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往期文章中曾寫過馬來西亞的兩個華人集中的城市,而提到新加坡,想必大家也一定不陌生,新加坡也是一個華人集中的國家,位于馬來西亞的南端,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爲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50多個島嶼。至今,華人已成了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占了總人口的75%以上,而華人華僑也成爲新加坡經濟開發的奠基者和先鋒力量。
△新加坡夜景燈火通明
△新加坡地標建築魚尾獅
新加坡這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在社會平等、種族融合、以及宗教信仰、飲食、服飾等方面,形成了與衆不同、包羅萬象又獨具特色的文化。
華人社群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其中4成是福建人。新加坡福建人多數源自福建南部(廈門、泉州、漳州及其他閩南語區各鄉鎮)。
十九世紀開始,便有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尋找新的發展機會,當時的商船將中國的絲綢、錦緞和茶葉運到新加坡,使得中國與新加坡早已有經貿的往來。新加坡河上的駁船碼頭和中國城(牛車水)已成爲東南亞商船貿易活動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貿易集散地。
△牛車水有傳統的華人食品、日常用品、舊式的藥店、當鋪、理發店、廟宇等等。
△牛車水的萬佛閣
△曆史巨輪在不停轉動,現在的牛車水經過翻新後,依然保有古舊的建築。
牛車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這個“中國城”被稱爲”牛車水”,相傳是當時的人們乘著從中國福建廈門南下的第一艘平底中國帆船抵達新加坡後,就在新加坡河以南一帶(也就是現在的直落亞逸街)定居。由于在那兒的每家每戶都得拉牛車到安祥山的史必靈路取水,久而久之,這裏就被稱爲牛車水了。
△牛車水夜市
牛車水一片繁華,新舊店鋪相映成趣,金飾店鋪、藥材行點心食閣應有盡有,這裏有新加坡最著名的寺廟天福宮,也有時尚酒吧和藝術畫廊。
△天福宮
天福宮規模宏大,宮殿巍峨壯觀,建廟用的花崗石柱、木祭台等建築材料都是從福建運來的,就連廟裏供奉的媽祖神像也是1840年從祖國請來的。這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宮廟,奉祀的主神爲福建民間信仰中的海神——“天上聖母”媽祖,因此天福宮又稱媽祖宮。
牛車水是讓您值得探尋的新加坡最早期中國移民生活的地方。和許多唐人街一樣,農曆新年期間這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衆所周知,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是英語,但是爲確保新加坡華人仍然保留自己的母語文化,新加坡政府一貫在所有學校推行中文教學。而最早的華文教育從開創華僑實數崇文閣算起,至今已有150余年的曆史。提起新加坡的華文教育,不得不提著名的新加坡愛國華僑林文慶先生,他曾捐建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學校,和夫人黃瑞瓊講授華文科,不遺余力推廣華文教育。
鏈接文章:考上廈大前,這位“創校校長”了解一下!
1955年,由祖籍福建廈門的新馬膠業企業家陳六使先生提出倡議創辦並發動民間籌款,最終建成南洋大學,其中雲南園校址由新加坡福建會館捐贈。而如今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前身就是南洋大學,它已成爲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學。
△造型獨特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已成爲遊客必去的打卡點之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成立于1995年,旨在增進世人對散居在世界各地華人社群的認識和了解。此建築已被新加坡政府定爲具有曆史價值的國家保留文物之一。
屢次被評爲世界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打開人們的新加坡初印象。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新加坡樟宜機場瀑布
如果你熱愛藝術與設計,那麽在新加坡這個充滿設計創意的國度,有太多可以走進去領略一番的場館和公園。
它是自19世紀至今世界上最大規模、最具曆史價值的新加坡及東南亞現代藝術博物館。在這座視覺藝術殿堂裏,收藏著近8千余件的藝術藏品,激發人們對新加坡豐富曆史和文化遺産的欣賞和認同。
新加坡美術館
作爲新加坡藝術桂冠上最新的一件珍寶的是坐落于新加坡河入海口的藝術中心,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藝術表演場地,而它的圓頂造型贏得了“榴蓮”的稱號。
新加坡濱海灣公園
△新加坡濱海灣公園夜景
△午後景色
新加坡致力于通過全面整體性地提升綠化和花卉景觀,來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由濱海南花園、濱海東花園和濱海中花園三個風格各異的水岸花園連接而成。位于濱海灣親水黃金位置,是整個濱海灣項目的組成部分之一。公園的各個景點不僅景美,還處處體現著環境可持續原則。
△新加坡的濱海南花園的植物冷室裏的溫室瀑布
△新加坡金沙酒店無邊泳池
△煙花表演
△新加坡的濱海花園的空中花園
從早期華人移民新加坡發展而來的華人美食中,受到青睐的有肉骨茶、福建面、海南雞飯、辣椒炒蟹等等。21世紀來自中國各地的移民豐富了新加坡華人美食的多元性,各種中國菜都能在新加坡的餐廳找到如四川菜,上海菜。
新加坡辣椒炒蟹
新加坡特色海鮮火鍋
特色海鮮煨面
去新加坡一定要吃一次肉骨茶,肉骨茶是一種風味享譽海內外的骨肉兼飲茶的飲食方式。這道豬肉藥材湯,湯料完全沒有茶葉的成份,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
肉骨是選用上等的包著厚厚瘦肉的新鮮豬排骨,然後加上各種佐料,有的還加進各種滋補身體的藥材,炖得爛爛的。新加坡的肉骨茶分爲潮州派及福建派,潮州肉骨茶有較重的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則藥材味較重。
相傳華人初來南洋創業時,濕熱的氣候讓不少人患上了風濕病。故用了各種藥材,包括當歸、杞、黨參等來煮藥來治病祛寒。但是,因忌諱而將藥稱爲”茶”。偶然間有一人將豬骨放入了“茶湯”裏,沒想到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風味獨特。後來,人們特地調整煮茶的配料,經過不斷地改進,就成爲了當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新加坡開埠時,島上只有幾戶中國人家,人口少。新加坡身處幾億馬來人腹地之中,第一批到來的華人來自馬來西亞。其中以來自馬六甲的居多,亦有些來自槟城。土生華人族群走過了新加坡將近兩百年的發展曆程,也培育了一些才華卓越的華人,比如新加坡開國元老之一的李光耀和支持中國的維新變法,並投身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的林文慶。
爲了紀念當時艱辛創業而後發迹的先驅的功勞,新加坡有一批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如金炎路、阿佛路、炳源街、振興街、林大頭路、義順路等等。
新加坡的發展離不開華商及華人社團的推動,其中有一大批都來自福建,比如新加坡著名的華人社會領袖孫炳炎、陳嘉庚女婿李光前、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董事李振殿等。
△1956年孫炳炎(右)與陳嘉庚在新加坡
著名愛國僑領、東南亞橡膠大王、教育家、慈善家李光前先生
如今的新加坡已經成爲一個現代化的國度,而我們仍然能在新加坡找到舊華人社會的縮影,也能看到新加坡在不斷提升現代化水平,它現在取得的斐然成就必將助力它更好的發展。
新加坡商場
新加坡經濟貿易中心
來源:閩聲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