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購物中心無論是體量還是業態等都在不斷升級擴大。在城市商業越來越注重功能化的時代,購物中心地下空間的發展愈發多樣化、大衆的接受度普遍提高,地下商業空間在商業開發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在空間容量擴大、租金貢獻以及價值提升層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優勢。但同時也普遍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弊端,導致地下空間發揮出的價值平平。
那麽,購物中心的地下商業空間該怎樣規劃設計?如何合理利用地下空間實現地下商業價值最大化呢?今天我們就詳細聊聊這個問題。
01
地下商業空間的發展趨勢
越是成熟市場,有價值的空間就越稀缺。
購物中心的地下空間雖然在以往長期被大家所冷落,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地上空間的開發日趨飽和,資源緊缺,城鎮人口密度不斷變大,很多城市交通惡化,需要從地上商業空間過渡到地下商業空間等系列因素,軌交商業在交通的蓬勃建設下爲城市商業格局帶來改變,以地鐵爲紐帶的城市軌道作爲重要的客流集散地,地下商業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並且成爲未來商業發展的一種趨勢。
購物中心地下空間通常擁有與之接駁的交通樞紐或戶外廣場,因此成爲了一個主要流量入口。單從地下空間的商業租金來看,地下商業空間的租金所能夠做出的貢獻僅次于地上一二層商業空間,牢牢占據著次高的位置。甚至某些商業地下空間租金高于一層水平。例如北京的西直門凱德MALL、富力廣場、北京APM、成都銀石廣場等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的租金水平持平或超過首層租金。
02
地下商業空間的優勢及局限性
地下空間由于位于地下,在自然環境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具體而言:
空間與室外空間聯系不緊密:空間層高低、面積大,通常較爲壓抑。
空間對外無展面:通常在封閉的空間裏進行商業業態規劃。
空間環境限制:一方面,地下商業的空間、光線等空間環境不佳,空氣不流通,空間可達性及人流動線不好,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對地下商業的接受度低。
開發成本較高:一是地下商業對結構、暖通、電氣的標准和設備設施要求較高;二是設計、施工難度大,周期長等。
但在以強烈需求人流量的商業中,地下空間又有著依托地下交通的人流高聚、改善購物環境、租金貢獻等優勢:
人流高聚:地下商業空間往往與地下交通體系有效連通,引入城市交通人流。
改善購物環境:地下空間尤其是商業經營性空間的開發,可以改善行人購物環境,保障消費者在雨雪風等惡劣的天氣可以購物,使商業經營良性運作。
租金貢獻:地下商業空間的租金所能夠做出的貢獻僅次于地上一二層商業空間,牢牢占據著次高的位置,甚至某些商業地下空間租金高于一層水平。
03
地下空間怎樣開發更科學?
如何實現地下商業價值最大化?
客流意味著商業的機會,隨著地下商業的發展與變化,設計上更需結合其獨特的物理空間,從交通、商業模式、空間環境和主題性等多角度進行思考與演變,實現地下商業價值最大化。
// 接駁地上成熟商業
設置下沉廣場、中庭廣場,減小地下空間的距離感,並利用扶梯、垂直梯等使垂直動線順暢、便捷,充分解決人流動線導入的問題。
-
成都遠洋太古裏
關鍵詞:地面與地下空間共融
成都遠洋太古裏坐落成都中心地帶最繁華的錦江區,是太古地産和遠洋集團攜手開發的一座總面積逾10萬平方米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形態購物中心,與成都地鐵2號及3號線地鐵春熙路站直接接通,盡享優越交通和人流優勢,比鄰的千年古刹大慈寺更爲其增添獨特的曆史和文化韻味。自2015年開業以來,成都遠洋太古裏始終保持著業績的逐步增長,哪怕是整體行業低迷的前年,銷售額也達到64.5億,實現6.2%小幅增長。去年銷售額則高達95億,接近100億大關。
在業態布局上,成都遠洋太古裏以大慈寺爲中心分爲內外兩個層次,外層爲“快裏”,由三條精彩紛呈的購物街貫通東西兩個聚集人潮的廣場,衆多國際品牌如愛馬仕、卡地亞、Gucci以獨棟或複式店鋪完整展示旗艦形象,提供暢快淋漓的逛街享受。內層爲“慢裏”,圍繞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裏巷,以各種生活方式店鋪和藝術裝置互相穿插,營造了大片開敞的公共活動空間,讓到來的人悠閑自在享受生活的同時,欣賞不同的人文藝術之美。
太古裏分爲漫廣場、東廣場、入口西廣場。入口的西廣場通過半建築半交通圍合形成的半開敞式空間,給人以標志性的展示。同時形成了“開敞空間—半開敞空間—室內空間”的空間序列性。東廣場位于太古裏商業區東側,在主街的東西段與南北段交界處。漫廣場處于傳統寺觀園林空間與現代時尚街區空間交界處,主要作爲整個街區的中心景觀,常在節慶活動之日,成爲良好的展示空間。
成都遠洋太古裏把曆史古韻、人文雅致、藝術潮流和街巷的購物休閑氛圍交融碰撞,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擁有不同層次、充滿生活氣息的公共空間,在地下與地面空間的融合過程中,通過精心挑選的品牌和業態,將多種功能空間、環境和人的行爲活動組合並整合,實現地上地下空間的共融;無論市場如何變化,這種和諧共融、極具包容性的商業項目總有一方天地。
// 與城市軌道交通緊密相連
連接軌道交通的地下空間成了商業體的重要流量引擎。研究發現,從交通這一個點來看,如果地下空間在地鐵站出入口沿線、地下行人通道沿線等市政交通的附近,最可以依靠密集的人員流動帶來龐大的客群。另外,在自然條件的影響下,天氣狀況較爲極端的城市似乎更容易運營成功。
-
廣州時尚天河
關鍵詞:地鐵交彙 輕軌接駁
廣州時尚天河,商業體量 22萬平方米,位于天河路商圈的正中心位置——黃金中軸線上,該項目貫穿天河路線沿線所有商場及高檔寫字樓,接駁地鐵1、3號線,連通體育西路地鐵站、體育中心地鐵站、捷運線、BRT等交通樞紐,是體量最大、位置最優的地下商業休閑購物廣場。
周邊有百余條公交線路及10余所學校,學生們都是時尚天河的消費群體。地上商業旺盛、受交通樞紐輻射的地下項目人流量大。據了解,2020年日均客流量突破60萬/人次。2021年,運營超3000間店鋪,其中超1400個品牌租戶。
時尚天河平面圖呈“倒T”字型,憑東、西、中三端的交通樞紐牽引,人流熱度冷熱不均,尤其是中區深處存在較大片的人流死角。爲了盤活中區人流空白點,一方面,時尚天河在端點布局美食區和年輕人更爲偏好的特色遊玩業態,如鬼屋、VR、室內卡丁車等,以目的性消費牽引人流。另一方面,時尚天河以”時尚、年輕”爲標簽,與周邊太古彙、天河城等七大中高端地上商場形成鮮明的差異化定位,主打 15~35歲年輕消費群體,彌補了商圈空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贏得了超5000萬人次的年客流量。
// 空間環境及樓層規劃
首先,根據地下空間的深度,將商業規劃在合適的樓層。目前國內購物中心地下商業中B1層規劃商業已很普遍。部分與地下交通系統連接的項目可規劃 B2層,B3層及以下空間。
其次,通過打造自然景觀弱化人對封閉空間的感受,實現“地下空間戶外化”。
-
曼谷Megabangna
關鍵詞:空間突破
Megabangna在改造後向綠色商業靠攏,其內部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態圈”,自然景觀使之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山谷”。
其外部的下沉廣場直通B1層,地下空間實際上處于半開放狀態,加之玻璃穹頂使自然光完全攝入,其地下空間不僅沒有封閉感,反而有置身戶外的感覺。
曼谷Megabangna半開放的下沉式設計重點解決地下空間的物理問題,增加一種人流導入方式,同時消解人們在地下的遊逛壓抑感,較大限度地突破了地下商業的客觀條件限制。
// 業態多元化
地下空間對引流的需要十分強烈。多元化業態可以最大化的保證商鋪長期運營的多樣性。近年來一些城市購物中心的部分主流品牌也下沉設置于B1層,如優衣庫、MUJI、星巴克,消費者並無感覺到地下與地上商業內容在品質上有區別。北京合生彙在B1、B2層設置創意街區,消化深層空間的同時,吸引人流導入。
-
北京合生彙21區BLOCK
關鍵詞:多元化場景體驗
北京朝陽合生彙“21區block創意街區”是北京首家最大規模的主題網紅街區,2018年夏季,合生彙聯合旗下餐飲商戶,結合網紅街區21區-BLOCK”獨特空間屬性,通過特色美食+情景式體驗+特色街區文化+感情營銷模式等方面,與年輕潮流主題裝飾相結合,創新推出以“深夜食堂”爲主題的9點夜間創意生活時尚彙,以商業創新的精神持續帶動CBD城市消費新紀元。
該項目成功將合生彙購物中心帶火,瞬時間吸引了大部分客流,滿足了當下消費人群多層次、多樣化、沉浸式的消費需求,豐富了城市消費者夜晚消費的選擇性,同時優化了商場的商業結構,讓B1、B2這樣處于劣勢的樓層發揮了極大的用處,吸引了大量的客源。
// 特色主題內容的打造
主題式商業+氛圍營造,近年來的新興地下商業改變了以往以零售爲主體的單一業態,賦予了它們更高的可逛性與更好的外在形象。尤其以創意主題街區的打造最爲盛行,彙集各具特色的主題店鋪,在呈現著傳統文化、異國風情、潮流、文創等主題的場景中,爲消費者營造舒適放松的購物環境,增強辨識性和購物樂趣,整體提升地下商業的實際用途與價值。
-
新加坡VivoCity
關鍵詞:首店街區
2018年,新加坡體量最大的購物中心 VivoCity 的地下部分經過改造重新開業。此次改造在B1層延伸出了一個占地3000平米的商業空間,並引入了10余家運動品牌,其中包括了運動品牌New Era的新加坡首個旗艦店、首個FILA megastore 等。
改造後,B1層新增了一部直梯,與地鐵和B2停車層之間的銜接變得更爲順暢,承接駕車前來的客流。B1層的新增區域,是原本商業體的內容補充,其價值也圍繞著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而産生。
Vivocity 的地下調改思路是打造品牌街區,利用“首店品牌力”吸引客流,本質上是用優質的商業內容爲消費者提供足夠有吸引力的品牌集群。
–結語–
縱觀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購物中心地下商業空間案例發現,好的地下商業,無一不在挖掘空間價值、規避空間缺陷和解決地下商業引流難的需求。
地下空間雖然存在一些天然的自身空間劣勢,但如果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從商業內容、空間包裝等各方面做到精彩有亮點,讓消費者感到不亞于地面購物中心,地下商業空間這塊寶藏才能彌補缺陷、實現商業持續盈利。
贏商網旗下文旅地産價值傳播、內容共創平台【贏商文旅】以遠足之姿,預見文旅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