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建立了我國高等院校中的第一個考古學專業,至今已有70年曆史。考古文博學院在此基礎上成立、發展、壯大,這一方面是北京大學很早就開始的考古教學與研究活動的繼續,一方面是我國急需培養考古文博人才的必然要求。
考古樓
紅五樓
勇開風氣
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爲標志的現代考古學傳入我國。
勇開風氣之先的北京大學,1922年即在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馬衡爲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爲考古學通信導師。這是北大考古專業的前身。
1923年,在考古學研究室又成立古迹古物調查會。次年,古迹古物調查會更名考古學會。從此便開始了一系列考古工作。1925年,陳萬裏受考古學會委派參加美國哈佛大學華爾納敦煌考古隊,馬衡赴朝鮮參觀樂浪墓發掘;1926年,與日本東亞考古學會聯合組成東方考古學協會,在東北地區發掘貔子窩(1927)、牧羊城遺址(1928);1927年,與瑞典斯文赫定聯合組成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北京大學教務長徐炳昶任中方團長,黃文弼作爲團員在新疆羅布淖爾、吐魯番和塔裏木盆地進行爲期3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1929年,馬衡、傅振倫調查河北燕下都遺址;1930年,與北平研究院等合組以馬衡爲團長的燕下都考古團,發掘燕下都老姆台遺址;接著又調查了洛陽的漢魏故城;1934-1937年,整理所藏金石拓本、文物和西北科學考察團存北大的居延漢簡。這些工作爲以後北京大學的考古教學和研究打下了基礎。
1934年,馬衡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兼任考古學研究室主任。
1946年,北京大學因日本侵華而南遷八年後返京,成立以向達爲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思永、裴文中先生爲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1947年,以胡適爲首的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成立。次年,正式開始籌備博物館,由韓壽萱出任館長。
1924 年9 月,北京大學國學門同人在三院譯學館原址合影
前景廣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爲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1952年,在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的積極支持下,北京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正式設立,蘇秉琦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聘請鄭振铎、裴文中、夏鼐、林耀華、郭寶鈞諸先生爲兼任教授。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北京大學博物館以及燕京大學史前博物館合並成爲考古教研室文物陳列室。同年,北京大學與文化部、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之後三年間共舉辦了四期,先後參加培訓學員達346名,後大多在全國各地的考古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到60年代中期,考古專業的課程設置、師資培養和學術研究均取得重大進展。基本上形成比較完備的教學、科研體系;培養出一大批專業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的考古專業畢業生;師資方面,專業成立之初形成的以外請教員爲主的局面也基本得到改變;其間還獨立組織了河北邯鄲、陝西華縣、河南洛陽王灣、北京昌平雪山、山西大同雲岡等田野考古發掘實習和古代建築與佛教石窟調查實習。
在成立之初,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就把培養學生的田野工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其中1957年的河北邯鄲實習,是考古學專業開始自主組織的田野考古實習,制定了“調查——發掘——整理——編寫報告”的完整訓練模式,被中國考古學界稱爲“北大模式”。
1958年,還開始了有計劃的中國考古學教材的編纂工作。70年代中後期,經過文革十年浩劫、教研活動數載停滯之後,考古專業開始步入興旺發達的時期。1975年,《中國考古學》各段講義及其輔助教材已初步編纂出來。
1977年,隨著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恢複,開始實行學分制和學位制度。1981年,考古專業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爲博士點。
1952年,第一屆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開學典禮
發展新階段
1983年,北京大學的考古教學和學術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其標志就是北京大學考古系正式成立。7月11日,北京大學校長辦公會議決定,考古專業從曆史學系分出而獨立建立考古系,任命宿白爲第一任系主任。
1988年,考古系更名考古學系,嚴文明任系主任,考古學被國家教委確定爲全國高校重點學科。同年設立博物館學專業,並開始招生。
1992年,李伯謙任系主任,考古學系與曆史學系共同建立的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後流動站開始工作。
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1993年,國內高校第一所考古專業博物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成開幕,爲考古學系的教學科研以及北京大學的對外文化交流創造了新的良好條件。
1998年,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與國家文物局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將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擴辦爲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又名“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這是北大考古曆史上的又一裏程碑。她既爲考古學研究在利用北京大學多學科綜合優勢方面創建了一種新的運行機制,同時又爲向校外延攬人才,吸引其他考古教學科研單位的優秀研究人員共同從事國家重點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這無疑爲北大考古教學和研究獲得更大和更全面的發展創造新的條件和動能,是北大考古教學和學術研究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00年,高崇文任主任。2002年5月4日,“考古文博院”正式更名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高崇文任第一任院長。之後,在趙輝(2006)、杭侃(2014)、孫慶偉(2018)、雷興山(2019)曆任院長的統籌規劃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體系,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形成今日北大考古的學科布局和特色。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現有考古學系和文化遺産學系(2007年設立),前者有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曆史時期考古、外國考古、科技考古等5個教研室;後者有博物館與文化遺産、古代建築、文物保護等3個教研室。另有考古科學實驗室和北京大學考古實驗實踐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2009)、北京大學考古虛擬仿真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2016),以及陶瓷考古與藝術研究所、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宗教考古研究所、中國古代玉器暨玉文化研究中心、圖書館(包括蘇秉琦圖書室和張政烺文庫、張光直文庫等)、教學標本室(包括通史、舊石器、陶器、瓷器、動植物、體質人類學、古建築標本)等多個教學科研機構,並建有遼甯營口金牛山、內蒙呼和浩特大窯、湖北天門石河鎮、山西曲沃曲村、北京房山琉璃河、四川忠縣幹井溝和河南南陽八裏崗、陝西扶風周原、河南淮陽平糧台、福建安溪下草埔、江西景德鎮等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或考古工作站。
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成立,下設史前考古、原史考古和曆史考古三個研究室。
2003年12月15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系聯合成立“中國文化遺産保護與考古學研究國際中心”。2019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爲國際文化遺産研究提供交流平台。
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創新體制機制,共同建設“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搭建“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平台,共同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這將爲文博事業的發展打開新局面,推動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
2021年11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群一行來北大調研,指導北大考古學科建設和文物保護工作,與北大邱水平書記、郝平校長就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進行交流,對北大建設世界一流考古學科表示支持。
2020年11月26日“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座談會暨國家文物局 北京大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
如何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始終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科建設的核心問題。隨著基礎條件的逐步改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北大考古在考古學和博物館學兩個專業的基礎上,先後增設文物保護專業(1993)、古代建築專業方向(1998)和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考古學方向)(2017),不斷完善培養方案,融課程思政教育內容于專業教學,明確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選修課三個層次的專業課程,已形成以中國考古學爲“體”、科技考古、文化遺産保護技術爲“用”,外國考古學爲補充的學科體系,凝練出以中國考古學和田野考古實習爲核心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加強通識教育,提升學生人文科學素養。
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田野教學是北京大學考古育人體系的核心環節。自1957年在河北邯鄲開始田野考古實習起,北大《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已走過六十多年的曆程,建立的“北大模式”影響深遠,其內涵也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如今實習課程實現不同專業學生全覆蓋,包括考古、博物館、文物保護、文物建築、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考古學方向)等專業及方向,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新增“保護、利用”、以及實驗考古等環節和信息化內容,以實習基地爲依托,積極探討考古教研與當地經濟、文化振興相結合,從而形成更爲完整的全新的訓練模式。《田野考古實習》課程先後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授課教師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將解決考古學術問題的重要遺址作爲實習基地,將學生學習內容與重大科研相結合。
自1990年開始評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參加或主持的獲評項目高達34項。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開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其中參加或主持的項目有15項。
1957年9月至1958年1月,1953級本科生于河北邯鄲進行生産實習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2019級本科生于甯夏鹽池張家場遺址進行田野考古實習
在田野中尋求真知,守正創新,務實致遠。目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積極推動校地合作,正在重點建設山東臨淄、陝西周原、甯夏鹽池三個標准化的實習基地,同時積極籌措海外考古基地。根據新時期考古學科發展的情況,正大力推動考古實習基地的標准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國際化,即“基地+”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田野考古發掘的新方法和新理論,同時進一步完善田野考古實習課程的教學體系,依托考古實習基地建設虛擬教室,改革田野實習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推動高校田野教學實踐中5G和VR技術的新應用,把實習基地及田野實習建設成傳播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以及中國文化的新名片。
2021年10月9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鹽池基地揭牌儀式
話語體系建設
在專業開創初期,北大考古便積極進行考古學話語體系化建設,繼1975年初步編纂《中國考古學》各段講義及其輔助教材之後,1985年以鄒衡爲主任,進一步成立“北京大學考古學叢書”編委會,旨在出版考古系教材、專著和學術論文。2020年6月,決定將建設“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教材書系”工程作爲學科發展戰略,加強學術成果轉化,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積極建設和完善中國考古學的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爭取在我國高校中率先建成初具規模的外國考古專業方向的課程體系,同時加快中國特色的文化遺産學課程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國家文化戰略和文化遺産保護大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獲得20項國家級、省部級的教學成果獎項。其中鄒衡執筆《商周考古》獲首次頒發的國家級優秀教材獎;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特等獎,《古陶文彙編》獲國家首屆古籍整理圖書三等獎;《田野考古實習課程》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感悟考古》課程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清官式大木作虛擬仿真教學實驗》獲評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中國建築的科學認知:北大文物建築田野記錄與價值發現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踐》先後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新石器時代考古教學與研究”榮獲北京市高教局高校教學一等獎;文物保護專業獲評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文化遺産踏查與測繪實習》獲評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清官式大木作”虛擬仿真教學課件獲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師自制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創新大賽自由設計類二等獎,等等。
如今北大考古擁有國內高校最完整的考古學科體系,學院凝聚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科方向均衡、規模效應明顯的頂尖師資隊伍,現有教師4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含新體制副教授)17人,助理教授9人。同時還十分注重發揮退休老教授的作用和借助其他單位的教學科研力量。
總之,師資配置日趨合理,師資力量爲全國高校考古教學科研單位中最雄厚者。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作爲國家重點學科,擁有一批在國內乃至國際享有很高威望的專家學者,和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學者及學術帶頭人,考古教學和科研處于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力,享有“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21世紀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的贊譽。
科研團隊建設
長期以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極爲重視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尤其是促動孵化高水平人文交叉、文理交叉、文工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加強優勢學科方向,如中國考古學、田野考古、陶瓷考古、佛教考古以及科技考古(特別是碳十四測年、古DNA)等方向的團隊建設;等等,以推動教學科研的縱深發展,積極謀求對世界考古的貢獻。
人類演化研究中心
目前,正積極籌建人類演化研究中心。早期人類及其文化的研究自從北京猿人化石發現以來,一直是國際國內學術界十分關注的課題。圍繞這一課題,在裴文中、賈蘭坡、呂遵谔、王幼平先後指導與主持下,曾參加過廣西大新縣牛睡山黑洞巨猿牙齒化石的發掘和北京周口店、湖北長陽、五峰、內蒙古呼和浩特大窯、四川資陽鯉魚橋、遼甯營口金牛山、山東沂源、河南南召小空山、河北涞水北邊橋、湖北江陵雞公山、南京湯山、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遺址、廣東磨刀山與黃門岩遺址、新疆通天洞遺址、四川皮洛等舊石器遺址的調查和發掘,其中金牛山人化石和南京湯山人化石、新疆通天洞遺址、四川皮洛等重大發現在國際上産生了很大影響。雞公山人類活動遺迹對我國早期人類居住遺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鄭州地區多個遺址的研究工作確立了中原晚更新世古人類文化發展序列,揭示出中原地區現代人出現的考古學證據。新疆通天洞遺址、廣東磨刀山與黃門岩遺址、四川皮洛遺址對于研究東西方早期人類遷徙與舊石器文化交流、早期東亞現代人起源、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等課題,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此外,近年來以舊石器時代石器和骨器的制作與使用爲主要內容的實驗考古也有重要進展。
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考古研究
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考古研究一直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工作的重點。幾十年來,在蘇秉琦、鄒衡、俞偉超、李仰松、高明、嚴文明、李伯謙、劉緒、趙輝、孫華、徐天進、張弛等指導、帶領和主持下,北大師生參加調查和發掘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遺址已達數百處,其分布範圍幾乎已涵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省區,諸如陝西西安半坡、華縣柳枝鎮元君廟、泉護村南台地、河南洛陽王灣、河北邯鄲澗溝、龜台寺、山東長島北莊、諸城前寨、昌樂鄒家莊、湖北黃陂盤龍城、甘肅蘭州青崗岔、青海樂都柳灣、貴南尕馬台、廣東南海鱿魚崗、北京昌平雪山、河南鄧州八裏崗、鄭州二裏岡、安陽大司空村、偃師二裏頭、江西清江築衛城、吳城、山東臨淄、湖北紀南城、陝西周原、山西曲沃縣曲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
通過大量調查發掘和綜合研究,不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年代分期、聚落演變、社會結構、農業起源等課題的研究上;在青銅時代文明與國家起源、夏文化探討、先商與先周文化、東夷文化、鄭州商城與安陽殷墟考古分期、周代晉侯墓地、商周青銅文化結構體系和甲骨、金文與簡帛文字等課題的研究上均取得了豐碩成果。
特別是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課題,深入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加強了多種學科的交叉與合作,極大地促進了研究的深入發展。其中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獲首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獲二等獎;孫慶偉《追迹三代》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劉緒《晉文化》獲北京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等。此外,李仰松主持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調查,民族考古研究亦有不少收獲。其中一些調查成果,如《滇西南與海南島——民族考古調查報告集》正在整理,即將付梓。
目前,新石器商周考古教研室正以歐亞乃至全球視野,重點對聚落演變、文明探源、農業起源等重大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科學闡釋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區域發展互動與變遷、以及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問題。
2021年7月5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三星堆遺址K8祭祀坑發掘團隊部分隊員
漢和漢以後各代的考古學研究
關于漢和漢以後各代的考古研究,除了各類遺存的年代分期,城址、墓葬制度和譜系的構建等,重點集中在佛教石窟和瓷窯遺址的調查與發掘。在閻文儒、宿白、馬世長的指導主持下,對全國大部分佛教石窟進行調查,並重點對山西大同雲岡、河南洛陽龍門、甘肅敦煌、麥積山、新疆克孜爾、甯夏須彌山、山西天龍山等石窟做了實測記錄和研究。在此基礎上,閻文儒撰寫了《中國石窟藝術總論》《龍門石窟》等一系列論著;宿白將考古學方法運用于石窟寺研究,開創了石窟寺研究的新階段。他主編的《中國石窟·克孜爾石窟》(一-三)獲考古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中國石窟·龍門石窯》、《中國石窟·庫木吐喇石窟》等被譯爲日文出版發行,其專著《中國石窟寺考古研究》獲1996年美國史密森學院和東亞藝術研究中心聯合頒發的第二屆島田著作獎。孫華等主編《中國佛教石經•四川省第一卷》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佛教文化研究中心頒發的2015年度“沼田智秀圖書獎”。
在宿白、楊根、權奎山、秦大樹主持下,結合學生實習,重點發掘了河北磁縣觀台窯、江西豐城洪州窯、四川江油青蓮窯、越窯、定窯、景德鎮禦窯廠等20多處著名的古代窯址,調查了各地窯址數百處,並在海外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及、伊朗、日本、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柬埔寨、法國、匈牙利等國家開展出土中國瓷器的調研,將陶瓷考古研究推進到新高度。觀台等窯址的發掘和研究成果獲得1994年日本著名陶瓷學者小山富士夫第十五回紀念獎。洪州窯的發掘與雞公山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存及晉侯墓地的發掘與研究一起獲北京大學首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大獎。
在進行瓷窯調查發掘的同時,陶瓷考古團隊還注意對古代瓷器的燒制工藝技術等展開分析研究,舉辦了多次實驗考古教學。
目前,曆史時期考古教研室聚焦陵墓制度、石窟寺考古、陶瓷考古、民族考古、喪葬習俗、文明互鑒等重大課題,嘗試用考古資料闡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政治格局的形成和發展,系統論證傳統社會政治文化的多元性與同一性,深入探討文化傳承與文明交流互鑒。在研究思路上,積極探索運用考古資料進行曆史建構,連接起考古學與社會史、思想史之間的紐帶。
文物建築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文物建築專業方向,提出“以建築見證文明”的學科目標,獨具特色。每次踏查實習的文化遺産點在100~150處之間,自建立以來,已調查、測繪了1500多座建築。在建築精細斷代與形制時空框架建構、宋金元明木構建築的新發現、建築考古遺址複原、金屬建築、石窟寺營造以及數字化等方面,成績斐然。
2021年3至7月,2018級文物建築專業本科生于浙江、河南、湖北等地進行文物建築和文化遺産踏查實習,于山西太原崇善寺、大同關帝廟、雲岡39窟、應縣木塔進行測繪實習
科技賦能
北大考古始終重視科技賦能,重視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深化考古學研究。現在已形成較爲完備的考古科學實驗室。
在考古年代學方面,擁有碳十四常規測年、碳十四加速器質譜測年、不平衡鈾系法測年、熱釋光測年、電子自旋共振法測年等多種年代測定手段。陳鐵梅、原思訓參加研制的“碳十四測定年代用中國糖碳標准”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運用上述手段,取得一系列新的測年數據,在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及佛教石窟寺考古研究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年代學居于世界前列,成爲我國第四紀年代學研究中心。
在材料分析、文物保護的實驗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績。前者如,通過對考古資料的成份分析探討古代制品的産源、流通和工藝技術等課題,已初步形成規模化的數據庫;後者如利用同位素方法探討古代陶器文化之異同、各區域青銅文化源流,對古人類食性與環境及大遺址保護、絲織品保護、簡牍保護等重大課題進行研究,且不乏發明專利。
2021年11月,開始建設生物考古實驗室。該實驗室將以考古學問題爲導向,與學院既有學科方向相互補充,結合語言、曆史、地球科學等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探索人類起源、人群遷徙和混合、動植物馴化以及古微生物進化機制等重大學術問題。
2022年3月10日,“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和“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動植物考古年代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標志著北大考古又走向一個新的裏程。北大考古將以此爲契機繼續發揮學科優勢,多元合作,加強交叉研究,積極申報考古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促進考古學科轉型和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
2022年3月10日,王博、孫慶偉、闫亞林、羅靜爲“考古年代學聯合實驗室”揭牌
人才培養
北大考古強調文理交叉、與時俱進,努力培養人文素養良好、專業基礎紮實、理論實踐並重、富有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考古學和文化遺産學領軍人才。目前,以每年50名本科生、24名碩士生和18名博士生的規模,向國內外輸送不同層次的專門人才。此外,每年還接收國內外一定數量的進修生和進修教師,不定期舉辦考古學和博物館學高級研討班、碩士課程研究生班以及田野考古培訓班等。
考古專業教育70年來,北大考古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畢業生,投身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考古文博行業,紮根田野一線,爲考古學貢獻北大力量。截至目前爲止,已培養出本碩博畢業生3136人(含大專班52人),其他畢業生3578人,接納了蘇聯、越南、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波蘭、匈牙利、挪威、瑞典、丹麥、比利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墨西哥、斯裏蘭卡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190名,將中國考古學推向世界。
同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曾先後邀請美、英、日、韓等國家和我國港台地區的學者前來講學,教師經常外出參加學術會議、訪問、講學或合作研究;並同美、日、土耳其、匈牙利、蒙古、波蘭等國學者合作進行田野考古發掘和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來,舉辦了多場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和系列講座(線上、線下)。通過這些交流,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教研水平和國際視野,促進了學科建設。
出版著作
考古專業教育70年來,北大考古艱苦創業,不斷進取,排除幹擾,克服困難,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各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迄今已發表的學術著作達400余部,學術論文和報告4700余篇。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已出版稽古系列叢書5部、《考古學研究》13卷、《古代文明》16卷。截止2022年4月,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已出版《古代文明研究通訊》92期,震旦系列叢書41部,博雅書系5部,論文集2部和圖錄1部。此外,陶瓷考古與藝術研究所、中國古代玉器暨玉文化研究中心也已分別出版《陶瓷考古通訊》8期、《玉器考古通訊》14期。
“七五”以來,我院承擔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0余項。目前,正在進行的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項目37項。我院曆年獲得各項獎勵60項,其中國際和國家級獎5項、省部級獎55項。
學院出版物
考古專業教育70年來,北大考古積極承擔國家文物事業戰略規劃、政策法規、標准體系、流失文物追索、人才培養和遺産活化展示利用等重大任務,爲國家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及申請世界文化遺産工作提供基礎研究、咨詢報告和政策建議,做出前沿成果,提升學術話語權,爲中國特色考古學科發展提供理論方法體系支撐,推動國家考古文博事業發展。
回顧過去,成績令人欣慰,展現未來,任重而道遠。時代在前進,我們取得的成績與考古事業發展的要求、與國際水平都還有距離。我們在考古學理論建設、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不同學科間的合作、國際合作交流、繼續教育、公衆考古、外國考古等方面還應加緊努力,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水平,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有決心和信心,“擴大優勢,建設體系;特色布局,面向國際”,守正出新,笃行致遠,建設具有國際視野、世界格局的一流考古學科,在新時代爲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貢獻北大力量。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來源 | “文博中國”微信公衆號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 劉婧涵
複審 | 郭曉蓉
監制 | 李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