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黑白:
一個法國電焊工拾回的貴州曆史
1925年,法國出版了一套以貴州爲主題的明信片,彙集了1846-1925年間法國人士在貴州拍攝收集的攝影作品。明信片上的每幅風景照都附帶法文圖注。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甲秀樓和浮玉橋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黃果樹瀑布
一套過去的明信片,窺探一個世紀前貴州的自然、社會、人文、民族等風貌,涉及了春種和秋收、貴州鎮遠的碼頭和船運業、安順的普通民居生活等。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貴陽周邊(現水口寺一帶)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鎮遠碼頭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安順全貌
100年前,法國明信片中的貴州苗族少女
明信片,一直陳列在巴黎的一所博物館。1997年夏天,一位名叫卡德裏拉的法國女士,在博物館閱讀關于中國題材的物件時,無意間看見這沓泛黃的明信片。明信片的右下方,用法語寫著“中國·貴州”“中國·貴陽”“中國·安順”等。這個發現,讓向來青睐中國民俗文化的卡德裏拉爲之一振,她首先想到了她的朋友菲利普。菲利普曾是一名法國電焊工人,1985年第一次來到貴州旅遊,便深深被這裏的豐富文化和質樸吸引,他多次在貴州體驗學習貴州的人文民俗,開始研究中國文化和貴州民俗,在他的法國朋友們眼中,是不折不扣的“貴州通”。卡德裏拉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菲利普,由此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曆史。
1988年,菲利普與貴州苗族居民合影
1997年8月,菲利普走進巴黎宗教博物館,花了近半月時間對明信片翻拍沖印。1998年,菲利普把160多年前,貴州這段消失的記憶帶回了貴州。
100年前,以貴州爲主題的法國明信片封面
30年前的彩色:
一位法國攝影師鏡頭下的貴州曆程
2018年,一位叫閻雷(Yann Layma)的法國攝影師走進了黎平肇興侗寨。這次,是閻雷第二次到貴州,到肇興侗寨。與29年前不同的,是這次他不需要再曆經數日旅途勞頓,短短幾小時的高鐵,即可來到曾經的大山腹地貴州,延續29年來未盡的貴州攝影情緣,用鏡頭記錄侗鄉29年變遷。
2018年,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重回貴州侗寨
閻雷(Yann Layma),法國攝影家,曾爲法國總統密特朗拍攝過一年政壇生活。1985年,他來到中國開始拍攝之旅,30余年來,踏遍中國山水,在世界各國作了60多個關于中國的攝影報道,曾被評爲爲中法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貢獻的攝影家,並被法國國會授予騎士勳章。
1989年,27歲的閻雷(Yann Layma)來到貴州黎平,用真實感人的鏡頭,呈現出當時侗鄉山寨的尋常生活片段。
30年前,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侗族女子
30年前,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梯田
30年前,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侗族蘆笙舞
1990年,他以貴州爲主題的攝影集《歌海木寨》出版,貴州黔東南州黎平侗寨也開始受到世界青睐。
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攝影集(1990年)《歌海木寨》封面
2014年,第七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在貴州舉辦,閻雷(Yann Layma)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相繼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等地侗家山寨拍攝的30幅作品展出。
2015年,閻雷(Yann Layma)攝影集《昨天的中國》首發,收納了他在貴州采風的作品。在發布會上,閻雷說,“我非常想去貴州。哪都想去,想回黎平,去看看我拍攝過的老鄉、朋友”。
2018年,閻雷(Yann Layma)達成心願,重返貴州侗寨,用鏡頭記錄下29年來這裏的變遷。
2018年,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侗寨居民
2018年,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侗寨居民
2018年,法國攝影師閻雷(Yann Layma)鏡頭下的貴州侗寨
期間,閻雷(Yann Layma)拍攝了侗族人生産勞作、生活娛樂等一系列照片,與29年前形成對比,通過肇興侗寨的變遷,展現中國改革、脫貧攻堅的發展成就。他告訴中國新聞社的記者,“29年前,這裏都是泥土,住的地方條件比較簡陋。現在全都變了,人們都用上了手機,環境美麗整潔,植被茂盛。更沒想到的是,中國高鐵能到達曾經偏遠的侗寨,侗寨的發展讓我驚歎”!
臨行時,閻雷(Yann Layma)表示,他在創作《現在的中國》攝影作品集,爲中國的發展提供曆史性的影像資料。
5年前的交彙:
一部法國紀錄片中的貴州故事
法國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走進貴州苗寨》訪談節目
2016年4月12日晚黃金時段,一檔真人秀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走進貴州苗寨》在法國電視2台(法國國家電視台)播出,將貴州榕江縣陽開苗寨淳樸自然的生活場景帶到法國觀衆面前。據統計,當晚523萬法國觀衆收看直播,收視率21.9%。
兩小時的片子播放完,演播廳裏掌聲經久不息。節目播出幾小時內,法國電視2台收到近1.2萬條來自法國觀衆互動評論,紛紛表示被節目打動,也法國媒體予以衆多報道和關注。
紀錄片嘉賓、法國著名喜劇演員Clovis與陽開苗寨居民
法國觀衆評論,“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笑容,如此充沛的感情和淚水,我被深深感動了!”
法國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走進貴州苗寨》片段
紀錄片主持人對人民日報記者說,“我們也許在文化層面相差甚遠,但深層次的一些價值是相同的,比如對生活和分享的熱愛。我們最終分享的,就是共同作爲人活在世上。”
時任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隽評價,“片子裏沒有宣傳的影子,卻很能打動人心,我相信這是心靈溝通的意義。它超越了語言、文化和國界。我們提倡多用這種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多元真實的中國。”
法國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走進貴州苗寨》播出現場
法國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走進貴州苗寨》
《相約未知地帶》(Terre Inconnue),是法國電視2台(France 2)著名真人秀紀錄片欄目。2004年開播以來,備受法國觀衆追捧,2015年節目收視率高達24.1%,位列同類節目第一。2015年,欄目組首次走進中國,走訪45個苗族村寨,請教人類學家、研讀苗族民俗文化書籍,尋找最原汁原味的苗族村寨。經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推薦,貴州當地大力支持配合,最終鎖定貴州榕江縣陽開苗寨。節目組在兩周時間內共拍攝了120個小時的素材,真實反映了當代中國少數民族既保持傳統,又與快速發展的中國社會緊密連接的日常生活狀態。
紀錄片嘉賓、法國著名喜劇演員Clovis臨別前與陽開苗寨居民分享體會
2019年1月3日,法國電視2台(法國國家電視台)《午間一點新聞聯播》節目再次播出關于貴州的視頻新聞,以5分20秒時長播出貴州荔波小七孔景區視頻新聞,再次驚豔法國觀衆。節目播出後,在法國電視2台的網頁留言區,法國網友紛紛留言,“這是世界自然遺産地!”、“確實不負盛名”、“好想去中國呀!好想去神秘的貴州!”
法國電視2台《午間一點新聞聯播》
《午間一點新聞聯播》解說詞大意
☟
請滑動閱覽
中國西南著名的景區貴州保留著它迷人的自然風光,對于喜愛純淨秀美自然景觀的人們來說,貴州是個尋愛之旅的好去處。泾渭分明,瀑布,清澈透明的河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我們在最美的自然風光遺産景區,北邊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由此得名。
女遊客:“這兒太棒啦,水很清澈!”
男遊客:“我從來沒見過這麽清澈見底的河水!”它由清澈純淨而聞名,人們紛紛慕名而來。一名叫春勇的遊客坐了三個小時的飛機,驅車4小時前往來看瀑布。
男遊客:“我是由朋友介紹來這個景區的,風景秀美,自然文化遺産被保留完好,沒有任何城市的人工修飾,比我想象中更美,這兒特別棒!”。
在山林之間,有條河流也因景區得名,有個四十多的當地男子,在六歲時就每天日出而作,他說:“這條腰帶相當于極好的裝飾物,能讓更多漂亮的女子來看我。”每日清晨,他坐著小舟去遠方的河裏,河水清澈地反映四季顔色的變化,也倒映著草木和植被。
當地男子:“這條河相當于我們的母親河,我們與它朝夕相處。”僅僅十個小時,就有一萬多名遊客每天慕名而來。
女遊客:“我們有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和世界各地的遊客們紛紛來到這裏。”這裏有著自然風光也有村落在旁邊,幾個世紀以來,住了很多少數民族。這裏擁有著三萬多年最悠久的曆史,布依族一直居住在這裏。老奶奶:“我們在這生活了80年,住在半山腰,山上面也可以住。”布依族有著特有的荔波方言,文字和紡織工藝。他們也有特殊象征意義的顔色。
老奶奶:“進屋來看我的工藝品吧。”靛青色有著本族特殊意義的顔色,下午的時候,用淺青色多次浸染制作工藝品。她的作品有圍巾、頭巾和絲巾,爲了制作一條絲巾,需要七到八天,很費時,因此也比較貴,需要賣10歐,不過也有使人看起來光彩照人更好的單品,但這些屬于非賣品。現在她獨自生活在這個大房子裏,她的子孫們都離開去了大城市定居。
老奶奶:“在老房子裏,我可以烤火,在城市裏的新房卻是明令禁止生火的,我更喜歡住這裏。”
雖然村莊裏人煙稀少,但是它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珍稀的自然資源吸引著人們前來觀光,在貴州省,大山歌唱著它的古老,我們叫它寶地。
山海雖遠,而我們分享的,是共同在世界上,超越語言、文化、界限的心靈相通。
來源:貴州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