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筆與徽墨、端硯、宣紙一起被譽爲文房四寶,曆來就有“湖穎之技甲天下”之稱。地處湖州市南浔區的善琏鎮,是湖筆的發源地及主要産地,因善琏隸屬湖州,善琏所産毛筆通稱湖筆。善琏鎮的居民及周邊的一些村民,祖祖輩輩都從事湖筆制作,幾乎家家出筆工,戶戶會制筆,有許多“湖筆世家”,制筆工藝這一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在善琏沿襲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善琏制筆曆代文獻均有記載:明孝宗弘治年間的《弘治湖州府志》就載有“湖州出筆,工遍海內,制筆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 、明《永樂大典•湖州府》記述:“歸安縣善琏村居民大半能制筆,其筆視他處爲特勝……”、清同治《湖州府志》記述:“善琏人都以湖筆爲業,春前選毫俱婦女爲之……”等。因此,善琏素來享有“筆都”之美稱。
筆古有之,據曆史文獻記載和戰國楚墓出土文物證實,戰國時期就有毛筆制作,只是在秦之前對毛筆的稱謂不一,楚稱“聿”,吳稱“不聿”,燕稱“弗”,至秦才被稱作“筆”。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戰國時用兔毛,筆頭紮在筆杆外面。自秦始,筆毛開始納入竹管內,在制筆的材料上亦作了改進,在用兔毛的同時,大量地采用了鹿毛和羊毛兩種硬度不同的毛制作筆尖,使之剛柔相濟,便于書寫。據傳這種改進是秦國大將蒙恬南下吳中時(即吳興,今湖州),“以竹爲拓,以鹿爲披”首創的, 並把這一制筆技藝傳給了善琏百姓,善琏人從此世代習筆業。物以人傳,很多曆史文獻中均有“蒙恬造筆”的記載,在後唐馬絞著的《中華古今注》中,就有“蒙恬始作秦筆”的說法,西晉崔豹所撰的《古今注》中,有“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柘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披”,《湖州府志》中,也有“博物志雲舜造筆,小博物志雲蒙恬造筆,古非無筆,也但用兔毫,自恬而且制法較勝于故,至今善琏者必祀恬爲筆祖耳。”的記載,從史料的記載可見,是蒙恬改良了毛筆,而蒙恬改良毛筆的最大特點是“加竹,納毫于管……”,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時,根據蒙恬的創造,統稱爲“筆”(在“聿”字上加竹字頭),“筆”的名稱遂傳于後世,並一直沿用至今。善琏制筆者一直尊奉蒙恬爲筆祖,湖筆的制作工藝,也一直禀承恬之制法,且延續至今。爲了紀念筆祖蒙恬,善琏筆工在鎮上建造了“蒙公祠”,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六,都要舉行盛大的筆祖廟會,以祭拜恩祖,企盼筆業興旺。
善琏湖筆精湛的工藝,是千百年來廣大制筆藝人,在實踐中摸索和創造出來的寶貴經驗和智慧的結晶。然而它的發展與傳承也離不開曆代文人墨客的有力推動。湖州素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雅稱。曆代文化名人輩出,他們爲湖筆的發展作出了有力的推動。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均在吳興(即湖州)任過太守。任職期間十分器重湖筆,他們能書善畫,對湖筆的選擇非常嚴格,經常和筆工一起研究磋商,動手改制,不斷提高制筆工藝水平。那時不僅開始注重筆杆的造型和質料,由單一的竹杆逐漸出現了琉璃象牙筆杆,並且在筆頭的制作上也開始變得複雜起來,始用狸毛作蕊,兔毫作披。 使湖筆的制作技藝達到相當水平。自隋朝吳興改建湖州府後,又有顔真卿、杜牧、蘇東坡等名人學者先後在湖州參政爲官,他們在書畫藝術上都有較高的造詣,對改進湖筆技藝和發展湖筆業作出了卓絕的貢獻。尤其是隋朝有名的書法家智永禅師,據清同治《湖州府志》載:“(善琏)一名善練……,居民制筆最精,蓋自智永僧結庵連溪往來永欣寺,筆工即萃于此。”智永,名王法極,爲王羲之七代孫,其寓居善琏30年習字臨書。唐何延之的《蘭亭記》記載他:“常居永欣寺閣上臨書,所退筆頭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滿。”智永在善琏三十個春秋,寫敗筆頭五大簏,埋于曉園,親題“退筆冢”,圓寂時抱筆而終,一時傳爲佳話。相傳,智永居永欣寺閣上臨書期間,常與當地筆工切磋制筆技藝,使湖筆制作工藝,更加符合書畫家們的需要。除了智永以外,元代出現了另一位湖筆的摯友—-書畫家趙孟頫。趙是湖州人,能書善畫,特別是書法,號稱“日書萬字”,這與他經常使用湖筆關系很大。相傳他非常講究筆的質量和制作方法,稍不如意,就叫折裂重制,直到滿意爲止。他對筆毫的選擇更爲嚴格,往往命筆工在可做數十支的筆毫中選出最好的毛來制一支。由于他對制筆精益求精,使湖筆的制作技藝得到不斷改進。唐朝後,由于紙張的普遍使用,制筆業也從書寫剛硬的短鋒筍式筆演變成柔軟的長鋒毛筆。筆毫大都用鹿毛和野狸毛制作,有用鹿毛作蕊,羊毛作披的,也有的用雞毛、胡子、小兒胎發、獺毛、豬毛、虎毛來制作的,品種繁多,各具特色。
至宋、元時期,在文人書畫技藝不斷發展、變化的催動下,湖筆的工藝更臻成熟。從《湖州府志》記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當時的制筆工藝已初步形成了選料、水盆、裝套、結頭、擇筆等幾道工序,和現代的制筆工藝相當接近,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制作工藝,且名匠輩出。據《湖州府志》記載:“制筆巧匠最多出歸安善琏,村西傳元時馮應科、陸文寶善制筆,其相專習而精之,故湖筆名于世。”他們所制的筆“直中繩勾,中勾方圓中規矩,終日握而不敗,故曰妙筆。”爲後世書畫家所津津樂道,至今湖州還流傳著“趙孟頫的字,錢舜舉的畫,馮應科的筆”爲“吳興三絕”的說法。湖筆也因此名聲鵲起,馮陸制筆法一直流傳至今,成爲湖筆的祖傳技藝。元代以來的著名制筆藝人還有沈日新、張進中、楊均顯、王用右、曹觀王、徐晉卿、沈集之、施文用等。
從元至清,善琏鎮幾乎家家制筆,制筆名匠輩出,工藝不斷進步,他們不僅在筆毫上施展技藝,而且在筆管上也創造了許多裝飾典雅的品種,有金管、銀管、瓷管、斑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琉璃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等,有的還飾以雕刻、鑲嵌等工藝,使湖筆別具一格,成了一種工藝品。湖筆量大質優,于明末清初時始外傳,逐漸分布于江蘇、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至今上述各地筆工不乏善琏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善琏筆工經營的“王一品齋筆莊”,在湖州城內創辦,成爲我國最早的集湖筆生産和經營爲一體的專業筆莊。隨後,又逐步擴展到北京、上海、蘇州等地。“戴月軒”、“李鼎和”、“貝松泉”等名店筆莊,相繼問世。至此,善琏古老的湖筆制作工藝如日中天,蜚聲海內外。
到民國初年,僅善琏鎮從事筆業的已達300多家,筆工1000余人。鎮上有皮毛行4家,筆杆行4家,還有一些采購、儲運商若幹家,年産湖筆48萬支。在這個時期,善琏湖筆的制作工藝,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精湛無雙的地步。
抗日戰爭時期,湖州淪陷。善琏百余家筆店爲避戰亂,舉家遷居上海、蘇州等地,大部分筆工因此失業,被迫改行,致使湖筆停産達3年2個月之久。 到解放前夕,善琏的制筆業還一片凋敝。
新中國成立後,筆工紛紛返鄉,重操筆業。在政府的關心和扶持下,1951年,成立了善琏湖筆同業會,次年成立了湖筆聯銷處,實行分産聯銷,1954年6月辦起了湖筆生産合作社,湖筆生産得到恢複。1959年又分別創辦了善琏湖筆廠和含山湖筆廠。工廠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湖筆産業的發展,使其品種不斷增多,質量不斷提高,市場不斷擴大。並內銷上海、天津、北京等十二個省市五十四個單位,外銷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英國、泰國、緬甸、印度等十個國家和地區。當時,善琏一帶每年有近百萬支高檔湖筆,飛越重洋出口各國。 還湧現了楊卓民、姚發堂、沈杏珍、姚關清、李梅珍、錢掌林、方均奎、莊引娜等制筆能手,1964年來,善琏湖筆的內外銷均獲得了有關部門的免檢。年産量達到五百余萬支,品種由原來的五十多種增加到150余種,湖筆的生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
“文革”給湖筆生産帶來災難,許多名牌産品以“複舊”之嫌而停止生産。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湖筆生産恢複生機,並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善琏湖筆廠、含山湖筆廠等生産廠家,成爲傳承湖筆傳統工藝的主要企業。爲了保證湖筆的純正,生産廠家都有了自己的商標。如善琏湖筆廠的“雙羊”牌;善琏含山湖筆廠的“雙喜”牌;“寶藝”湖筆廠的“錦花牌”;“夢溪筆莊”的“金佛牌”;“王一品”筆莊的“天官牌”等。在品牌上新創了“唐寅屏筆”、“蒙氏羊毫”、“貯雲含霧”、“一衣帶水”等新産品,同時迅速恢複了“仿古玉蘭蕊”、“福、祿、壽、喜、慶”“翰林妙品”等傳統名筆,以及陶瓷,照相、印花、國防儀器、戲劇化妝等特種用筆的開發生産。從七十年代初至今,善琏湖筆曾多次榮獲“浙江省優質産品”、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産品”、“出口産品銀質獎”、“中國十大名筆”等獎項。産品享受國家進出口免檢的特殊待遇,遠銷日本、新加坡等東南亞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75年–1990年累計出口1004.16萬支,最多一年的一九八一年,出口101.98萬支。湖筆還曾多次被選爲國禮,贈送外國朋友。湖筆爲祖國贏得了榮譽,爲增進中外友誼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善琏湖筆經過幾十代人的傳承發展,已成爲我國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中的一朵奇葩。在這個小鎮上,子從父業、妻拜夫師、母帶兒徒、四代同堂的“湖筆世家”十分普遍。如今,善琏鎮從事湖筆作坊及個體經銷戶的有94家,從業人員達2000余人,年産湖筆4000萬余支,湖筆已成爲善琏鎮的一大傳統的手工藝産業。2004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文房四寶協會聯合授予善琏爲“中國湖筆之都”的稱號。2006年,浙江省又命名善琏爲“浙江民間藝術之鄉”。同年,善琏湖筆制作技藝,還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當地政府爲了保護這一傳統工藝,從硬件和軟件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計劃投資7000萬元,恢複和建設善琏湖筆文化的硬件設施。截止2006年底,已建成“湖筆文化園”,“永欣寺”即將竣工,在建“湖筆一條街”。硬件設施的完善,有效地增強“湖筆之都”的文化氛圍。並成立了湖筆行業協會,規範行業操守。積極申報善琏湖筆證明商標,保護善琏湖筆的品牌,確保湖筆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鎮文化部門還即將創辦湖筆傳統制作技藝傳承館,保護老一輩傳承人,鼓勵年輕人學藝,確保湖筆制作後繼有人。爲紀念筆祖蒙恬,善琏鎮重建了“蒙公祠”。每年的農曆九月十六,善琏筆工都要隆重集會,舉行筆祖廟會,以弘揚湖筆文化。同時,湖州市人民政府還在市區新建了一座湖筆博物館,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湖筆節”,把湖筆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可以相信,善琏湖筆的傳統制作技藝,在各級政府的關心愛護下,一定能得以健康的傳承發展。
湖筆的種類按筆毛材料分,主要有羊毫(山羊毛)、紫毫(山兔毛)、狼毫(黃鼠狼尾毛)、雞毫(雞毛)、兼毫(兼有兩種以上的毛)筆等五大類。同時根據筆毛的軟硬程度,總體上分爲軟毫筆(如羊毫、雞毫),硬毫筆(如紫毫、狼毫),兼毫則兼具軟、硬毫特點。從筆鋒即筆毛的長短來分,可以分爲長鋒筆、短鋒筆,比長鋒更長的稱爲“鶴腳”,主要用于草書書寫。從適宜所寫字體的大小來分,一般可分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三種。書寫更大型的字,還有楂筆、鬥筆等。書寫更小型的字,有須眉筆等。
善琏湖筆的制作工藝
湖筆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筆料、水盆、結頭、裝套、鑲嵌、蒲墩、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幹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達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筆料:主要是將原料毛按長短、粗細、色澤、有鋒或無鋒等不同特點,分成幾十個品種,供制作不同種類、形制、品質的筆選用。
水盆:又稱水作工。筆工將浸在水盆中的筆毛理順,帶濕剔除不適合做筆的雜毛、絨毛、無鋒之毛等,並整理成半成品的筆頭。“水盆”是湖筆制作工藝中,最複雜、最關鍵的工序之一。
結頭:也叫紮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筆頭,送到這一道工序進行結紮。然後用溶化的松香滴于筆頭根部,使筆毛不易脫落。
蒲墩:精選筆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選中,把幹裂、蟲蛀、皮色蒼老、粗細不勻的筆管剔除,並按筆的各個品種規格要求,分類選出色澤、粗細、杆長一致的筆管。
裝套: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裝筆頭,將經精選的筆管進行挖孔,把結紮好的筆頭安裝其中。二是爲裝好的筆配制筆帽。
鑲嵌:屬于對某個種類毛筆的筆管進行裝飾的工序。此類筆一般用湘妃竹、鳳眼竹以及象牙、紅木、檀木等材料爲筆的主杆,再用牛角(後起還用有機玻璃)進行鑲嵌,使筆管造型更美觀。其中分鑲頭(筆頭端)和鑲尾(筆尾端)兩種。
擇筆:又稱爲修筆。是湖筆工藝中的關鍵技術環節。擇筆是對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筆,進行最後檢驗並修整的工序。筆工要將影響內在和外觀質量的筆毛剔除,並將筆頭整形,最終達到尖、齊、圓、健的品質要求。
刻字:在筆管上刻上各種字體。比如筆的品名和生産廠家的名號等等。
除以上各道主要工序外,還要經過脫脂、揩色、貼商標、包裝等幾道輔助工序。
湖筆工藝的獨特性和精湛性,總體上體現在對“三義”、“四德”的追求。
“三義”指精、純、美。“精”指百余道工序的操作都一絲不苟;“純”指選料嚴格細膩;“美”指筆頭形、色及配合的筆管、刻書、裝潢等高度完美統一。
“四德”爲“尖、齊、圓、健”。所謂尖,是指筆鋒尖如錐狀不開叉,利于點撇鈎捺;齊,是指筆毛垂直整齊,散開後頂端平齊無參差,使吸墨飽滿,吐墨均勻;圓,是指筆頭渾圓勻稱,不凹不凸,使書寫圓轉如意;健,是指筆毛健挺,不脫不敗,書寫時收放自如,富有彈性,收筆後筆頭恢複錐狀如初,且毛筆經久耐用。“四德”之中,尤以“圓、健”最爲難得。
湖筆工藝取材嚴謹,選料精細。 “筆之所貴在于毫”,對筆料毛的産地、采集季節及部位均有嚴格要求。山羊毛、山兔毛選自太湖流域地區。其中山羊毛采集地,最北面的要到江蘇南通一帶。狼毫筆所用的黃鼠狼尾毛,除本地外,還要到東北采集。筆管料除青梗竹管從本地安吉山區采集外,其他竹質筆管,則要去我國的中部和西部一帶,采辦湘妃竹類,因爲這些湘妃竹有天然花紋,而且挺拔端直。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筆管,均須在冬季采集,稱爲“三冬”。制筆時的選料也極爲精細。如一支“七紫三羊”所用的紫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彈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僅有紫毫一兩上下,故有“紫毫之價如金貴”之說。
湖筆對鋒穎的講究,最能體現湖筆工藝的獨特風格,湖筆因此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頭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爲“黑子”。對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齊,黑子明”。“肩架齊”指筆頭透亮部分的下端界線分明而平齊,意味著每一根筆毛的“黑子”部分要長短劃一。鋒穎缺損或過長、過短的毛都要在水盆和擇筆的工序中除去。“黑子明”即是鋒穎段越透明越好。這種筆蘸墨書寫時,按下去筆毛散開而飽滿、整齊,提起來筆鋒收攏仍是尖錐形。以羊毫來說,每只山羊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更只有六錢,可謂是“千萬毛中選一毫”,湖筆也因此贏得了“毛穎之技甲天下”的美稱。
來源:湖州市文化館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