成爲閩中盛族著姓,余輝照及潮汕。可惜王審知的子孫們忘記了先祖王導的教誨,也忘記了王審知關心百姓疾苦的美德,而是諸王爲爭奪王位互相殘殺,手段極其殘忍,王審知苦心經營的福建政權,在他死後不久便宣告垮台。“昔作座上賓,今爲階下囚”,他的後代子孫四處逃竄避禍,五世孫王坦七逃八逃,最後進入潮州。
焉知幸與非幸,經曆了榮華又飽嘗了苦難的閩王王審知後代,卻又在潮汕地區重鑄輝煌,潮汕王氏爲從太原王氏到琅琊王氏到福建王氏的發展史增添濃墨重彩,其中最輝煌的一筆便是王坦的4傳至王國昌,生有四子:長子大寶,字元龜,南宋高宗建炎年間廷試榜眼及第,授南雄州教授,兼崇政殿說書。考宗即位,出任禮部侍郎,又任兵部侍郎,後升禮部尚書。次子大鼎,登進士第,敘承事郎。三子大奎,登進士第,敘承務郎,。四大綱,官東莞令。王國昌以子貴,獲贈禮部尚書正議大夫。王大寶是四兄弟中的皎皎者,他以敢言直谏著稱,力主抗金,提倡務本抑末,提倡與民生自己,鼓勵發展生産,增強國力。年才老致仕後,居住于縣城南柳巷,享年70。爲潮州前七賢之一。王坦12傳至王天佐,字仲舒,元朝延佑年間進士,被任用爲承事郎,後轉爲大理事平判由海陽遷普甯(時屬潮陽)。其後世子孫散布于潮安、普甯、澄海、潮陽、揭陽一帶,盛極一時。
以潮汕爲跳板,自明末清初開始,潮汕王氏即向海外移民,先播遷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各國,繼又向世界各國發展。至今,潮汕王氏的足迹,幾乎遍布全世界四大洋五大洲。東南亞各國仍是王氏的大本營,據有關部門統計,東南亞各國的華僑華裔,姓王的人數幾乎占據一半,以王氏一姓而位坐了東南亞各國華人華裔百家姓的半壁江山,其中還不乏商界俊彥,科技精英,政壇強人,不能不讓人歎爲觀止。而其中,又以福建王氏和潮汕王氏爲主體。說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在潮汕地區重鑄輝煌,完全不是過譽之言,而是恰如其分。
潮汕謝氏在未入潮之前也是曆盡了坎坷。潮汕謝氏的兩位入潮始祖謝枋和謝翺,兩人皆是抗元義士,有凜烈氣節的民族英雄。
謝枋得(1226-1289),南宋詩人,江西弋陽人。宋寶佑四年(公元12560)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他爲人豪爽,剛直不阿,出任建康(今南京)考官時,曾以“賈似道政事爲問”作考題,直指權奸,令考生答對。遂遭斥罷,谪居興國軍(今湖北武漢)。德佑元年(1275年)遇赦,起用爲江東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今江西上饒)。時元兵已經大舉南下,直逼江西,信州被圍。謝枋得雖知敵我力量懸殊,仍親率全城兵士民衆,極力抵抗圍城元軍,終因矢盡糧絕,兵敗城陷。慌亂中,謝枋得與家人離散,子然一身,改變姓名流亡于福建建甯一帶的崇山峻嶺之中,他身著麻衣草鞋,以賣蔔教書度日,其實是在尋找抗元力量,伺機再起。他在武夷山中輾轉近10年,一直未知家人消息。在愁苦煩悶和饑寒交逼之際,他以詩抒情言志:“萬裏乾坤雙革屐,百年身世一麻衣”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水歇,幾生修得到梅花”。後來,其行蹤被元朝統治者發覺,幾次遣人邀他下山出仕,但皆被他嚴加拒絕,並以程嬰、公孫杵臼自勉。至元二十六年(1289),謝枋得被福建省參政魏天佑強逼北上,途中,始知妻李氏及大兒子熙之、小兒子申之,自信州離散之後,于江西炎溪被元兵拘捕,在建康牢獄中,母子3人;深明大義,誓不降元,爲保全名節而自缢殉難。聞此死訊,謝枋得心中在痛苦之中卻又感受到莫大慰藉,他爲有這樣的妻子,這樣的兒子是他的光榮,也是謝氏家族以至整個民族的光榮。他現在已無所牽挂了,他現已解脫了,他仰望蒼天祭告:“此生必不負國,也不負妻。”還賦詩一首明志。這首《北行感懷》,被後人譽爲又一篇《正氣歌》: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
天下久無龔勝哲,人間何獨伯夷清。
義高便覺生堪舍,禮重方知死甚輕。
南八男兒終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謝枋得被押到元大都(今北京)堅貞不屈,絕食而死。死前還作《崇真院絕粒》詩以明其志,死後由其次子謝定之扶柩歸葬信州。其門人私谥他爲“文節”,把他和文天祥並稱爲“江西二節士”。
謝枋得死後,其後裔爲避元朝迫害,離贛人閩,輾轉流徙,至其派衍葦7代孫謝福全,于元末明初間,再從福建漳州小靖遷移海陽(今之饒平)之橫溪,經過600多年的艱難創業,節儉興家。謝枋得的子孫後代,已在潮汕站穩腳跟,成爲盛族。子孫除部分定居于今饒平新豐一帶外,在潮汕地區,屬福全派下的潮汕謝氏還有饒平黃岡、聯饒、樟溪、新圩、錢東、高堂、大埕;潮安有庵埠、白水湖;澄海有外砂、新溪;潮陽有谷饒屯巷屯內村;普甯有南徑青洋、流沙溪尾、軍埠的軍新、新厝;豐順有砂田、南溪、留隍等處。另有福全之四弟敦南派下潮安文洞石坑、大路下、圓墩、坪坑;福全之叔父派下潮安文祠紫橋、庵邊等處謝氏,也仍皆尊枋得爲始祖。
謝枋得本人並沒有入潮,但謝翺本人卻曾在潮汕生活過戰鬥過,經曆過九死一生。
謝翺(1⒉9~1295) 字臯羽,出身于福建長溪殷實世家,以文章與忠義著于世。宋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開府南劍州(江西)重組抗元,謝翺毀家纾難,自帶數百鄉兵名,赴江西應召勤工,被授爲督府咨議參軍。翌年八月空坑兵敗,謝翺隨陳龍複等受命入粵組建行府分司,于九月直航潮陽,駐紮于潮陽後溪,與駐軍淺灣的張世傑遙相呼應。翺抵潮陽後,即著手組建行府分司,發動潮州各地官民勤王抗元,史志稱他:“治兵積糧,應接諸路,四方豪傑。翕然響應”,爲文丞相率南宋小朝廷順利人潮打下發群衆基礎和物質基礎。祥興元年(1278)十一月,爲了進擊和平陳懿、劉興的反叛,謝翺將妻兒(在行軍途中,妻毋氏四月十三日在潮陽後溪船中産子,取名懷壺)寄居海口白土村(今海門灣閘壩附近),毅然出征。又隨文天祥移屯海豐。祥興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在海豐五坡嶺與元軍交戰,兵敗。文丞相被俘,謝翺機智逃回潮陽白土村家中,改姓埋名潛居。祥興二年二月十六日,謝翺在潮陽海濱召集殘部,假借拜“風雨聖者”(潮汕地方神)名義,實爲慶祝長春節(宋太祖誕辰),並密謀起事,。由于叛徒告密,致白土村被剿毀,謝翺逃脫至海口,將妻兒寄于一農民家,星夜潛渡福建,以後遊于浙江,對外謊稱“自韬至死”。但抗元複國之念未泯滅,繼續聯絡宋遺民志士,組織“汐社”、“月泉吟社”等秘密團體,從事活動。但事與願違,元朝的統治逐步鞏固,複國希望更加茫然,遂自己埋名隱姓,所作詩文,只能暑以“粵人”,而遠在廣東潮陽的妻兒音信全無。國仇家恨集于一身,謝翺最後憂忿而死,僅活了47歲。在這其間,他以隱語寫了大量詩文,抒發對元朝野蠻統治的痛恨及亡國的怆痛,在中國文學史上,與謝枋得並稱“南宋二謝”。其中悼念文丞相的《登西台恸哭記》等篇尤爲千古絕唱。死前,囑摯友于墓碑上書“粵謝翺墓”,以志其不忘妻兒與故土。
謝翺從行府受命到潛渡閩浙,在潮汕生活戰半的時間有一年半,時間雖短,但潮汕地區是他生命的轉折點,在這裏他經曆了生與死,團聚與離散的殘酷考驗,讓永遠他刻骨銘心。
謝翺的三個兒子都留在潮汕,幾百年過去,現在其裔孫散布潮汕各地。
同樣的,潮汕也是謝姓人向海外播遷的橋梁和踏板。
謝姓人可謂多才多藝,和平時期,他們玉樹臨風,溫和儒雅,文彩風流。民族危亡之時,他們淋漓盡致抒唱天地英雄氣。到了海外,潮汕謝氏玉樹家風依故,赤子心,愛國情彌堅。“術非儒不精”,重視文化,重視教育的謝姓人,既會角逐政治,也會吟詩寫賦,既會潛心科研,也會袖裏乾坤。在新的環境裏,新的條件下,潮籍海外謝姓人遨遊于商海,一批批謝姓人經營的企業公司脫穎而出,爲中國人爭了臉。謝慧如、謝易初和他的“正大中國”四個兒子便是潮汕謝姓人的光榮和傑出代表。
現在居住在潮汕地區,他們的先祖也都有過輝煌的曆史,但同樣的,也大都經曆了興衰浮沉,王謝二謝,不過中比較典型罷了,
第四 罕見小姓也風流
潮汕的姓氏是幾個常見姓占據總人口的半壁江山,但又存在若幹既稀少又稀罕的姓氏。中國當代收錄姓氏最廣的工具書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姓氏大全》,共收錄姓氏5千6百多條,分爲《百家姓》有收、常見姓、較常見姓、罕見姓、較罕見姓、極罕見姓和曆史上曾出現過6大類。雖然收錄了5千6百多個姓氏,但仍可以肯定有許多的姓氏沒有收進去,如潮州就有“陳林”和“黃方”兩個複姓沒有出現在該書的條目中。“陳林”和“黃方”兩個複姓都是因爲先人嗣外祖而將本人之姓和外祖之姓聯合起來使用,成爲複姓,這是極個別的特殊現象現。該書還收錄了蟻姓和辜姓,均注明爲“較罕見姓”,可見這兩個姓氏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少之又少的。但在我們潮汕,許多人對這兩個姓氏卻並不陌生。潮汕人對蟻姓和辜姓不陌生並不是因爲這兩個姓氏在潮汕地區人口衆多,在潮汕,他們也屬于人口比較少的姓氏,潮汕人對他們熟悉,是因爲他們的姓氏富有傳奇性和出有名人。
在潮汕地區,只有澄海有蟻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兩村人口約6千多人,還有若幹零星居住點,全潮汕估計上1萬人。它的來源也十分迷離撲朔,象明代人淩迪編撰的《萬姓通譜》這種搜羅頗廣的古代姓氏書也無載蟻氏,可見這個姓不單稀罕,而且年輕。
蟻姓來源說法不一,在其發源地福建莆田,對蟻姓來源有3種說法:(1),源出李姓,因避禍改姓“蟻”;(2),“蟻”蛾”同源,郡望河東;(3),福建古閩族土著有雷、藍、車、蟻四個族姓,蟻姓屬閩越土著遺裔。這三種說法各有依據,但都不夠充分。因“文革“期間,蟻姓的發源地莆田市涵江區塘頭鄉和市內城廂區這兩處蟻姓聚居地保留的族譜均遭焚毀,故無法進一步考證。
在莆田,還有另一部份人姓 豈。 豈是古代蟻字的寫法,音與義相同。蟻改爲 豈始于明代後期。蟻氏原本居于涵江區塘頭,以務農燒窯爲業。明代,始有蟻讀書人遷入城區居住。在應試場上,宗師訝其姓不雅,提筆改蟻爲 豈。至今,莆田仍有以 豈爲姓的。並有人遷移台灣。其中以 豈 廷禧家族名最著。豈 廷禧爲清同治元年舉人,其孫豈碩,1949年遷台,曾任同民黨中央監察院秘書長(已故)。
在潮汕蟻氏的發祥地福建莆田,蟻姓的基本情況就是這些。
澄海是蟻氏人潮之後主要甚至也可以說是唯一的聚居地,入潮始祖蟻興田,主要居住于溪南和東裏兩鎮。蟻氏移居海外的曆史也很早,主要僑居泰國和越南。關于蟻姓的來龍去脈,我們可以學學國民黨元老老吳稚輝和于佑任先生兩人的達觀態度。愛國僑領、原泰圈中華總商會主席蟻光炎遇刺後,國民黨元老吳稚輝和于佑任先生兩人爲蟻光炎合寫墓表,吳稚輝撰文,于佑任書丹。該墓現立于西碑林,文、書、事俱佳,堪稱“現代三絕碑”。表雲:“蟻之先,有高節君子,恥事二姓,乃隱遁而托姓微物,籍以自晦。如西漢功臣曲成侯蟲達,魏平東將軍蛾青,爲春秋晉大夫蛾析之後,意者亦皆生當亂世,托微物爲姓,藉以自晦乎!蟻有明德,其後必有達人……”
寫墓表當然要按一定模式和格式,先從主人公的裏籍開始,一代代敘述下去,這是墓表墓志銘的傳統寫法,兩位老先生深谙此道,先說主人公先祖本姓蛾,後改姓蟻。吳、于兩人高明之處就是在蟻姓是否氏于蛾氏上不作微枝細節考究,而是從大處著眼,從弘揚民族精神著眼,大筆一揮,用蛾青、蟲達來比況蟻氏和蟻光炎,故用了個別有深意的“如”字。在兩位老先生看來,其先人姓蟻姓蛾蝼還是姓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中國人,你是炎黃子孫。老先生先引古證今,最後落筆在“蟻有明德,其後必有達人!”從曆史回到現實,盛贊蟻光炎的民族氣節。
潮汕蟻氏不單出了個愛國僑領蟻光炎原全國僑聯副主席蟻美厚,還出了一位在國內因某種原因鮮爲人知的越南華裔蟻傳。蟻傳祖籍個祖籍東裏鎮南畔洲,是該村蟻氏家族旅居越南的第三代。早期參加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運動,曾當選取爲越共中央委員,南北越統一後曾出任胡志明市市長。在沉寂了好多年之後,近年複出,擔任如我國對外貿易促進會這種性質的機構負責人。
辜氏在潮汕的遭遇也跟蟻氏差不多。在潮汕,關于辜姓的來源被訛傳得繪聲繪色,頗有故事性和傳奇色彩。說潮汕姓辜的原本姓辛,跟潮汕辛氏原是一家。只因某朝某代,一位在朝爲官的辛氏先祖,他犯了彌天大罪,面臨滅族之災,便喬裝打扮,怆惶南逃到了潮汕隱居下來,但朝廷仍在到處緝拿。許多年過去了,這位逃到潮汕隱匿起來的朝廷欽犯,已經娶妻生子,他既不敢說自己姓辛,生怕引起懷疑,但又不願意舍棄先祖之姓,思來想去,便在辛的上頭安了個古字,據說辛頭安古意思有三:一,對本姓的懷念,意在告訴別人,他們的先祖本來姓辛。二,意在昭告世人,那位朝廷緝拿的欽犯,已經作古了,亡故了,他本人所犯之罪與後代無關。三,有向朝廷忏悔的意思,說他自己人負朝廷,“辜負”了皇恩。這個傳說的杜撰人,可能是有幾分文墨的農村閑人,對著字典,再加發揮自己想象力,有榜有眼的來演繹辜姓來曆,奇怪的是不知什麽原因,多年以來,潮汕辜氏人並沒有有人公開站出來對這種說法進行澄清,以正視聽,于是由辛變辜的說法在潮汕流傳頗廣,甚至發生過辜姓人因爲受到人家有意或無意的奚落之後一時性起和人家鬧翻臉的事。從這件事也間接說明普及姓氏知識其實民很有必要的。
這種說法當然是沒有根據的,憑空想象的。不錯,辜姓曆史較短並且是由另外一個姓氏演變而來的,但不是來源于辛,而是來源于林。更重要的是,它的得姓不是由于犯罪改姓,恰恰相反,它的得姓,有一段讓潮汕辜氏人自豪的曆史。中國辜氏的開姓始祖是林正,字達中。他是林氏開閩始祖(也是潮汕林氏的始祖)林祿的八世裔孫,生于唐初,世居福建莆田,唐太宗貞觀八年中進士,曾任江西觀察使之職。在任期間,爲改清正廉潔,平反冤獄,整肅吏治,頗得百姓擁戴,卻因此得罪了當地豪紳。適逢江西歲旱遭荒,林正憫民饑苦,不及禀秦朝廷,便毅然下令開官倉放糧赈濟饑民。當地豪紳乘機構陷,事聞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將林正逮捕下獄法辦。江西百姓聞訊,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聯名上書朝廷,代其辯冤。唐太宗派人調查,方知林正真的是個清官,是壞人對他邏緝受構陷。即下诏放林正出獄,並傳他上京陛見。陛見之後,李世民先對林正進行一番撫慰,又自我檢討,說:“卿乃無辜受罪,今賜卿姓爲‘辜’。”唐大宗雖然賢明,但仍脫不了封建社會那一套,他有個動不動就給給臣屬賜姓的習慣,不過以往都是對有功之臣賜以李姓以表示親近。這一次,因爲林正差一點無辜喪命,因此就賜他以辜爲姓。那位林正也真是,顧不得思想這個辜字含意如何,馬上受寵若驚,立即下跪:“謝主隆恩。”,當然,皇帝賜姓,能由得你說不嗎?總之,辜是由皇帝賜姓是事實,林正如何反應且不管,反正從此中國就有了“辜”姓。不過,在起初,大家還是以“辜林”稱呼這個新生的姓氏,對林正也是以“辜林正”稱呼之,別扭得很。慢慢的,就幹脆把林字去掉了。林正成爲辜正,成爲辜氏得姓始祖。他告老後無回莆田老家,繼續定居于江西,死後當地百姓爲其建嘉德祠以表懷念。關于他的事迹,福建地方志書和《南昌府志》均有載。
那麽,辜姓又是如何從福建遷徒人潮呢?據潮州市金石鎮辜厝村村史記載,雲其辜氏先租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從福建莆田遷徙人潮。先居于桑浦山工埔肚,建村立寨,稱辜厝村。後因嫌桑浦山地解人稀,不利子孫今後發展,乃遷移至海陽之隆津都,仍沿用原村名至今。海陽辜氏是同姓中最先由福建遷徙人潮者。此系村中口碑相傳,未見族譜記載,是否直接遷自莆田?值得商榷。今據手頭福建辜氏譜及其它文章資料,提供參考:辜(林)正傳至四世,有辜源、辜瀾兩兄弟,均爲唐開元進士。兄弟皆曾來福建爲官,以閩中乃其祖籍,相約回閩定居。辜源居南安羅溪,辜瀾居漳州磁窯鄉。辜源傳子辜桓,死後葬同安縣白礁文圃山。辜桓有子四人,分四個房系,統稱白礁辜。二房、三房先後向永春、泉州、惠安等地播遷,又于清代康熙年間遷台灣。遷泉州的是二房派下,辜(林)正十五世裔孫辜志明,居泉州打錫巷。時間是南宋初。譜雲:其後子孫向潮州、台灣彰化等地播遷。莆田從事地方志和姓氏研究工作的同志認爲,宋時莆田並無辜氏遷入記載,也無辜姓聚居村落,至今仍人口數甚少。而福建泉州卻是辜姓人的主要居住地,許多辜姓名人,都是從泉州走出去的。如清末民初北京大學的名教授怪教授辜鴻銘、現在仍在台灣政壇和商界十分活躍的辜振甫、辜偉甫兄弟的祖籍就皆是福建泉州,辜振甫曾任台灣海基會主席,辜偉甫是台灣數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辜氏兄弟是辜(林)正的第31代裔孫。所以,潮汕辜氏應該是遷自泉州而非遷自莆田。潮汕辜氏與台灣辜氏是同根同源,因爲天下就只有這一支辜氏。
爲什麽會有辜氏先祖“遷自莆田”的說法呢,可能是:一,潮州先民大多遷自莆田,而莆田曾屬泉州;二,辜姓源于林氏,而莆田是林氏的重要發祥地;三,潮汕辜氏人數較少,資料缺佚。當然,由于辜姓源出于林姓,說辜氏遷自莆田,在廣義上似可以這樣說,就是欠准確。
同蟻氏一樣,辜氏人數雖少,但也知名度甚高,辜朝薦是潮州後八賢之一。
辜朝薦,字端敬,號在公,海陽縣大寨(今潮州市金石辜厝村)人,登明崇祯元年(1628)進士,授安徽柚城縣知縣,後任山東道禦史、戶科給事中、禮部給事中等職,崇祯十二年因督饷有功,受賜禦宴7次。北京被清兵攻陷後,辜朝薦潛;回故裏。聞鄭成功在廈門進行反清複明活動,他前往投奔鄭氏。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渡台,命辜朝薦留守廈門。鄭成功死後,他渡海到了台灣,于康熙七年(1668)病故,終年70歲。這裏注意到一個問題,即是辜朝薦是積極的反清複明份子,他辭卻永曆帝委以禦史高官,豪然投奔鄭成功。鄭成功率師收複台灣,他被委以留守重任,可見鄭氏對他十分信任。在鄭成功死後,他也渡海來到台灣,于台灣居住多年。在台灣,曾有一種說法,說辜朝薦在台灣彰化留有後代。此說是否屬實?和辜振甫、辜偉甫兄弟的辜氏家族有沒有關系?這一切皆迷離撲朔。比如,現在許多的資料都說辜氏兄弟是從泉州遷移台灣的,泉州是辜氏兄弟的祖籍,這絕對正確的。但辜氏兄弟並不是隨國民黨遷台的,而是上一代移居台灣的。值得注意的是,辜氏兄弟對自己的籍貫含糊其辭,自稱“台灣彰化”。
當然,辜振甫在台灣有沒有後代,辜氏兄弟和辜朝薦有沒有關系,在這裏也不敢斷定,留待辜氏後人繼續探討和研究吧。
潮汕蟻氏因爲出了個爲國舍身的僑領蟻光炎而受到世人的尊重和關注。國民黨兩位元老爲他寫墓表和書丹,對蟻光炎和蟻氏大加贊揚:“蟻有明德,其後必有達人!”潮汕辜氏在拭去了蒙在身上的多年迷霧,還其本來面目,人們知道這個姓氏的光榮只之後,也對其倍加關注。最近,中央電視台的《天涯共此時》節目組還專門拍了《辜姓來曆》的專輯,向海內外介紹這個人數不多,但名人卻出了不少的傳奇姓氏。2001年月12月,還在潮汕辜氏的主要聚族而居地,辜朝薦的故鄉潮州市潮安縣金石鎮辜厝村,召開全國性的辜氏源流研討會,來自全國和香港的80多位辜姓人歡聚一堂,進行了學術探討和交流。
通過對以上兩個人口雖少,名人卻不少的典型姓氏的介紹,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潮汕蒼穹上,每一顆姓氏之星都是同樣的光光芒四射,都是同樣的燦爛輝煌;在潮汕的大舞台上,大姓小聯袂演出,珠聯譬合;在曆史的江河裏,大姓小姓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痕迹,都同樣的風流倜傥,
第四 榮辱、劫數與回歸平淡
並不是所有的姓氏來到潮汕之後就一帆風順,有不少的姓氏是曆盡世態炎涼,坎坷榮辱。這在封建社會並不奇怪,一人得道,可以九族升天,反之,一人犯罪(其實這個字在很多情況下都應該打個問號),不知多少人要跟著受累,這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甚至會受到滅族以至滅姓的懲罰。好象李姓,自它得姓開始就坎坎坷坷。這個系出高陽氏颛顼帝的姓氏,在舜帝在位時,任命個名叫咎繇的當他的“大理”,也就是斷案理獄的法官。這個職位是世襲的,有如18、19世紀英、法兩國的“穿袍貴族”,也就是專門從事司法工作折家族。由于當時有以官職爲姓的習慣,當法官的便以“理”爲姓。法官要秉公執法,勢必得罪人,甚至是得罪帝王。果真,傳到了商纣時代,人個叫理徵的便被纣王處死,理徵妻子契和氏帶著兒子得貞逃難到伊侯之墟,藏匿到山中。山中無糧,母子摘樹上野果充饑。利貞脫險之後,再也不敢說自己是姓“理”的後代,想起是樹上野果救活了他,就取姓“木子”。後來嫌木子不好聽,就把兩個字組合起來成“李”字,仍讀爲“理”。從此中國就有泱泱大姓木子氏——李。到了隨末,李淵建立了唐朝,李氏已是帝王之姓,受皇帝賜姓的,自己想法子攀附的,外族冒姓的,數量翻了又翻,李氏便成爲天下第一姓。可惜榮華富貴三春夢,天下沒有不散筵席,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李唐說垮台就垮台了,李氏從輝煌的頂峰跌到災難深淵,天下李氏,跟著一起倒黴。于是在姓氏上,就上演了一出榮附敗隱的人生悲喜劇。原來那些依附李氏的外姓,紛紛改了回本姓。而那些李氏皇朝的直系子孫呢,當然沒有辦法公開聲明改回原姓,只有逃難保命,只有悄悄的改姓。中國胡姓中的一支,也就是出了位“紅頂商人”胡雪岩的那一支“慶余堂”胡氏,原本是皇唐李姓,被朱溫關押起來,准備滿門抄斬,虧得位姓胡獄卒放他們出來,並和他們一起逃到江西婺源隱居,爲報答胡獄卒的救命之恩,李氏遂改姓爲胡,並認獄卒爲父。到了宋代,本來他們可以改回本姓,但爲了不忘救恩人,再也不願改來改去了。直到現在,他們的祠堂裏仍供著兩位祖宗像,一是李淵,一那位獄卒。潮汕胡氏其遷潮始祖胡道夫,乃于唐初曾任潮州刺史的胡用賓的第7代裔孫,早在南宋紹興年間爲避禍落籍潮陽荊隴(今惠來京隴),這一支派脈絡清楚。但在澄海,就有少量從江西經福建遷入的,以“慶余堂”姓胡人家。
說完李氏說趙氏。周朝時,周穆王手下有個技藝超群的“好把式”,他善于馴馬善馬,爲周天子挑選了八匹能日行千裏的神駿,周天子高興極了,命造父駕著造得十分華麗的馬車,由八匹神駿拖著,從京城出發要遊遍天下。一直遊到西域與西皇母幽會,在瑤池裏頗覺寂寞的西皇母,見到了周朝的風流天子,自然十分高興。皇母娘娘設宴熱情款待,席間飲酒唱歌跳舞,好不快樂。怎奈樂極生悲,國內有諸侯徐偃王見天子遊樂未歸,乘機作亂。消息傳到西皇母那兒,她也不敢再逗留周天子,天子命造父快馬架鞭,日行千裏的神駿很快就趕回京城,徐偃王猝不及防,叛亂很快平息。周天子一高興,論功行賞造父,把趙城賜給了他。傳了好幾代之後,趙國被滅,造父的後裔就以國爲姓,從此中國就有姓趙人家。到了五代末,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姓趙的又一下子成了天下第一姓,我們平時說姓氏,開口就是趙錢孫李,趙排在第一位。可惜,趙宋傳國300多年,蒙古人打進來,趙宋就遭殃了。遠的不說,單說與潮汕有關的。在王室中,有一位趙若和郡王,在崖山之役,宋軍潰敗,少帝沉海之際,他帶了16條戰船奪港逃出,來到福建漳浦隱居,改姓爲黃,終其一生,不敢暴露自己身份。只在族譜中記載了自己的身勢和經曆,後來,這一支“趙黃氏”有一部份移居潮陽,一部份移居江西,直到明朝建立,趙宋的後裔才公開了自己身份,改回本性。這一事件,被鄭重的記入《趙氏族譜》中。
曆盡坎坷與榮辱的典型案例,要算潮汕魏氏。
潮汕魏氏始祖魏杞,宋末自京城臨安移居莆田。魏杞生有4子,次子魏廷壁字景玉宋甯宗慶元二年(1196)進士。宋理宗室慶元年(1225)任潮州通判。其時已近宋元易代之秋,魏杞辭官來潮,與次子同住。後病逝潮州。魏廷壁通判任滿,因元兵大舉入侵,無法攜眷同行,故將家眷寄居潮州,初居府學前。魏廷壁回莆田葬母後再回潮州,舉家遷居揭陽漁湖。魏廷壁生有四子,之後子孫散居潮汕各地。潮汕魏氏尊魏廷壁爲一世祖。時間是宋紹定六年(1233)前後。魏杞四子魏廷弼,字景瑞,登宋理宗嘉定十六年癸未科{1223}進士,潮州府志有傳。不過排行與族譜有出人。關于魏廷弼落籍潮汕經過,府志是這樣記載的:“嘉熙元年,擢潮州軍知事,……民愛之,因入籍潮陽,再迂澄海蓬州富砂鄉。有墓在焉。”魏廷弼也生有四子,長子魏元,據族譜記載,隨父居澄海冠山鄉。總之,潮油魏氏,基本上就是遷自福建莆田的魏筵壁、魏廷弼兄弟後代,還有一部分是魏杞長子魏承三之後代,魏承三沒有出仕,留在莆田守祖業,宋元交替之際,爲逃避兵禍,承三攜子遷長樂(今之五華)。後有一部分再迂潮汕,但爲數較少。
潮汕魏氏所經曆的災難主要有三次:
一,拒降元遭殘酷鎮壓:
這魏筵弼、魏廷壁雖不是南宋小朝筵的最後一任潮州軍知事,但趙宋日子已屈指可數,他們一方面“爲子孫計”,及早安排退路,各自擇地安居,不回莆田原籍。另一方面,作爲大宋臣民,他們又不願投降事元,于是當元兵壓潮境之時,不願投降者只有抵抗,據魏氏譜載:魏廷弼的子孫曾于冠山渡口率族人及家丁阻擊元軍過江,定居揭陽的魏廷壁後代,也在境內抗元,由此受到元朝統治者的殘酷鎮壓和屠殺。僅冠山一鄉就損失魏氏子孫40多人,家丁人數更多。村落被剿散。廷弼次子一家六口被殺害,揭陽魏氏也遭受相同命運。這是潮汕魏姓人的第一次劫難,但應該說,這次劫難不單是只降臨到魏姓人頭上,元蒙對潮汕人民的鎮壓帶有普遍性。當然,身爲宋朝舊臣,其程度可能更嚴重一些。
二,遠航貿易被株連
明代中期是潮汕魏氏最輝煌的時期,不單元氣得到恢複,人口有了快速增長,現今揭陽、澄海、潮州的魏姓人居住村落,大多在那個時期形成。潮州得地利之便,在明代對外貿易已初具規模。魏姓人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並形成一個頗具影響的航海航運家族。僅居住澄海富砂的魏西蒂一家,便擁有可直駛南洋諸國的大船18艘,他的後代稱他爲“航海公”。定居庵埠的魏姓人還自建了碼頭、倉庫。揭陽、澄海、潮州三地魏氏,皆因從事航海成爲當地首富。3IrE
但是,海禁是明代的基本國策,“片板不得下海,點貨不准與蕃”,是皇帝下的死命令。初期地方官員還睜一眼閉一眼,魏姓人也有所顧忌,久了也把朝廷禁令抛到腦後,與南洋往來越來越頻繁。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朝廷派欽差大臣到潮州查辦海禁事宜。事業方興未艾的潮汕魏氏航運家族,又受到一次沉重打擊。人被抓,被扣,被殺頭。船只被燒,貨物被充公,澄海的沈洲、潮州庵埠的姓厝埕曾在那次航海案中遭到重創,沈洲魏氏散鄉,庵埠魏厝埕被抓去魏姓好多人,比較堅固的房屋鋪戶被焚燒。揭陽、澄海有好幾個魏姓聚族而居的村莊在這次事件中散鄉。魏姓人稱這次事件爲“航海案”。
三,受魏忠賢案株連。繼航海案之後,潮汕魏氏又受魏忠賢案株連。本來潮汕魏姓與魏忠賢八竿子打不著,但是魏忠賢倒台之後,朝中有些大臣“左”了起來,聲稱要殺盡天下魏姓人才解恨。消息傳到潮汕,官軍未動手,有些挾私仇者開始動手“除魏黨”。還未從航海案中喘息過來的潮汕魏姓人,如驚弓之鳥,離家出走,四處逃避。這次事件中,又有幾個魏姓人居住的村落散鄉。幸而這次事件並沒有持續多久,有正直大臣面奏皇帝,皇帝下令禁止在全國範圍內誅殺魏姓人的做法,才未造成更大禍害。潮汕魏姓人鼗這次事件稱爲“魏忠賢案”。
如此的大起大落,誰受得了?他們稱這案那案是“劫數”,大劫難逃呀。
其實,在封建社會,一個人“得道”了,真正能撈到好處的也不過是他周圍的少數人,他真的能惠及全鄉、全族、全姓?不可能的。我們小百姓就是小百姓,該幹嘛還得繼續幹嘛,說不定我們小百姓中的弱小群體要受到“同宗”欺侮呢,要爲他做“貢獻”呢。既然榮與我無幹,那就損與我無涉。本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就是有些人不這樣看,就是喜歡無限擴大化,要拿“同字畫”的小百姓出出氣,要那些默默無聞的一群爲此承擔責任,充當替罪羊,真是匪夷所思!
好在曆史已翻開新的一頁,我們先人所渴望所追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自己”的平淡生活已成爲我們每個人的權利。回歸平淡好,這是時代的進步。不管你姓趙、錢、孫、李,還是周、王、吳鄭,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小百姓,小百姓就應該過小百姓的日子,爲柴米油鹽操心,爲興家置業操心。唯有有允許大多數人平淡過日子的環境,才能鑄出新的輝煌,平淡是輝煌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