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關珺冉(發自馬來西亞吉隆坡) 編輯|漆菲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表示,短期內來看馬來西亞是貿易戰的受惠者,但長期而言,馬來西亞不可能成爲贏家,因爲貿易戰沒有贏家。
幾聲響亮的爆竹聲中,馬來西亞登嘉樓州的龍運隧道施工現場被展示在聚光燈下。7月25日,一度被擱置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下稱東鐵項目)在此舉行了複工儀式。
這一項目被視爲“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也是中馬之間迄今最大的經貿項目。但就在一年前,馬來西亞政府叫停該項目,甚至傳出“項目被取消”的聲音。
叫停項目的是全球最年長的國家領導人、94歲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這位中等身材、滿頭白發、精神矍铄的老人、曾執政馬來西亞長達22年。第二次回歸總理職位之時,他抛出強硬言論:“中國向馬來西亞投資,建立企業,雇用當地人,如果能帶來資本和技術的話,是值得歡迎的事。但是,現在我們從中國的投資中什麽也沒得到,我們不歡迎這樣的投資。”
今年以來,隨著馬哈蒂爾兩次訪華,表示積極支持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東鐵項目、大馬城項目等中資項目相繼得以重啓。“各方疑慮得以解開,馬中關系將進入最好時期。”馬來西亞對華特使陳國偉向《鳳凰周刊》表示,“今年是馬中建交45周年,將成爲提升兩國友好關系的重要年度。”
叫停中資項目並非對抗中國
馬哈蒂爾走馬上任後,立刻兌現當初競選時的承諾——重新審查前總理納吉布簽署的項目協議。除了東鐵項目之外,涉及中資的項目還包括吉隆坡-新加坡高鐵項目、碧桂園的森林城市項目、馬六甲的皇京港項目以及吉隆坡的大馬城項目等。
2018年5月在接受《南華早報》采訪時,馬哈蒂爾直言:“我們將遵守所有已經簽署的協議,對于中方的擔憂,我們已經明確,將重新審視這些合同。因爲這些項目對于政府而言耗資巨大,並可能産生無法承受的債務。”截至2018年,馬來西亞負債規模占到其國內生産總值(GDP)的80.3%,遠遠超出此前設定的最高上限55%。
自從新政府宣布要重審中資項目後,多個項目被叫停或受沖擊。2018年7月4日,馬來西亞政府下令暫停由中企承建的價值約220億美元的三個大型項目,包括東鐵項目以及兩條造價超過10億美元的管道。次日,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宣布暫停一系列基于石油提煉與石化綜合發展計劃的天然氣與石油管道項目,預計造價爲8億美元,竣工後將連接馬六甲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位于邊佳蘭的多處石油設施。
碧桂園在柔佛州的森林城市項目早在2018年初就備受爭議。當時還是反對黨領袖的馬哈蒂爾公開批評說,認爲該項目會導致大量潛在的中國移民進入馬來西亞。當選總理後他重申反對立場:表示今後不會給這類地産投資客發放綠卡。鑒于這種情況,森林城市項目一度遭遇停售。
今年7月,馬來西亞當局扣押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在彙豐銀行賬戶中超過10億林吉特的資金,理由是涉及未完工的油氣管道項目。“我知道石油管道80%的資金已經支付了,但實際上僅完成了13%的建設。”馬哈蒂爾說,“既然項目已被取消,政府有權追回資金。”
備受矚目的東鐵項目早在兩年前動土之時就招來非議。當地右翼非政府組織批評現場沒有馬來西亞國旗,大會司儀也是用的華語主持人,“仿佛一場在中國舉辦的活動”,並指責時任納吉布政府出賣國家。當地多家環保組織也提出擔憂,稱該項目除了會破壞生態環境,還會導致國家背負巨債。該項目在停工前,已經完成10.18%的工程。
“推進東鐵項目需要大幅削減項目成本,唯有建設方大幅降價,該項目才會有財務和經濟上的可行性。”林冠英對此表態說,在該項目上,馬來西亞傾向選擇與合作的中資企業“重新磋商”,以降低飙升的開銷成本。
盡管馬哈蒂爾和其執政聯盟數次抨擊中資項目,但其主要矛頭其實指向的是納吉布前政府,而非對抗中國。此次重審的項目也並非僅有中資項目,其他國家所投資的衆多項目也在重審之列,均爲前政府的遺留合同。
“新政府對前政府的不信任是導致該項目被叫停的直接原因,政治因素大于經濟因素。”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向《鳳凰周刊》解釋說,“與馬來西亞新政府的合作還需要一段磨合的過程。如今的執政團隊缺乏經驗,不光是中國的投資項目,日本等其他國家的投資項目也存在問題。”
中企助力大馬實現産業升級
雖然中資項目遭遇阻遏,但馬哈蒂爾上任一年內兩度訪華,修複關系的意願積極。他上任僅3個月就到訪中國,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強調馬來西亞對華友好的政策不會變,並積極看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今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馬哈蒂爾再次訪華,並作爲東盟國家代表演講,重申馬方將積極支持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論壇舉辦前夕,他還宣布重啓大馬城項目。他表示,大馬城項目將對馬來西亞希望參與的“一帶一路”倡議做出重大貢獻。
有馬來西亞官員私下向《鳳凰周刊》透露,泰國曾向中方提出抗議,因爲泰國是今年東盟輪值主席國,他們認爲由泰方代表東盟發言較爲合適。“但中方最終安排馬哈蒂爾演講,足見對中馬關系恢複的重視。”
“新政府上台以後,中國官方和民間在一段時期內對馬來西亞政府一直持觀望態度。馬來西亞時隔61年才實現政權更叠,其他國家政黨輪替期間會發生動蕩局面,甚至殃及人民。但是馬來西亞是和平過渡。”陳國偉告訴《鳳凰周刊》,馬來西亞原本對外設有多位“特使”,包括對美國特使、對東南亞特使等。新政府成立之後,取消了其他所有“特使”職位。
“我是目前留存的唯一特使,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中方信服,馬來西亞視中國爲一個重要國家,不只因爲中國是生産和消費大國,更重要的是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神速,這些都值得馬來西亞學習。”陳國偉說。
經曆八個月的密集談判,馬哈蒂爾在第二次訪華前夕簽署了東鐵項目相關補充協議,將成本從最初的655億林吉特降低近三分之一,至440億林吉特;重啓後的線路從原計劃的688公裏縮短到640公裏,計劃于2026年底前完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表示,項目重啓後,馬來西亞本地承包商的參與機會將從30%提升至40%,當地人也能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2019年7月25日,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複工儀式在登嘉樓州龍運隧道舉行。
“如此大體量的項目進入馬來西亞,讓更多當地公司參與無可厚非。這一次表面看是中國讓利,但‘一帶一路’項目只有惠及當地百姓,才能走深、走實。”許利平認爲,此次合作也能爲今後的其他“一帶一路”項目樹立標杆:“例如要重視項目合同的法律效益,符合當地法律和國際法,這是工程成敗的根本。工程進行中,即使是政權相當穩固的國家,也要考慮其政治風險。”
碧桂園的森林城市項目也在今年迎來轉機。2月,馬哈蒂爾親自爲森林城市頒發證書,表彰其響應大馬政府的“經濟適用房議程”計劃。7月,森林城市憑借創新智慧城市系統榮獲第五屆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成爲馬來西亞唯一獲獎者。8月,林冠英一行到訪廣東碧桂園總部,他高度認可碧桂園發展機器人産業的前景,並表示“歡迎其將更多科技項目帶進大馬”。
如今在首都吉隆坡,街道主幹道均被華爲的廣告覆蓋。今年2月,馬來西亞電信公司明訊宣布與華爲簽署諒解備忘錄,加速當地5G發展。而早在兩年前,阿裏巴巴就將全球電子商務平台落地馬來西亞,助力當地千家中小企業進入全球貿易。
陳國偉直言,中國在數字經濟和高科技産業的成就非常顯著,而馬來西亞在原産品和農基産品方面也有著極大潛能,“希望未來更多優質高端的中資企業到馬來西亞投資,助力馬來西亞實現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
“兩個大象打架,我們不想被踩死”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兩個超級大國都在重組各自的全球供應鏈,這種變化在東南亞地區體現得尤爲明顯。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馬來西亞批准的直接外資增加了48%,累計達805億林吉特。其中,來自中國的直接外資達197億林吉特,相較于2017年增長410.8%,爲最大投資來源;來自美國的直接投資僅爲32億林吉特。
然而,僅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國的直接投資達到115億林吉特,成爲馬來西亞最大直接投資國。美方湧入的資金主要來自電氣和電子領域,美光科技公司及捷普集團共計帶來15億林吉特的投資,槟州成爲其首選目的地,投資已在今年第一季度獲批。而中國對馬來西亞第一季度的直接投資低于去年平均水平,僅爲44億林吉特。
有分析認爲,中美在馬來西亞有著不同利益考量,對美國而言它是“避稅天堂”“産業轉移重地”,對于中國而言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東盟成員國。與中國相比,美國僅僅是“初來乍到”馬來西亞市場,直接投資額的反超遠不能證明美國在涉及馬來西亞的競爭中“拿下一局”。
林冠英今年8月在接受《鳳凰周刊》采訪時透露,爲了在第二季度讓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額加倍至88億林吉特,馬方已經跟中方商議,將設立一個“特別投資管道”。“通過該管道,能爲來大馬的企業減少那些繁文缛節的手續,尤其在高科技領域。”
據陳國偉介紹,過去半年來,有不少中國企業家來到馬來西亞考察,向其咨詢業務,包括國企和民企。“我們歡迎高端、環保、低碳的企業來馬來西亞發展。”
“兩個大象打架,我們不想被踩死。”印尼前商務部長馮慧蘭的觀點代表了不少東南亞國家對于中美貿易戰的態度。在她看來,貿易戰將導致産能轉移出中國,看似東南亞國家受益,其實被置于更長遠的風險當中。
許利平認爲,中美貿易摩擦對馬來西亞影響複雜,無法簡單做評判,馬來西亞也很難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一些海外貿易和投資轉移到馬來西亞是其收益的一部分,但電子元器件等産品受到的影響對它來說,則是一個打擊。通過這次産業鏈的重構,中馬彼此或許也能獲得新的機會。”
林冠英也表示,短期內來看馬來西亞是貿易戰的受惠者,但長期而言,馬來西亞不可能成爲贏家,因爲貿易戰沒有贏家。“全球經濟現在缺乏信心,馬來西亞和其他東盟國家都將受到影響。希望中美兩國能坐下來繼續磋商,尋求解決方案。”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作,獨家發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