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一代軍人的使命
■解放軍報記者 楊 悅
軍港之畔,安靜停泊著國産新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戰艦前方,站立著親身經曆這艘戰艦駛向深藍的艦長——闾勇軍。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正是闾勇軍40歲的農曆生日。這命運般的重合讓他感到一種奇妙的緣分,仿佛自己就是爲海軍而生的。
1992年5月4日,闾勇軍還坐在初一的教室裏安靜地上課。這一天,《解放軍報》一版刊發了這樣一則消息:《我海軍驅逐艦編隊全部國産化》。
要等到多年以後加入海軍,闾勇軍才能明白,這則消息對于他所從事的這份事業意味著什麽。
在世界海軍發展坐標系上,中國海軍與世界強國海軍的“時代差”是實實在在的。
“這一步,我們緊趕慢趕,終于趕上來了。”闾勇軍至今記得接艦時,一位老專家眼含著淚花說的一番話:“百年海軍,這一步,不容易啊!”
追趕,一代軍人的使命。30年後,這位出生于1979年、伴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起來的軍官,已經走進國産最先進的兩棲攻擊艦的艦長室。
在整整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中國海軍的發展就如同這個國家的發展一樣,開始了讓世界驚訝的加速追趕。“中華神盾”“萬噸大驅”……“網紅”戰艦不斷升級,已成爲中國海軍快速發展征程上再尋常不過的風景。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一幕,在世界造船史上也實屬罕見。”
如今,站在全速前進的海南艦上,闾勇軍仿佛看見他與人民海軍共同成長的深藍航迹。
2022年2月26日,闾勇軍登上中央電視台《開講啦》節目,一身浪花白挺拔而自信。節目裏,這位海南艦艦長帶領觀衆,走近這艘被譽爲“兩棲作戰尖刀”的大國重器,分享一隊水兵與一艘戰艦的故事。
一位兩棲攻擊艦艦長的夢想航迹
■闾勇軍
我的艦
2021年4月23日,是我作爲海南艦艦長終生難忘的一天。
那天,海南艦按照海軍最高禮儀懸挂滿旗,全體艦員分區列隊,在海南三亞某軍港舉行交接入列儀式。
習主席親自給我們授予八一軍旗,頒發命名證書,並視察檢閱了海南艦。從那天開始,這艘國産兩棲攻擊艦正式加入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
我曾經擔任五指山艦艦長。五指山艦排水量超兩萬噸,身軀已經非常大了,但在海南艦面前,卻只能算個“小弟”。僅在水面之上,海南艦的高度就超過15層樓,被網友稱爲“小航母”。
其實,我一點都不羨慕航母。雖然我們比它“苗條”一點,但是我們的駕駛室、飛行甲板都比它高。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除了“小航母”外,網友還稱我們是“小平頂”“大板磚”。這其實說的是我們的飛行甲板。
海南艦上有一個很大的直通甲板,面積相當于20個標准籃球場。這極大地提高了甲板的作業面積——這兒可以同時起降多架艦載直升機,並且能快速多波次出動,作戰能力大幅增強。
海南艦的肚子裏,藏著更多乾坤。
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機庫,可以停放許多架各型號的艦載機。前後共兩部升降機,調運人員可以像開玩具賽車一樣,通過操縱杆遙控,一次調運多架直升機,效率非常高。
除機庫外,我們還有塢艙等裝載艙室,主要裝載氣墊艇、坦克、裝甲車輛等。氣墊艇可以用來運送重裝,高速地把它投送到岸上。
我們不僅是海上的機場,還是海上的船塢、海上的基地。海南艦搭載的裝備,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鼈——大大小小1000多個艙室,電纜長度超過1500公裏,距離相當于從北京到上海。總而言之,結構非常強大。
我剛從軍校畢業的時候,部隊艦船噸位還比較小,條件也不好。現在的海南艦卻大不一樣:中央空調、24小時熱水是基本保障,超市、郵局、醫院、洗衣房、健身房等一應俱全,就是一個移動的“海上城市”。
我們艦上的醫院硬件設施相當于一個二甲醫院標准,可以同時擁有超過100張床位,戰時進行拓展加強就可以執行海上戰傷救護任務,相當于一艘醫療船。
可不能小看了這種進步。對于兩棲攻擊艦來說,保障力就是戰鬥力。
海南艦在海面行進。
我的航程
現在能駕駛這麽威武霸氣的軍艦,是我小時候想都不敢想的。
我出生在內陸,參軍前都沒見過大海。但是從出生開始,我跟部隊就有一種莫名的緣分。
我叫勇軍,這是爺爺給我起的名字,意爲勇敢的軍人。我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記得高中畢業的時候,因爲招飛沒成功,我在紀念冊上寫下:“我要參軍,開不了飛機,也要去開軍艦……”
後來,我順利考上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成爲光榮的海軍一員。畢業後,我分配到登陸艦部隊,先後參加了多國聯演、亞丁灣護航等重大任務。
在與外軍交流的過程中,我多次見過國外的兩棲攻擊艦,非常羨慕兩棲攻擊艦的強大作戰能力。當時我就想:什麽時候我國能有這麽一艘兩棲攻擊艦?什麽時候我能開上國産的兩棲攻擊艦?
2019年,我帶隊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不久後,我就接到了去上海接收首艘國産兩棲攻擊艦的通知。
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2019年9月10日,我第一次見到了海南艦。
作爲艦長,接一艘新艦就像帶一個孩子。我自己有兩個孩子,五指山艦也是我接的,是我的“三娃”。那一天,我終于看到了我的“四娃”——海南艦。
那時,海南艦還沒有下水。我心中激動不已,急切地想去擁抱它、了解它,迫不及待地走遍了一切我能走到的地方。走過後我卻發現,“四娃”跟我想象的差距有點大——
絕大部分裝備設備都沒到位,此時此刻的海南艦,就像是一個大鐵疙瘩“毛坯房”,後續建設任重道遠。
根據經驗,國外接收一艘兩棲攻擊艦至少需要兩到三年時間。當時這艘國産兩棲攻擊艦,對我國來說就是一個“三無産品”——無經驗、無資料、無專業人員。我們卻計劃用一年多的時間接收完畢。
“這麽複雜的系統工程,這麽艱巨的建設任務,我們能按時完成嗎?”我忍不住在心裏問自己。
那一刻,我感到“壓力山大”。怎麽辦?我告訴自己,也告訴戰友們:“兩橫一豎,撸起袖子加油幹!”
那段時間,全船都在施工,粉塵碎屑到處都是,防塵口罩和安全帽成爲我和戰友的日常必備裝備。忙碌了一天下來,我們的鼻孔和嘴巴位置留下了3處明顯的黑印,形狀十分可愛,艦員們開玩笑說:“這是專屬于我們的‘小熊餅幹’。”因爲長時間戴安全帽,我們頭上勒出了一圈“緊箍咒”。不少女艦員一天下來渾身沾滿灰塵,我們親切地叫她們“灰姑娘”……
接艦時,我們面臨著新的難題:如何快速學好用好新裝備?
今天,現代化戰爭的信息化程度持續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凸顯。戰爭的制勝觀念、制勝方法,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海南艦是人民海軍應對未來高科技作戰的跨代裝備之一,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程度高,大部分裝備都能通過網絡監控管理。
一艘高科技戰艦,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我們必須要有網絡信息方面的專家,來運行管理維護網絡。
作爲艦長,我要學習艦上所有專業。房間裏的學習資料如果摞起來,得有將近兩人高。那段時間,我的壓力非常大。
並不是每個艦員都愛學習。有的艦員“吐槽”:“原以爲來當兵就是訓練,不用學習了。沒想到,來了之後比以前學得更多。”還有人調侃:“如果上高中時學習這麽認真刻苦,早就考上好大學了。”
有一天,一名戰士哭喪著臉找到我說:“艦長,我不想學了,我真學不會。您讓我幹點別的吧,我不怕苦,讓我刷廁所都行!”
我嚴肅地告訴他:“你以前不學可以,那是你個人的行爲。現在你穿上這身軍裝,身份不一樣了。學好用好手中裝備,是軍人的天職。我們百人一杆槍,一個蘿蔔一個坑。你要是學不好,就可能影響裝備性能的發揮,我們就有可能打敗仗!”
聽完這番話,那名戰士端正了態度,後來學習的成果也還不錯。就是這樣,爲了使國産兩棲攻擊艦盡快加入戰鬥序列,我們一直在跟時間賽跑,與困難鬥爭。
海軍海南艦艦長闾勇軍。
我的深藍夢
2020年8月5日,我第一次駕駛海南艦。站在高高的駕駛室,我感受到了一覽衆山小的豪邁。
大國巨艦從黃浦江啓航,駛向更遼闊的海洋。看著海水慢慢由黃變藍,那一刻湧上我心頭的只有4個字:激動,自豪。
說實話,我已經算是一名老艦長,但駕駛海南艦,對我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正常的船型,駕駛室在中線上。海南艦采取邊島式上層建築的結構,駕駛室在右舷邊上。這就相當于在大巴的後門位置開車,視線盲區很大。這需要全體艦員配合駕駛巨艦,對協同指揮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到了真正駕駛的時候,海南艦的穩,卻超出了我和戰友們的想象。
海南艦很大,操縱性能卻很好,是個“靈活的胖子”。在一項測試最小轉彎半徑的試驗中,艦艇需要在海上行駛出一個完整的圓,我們把它稱爲“海上攤煎餅”。駕駛時沒什麽直觀感受,但看到航拍視頻後,我心中只有一個字:“爽!”
大國巨艦在海上畫出完美的弧線,真是太漂亮了。原計劃30天的試驗任務,我們只用18天就完成了。
入列後,我們迅速轉入作戰訓練。作爲首艘兩棲攻擊艦,海南艦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實踐。
去年6月,我們第一次組織多架艦載機連續出動訓練。艦載機起降時,需要艦艇頂風航行。有時海面風力達到五六級,稍微加點航速,甲板合成風就到了七八級,人在上面行走都困難,我們還需要作業。甲板作業人員的感覺,就是風大、溫高、時間長。
其實,最大的氣流是艦載機起降時産生的。一個保障站拍攝的視頻中,畫面抖動得非常厲害,這不是因爲攝像師的手抖,而是艦載機起降時産生的氣流擾動所致。
甲板上的作業人員,被稱作“彩虹小分隊”。他們所處的崗位,是我們艦上最辛苦、最危險,同時也是最光榮的崗位——是他們,一次次用雙手托舉艦載機飛向藍天。
海面大國巨艦劈波斬浪,空中鐵翼飛旋直插敵後,陸上鐵流滾滾直搗黃龍。
海南艦是爲戰而生、向戰而行的。我們的誓言是:“國家利益所至,‘兩攻’使命必達。”
我們時刻准備著,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們將用青春和熱血,捍衛國家主權和權益。
(圖片由陳運鵬、昃天雨攝)
登上央視《開講啦》,一群軍人的時代拼圖——
他們,爲夢想代言
■解放軍報記者 楊 悅
看著電視裏穿著一身浪花白軍裝的父親,闾勇軍的女兒感到一絲陌生——父親身後那艘巍峨的海南艦,她並不了解,但她知道,那是父親熱愛的舞台。
2月26日,正值周六的夜晚,執掌著大國巨艦的艦長闾勇軍脫下軍裝,和妻子孩子坐在電視機前,一同觀看自己主講的央視《開講啦》節目。
一期節目,40多分鍾,濃縮了這位艦長的成長與奮鬥。當闾勇軍迎著海風,向觀衆講述海南艦的故事時,他也重新回顧了自己戰風鬥浪的成長歲月,展示了他所見證的人民海軍高速發展的偉大時代。
自《開講啦》節目開播至今,已有20多位中國軍人登上這個舞台。站在聚光燈下,他們爲觀衆講述著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成長、奮鬥與夢想。
這個舞台,見證著他們的熱愛——
“我喜歡試飛,喜歡這種刺激的感覺,中國空軍只要還剩下一名試飛員,那一定是我。”安靜的天空、極速沖刺的戰機,英雄試飛員李中華一次次在“刀尖上跳舞”,在遼闊長空挑戰飛行極限。他用最赤忱的熱愛與忠誠,爲中國空軍飛向更遠的藍天寫下了自己的注腳。
這個舞台,見證著他們的勇敢——
“選擇很難,但是祖國和人民需要你的時候,就要以大局爲重,就要做到義無反顧。”接到命令,武警警官席栓柱和戰友們第一時間奔赴異國執行任務。403個日夜,他和戰友們把中國武警的形象刻在了世界舞台。
這個舞台,見證著他們的情懷——
“偉大的祖國就是我們堅守的陣地,國家安全就是我們永遠追求的夢想。”當火箭軍某旅時任旅長王錫民講述官兵們堅守在大山深處的寂寞歲月時,我們好像親眼見到了那些沉默的身影。他們升起紙板上的“紅太陽”,用自己無私的奉獻,將每一個美好的晨曦帶給祖國和人民。
《開講啦》舞台之上,一位位中國軍人筆直站立的身影、一個個打動人心的軍旅故事,宛如散落在祖國各個角落的拼圖。沿著鏡頭的投射,這些故事拼圖在萬千注視的目光中連綴,拼接出一幅強軍興軍的壯闊畫卷。
他們之中,有自稱“大海中的一滴水”的空降勇士李振波,有豪言“艦艏行處是長城”的航母艦長劉喆,也有“爲國鑄和平之盾”的院士錢七虎。
在這個舞台上,我們聽過海軍陸戰隊某旅旅長王家權講述特戰隊員如何淬煉成鋼,聽過身穿雪白“戰衣”的人民軍醫卞修武怎樣堅守醫療戰線,也聽過戰鬥英雄韋昌進如何穿過血與火的戰場峥嵘……
一個個堅定自信的身影,展示著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樣子。
站在戰位之上,他們守衛著廣袤的神州大地、山川河流、天空海洋。站在舞台中央,他們爲自己的夢想代言,爲這支軍隊的夢想代言,也爲這個偉大民族的夢想代言。
“回顧軍旅生涯,我一次次接新船,一次次見證艦艇裝備的更新換代,一次次見證海軍的跨越發展。”闾勇軍說。
如今,駕駛著海南艦這艘先進的兩棲攻擊艦,闾勇軍親身體會了時代飛速發展的饋贈。這艘破浪前行的大國巨艦正載著他和戰友們的夢想,一往無前地駛向深藍,駛向未來。
從聚光燈中走出,闾勇軍和海南艦開始新的出發。
“我希望海南艦盡早走向遠海大洋。”談起現在的夢想,闾勇軍滿是期待地說。
來源: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