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聲除舊歲,牛氣沖天度佳節。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年的氣息撲面而來,這些關于春節的“冷知識”,有你不知道的嗎?
春節古時不叫“春節”
在古代,正月初一其實叫“ 元旦 ”、“ 元日 ”,春節一詞,其實是出現在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後1912年,民國建立,在曆法問題上,基本上確定“行夏曆,所以順農時;行西曆,所以便統計”,采用了公曆記年,規定公曆1月1日爲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
春節可能有兩個
春節還有“閏春節”又稱“ 閏正月 ”之說,據推算,自公元 1645年使用曆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 2800 年,農曆的閏正月將在1651、2262、2357、2520、2539、2634年出現6次。這種情況下,多是過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不過也有過兩次的。
沒有大年三十,除夕就過“二十九”
現行農曆是根據月亮從圓到缺的時間,平均周期是29.53天,而月份的天數必須是整數,這就導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現,即會出現30天和29天的情況 。如果過年這個月剛好是臘月,那麽這一年農曆就沒有大年三十了,除夕就是臘月二十九。
外國人也有過春節
春節並非中國的專利,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也過春節,比如:朝鮮、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緬甸、文萊、毛裏求斯。
倒貼“福”字講究多
傳統民俗中貼“福”字是有講究的,大門上的“福”字其實不能倒貼,水缸、垃圾箱和櫃子才要倒貼福字,旨在避諱倒水和倒垃圾時把家裏的財氣和福氣倒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
春聯也會有不同的顔色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又稱“桃符”,也作春貼、福貼、對聯、門對、對子等,粵語稱揮春(也作晖春),閩南語稱春仔 ,因在春節時張貼得名 。紅色有吉祥、避邪之意,多用紅紙書寫 。但也有例外,古時守制(服孝未滿的)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複用紅紙,廟宇用黃紙,因朝鮮族崇尚白色,清朝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鑲于內。
拜年抱拳有講究
中國傳統講究尚左貶右,所以抱拳時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謂“吉拜”;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女性抱拳與男性相反。
壓歲錢並不是“錢”
其實在古代,壓歲錢並不是“錢”,而是鑄成錢幣形狀的一種辟邪用品。相傳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妖怪叫“祟”,每到除夕之夜便出來害人,壓祟錢就是專門用來對付“它”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壓歲錢”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錢幣,每到過年,壓歲錢便是孩子們的重要期待,也是每個家庭過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孩子們圍坐在桌旁或是穿新衣齊聚正廳,給父母長輩列隊跪拜,由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有的老人們爲了增加熱鬧氣氛,會故作小氣,討價還價,孩子們則軟磨硬泡、甜言蜜語,直到把老人家的紅包都要幹淨或是哄搶一空,才滿意而歸,老人家們也是樂不可支,認爲這是新年的好兆頭。
過年小吃講究多
很多地方在守歲時准備的食品也是花了心思,都要討個吉利的口彩,比如: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棗(春來早),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
正月不理發
“正月理發死舅舅”的說法實際上是一個“誤解”。據考證,1644年清朝入關後,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壺頭 ” ,即剃掉前額上的頭發 ,在腦後紮一條長長的辮子 。許多人把遵從傳統習慣和懷念明朝的情感結合起來,約定每到正月裏大家都不剃頭,並將這個行動定名爲“ 思舊 ”,意思是“ 思念過去的曆史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思舊”的諧音附會成了“死舅”,遂有了流傳至今的民俗。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節俗”的傳承多了些選擇性,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地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過春節由“重儀式”向“重文化”轉變,不要因爲一場“誤會”影響了正常生活。
另外過年還有諸多禁忌,尤其在古代,更爲講究:
年夜飯開餐前,必須要先要爲祖先准備供品並祭祀祖先。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爲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甯。
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像這些吉利話兒也是人們的“除夕重要功課”。
還有言鬼、死、殺等不吉字語、照鏡子、打碎碗碟、惡聲謾語、隨地便溺、潑汙水、燈油于地等也是古人過年禁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