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光明時評】
作者:鍾超
近日,福建莆田疫情防控形勢牽動人心。據悉,截至9月12日16時,莆田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64例,其中確診病例32例、無症狀感染者32例。此外,泉州市泉港區發現2例感染者,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位後勤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態勢,再一次敲響了疫情常態化防控須臾不可疏忽的警鍾。
回溯本輪疫情的傳播鏈條,經專家研判,疫情源頭疑似爲一新加坡入境人員。該人員8月4日自新加坡從廈門機場入境,在廈門定點酒店集中隔離14天後,于8月19日被轉運至仙遊縣集中隔離點繼續集中隔離,後于8月26日起實行居家健康監測。直到9月10日,仙遊縣通報發現6例核酸檢測陽性,此後3天疫情已波及66人,還有多少處于潛伏期的感染者雖不明確,但已有專家根據模型作出“本輪疫情傳染規模不會小”的判斷。
從大數據流調分析等情況看,疫情防控形勢的確不容樂觀。據國家衛健委派赴福建的工作組專家判斷,目前莆田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後續在社區、學校、工廠等人群中繼續發現病例的可能性高,疫情存在外溢風險;並且,此次疫情首先在學校發現,低年齡兒童感染較多,這個群體尚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免疫空白人群,這給後續疫情防控及治療康複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疫情常態化防控可謂“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自去年武漢“解封”後,疫情又在石家莊、沈陽、南京等多地卷土重來,且隨著“德爾塔”病毒等海外新變種的出現,病毒的傳染性在不斷加強,疫情防控的壓力始終不容小觑。本輪疫情短短十余日,病毒就形成了4代傳播。從百度遷徙地圖的人員流動數據看,福建省內的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甯德,以及臨近省份的廣州、深圳、南昌等多座城市,都在本輪病毒傳播期間有大規模莆田人口流入,這都值得相關部門高度警惕,盡快制定有針對性的關聯病例應急處置預案。
病毒在不斷“進化升級”,防控舉措也應相應進階完善。在前不久舉辦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人工智能輔助新冠肺炎病例診斷系統、語音操控隔空“按鈕”的電梯、智能防疫消毒機器人等“黑科技”悉數亮相,新科技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爲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築起重要防線。
無論是大數據流調分析、健康寶掃碼登記、大規模對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免費接種疫苗,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聚集性活動,都應當成爲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常態化舉措,不能有絲毫疏忽和麻痹大意。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既要在防控的手段和方法上與時俱進、運籌帷幄,也要在防控的態度和落實上慎終如始、狠抓落實,特別是針對學生等重點群體的疫情防控,要有更管用的辦法、更托底的預案。
眼下,中秋、國慶假期臨近,正是許多人計劃假期出遊的時候,本輪疫情增加了“雙節”假期行程的不確定性。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要引導公衆調整預期,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和對病毒傳播的規律認識,及時調整防控舉措,繼續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准調控、有效救治”等防控經驗,盡快阻斷疫情傳播渠道,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勢頭。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4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