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學名:Phalacrocorax):有1屬39種。大型的食魚遊禽,善于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幹後才能飛翔。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鈎,適于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棲息于海濱、湖沼中。飛時頸和腳均伸直。中國有5種。常被人馴化用以捕魚,在喉部系繩,捕到後強行吐出。
中文學名鸬鹚 拉丁學名Phalacrocorax carbo 別稱魚鷹﹑水老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鹈形目 科鸬鹚科 屬鸬鹚屬 種30種 分布區域分布于全國各地,繁殖于東北、內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
形態特征
鸬鹚是中到大型的海鳥。形體最小的是侏鸬鹚,體長45厘米,體重340克;最大的是弱翅鸬鹚,體長100厘米,體重5千克。在1850年滅絕的眼鏡鸬鹚(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體型也相當大,體重平均達6.3千克。多數鸬鹚,包括幾乎所有的北半球物種,
主要有深色的羽毛,但一些南半球的物種是黑色和白色,少數(生活在新西蘭的如點斑鸬鹚)羽行相當豐富多彩。
許多物種在臉上的肌膚有顔色(在眼先和喉部的皮膚),可以是明亮的藍色、橙色、紅色或黃色。通常在繁殖季節變得更鮮豔。該物種的鳥喙長而薄,常大聲呼叫。
它們的腳有四個腳趾,之間有蹼。這些大型的食魚遊禽,善于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幹後才能飛翔。
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鈎,適于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
代表物種普通鸬鹚,夏羽頭、頸和羽冠黑色,具紫綠色金屬光澤,並雜有白色絲狀細羽;上體黑色;兩肩、背和翅覆羽銅褐色並具金屬光澤; 。
羽緣暗銅藍色;尾圓形、尾羽14枚,灰黑色,羽幹基部灰白色;初級飛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綴綠色金屬光澤;
頰、颏和上喉白色,形成一半環狀,後緣沾棕褐色;其余下體藍黑色、綴金屬光澤、下脅有一白色塊斑。冬羽似夏羽,但頭頸無白色絲狀羽,
兩脅無白斑。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榄綠色,眼周和喉側裸露皮膚黃色,上嘴黑色,嘴緣和下嘴灰白色,喉囊橙黃色,腳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于沿海海濱、島嶼、河流、湖泊、池塘、水庫、河口及其沼澤地帶。
鸬鹚的種類也很豐富。它們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鳥類,在內陸水域有生活區域。鸬鹚的原始祖先,似乎一直是淡水鳥,從最古老的家族的棲息地判斷。它們的範圍在世界各地,除太平洋中部島嶼。
常成小群活動。善遊泳和潛水,遊泳時頸向上伸得很直、頭微向上傾斜,潛水時首先半躍出水面、再翻身潛入水下。
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腳伸向後,兩翅扇動緩慢,飛行較低,掠水面而過。休息時站在水邊岩石上或樹上,呈垂直坐立姿勢,並不時扇動兩翅。
盡管這些鳥花費太多的時間在水中,但它們不具備其他海鳥的防水油,所以必須花很多時間曬自己的翅膀。
鸬鹚善于潛水,能在水中以長而鈎的嘴捕魚。也常低飛,掠過水面。飛時頸和腳均伸直。夏季在近水的岩崖或高樹上,
或沼澤低地的矮樹上營巢。性不甚畏人。常在海邊、湖濱、淡水中間活動。棲止時,在石頭或樹樁上久立不動。
飛行力很強。除遷徙時期外,一般不離開水域。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爲食。鸬鹚在捕獵的時候,腦袋紮在水裏追蹤獵物。鸬鹚的翅膀已經進化到可以幫助劃水。
鸬鹚在海草叢生的水域主要用腳蹼遊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腳蹼和翅膀並用。在能見度低的水裏,
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獵物的方式到達獵物身邊時,突然伸長脖子用嘴發出致命一擊。這樣,無論多麽靈活的獵物也絕難逃脫。
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獵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銳的聽覺才能百發百中。 鸬鹚捕到獵物後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
繁殖期4-6月。通常以對爲單位成群在一起營巢,到達繁殖地時對已基本形成。營巢于人迹罕至的懸崖上、離岸的小島或碼頭、湖邊、河岸或沼澤地中的樹上,
有時一棵樹上有近10個巢,也有在湖邊或河邊岩石地上或湖心小島上營巢的。巢由枯枝和水草構成,亦喜歡利用舊巢,
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修理舊巢和建築新巢。每窩産卵3-5枚,白色、淡藍色或淡綠色,呈卵圓形、鈍卵圓形或尖卵圓形,
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全身赤裸無羽,大約在孵出2周左右,身上才被滿絨羽,
同時飛羽和尾羽開始長出。雌雄親鳥共同育雛,雛鳥將嘴伸入親鳥咽部取食半消化的食物,經過親鳥約60天的餵養,幼鳥才能飛翔和離巢,3年左右性成熟。
鸬鹚島是青海湖裏面的一座島嶼,又叫海西皮島。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布哈河三角洲不遠的地方,有兩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一東一西,左右對峙,傍依在湖邊。遠遠望去,這兩個島嶼就象一對相依爲命的孿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翹首遙望著遠方。這兩座美麗的小島,就是舉世聞名的鳥島。
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西邊小島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海西山所形似駝峰,
面積原來很小,現在隨著湖水下降有所擴大,島頂高出湖面七點六米。島上鳥類數量多,
在島上各占一方,築巢壘窩,全島布滿鳥巢。到了産卵季節,
島上的鳥蛋一窩連一窩,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所以,人們又把這裏也稱爲蛋島,平時所說的鳥島也主要是指這裏
鳥島之所以成爲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
主要是因爲它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
這裏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三面繞水。環境幽靜,水草茂盛,魚類繁多,是鳥類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
美麗的青海湖鳥島,是鳥兒的樂園,鳥兒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觀,
近年來,這優美壯麗的鳥島風光,這奇特的水禽生活,
曾吸引過多少遊人前來觀光,引來過多少人對它的憧憬和向往。
在鳥島的南部設立了鳥島管理站,又將鳥島南部劃爲自然保護區。
鳥島上的鳥類資源豐富,有著名的”珍禽之冠”黑頸鶴,也有忠于愛情、
喪偶之後不娶不嫁的斑頭雁……島上的鳥類共15目35科189種,約計10余萬只,以候鳥爲主,
約有八、九萬只之多。這裏的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的世襲領地。
每年春天,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等一起來到這裏,
主要遷徙于青海湖鳥島和南亞的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泰國、新加坡等地,數十萬只鳥類遷徙的壯美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