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新舊能源的博弈中,衆多國家已經宣布不再建設煤電項目,而歐洲是最爲堅決的——歐洲早前已經宣布于2030年關停所有火電廠,但俄烏危機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氣短”,讓歐洲關停火電的決心似乎有所動搖。最新消息稱,按照目前的退煤進程,歐洲324座燃煤電廠其中一半將在2030年前退役,遠遠遲于所設目標。
面對能源供應的緊張,歐洲國家會怎樣平衡清潔能源轉型和能源獨立的關系?
3月23-24日,國際能源署在巴黎舉行成員國與歐盟能源部長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爲“實施年:加快清潔能源和能源安全全球行動”,強調能源安全並加速清潔能源轉型。這是近七年來首次召開如此大規模、高層次的部長級會議。
與此同時,在歐盟提出“REPower EU”計劃之外,德國、英國、法國、荷蘭、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陸續出台新政策,明確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
德國一直是歐洲清潔能源使用的倡導者,在當前這場歐洲能源危機中,德國似乎找到了新的解決途徑。3月底,澳大利亞礦業巨頭FMG集團旗下可再生能源公司FFI宣布,每年將向德國意昂集團供應500萬噸綠氫至2030年。
在4月20日的博鳌亞洲論壇上,FMG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福瑞斯特(Andrew Forrest)也表示,要大力發展綠電和綠氫,來取代化石能源。“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能源儲備,另一方面要使用多元化的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避免對某一種能源的依賴。”
論壇上的另外一位發言嘉賓,遠景科技集團CEO張雷透露:“遠景將和澳大利亞FMG集團到2030年合作實現開發1000萬噸綠氫。”
在全球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綠色科技企業正在成爲不可缺少的力量。
10年100個:
零碳産業園爲全球減排貢獻中國方案
通過技術創新讓風電和儲能成爲“新煤炭”,電池和氫能成爲“新石油”,智能物聯網成爲“新電網”,是張雷對新能源發展的主張。顯然,氫能作爲“新石油”的角色正在登場。
然而,居高不下的綠氫價格掣肘其大規模應用——2021年中國綠氫成本約爲20元/公斤。技術創新能否快速降低綠氫價格?
張雷在博鳌論壇上表示,現在的綠氫相比天然氣已經具備成本的優越性。遠景在內蒙古利用當地豐富且低價的綠電,可以把綠氫的生産成本降低到10元/公斤,背後的關鍵是通過零碳産業園的形態進行離網的氫能開發。
“遠景開創的零碳産業園,以低成本的綠電來生産綠氫,以及其他綠色零碳化工産品,讓綠氫成爲‘新石油’參與到全球貿易中去。”張雷表示。
博鳌論壇兩天後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也是遠景每年發布碳中和報告的日子。
在《2022年碳中和行動報告》(下稱《報告》)中,遠景從減排路徑、零碳産品、全球夥伴等層面曬出了過去一年的碳中和成績單,同時依據《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企業淨零標准》制定淨零長期減排目標。
零碳産業園毫無懸念的成爲了報告中的重點:遠景打造的首個零碳産業園,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一期已建成投産。
遠景科技集團高級戰略總監張元表示,遠景正基于“新型電力系統”、 “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創新支柱打造零碳産業園。
通過智能物聯網源荷互動控制系統和基于綠氫的零碳能源島,鄂爾多斯零碳園區80%能源由本地的風電、光伏直供,20%與電網交易,實現100%綠色零碳能源供給的同時,電價低于自治區工商業標准電價。這意味著,這一方案把原本傳統能源不太可能實現的三角平衡——高比例綠電、低電價、穩定變成了可能。
基于遠景 EnOS智能物聯操作系統和遠景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打造的零碳數字認證體系,賦予園區內産品可追蹤溯源、符合各類國際標准、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零碳綠碼”,無懼碳關稅壁壘,通行全球。
據悉,到“十四五”末,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將爲鄂爾多斯實現“三千億綠色新工業産值、十萬個綠色高科技崗位、一億噸二氧化碳年減排”的目標。以鄂爾多斯爲起點,爲“一帶一路”乃至全球市場貢獻著中國的零碳解決方案。
憑借零碳産業園的創新模式,遠景在今年年初登上哈佛商學院MBA“全球氣候變化”課程,成爲入選該教學案例中來自中國的綠色科技企業。用哈佛商學院教授Gunnar Trumbull的話來說,“遠景建設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的創新模式爲全球零碳轉型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我們已經打造了可以在全球複制、因地制宜應用的模塊化産品。我們是帶著三個模塊‘走出去’,讓零碳産業園這個能源轉型先立後破的載體在更多的地方開花結果。”張元這樣說。
據悉,遠景的零碳産業園模式將在歐洲、澳洲、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地區複制推廣,未來十年將在全球建設100個零碳産業園,成爲綠色工業革命的重要引擎,到2030年每年將爲地球減碳10億噸。
不僅以身作則,更要賦能上下遊
隨著全球新能源産業的發展,15年前從風機企業起家的遠景,把産業鏈持續從智能風機向動力電池、智能物聯網和氫能業務延伸。
應用全産業鏈新能源技術能力,遠景首先爲自身設定了極具挑戰的減排目標:2021年4月22日,遠景承諾將在2022年實現運營的碳中和,在2028年實現全價值鏈的碳中和,成爲最早承諾實現碳中和的中國企業之一。
2022年度的碳中和行動報告展示了其宣布2022/2028目標後的減排成果:全年運營層面減少了約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占全年運營碳排放量的39%。相比于2020年,遠景2021年交付的每MW風機的碳排強度下降了65%,交付的每GW電池的碳排強度下降了16%。
遠景科技集團零碳産品首席科學家邱林預測,遠景2022年的運營碳排放將比2020年高出2倍以上。爲了實現2022年運營碳中和的目標,遠景將采用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綠電交易和綠證采購、碳抵消和碳消除四大手段減排。其中的一大舉措,就是在生産基地充分利用和開發新能源,實現綠色電力直供,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即典型代表。
2021年,遠景科技集團全價值鏈碳排放(範圍一、範圍二、範圍三)爲1,856,648噸,其中約94%溫室氣體來自于運營以外的價值鏈排放(範圍三)。
爲了更好地優化上下遊的碳排放,遠景爲各業務板塊下超過100家價值鏈企業上線了“方舟能碳管理系統”,並提供零碳系統解決方案。比如基于方舟系統,遠景爲德國軸承技術公司舍弗勒集團提供了包含分布式光伏投資、充電、儲能、綠電采購、綠證交易等在內的綜合零碳解決方案。
對于價值鏈上高碳排的鋼鐵企業等,遠景還創新地提供了“綠氫”煉鋼方案,助力鋼鐵企業從碳排放、碳冶金到氫冶金的綠色轉型升級。綠氫煉鋼采用綠色電力電解水制氫和氧,再將氫氣輸送給煉鐵/煉鋼工序作爲還原性氣體用以取代煤、焦炭、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將氧氣輸送給高爐使用,可以實現噸鋼碳排放量由目前的1765公斤降至接近零。
與此同時,多家锂電與新能源汽車上下遊企業已入駐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産業園,將依托更大規模的清潔能源驅動整體的減碳行動,形成綠色供應鏈,進而推動整個工業體系的變革。
到2022年底實現自身碳中和時,遠景賦能減排的價值鏈企業將超過350家。
和全世界做夥伴
“遠景僅僅做一個行業先鋒是不夠的,更要成爲零碳技術夥伴,幫助更多的企業和政府一起實現碳中和。”張雷在2021年的422地球日上這樣說道。
碳中和行動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中,這家公司正在全球範圍內積極踐行上述戰略,零碳朋友圈覆蓋多個國家,多個領域:
在能源發電側,遠景助力打造全球最大“源網荷儲”項目、協助國家電投集團搭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産業數據中台,並與國家電網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幫助電力行業打造碳減排的極佳路徑。
在基礎設施領域,同劍橋大學等加速樓宇建築零碳轉型,與德國電信合作打造綠色能源整體充電解決方案,並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安特衛普港等國際知名港口打造港口零碳解決方案,與全球知名的航空領域IT供應商SITA爲全球機場構建端到端的零碳解決方案。
在消費側,與星巴克、蘋果供應鏈企業立訊精密和豐田通商等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同向而行,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危機。
同樣是在一年前,遠景和紅杉中國宣布將共同成立總規模爲100億元人民幣的碳中和技術基金,並于過去一年中攜手在零碳技術産業園等方面積極構築應用場景,助力構建零碳經濟體系。
埃森哲、必維集團、仲量聯行(JLL)、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等衆多全球領先的組織、機構和企業出現在了遠景2022年度的碳中和行動報告中。
正如前文所說,在全球新能源轉型過程中,中國綠色科技企業正在成爲不可缺少的力量。
過去十年的能源轉型推動了中國的風電、光伏、動力電池和儲能制造業在全球占據關鍵地位。如今,一批像遠景這樣具備高成長性的綠色科技企業正憑借各自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影響力,通過綠氫、産業園等一系列産品與解決方案,活躍在全球各國的綠色和數字化轉型領域。
就像歐洲不會因爲“氣荒”減慢新能源轉型的速度一樣,一場全球性的行動不可阻擋,其中中國公司所代表的創新力,已經並將持續成爲全球綠色轉型中最值得期待的力量。
轉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