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關注與點贊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隨著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軍事戰略和步兵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作爲世界一流工業國家,英國陸軍是第一支將步兵由傳統的畜力運輸轉型爲機械化運輸的軍隊。
轉型後的英軍除了原有的步兵營外,還擁有了火力強大的機槍營。按1941年的編制,英軍步兵營的運輸工具爲:小型汽車8輛、30英擔卡車1輛、3噸卡車13輛、拖車32輛、裝甲運兵車2輛、運水車1輛、摩托車23輛、自行車31輛。
和當時世界上多數國家陸軍編制不同的是,英國陸軍步兵一直沿用著師一旅一營的編制。在加拿大軍的兩個步兵營到達香港之前,英軍共有4個步兵營駐防在這個殖民地。
其中皇家蘇格蘭步兵團第2營、米德塞克斯團第1營、拉傑普特第7團第5營均爲1937年前後到港。而第14旁遮普團第2營則爲1940年到達香港。
以上4個營中,訓練最好、戰鬥力最強的無疑是米德塞克斯團第1營。該榮譽團成立于1881年,其名義上所轄的各營先後參加過布爾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駐防香港的米德塞克斯營爲機槍營。該營兵力爲764人(內軍官36人)。
皇家蘇格蘭團的曆史更爲悠久,爲英王查理一世在1663年所組建。其第2營雖然在香港長期駐防,但很少進行營級以上的軍事演練,士兵的訓練水平不能算優秀,全營兵力爲769人(內軍官35人)。
印度部隊的編制與英國陸軍相同,被招募的印度青年按照招募地區,以及信奉的不同宗教和種族,以各榮譽團下屬的步兵營爲單位進行獨立編組。這樣就出現了以旁遮普、拉傑普特、俾路支、加瓦爾等地名命名的步兵營。
拉傑普特第7團第5營組建于1825年,榮譽團下屬各營分別在印度邊境、中國和中東地區打過仗。該營戰鬥力大致與蘇格蘭營相同,全營兵力爲892人(內軍官17人)。
旁遮普第14團第2營是1857年印度大起義後組建的部隊,其戰鬥力類似拉傑普特營,人員爲947人(內軍官15人)。以上4個營共有軍官103人,士兵3372人。
除了6個營的步兵外,香港守備隊編有一個工兵團,下轄第22 ( 227人)、第40工兵連( 234人)兩個工兵連和1個後勤分隊(72人)。工兵指揮官爲克裏福德上校。
雖然駐港的英軍僅是一支殖民地守備隊,但也有擔任後勤保障的衆多軍事單位,其中包括:440人的皇家陸軍後勤兵團; 175人的皇家陸軍通訊隊150人的軍械修理隊; 250 名衛生兵的醫療隊和30人的後勤分隊;20名維持軍風紀、被稱爲“紅帽子”的憲兵分隊。
按照倫敦戰前下達的作戰指導方針,香港守備隊在本島進行的防禦以水面阻擊爲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固守香港島內的雙重陣地,至少要堅守6個月。
爲了進一步加強香港的防衛力量,1940年5月,香港義勇軍擴充爲兩個步兵營。早期招募義勇軍采用志願人伍的方式,但1939年英國本土實行征兵制後,香港成爲第一個實行征兵制的英屬殖民地。
除了加入義勇軍炮兵和皇家海軍後備志願隊的人員外,擴編後的香港義勇軍爲7個步兵連和一個工兵連,共有軍官82人、士兵1296人,指揮官爲亨利.魯斯上校。
義勇軍第1和第4連由華人組成;第2連和第3連由混血人種組成;第6連(高射機槍連)爲葡萄牙人;第5連( 機槍連)和第7連爲英國人。義勇軍編制內原無工兵連。1940年, 守備隊司令部將各義勇軍炮兵連中的工兵調出,組成了義勇軍工兵連(共有官兵123人)。
加拿大的2個營援軍到港後,莫爾特比按照每旅3營的編制將6個步兵營進行了編組。爲其下屬的兩名旅長爲:勞爾森准將和塞德裏克.瓦利斯准將。
開戰前夕,莫爾特比命令瓦利斯准將指揮3個步兵營和部分炮兵進駐九龍半島的“醉酒灣防線”,這支被稱爲“大陸旅”的部隊編成爲:蘇格蘭營(軍官33人,士兵734人)營長懷特中校 ;
拉傑普特營(軍官17人,士兵875人),營長加多.若林森中校 ;
旁遮普營(軍官15人,士兵932人),營長基德中校;
第1香港/新加坡炮兵團( 3個連) ;
華人軍團(軍官2人,士兵46人),梅耶少校
在加強九龍防禦的同時,留守香港島的勞爾森准將指揮的3個步兵營也進入島內各防禦工事內備戰,這支被稱爲“港島旅”的部隊編成爲:
溫尼伯擲彈兵營(軍官42人,士兵869人),營長薩克利夫中校;
加拿大皇家步槍營(軍官41人,士兵963人),營長霍姆中校 ;
米德塞克斯營(軍官36人,士兵728人),營長斯圖爾特中校;
留在島內的還有魯斯上校指揮的香港義勇軍(軍官29人,士兵697人)和部分機動炮兵及工兵等部隊。
英國守軍約1.4萬余人。其中英印部隊11000人(4個營,包括皇家蘇格蘭步兵團第2營、米杜息士團第1營、第7拉吉普團第5營、第14旁遮普團第2營和炮兵、工兵部隊),加拿大兵團作戰員1973人(一說1975人) ,香港義勇軍1387人。
感謝您的關注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