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張海妮
符懋贊。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20年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金融開放”再一次成爲衆多金融界領袖和專家學者熱議的主題之一。實際上,近年來我國針對金融開放的政策措施頻出,多渠道開放並舉下,金融對外開放步伐日益加快,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面對金融開放提速,外資銀行如何處理好與中資銀行的競合關系?疊加今年疫情沖擊,外資銀行如何把握新的增長點?科技加持下,數字化是否爲銀行升級服務的唯一選擇?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符懋贊。
作爲亞洲知名金融機構,自1984年在北京開設了第一間辦事處以來,大華銀行在華展業已36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2007年,大華銀行的在華全資子公司——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總部設在上海。
中外資銀行可對接優勢、共謀發展
NBD:近年來,中國針對金融開放的政策措施頻出,尤其是對于銀行業的開放,一些門檻逐步降低或取消。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外資銀行如何處理好與中資銀行的競合關系?
符懋贊:我行非常歡迎這一系列的金融開放措施,這些決定顯示了中國繼續加大金融領域開放力度的決心。我們相信這些措施將鼓勵外資銀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以創造更多的增長機遇。
中外資銀行在服務企業跨境業務上各有特點和優勢,中資銀行本地客戶基礎雄厚,而且更加了解本地客戶的業務發展和需求,而外資銀行海外機構網絡發達、熟悉海外市場環境、並且在國際市場運作模式和跨境金融産品上有較多的經驗。雙方可以對接各自的優勢,共謀發展。
例如,我們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就“一帶一路”業務發展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去年,我們攜手中國農業銀行新加坡分行,在其《可持續融資框架》下成功落地2億美元的綠色銀團貸款,也是該行首單在《可持續融資框架》下的綠色貸款。在集團支持下,我們也將和恒豐銀行展開多維度合作,以期更深入地參與到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開放的進程中。
NBD: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中資企業“走出去”和外資企業“走進來”。在您看來,這爲外資銀行帶來哪些業務發展機遇?
符懋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下各項國際合作項目的開展,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在外部環境多變的情況下,中國企業積極尋求在全球範圍布局以降低風險。在國際化戰略方面,很多企業都采取“1+N”的策略,將中國本土作爲銷售和供應鏈網絡的重要市場,同時發展更具韌性的區域供應鏈網絡,以貼近和開拓國外終端市場,降低運營成本。
其中,外資銀行能夠提供很多金融協助和統籌。不管是幫助企業在當地直接投資落地,還是提供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現金管理、外彙和避險産品、跨境資金池等金融解決方案,銀行都可以提供全方位協助。
這裏要特別提一下東南亞——這個“一帶一路”上的重點投資區域。在全球存在多種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東盟合作夥伴關系穩步向前發展,今年一季度,東盟也成爲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6月份,我們做了一個對外直接投資的線上研討會,在會前問卷調研時發現,近9成企業看好東盟市場,超過半數的企業將繼續推進對外投資策略甚至增加對外投資,另有28%的企業計劃將對外投資目的地轉向東盟地區。
相信伴隨東盟各國在疫情後逐步解禁和複工複産,中國和東盟也將以貿易爲支點,在多領域開展經貿往來。而這對于像大華銀行這樣根植東南亞八十余年的銀行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機遇。近期,我們已爲中國多家通訊、能源和基礎建設的龍頭企業在東盟拓展提供了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滬新在數字經濟上將更深入合作
NBD:長期以來,上海和新加坡在經濟領域合作緊密,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亦是新加坡大華銀行在華的全資子公司。在您看來,滬新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可以從哪些方面進一步推進?
符懋贊:去年,中國與新加坡簽署滬新全面合作理事會成立的諒解備忘錄,宣布在共建“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營商環境便利化、城市治理、人文交流六大領域深化合作。這六大方面的合作都可以延伸到金融領域,例如,在“一帶一路”倡議項下的投融資合作,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和人民幣國際化,以及金融科技等領域。
而新加坡是進入東盟市場的主要門戶,2018年新加坡與上海的貿易額就已達135億美元,占新中貿易總額的13.6%。伴隨東盟各國在疫情後逐步解禁和複工複産,相信新加坡和上海之間的經貿業務往來將更加頻繁。因此,銀行也應該發揮金融穿針引線的作用,服務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另外,2020年也是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上海在中國國內城市數字化轉型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新加坡同樣領跑東盟數字經濟。相信借此合作年契機,新滬在電子商務、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産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將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NBD: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實際上,近年來許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措施均在上海先試先行,這也爲銀行業發展帶來了政策紅利和機遇。作爲總部位于上海的外資銀行,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如何看待並且把握這些機遇?
符懋贊:上海是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也是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作爲總部位于上海的外資銀行,我們搭乘開放的東風,多項業務取得進展。例如,我們成爲上海期貨交易所第三家外資銀行會員,也促成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一帶一路‘黃金之路’”項目等。
上海要建立全球人民幣金融資産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這就包括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發展人民幣彙率及外彙衍生品市場。作爲擁有最完善交易資質的外資銀行之一,我行也積極關注外彙創新政策和金融要素市場開放,綜合考慮成本、資本和客戶需求等因素並結合我行實際情況,爭取獲取更多的業務資質和機會,爲客戶提供更爲全面的解決方案,並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添磚加瓦。
疫情下外資銀行積極把握新的增長點
NBD:自去年LPR新機制落地後,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息差收窄壓力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疊加今年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中資銀行無論是利潤增速還是資産質量均有所承壓。在此市場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
符懋贊:當前經濟環境整體錯綜複雜,充滿不確定性,不管對于國家還是金融機構,都構成了一定的挑戰。當然,國家也積極著手應對這一系列挑戰,包括在出台一系列維護經濟穩定、提振市場信心、保障就業民生的政策基礎上,提出了“六穩”“六保”目標,繼續加快對外開放步伐,並且通過“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帶動新的增長點,這其中都蘊含很多發展機遇。
作爲一家在中國深耕36年的外資銀行,我們也對中國金融市場充滿信心,並將積極著手業務升級,充分利用母行在東南亞400余間分支機構的網絡優勢,通過更精准的服務渠道和創新型服務,與合作夥伴一起全力支持企業本地和跨境業務開展,以應對外部挑戰並把握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NBD:促進經濟複蘇是當前重要任務之一,此前央行也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許多中資銀行將金融資源向中小企業進一步傾斜。作爲外資銀行,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的規劃如何?
符懋贊:中小企業受規模和資源限制,在疫情沖擊下的確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作爲外資銀行,我們也根據自身專業優勢和業務特點,與我們的核心企業客戶攜手,通過爲其供應鏈企業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實現了核心企業、供應鏈企業及銀行的多贏。一方面,供應鏈融資使核心企業與上下遊的供應商、分銷商的結算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其現金流和資産負債表得以優化,有效緩解融資難問題,同時加強了與供應商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另一方面,這有助于核心企業供應鏈上的廣大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改善現金流,降低經營風險。
金融科技對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NBD:科技蓬勃發展,爲金融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您看來,金融科技給銀行業帶來了哪些重大的改變?當中又有哪些風險?
符懋贊: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非金融企業參與到金融行業中來,傳統商業銀行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
從業務角度出發,銀行的競爭對手不再是以往所熟悉的其他傳統銀行。新的競爭者有著各自不同的行業資源優勢,或是強大的客戶大數據平台,或是最先進的技術支持,他們正在改寫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
從人才角度出發,新的市場發展趨勢,也對傳統銀行員工的知識和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銀行而言,一方面要提升數字化能力,在組織架構、人才培養、産品渠道等方面都可以利用數字化賦能;另一方面要構建合作生態系統,與金融科技機構和平台合作,升級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是數據,因此對數據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最擅長的就是風險管理。在數字化背景下,傳統銀行更能體現其風險管理專長,助力更安全的金融體系建設。
另外,金融科技改變了客戶的消費場景和方式,旨在提升我們服務客戶的水平,而數字化渠道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相信人性化的需求仍然存在,尤其是高端財富管理和企業跨境業務等層面,仍然依賴銀行的經驗和服務專長。因此,銀行也應當發展全渠道服務,確保滿足金融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
NBD:近期討論熱度較高的開放銀行,是否會成爲未來的主流和發展方向?
符懋贊:開放銀行的實質是通過開放與共享,打造銀行生態圈,實現業務升級與價值再造。此前,大華銀行便提出了大華銀行金融科技合作生態系統理念,通過構建開放、創新、共享的金融合作生態體系,與第三方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在創新方案、電子支付、企業孵化和投融資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和落地。例如,通過大華銀行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初創企業在種子輪到C輪成熟期的不同階段,都可以獲得融資選擇。4月初,首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5G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便是由大華創業投資管理公司領投實現的。
事實上,伴隨科技不斷升級和金融消費場景變化,客戶的需求和習慣也發生了變化,本著以“客戶爲中心”的理念,銀行也需要做出相應轉變。當前越來越多銀行通過串接API(應用程序接口),共享數據和功能,擴大銀行金融的應用場景。這不僅讓銀行搭載合作夥伴優勢提升效能,也更好地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相信開放銀行將是銀行未來的轉型方向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