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木凡塵
昨晚我走出書房,聽到老鄭和婆婆正在電話聊天。
開了外放音的電話裏,傳來婆婆苦口婆心的話:可以生孩子了……
我已經是兩個女孩的媽媽,所以婆婆的催生,自然是催生第三胎。
看到這裏,可能很多人會有情緒情感代入,或憤怒,或無奈,或疑惑。
別急,今天寫這個話題不是怼婆婆,而是爲了利用所學,進行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張開第三只眼睛來看自己,培養自我透明度,包括兩個層面:
對“此時此刻”的覺察。
對“過去經驗對現在的影響”的覺察。
01
先看此時此刻(身體感覺、認知想法、情緒感受和行爲表現):
當我聽到婆婆跟老鄭講繼續生孩子的事情,我大腦突然停頓了一下,仿佛忘記了我走出書房是要去幹嘛來著。
內心有些煩躁。
腦海裏産生一種認知:婆婆因爲重男輕女的思想,锲而不舍讓我們生孩子,都不考慮我們自己的意願,也不考慮我們是否養得起第三個孩子。她給我的感覺是要面子和自私的。
我能想象得到我此刻的表情是失落的,感受是無奈的。
下意識地我自覺遠離老鄭,就是他坐在沙發上講電話,我盡量不走過去。
我發現我在排斥聽到婆婆的聲音。
02
自己的過去經驗(經曆、想法、信念、需要),如何影響現在自己的反應和表現。
回想小時候,我曾經聽我母親說過,有些老家的人嫉妒我父母有兩個兒子(我有兩個弟弟),母親也是有些驕傲的。
村裏的一個阿伯,有四個兒子(有富有貧),他曾經告訴我父親:幸好生多幾個兒子,要不然老了就要餓死。
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帶給我早期的一些認知:生了兒子的家庭是有面子的;生了兒子的人老了才有人養;沒有生兒子是會被看不起的。
作爲女孩子,盡管童年被灌輸了很多重男輕女的思想,但心裏還是抗拒的,只是過去的自己並沒有深入探索自己的信念。
上了大學,走進社會,遇到了更多的人,也看到了更多人的真實故事,包括我自己。
我結婚一年後,大的弟弟剛畢業,小的弟弟剛剛高考結束,這個時候,49周歲的母親卻病逝了。
距離那段日子已經過去六年多,現在想起來我依然會大腦神經疼痛,這是我非常巨大的一個生命創傷。
我母親是有兩個兒子,可是從她自己的生命曆程來說,奔波大半生,她幸福嗎?
我沒有問過她,我的感受是她開心的日子不算很多。
經曆母親病逝的打擊,我常常會想,只要家人健康,互相陪伴的時間可以長一點,孩子是女孩或者男孩,又有什麽關系?
對生命抱以感恩,敬畏生命。
我有了新的認知,親人,家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和“我們還在一起”。
參加工作後,我混進網文圈,自媒體圈、情感領域圈,看到了非常多女性,她們的優秀與能力超乎我想象。
隨著自己的見聞和學習的拓展,“關注自我”、“先愛自己而後愛人”,這樣的思想在瘋狂地生長著。
走進心理學之前,我都是用身邊人的故事來告訴自己,晚年幸不幸福,跟生男孩女孩沒關系,跟教育有關系。
03
而學了一年心理學,有了一些皮毛知識之後,我又有了新的認知:
我們不否認,教育好孩子是爲了孩子自身好,同時也是爲了自己好。
但是如果把全部心思和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對孩子付出越多,對孩子就要求越多,甚至有控制,一定要求孩子做到什麽程度才算孝順,其實孩子壓力很大。
我們有責任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和教育,但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更認同生命的過程是做自己、成爲自己的過程。
我們生兒育女也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本質上,生兒育女只是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滿。
有了這些認知根植于我心底,我也在思考,爲什麽那麽多人害怕老了沒人養?
我有一個觀點:他們對自己不自信。
他們會覺得人老了,社會功能退化,沒有收入,還可能會有一些病痛,需要人照顧,女兒嫁走了只能靠兒子,女兒就算想照顧,她的夫家也不肯。
中國的傳統就是兒子成家後依舊和父母住在一起。
我看得到這些曆史和傳統對人的影響,很多時候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很多人對老一輩解釋生男生女都一樣,只會被老一輩訓斥。
但是自信這個東西,除了自己能給,還能找誰要?
即使孩子能給到你安全感,那也是虛的,因爲孩子的重心,最終也會回到ta自己的身上。
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不管是外在條件滿足,還是內心情感滿足。
我們說,允許差異,接納差異,尊重差異。
允許他人有和自己不一樣的價值觀,尊重他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寫到這裏,心裏輕松了很多,不煩躁,也不無奈了。
當我心裏感覺到平靜,我知道催生事件的自我覺察就結束了。
以後如果再遇到被催生,我還會不會有情緒,我不知道。
但是我能確定,我持之以恒地鍛煉自我覺察力,不斷整合人格,我的幸福力就會提高,外界對我的影響就會降低。
通過這個小事件,我可以把外部範圍擴大。
當我再遇到價值觀差異時,我可以跟自己說:我接納你,我不會跟你過不去。
換句話說,放過你,就是放過我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