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企鵝愛地球、《海洋世界》雜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一起,在國家瀕管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發起了“生命比虛榮更重要,保護海洋瀕危物種”活動。
實力演員李光潔、美聲少年陸宇鵬、人氣美女關曉彤爲活動擔任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大使,一起呼籲拒絕非法海洋瀕危物種貿易,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看看他們說了些啥?
▽▽李光潔愛地球▽▽
▽▽陸宇鵬教你紅珊瑚是什麽▽▽
活動上線當天,相關話題就收獲了
超過1500萬閱讀,2萬多份討論
近年來,海洋珍稀瀕危動物受到包括過度捕撈、漁業誤捕或誤傷、人爲的生境破壞、環境汙染等威脅。玳瑁、砗磲、紅珊瑚因爲許多人的虛榮和無知,生存狀況岌岌可危。爲了讓大家對海洋及瀕危物種的保護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次活動邀請到了企鵝愛地球“自然生態顧問團”,及自然資源部南海環境監測中心、海南省海洋環保協會有關專家提供的科學支持,接下來,讓我們跟著專家,一起認識一下砗磲、紅珊瑚、玳瑁這三個海洋瀕危物種吧~
玳 瑁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頭頂有兩對前額鱗,吻部側扁,上颚前端鈎曲呈鷹嘴狀;前額鱗2對;背甲盾片呈覆瓦狀排列;背面的角質板覆瓦狀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四肢呈鳍足狀。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背上有十三塊狀如盾形、分三行做覆瓦狀排列的鱗片,所以,玳瑁又叫“十三鱗”、“長壽龜”。
攝影:© Jeff Yonover
1
玳瑁生活在哪裏
玳瑁生活在亞洲東南部和印度洋等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主要棲息于沿海的珊瑚礁,海灣,河口和清澈的瀉湖,相對較淺的水域。築巢通常發生在偏遠,孤立的沙灘。在我國,主要分布于的山東沿海至舟山群島、福建、海南島、南海諸島海域。每年隨暖流在5~6月份向北遷棲,10月~11月份向南遷回。
2
瀕危原因
玳瑁背部的鱗片晶瑩剔透,具有異常華麗的花紋,有“軟黃金”和“有機寶石”之稱,自古以來便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追捧。在中國,玳瑁還有“吉祥長壽、辟邪納福”的寓意,因此一直受到貴族階層和文人墨客的喜愛,玳瑁殼被制成簪子、梳子、手镯、戒指、筆筒筆杆、扇子等各種奢華的裝飾品或工藝品。
玳瑁制品
由于人類長期對玳瑁的大量捕殺,加上棲息地破壞和海洋汙染加劇,全球玳瑁的種群急劇下降,在中國近海也幾乎絕迹。據IUCN海龜專家組統計,近100年來,玳瑁數量已經下降超過80%,並且這種下降趨勢還在加劇。
目前,玳瑁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在我國,玳瑁被列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攝影:© Tim Calver
盡管海龜壽命長,但性成熟慢,如綠海龜需要20~50 年,玳瑁需要30 年,如此長的性成熟期使得海龜數量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驟減後很難在短期內恢複,特別是在野外自然情況下,稚龜的成活率很低。
3
怎樣保護它們
玳瑁的甲片常用于入藥或裝飾品,但實際上可以使用水牛角、石決明、決明子等用于入藥代替;使用塑料、金屬或其他有機材料等用于裝飾。
由于全球海龜均處于瀕危狀態,海龜的保護勢在必行。爲了保護這一瀕危物種,各個國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研究方法也不斷創新,如分子生物學技術,生理解剖、人工孵化、稚龜培育、衛星跟蹤、標志放流、GPS定位跟蹤等。這些方法對于提高海龜的孵化率,了解海龜的致死原因以及海龜的洄遊路線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玳瑁受到威脅主要包括人爲偷獵、産卵場破壞、漁業誤捕等。因此,提高對珍稀瀕危野生物種的保護意識,保護産卵場,減少塑料垃圾排放,不購買玳瑁及其制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保護玳瑁最好的方法。
攝影:© Jeff Yonover
4
你所不知道的玳瑁冷知識
- 玳瑁無法將頭部和四肢縮進殼內。它可不是“縮頭烏龜”哦!
- 玳瑁是唯一可以消化“玻璃”的海龜。玳瑁是唯一以海綿(多孔動物門)爲主食的海龜,由于海綿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骨刺,而我們都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便是二氧化硅,因此玳瑁是唯一能夠消化“玻璃”的海龜。
砗 磲
砗磲又名車渠、五爪貝、紫色寶、绀色寶等,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砗磲科,在雙殼貝裏面屬于最大的一類,它能夠活上百年以上,被譽爲“貝類之王”。砗磲這個叫法是由我國漢代時候興起的,因爲它的貝殼輪廓似人們生活中車轍上的窪槽,人們就把它叫作車渠,後來人們又根據它的貝殼非常堅硬,就在車渠前面加上部首“石”,就演變爲現在的砗磲。
攝影:J.E. Maragos
1
砗磲生活在哪裏
砗磲是熱帶物種,廣泛分布于從西太平洋到印度洋非洲東海岸的熱帶珊瑚礁海域,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南海熱帶海域。同時因爲砗磲生長需要陽光,所以主要分布在陽光較充足的淺海。
在我們國家常見的有6種,分別是番紅砗磲、庫氏砗磲(又稱大砗磲)、無鱗砗磲、鱗砗磲、長砗磲和砗蚝。在三亞國家級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及蜈支洲島等生態保護較好的海區還有少量個體存在。在更遠的西沙也只能見到番紅砗磲、鱗砗磲、長砗磲及砗蚝。
攝影:© Tim Calver
2
瀕危原因
砗磲在我國古代已被視爲一種寶物,早在漢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當中,便記載了一則關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散宜生用砗磲大貝敬獻纣王,贖回文王的故事。
近年來,因具鮮豔的外套膜,砗磲又被作爲觀賞生物。又因其本身具有可食用的巨大閉殼肌和外套膜,是一種名貴海味;其貝殼在佛教被列爲驅邪避凶的“佛教七寶”之首。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的砗磲資源還是十分豐富的,如帕勞(美屬)、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的砗磲資源調查數據均顯示砗磲數量相當可觀。
我國在1958年由廣東省西南沙水産資源調查隊對西沙群島砗磲調查數據也證明當年我國砗磲資源非常豐富。但受全球氣候變化及偷捕濫采等影響,世界砗磲資源急劇下降。據調查發現,海南島周邊原砗磲分布區已幾乎難覓其蹤迹,大個體的庫氏砗磲也很久沒有發現了。
目前,國際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均將砗磲列爲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護,並實施國際貿易管制。根據我國《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規定,庫氏砗磲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砗磲科其他種均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爲附錄二。
3
怎樣保護它們
實際上20年前,砗磲貝殼是不太值錢的,只是近年來,部分商家的瘋狂炒作才導致了當前的境況。鑒于砗磲自然資源急劇下降的狀況,世界各國科學家對砗磲進行了系統和集中的研究,在增養殖生物學研究、資源保護、砗磲種群遺傳、社會經濟學研究等方面均有發展。保護砗磲應該從我們自己做起,自覺抵制購買與使用砗磲飾品或擺件;同時教育自己的家人也不要購買砗磲産品。
4
你所不知道的砗磲冷知識
- 砗磲是唯一的與蟲黃藻共生的貝類,所以它完全依靠陽光就能夠存活。
- 砗磲的純白度被視爲世界之最。
- 砗磲貝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殼貝類,已知最大的有近1.3米,重量超過100公斤;砗磲也是最長壽的貝類,有些已逾百年。
紅 珊 瑚
是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紅珊瑚科生物的統稱,是一種八放軟珊瑚,其單體具有8個觸手,每個觸手呈羽狀向兩側伸出成行的突起。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紅珊瑚是指一種有機寶石的統稱。
珊瑚的種類盡管很多,但是最早被人們認識並視爲寶石的是紅珊瑚。它的顔色是自然生成的,其過程中在于活體紅珊瑚在鈣化過程中吸收了海水的中各種化學元素,如以吸附鐵元素爲主則使珊瑚骨骼顔色變紅,以吸附鎂元素爲主、兼有少量鐵元素,則珊瑚骨骼顔色爲粉紅或粉白等。
1
紅珊瑚生活在哪裏
紅珊瑚屬于冷水珊瑚,而冷水珊瑚一般分布在海面以下30~1000m,水溫4~12°C的冷水水域。冷水珊瑚不與單細胞藻類蟲黃藻共生,主要以水中浮遊生物及淺水層沉降下去的有機質爲食,可以生長在缺光或無光的深海環境中,故又稱爲深海珊瑚。
2
瀕危原因
自古以來,世界各國都把紅珊瑚視爲珍奇,不論遠古先民還是當今世人,都對紅珊瑚有著獨特的偏愛。
有人視之爲富貴祥瑞之物和“紅色黃金”,有人用來做避邪的護身符,西方一些航海探險者認爲,佩戴紅珊瑚可以防雷電飓風,能保佑旅途風平浪靜,在中國,紅珊瑚也曆來具有崇高的地位,其被賦予“吉祥”“祛災”“辟邪”“智慧”等文化色彩,帝皇將相一直作爲一種身份地位與財富象征的載體從古延續至今。
但是常言道“千年珊瑚萬年紅”,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爲緩慢,從幼蟲成長到繁殖期需要10—12年,20年才生長1寸,300年才長成1000克,不可再生。
生活狀態下的紅珊瑚。圖片:blog.goo.ne.jp
冷水珊瑚礁是深海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資源價值。冷水珊瑚礁區聚集分布著許多經濟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是重要的深海漁場。與熱帶淺海珊瑚礁生態系統類似,其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一旦受到破壞,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時間才能恢複。
目前,紅珊瑚被我國《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列爲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國際上,紅珊瑚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2017)》附錄Ⅲ。
3
怎樣保護它們
冷水珊瑚礁受到威脅主要包括捕撈深海魚類時采用的底拖網對珊瑚礁機械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引起的海洋酸化、人爲盜采等。
對于紅珊瑚而言,制作寶石等商業需要的人爲濫采是最主要威脅因素。提高對珍稀瀕危野生物種的保護意識,追求綠色環保、減少碳排放,不購買非法紅珊瑚及其制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保護紅珊瑚最好的方法。
攝影:© Tim Calver
了解是爲了更好的保護!保護珍稀瀕危海洋物種,你也可以。你可以將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動員他們拒絕購買非法制品,見到非法網絡交易行爲,及時告知當地公安,或通過企鵝愛地球微信公衆號舉報!
內容來源:企鵝愛地球、新南海
圖片來源:企鵝愛地球、新南海、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如果你愛自然、愛科學、愛分享,
歡迎關注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NC官方微博:@大自然保護協會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