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東
曉南,今天我給你介紹一位老師,他叫呂俊鵬,他是……
我認識他!他是我們東大青年首席教授,他這是去“轉行”做幼師了嗎?
曉南
曉東
不是哦,呂老師是去幼兒園做科普呢!
聽說呂老師的研究方向是低維材料光學和光電子學研究,這麽高大上的東西,小朋友能聽懂嗎?
曉南
曉東
這個問題你就問對了,下面就請呂老師給你一個答案!
呂俊鵬,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江蘇省“雙創人才”。2009年本科畢業于山東大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系,2013年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2013-2017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東南大學物理學院。
他主要從事低維材料光學和光電子學研究,在硫化钼、磷烯等二維材料的物性調控與光電器件等領域取得了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承擔或聯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培育項目、青年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等,擔任全國納標委低維納米工作組副秘書長。
從“普娃”到“牛娃”的逆襲之路
1986年,呂俊鵬出生于農村。每年放暑假,他都要幫家裏人幹農活。談及學習的動力,自稱小學之後再沒考過第一的呂俊鵬說,就是因爲“懶”,如果自己學習好一些,也許以後就可以多一種選擇。
在山東大學讀書時,呂俊鵬遇到了改變自己一生的人。他與夫人從本科到博士一直是同班同學,自稱“學渣”的呂俊鵬,在學霸女友的陪伴下,順利通過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資格考試。
在大四那一年,呂俊鵬收到了德國不來梅大學(University Bremen)和德國烏爾姆大學(University of Ulm)的offer,兩個專業分別是微電子和光通信。而那時候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山大有合作,每年都會有學生被推薦過去讀博,呂俊鵬也選擇和夫人一起到新加坡學物理。
讀博這件事也是呂俊鵬在學習路上的分水嶺,他的思維和想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深入接觸科研中,他找到了新的學習動力,那就是對科研産生的熱情和在科研上取得的成就感。
呂俊鵬和夫人與導師合影
在2014年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呂俊鵬遇到了他的“伯樂”倪振華院長。倪院長看到他的科研方向和東大物理學院想要發展的方向相關,就極力邀請他來校任教。
直到2017年,呂俊鵬被東大物理學院的執著和真誠打動,成爲東大的一分子。在短短一年間,他從普通教授成長爲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和江蘇省“雙創人才”。
這些成就離不開東大物理學院的幫助與支持,更離不開呂俊鵬的個人奮鬥,在2011到2019年,呂俊鵬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五十余篇。
做科普,十年如一日
呂俊鵬博士期間的導師把他帶上了科研之路,同樣也教會了他怎麽去做“service”,爲社會服務。他的導師認爲,一個科研工作者要去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做科普、反饋給社會。
在導師的啓發下,他開始思考科普的意義,爲什麽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學理科,因爲許多人認爲做理科的人工作辛苦又掙錢少。呂俊鵬認爲,自己雖然改變不了這種社會現象,但是我們可以激發更多的人對理科的興趣,用興趣去改變大家對理科的刻板印象,給一些年輕的學生多一個思考的角度。
第一次做科普時,剛到新加坡的他站在商場裏搭好的展架前,用不太熟練的英語對著來往的人講解展示的原理。在講了四五遍之後,呂俊鵬迎來了他當時最小的聽衆,一群小朋友,在陪他們玩的時候,他專挑一些有趣的內容講,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他對導師所述“人人都可以去做科普,但是要找到做科普做得好的人並不多”這句話深有體會,意識到“科研做得不好的話,科普也做不好”。
“
科研和科普是相輔相成的。科研讓人對科學原理理解得更加深刻,科普則是把科研的一部分用更加平白的、接受度更高的方式表述給大衆。
”
在呂俊鵬看來,“幽默”是把科普做好的一個關鍵因素,並且要在擁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親自設計科普內容,因爲做科普要和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知識水平的受衆打交道。
在回國以後,呂俊鵬經常會在包括東大在內的各個大學做科普的講座。他的科普足迹範圍逐漸擴大,從南師附中分校、南外、科利華中學等南京的高中,到長沙雅禮中學、安徽歙縣一中等外省的高中,再到中學、小學和幼兒園。在某個幼兒園的科普活動,他每月去一次,連著去了三個月。
面對不同的受衆,不變的是科普用的器材,變的是講述時運用的知識的深淺程度。同樣講浮沉子的概念,給小學生講重量與體積的概念,給中學生、大學生講密度和浮力的概念。除此之外,他也會到各種視頻網站搜一些別人做的科普小實驗,或者從生活中獲取科普的靈感。
從2010年到2020年,呂俊鵬堅持做了十年的科普活動。
“
我們沒有奢望學生在聽完這個科普之後就一下子愛上了物理,就我本身來講,我收獲了很多的滿足感。
”
這種滿足感絕不是虛榮心上的滿足,而是在看到學生對科普展示感興趣的時候,對物理現象或者物理知識有所渴望的眼神的時候,“這就夠了”。
“做好眼前事”
呂俊鵬將科普路上的鑽研精神延續到了課堂裏。作爲一名大學老師,他的生活中不只有科研,“老師”這個標簽更是他工作中的重要身份。
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爲一名老師,呂俊鵬認爲他首要的工作是要教會學生做事的態度,這也是他在科研學習道路上一路走來所體悟到的最深刻最重要的一點。“做科研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端正”,這是呂俊鵬生活處事的哲學。
在他看來,不論日後對自己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做好眼前事從來都是第一位的。既然一只腳邁進了科研的門檻,那就要踏踏實實靜下心來鑽研,每個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權利,但好高骛遠卻從來只會讓人一事無成。
所謂“做好眼前事”強調的是一種踏實耐心的精神。呂俊鵬從來不是個只想把學生往自己簍子裏網的貪心“漁夫”,相反,他一向很注意引導學生去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
“
同學們既然作出了選擇,那就更應該努力去證明自己的眼光,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是好的,是真正可以從中收獲人生意義的。
”
他一向以“科研工作者”自居,在他看來,做一個在高校裏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只搞好自身的課題是不夠的,吸引培養人才才是更長遠更重要的任務。
作爲一個年輕教師,他更多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學生把課上講授的知識真正吸收,爲此他費了不少腦筋。在新加坡的留學經曆使他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兩年教學經曆的摸爬滾打中,他萌生了給研究生開設全英文課程的念頭。
就像某些學生所評價的那樣,“呂老師有一種難得的平衡感,可以在追求自由與遵守規則之間遊刃有余”,全英文課程是執教兩年來他所做的最大的創新嘗試,口碑良好的教評給予了他最大的肯定。
呂俊鵬每節課必備的演示實驗也是他授課的一大亮點,這些實驗一如他科普時的質樸風格,以小見大,從生活中的小細節中發掘出不一樣的東西,這種接地氣的作風也讓不少同學評價他身上有一種“竹杖芒鞋輕勝馬”的灑脫氣質。
在學生眼裏,課堂之上的他嚴肅認真,“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的老師呂俊鵬。這是我的第一句中文話,也是最後一句。”課堂之上的他也暖心體貼,擔心學生下午容易犯困,特意帶巧克力給他們提神。
課堂之外的呂俊鵬更像是一位可敬的兄長,一個可以一起打羽毛球的球友,一個一起出去聚餐的朋友。
而當被問及如何形容自己時,呂俊鵬戲稱自己是“標准的理工男,沒有任何高大上的地方”,對于學生評價中的“謙虛”,他也矢口否認,“謙虛是因爲本身就沒有長處”。
每次做科普,呂俊鵬都會給大家展示出自《荀子·儒孝篇》中的一句話———“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做科研也好,做科普也好,教學也好,“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
呂俊鵬老師少年勤學,志在四方。而立之年,已是東南大學青年首席教授。他淡泊名利,敢爲人先,在低維微納光學、光電子學等關鍵科學和技術方面取得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
作爲黨員教師,他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堅持講好每一堂課,培養好每一位學生,並以普及科學知識、啓發創新思維爲己任,助力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在校內外做了大量的科普講座和科普宣傳,展現了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物理學院黨委書記 潘勇濤
與科研結緣
一路成長
又以科普的方式
把所學巧妙回饋于社會
他是呂俊鵬
下一個十年、二十年
他的科普之路未完待續……
新媒體工作室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媽,我在東大吃胖了!”
這是什麽“神仙穿搭”?!竟讓我東學子美出新高度!
慕了慕了!東大“寶藏男孩”張倬豪:愛科研也愛爵士樂!
文 | 韓曉蝶 褚沄馨 卞心語
攝影 | 叢從 杭添 焦時雨 逄康博
編輯 | 蔡展豪 張佳儀 朱楚甯
爲專注科普的“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