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雅科布3月22日表示,他已經與越南總理範明正討論了當前的俄烏沖突問題,並且表示馬來西亞和越南將繼續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保持中立。雅科布明確提到:“我們不支持對于俄羅斯的制裁,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制裁,馬來西亞和越南只承認聯合安理會實施的制裁。”雅科布強調,馬來西亞和越南不會支持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但是雙方也不幹涉俄羅斯的選擇,並且希望國際社會通過斡旋來讓俄烏雙方回到外交解決問題的範疇之中。越南政府早在3月中旬就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對俄羅斯進行公開批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對美國主導的單邊制裁說不,馬來西亞和越南作爲東盟國家中的成員帶頭反對制裁,並且點出了關鍵:美國主導的單邊制裁未必符合國際法,當前唯一合法的制裁或者 介入渠道就是聯合國的渠道。
東盟國家內部出現立場分化
盡管馬來西亞和越南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但是東盟國家內部在關于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仍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新加坡已經響應了美國的制裁禁令, 開始對俄羅斯限制出口所有可能會被用于軍事領域的電子設備、信息安全産品。同時,新加坡國內的所有金融機構都不能與俄羅斯銀行展開業務往來,包括爲進出口貿易提供金融服務;新加坡政府也將停止對所有俄羅斯政府主導的投資項目的支持。盡管如此,當前全球參與對俄羅斯制裁的國家或者地區不足15個,分別爲:美國、英國、加拿大、黑山、意大利、瑞士、德國、日本、韓國、歐盟、澳大利亞與新加坡、台灣地區。別看西方國家對于俄羅斯的制裁洶湧來襲,但是實際上參與的國家很少。新加坡作爲東盟國家內部的少數發達國家,在國家利益上一直同體系內其他發展中國家或者欠發達存在一定的分歧,此次作爲東盟國家內部發展中國家代表的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集中發聲,代表了東盟國家的一般性傾向:即大多數東盟國家會選擇中立地位。從國家利益層面來看,新加坡與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國家存在廣泛的合作,尤其是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合作非常密切,甚至部分新加坡部隊就長期駐紮在美國境內。而馬來西亞和越南近年來的國家利益與俄羅斯産生了較多的交集,越南從俄羅斯方面獲得了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同時馬來西亞軍隊內部也存在大量的俄制武器。安全領域的利益分歧,使得新加坡“獨走”東盟。
令美國大跌眼鏡:亞太區域普遍中立
在美國看來,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盡管在近年來有所增長,但是相對于美國而言依然是微乎其微,尤其是美國利用其在武器銷售方面的優勢,向亞太區域灌輸了大量西式政治觀念。相比之下,俄羅斯經濟部在2月表示將與亞太地區國家加強經貿聯系的舉動表現得“姗姗來遲”。然而,令美國大跌眼鏡的是,如今的亞太地區相關國家在涉及俄烏沖突的問題上普遍表示自己將堅持中立立場。有趣的是,在俄軍開始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後,美媒爆料緬甸國防部大部分將領認爲俄軍的做法是“正確且正當的”。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數次投票之中使用了棄權票。在越南,俄羅斯總統普京甚至被親切地稱爲“普京伯伯”。美國自以爲整個印太區域的盟友都與美國是一致立場,但是當美國的霸權政府實施單邊制裁手段之後,整個亞太地區只有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表示跟隨美國對克裏姆林宮實施制裁。這種不平衡的反應已經引發了白宮方面的關切,歐盟外交官何塞普·博雷利表示,亞太區域采取上述策略使得拜登無法將普京塑造成爲“國際社會所排斥的人”,而是弄巧成拙的讓國際社會看到,實際上普京僅僅是被“美國主導的北約所排斥的人”。更令美國感到棘手的是,自己印太戰略的一大抓手,被拜登寄予厚望的印度卻在關鍵時刻“倒戈”。印度已經決定與俄羅斯展開石油商品貿易,並且將以人民幣作爲錨定貨幣開展雙方的跨境結算,這實際上已經是幫助俄羅斯找到反制制裁措施的變通方法。前印度駐俄羅斯大使薩蘭公開表示:“印度只會站在自己這邊,周期性爆發的類似與冷戰的地區對抗令人厭倦。”美國急于讓更多國家加入到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中來,但是更多的國家開始看穿美國狹隘的利益觀——印尼雅加達建國大學學者丁娜·拉哈爾賈指出:“印尼不可能跟美國一樣將俄羅斯視爲全球政治的威脅,也不會將俄羅斯視爲敵人。”這位印尼著名學者強調:“單方面制裁限制了談判的機會,加劇了相關國家的不安全感。”
有點玩砸了,拜登
如果說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的表態不跟隨美國入局制裁俄羅斯是因爲“關系不夠鐵”的話,額那麽作爲美國以法定條約形式確定的盟友,泰國也對這場戰爭幾乎不予置評,僅僅是強調“泰國正在尋找和平解決方案”。曼谷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提迪南表示,當前泰國就是“盡可能地保持中立立場,騎在牆上不輕易下來。”英國《金融時報》則披露了一些秘辛:即便是韓國在最開始決定是否加入制裁行動時也産生了大量的爭議,青瓦台的經濟官員們強調“韓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系正在不斷增長”,相比之下日本的制裁決策則要“幹淨利落得多”。種種迹象表明,拜登想要強拉國際社會下場的做法最終以悲劇結局收尾,美國非但代表不了全世界,甚至還管控不了自己的盟友,拜登越是揮舞制裁大棒,美國的尴尬時刻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