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角美鎮錦宅社黃位和黃德美領導的閩南小刀會起義是閩南曆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農民起義,他們領導的起義軍曾“定都”廈門六個月,使鹭島山河易色,在曆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秘密結會
黃德美(1815—1853),又稱黃得美,其先祖原居住在同安縣文圃山下沈宅社(又稱錦宅、十三煙屯,今屬錦宅村),後又移居石兜社(今錦宅境內,因黃德美領導的小刀會起義失敗,被清軍焚毀,今成荒埔)。
黃德美的父親黃光岩出身貧苦,早年離家到南洋,先做碼頭工,繼當商家夥計,後經商致富。道光十二年(1832年)後多次歸國,在家鄉石兜社修建房屋、鋪橋造路;在龍溪浒茂洲圍墾造田,在同安縣歸德裏、仁德裏購置田産。其國內産業由黃德美的叔父黃光箸代爲掌管,黃德美在新加坡學做生意。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黃光岩去世,黃德美繼承其父在國內外的産業。他好交友,不分貧富均以禮相待,樂善好施,常赈災救貧,與父親的挈子黃位志同道合。
黃位又名黃威、綽號“牛皮位”,是黃德美的父親黃光岩的挈子(閩南華僑爲了安全,專門收養在海內外做生意的挈子)。黃位以宰牛鞣皮爲業,兼做販運牛皮出口生意,經常往返于南洋及龍溪、同安、海澄各地。他爲人剛烈、豪爽,好打不平,鋤惡濟弱,在窮苦百姓中威信很高。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已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廣大勞苦大衆深受封建統治階級及外國殖民主義者的雙重壓榨和剝削。尤其是廈門被辟爲通商口岸後,福建沿海農業、手工業、航運業受到嚴重打擊和破壞,不少農民、手工業者破産淪爲失業遊民,無數人民陷于饑寒交迫之中。許多人被迫流落海外,甚至被當作“豬仔”買賣。
黃位、黃德美在家鄉及南洋各地目睹清政府統治的黑暗和各級貪官汙吏的腐敗無能,常在一起抒發其不滿清王朝的情緒。在南洋期間,他們結識了同安的陳慶真、王泉和海澄的江源、江發兄弟,由于對時局形勢政見相同,很快就成爲好朋友。黃德美還拜江源爲師,學練武藝,並在經濟上支持“海外天地會”的活動,成爲江源拳師的高徒。
福建從清初開始就有以“反清複明”爲宗旨的“天地會”等秘密組織,後因清廷大肆搜捕,許多會員逃往南洋群島。到了1840年時,會衆已達五六千人,其大本營就設在新加坡,華僑多加入此會。而閩南小刀會是以“出口轉內銷”的天地會爲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陳慶真、王泉等人在廈門組織“海外天地會”、廈門分會“三合會支部”。
1850年6月間,陳慶真和王泉等12人“潛入廈門旗杆腳地方,即在該處五祖廟內”,共同立誓建立了天地會的支派小刀會,其會規、歌訣、口號、隱語和儀式與天地會相同。因此,原梧桐埕“刣人(殺人)卷”的卷名就由此而來。當時,小刀會在此秘密聚會,因等待赴會人,先名“待人卷”,後閩南語諧音爲“刣人卷”。
由于連年受災,閩南各縣糧食失收,餓殍遍地,怨聲載道。在龍溪、海澄、同安等縣的歸國華僑又常受當地官吏及豪紳的敲詐、勒索,清政府又實行虐待政策,使華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無家可歸。爲了尋找出路,許多人參加了小刀會。
黃德美有田在龍溪縣浒茂洲,因受海潮侵蝕,糧食失收,佃戶無法交租。他不但不收田租,還派人撥糧赈濟饑民。但是,當地豪紳及錢糧官仍然強迫黃德美交錢糧,于是發生爭執、沖突。錢糧官向上奏說黃德美越境迫租,並有私謀作亂之嫌。黃德美早對地方貪官汙吏心懷不滿,不久前鹽運使曾逼迫他充當漳州、泉州府鹽商,使他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這次又將浮糧灑在他頭上,更激起他的憤慨。于是,在師傅江源的引領下加入小刀會,決心與清政府抗爭到底。
黃德美秘密加入小刀會後,立即與挈兄黃位一起在家鄉發展會員,“入會者贈一把小刀,氣力大的倍加一把”。所以,他們組建的小刀會也稱“雙刀會”。秘密集會場所在文圃書院(俗稱文廟或孔廟,位于錦宅村,今錦宅小學校內,現在爲錦宅小學的幼兒園教室)。
醞釀起義
由于清政府的搜捕,陳慶真和王泉遂轉移到龍溪、海澄和同安三縣交界的文圃山石鼓堂(今海滄區內)重建會所。重建後的小刀會擴展很快“入會則上至省城,下至廣東,皆有資糧相助,免至乏食”,深受底層貧苦人民歡迎。“不數日間,入會者已近數萬人”,勢力拓展到長泰、南靖和泉州各縣。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2日),陳慶真不幸被捕,遭嚴刑拷打“立斃杖下”。王泉等56名骨幹也先後遇害,小刀會組織遭到嚴重的摧殘。剛烈的黃德美、黃位等人立即以福建省小刀會全體勇士的名義召開追悼會,向烈士致哀,悼詞雲:鹭島小刀會領袖忠心抗滿清,奮戰頭顱歸黃土,單刀匹馬驅敵兵;沙場碧血凝猶在,放出光芒照汗青!
正當清政府在廈門瘋狂鎮壓小刀會時,太平軍在廣西金田村起義並揮師北上湖南、江西。江源和弟弟江發決定“乘閩兵外援內虛”,以海澄縣千余徒弟爲基礎,繼承先烈遺志,重燃燎原之火,並親自往南洋募集資金購買武器。
鹹豐元年(1851年),江源兄弟從南洋“購有洋小刀數百柄,結爲小刀會”,在海澄縣積極醞釀起義事宜。
黃德美在經濟上大力支持小刀會。鹹豐二年(1852年)初,他和黃位到南洋各地聯絡會員,並購買2700把小刀秘密裝運到石美社南門兜。同時設立武術館,苦練武功,廣招人馬,准備武裝反清。二月,在海澄縣卓岐船廠修造42艘大沽船。四月,又在石碼福河船廠(今榜山鎮境內)造36艘闊頭淺船,以備舉事之用。
鹹豐三年農曆二月(1853年),海澄知縣汪世清派兵偷襲珠浦,江源兄弟被捕慘遭殺害。清軍還血洗珠浦村,“戮及童稚,刀鈍而不血則並縛數人而投之河”,並縱火延燒三晝夜,原有600多戶的村莊,劫後只剩下幾十戶人家,留下了“火燒埔”地名。
“火燒埔”事件後,江源嫂即馳往錦宅石兜社聯系曾隨江源習武的小刀會首領黃德美商量起義事宜。
石美首義
鹹豐三年四月初四日(1853年5月11日),黃德美在石美南門霞園豎起“官逼民反”、“反清複明”和“黃帥”大旗。黃德美親任大統領,黃位任大元帥,黃潮爲副帥,江源嫂爲監軍。三日內民衆投軍者達數千人。起義軍編爲東西南北四路,十二個大隊。起義軍學太平天國裝飾,“頭戴箬笠,發系紅棉,足穿草履,袒臂持刀”,將士個個頭包紅布。四月初六(5月13日),起義軍誓師出發,由石美南門桃仔園等碼頭下船橫渡九龍江到海澄,連夜攻進縣城。是夜,黃德美、黃位帶領會衆2000余人攻克海澄縣城,知縣汪世清逃之夭夭,負隅頑抗的清軍遊擊崇安被活捉。起義軍在“火燒埔”的集會上,斬崇安首級在江源兄弟靈前祭吊。黃德美致悼詞曰:桃李春風情感深,音容永別淚難禁,師恩未報徒慚愧,八千裏路空傷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時,起義軍還在集會上樹起“反清複明”的旗號招兵買馬。
接著,小刀會勢如破竹,四月初七日夜,起義軍乘勢進擊,攻占石碼,初十日攻占漳州城和長泰縣,擒殺漳州鎮守使曹三祝、汀漳龍道兼漳州知府文秀。
起義軍聲威大震,所到之處得到廣大勞苦群衆的擁護和支持,漳州附近群衆,聞風蜂起,一呼百應,小刀會占領石碼、長泰以後,附近從者增至8000人。
定都廈門
鹹豐三年(1853年)農曆四月十二日清晨,起義軍4000余人,分乘“五篷船三十只”,浩浩蕩蕩從石碼渡海進軍鹭島,正在巡海的廈門水師提督施得高逃往同安劉五店。由于起義軍在前夜就潛入城內貼出布告,所以義軍在筼筜港登陸後,“廈門附近百余裏間,群衆響應,道路阻塞”。清軍惟有遊擊鄭振纓率200余人趕赴鎮南關要隘(今大生裏附近)殊死抵抗,後負重傷,退至白鹿洞前的石橋,在拒絕勸降後被擊斃。黃德美很欣賞鄭振纓的剛毅,“當部下獻上鄭的人頭時,黃捧之大哭,還急還首級于其家”,結果害得即將臨盆的鄭夫人一恸暈竭,産盆破裂,早産一子名曰“鄭頭”。白鹿洞舊有楊鳳來聯雲:“人稱白鹿銜花處,我見紅羊曆劫時”。在廈門“小八景”白鹿洞前,有一座長3.7米、寬2米的單孔石砌古橋,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即“小刀會殺清將鄭振纓處”。
當晚,起義軍分兵進攻同安,知縣李湘洲棄城逃命。翌晨,起義軍乘勝攻取安溪、漳浦、雲霄,不久又占領平和的琯溪和诏安的銅山(今東山縣)。清軍聞風逃跑不敢應戰,地方官吏或“避城外民舍”或“聞風逃遁,空城以待”。起義軍兩次以“漢大明皇帝敕授平閩統兵大元帥黃”的名義發出布告,嚴肅軍紀,保護民衆的人生和財産安全。民衆看到布告後,“農民自願捐獻糧食”“廈門大部分碼頭工人、船夫、警兵和市民勞動者立刻響應”,“工農大衆都願意追隨革命,抗清到底”。短短10天時間,小刀會連克閩南11個縣城,兵員發展到3萬多人。
起義軍占領廈門以後,黃位以“漢大明統兵大元帥”的名義發出布告,聲討清王朝的罪行“父老苛清法久矣,貪官汙吏,政皆流爲虎之苛,竭髓朘脂”,號召人民群衆擁護小刀會。起義軍進入廈門以後,秋毫無犯,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黃位還發布告示,廢除苛捐雜稅,減輕人民負擔。
起義軍占領廈門後的第二天,黃位、黃德美就“分遣數千人前赴泉州及台灣等地,預期與各處屬于小刀會的居民會合行動”。當時,小刀會會員吳阿班在台灣登陸後,立即與台灣鳳山縣會黨頭領吳青建立聯系,然後會同吳青策動林恭,又與台灣、嘉義兩縣會黨互通信息。一場聲勢浩大的台灣小刀會起義就在鳳山、台灣、嘉義三縣迅速爆發。
與此同時,小刀會起義領袖黃位、黃德美等人還制定了直接進攻台灣的計劃,與經常在台灣海峽活動的紀貓生相約,要他招集人和船隊,預定在七八月間發動對台灣的襲擊。後因廈門形勢嚴峻,未能抽出重兵前往,但先後也派遣五批小船隊支援台灣起義。由于清政府事先獲得情報,在沿海加強戒備,先後有40多名小刀會會員被俘,船只也多被擊毀。
八月中旬,黃位決定改計占領澎湖,並以此爲據點,進而接應台灣會黨。小刀會船隊在澎湖海面與清軍水師發生遭遇戰,因寡不敵衆,小刀會戰船損失大半,林沙等30多人被俘,占領澎湖計劃受挫。
廈門是清政府在閩南的統治中心,也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起義軍“定都”廈門後,恢複大明江山,啓用“天德”年號,發布布告。點燃了反清複明的烈火,閩中地區林俊領導的紅錢、黑錢會衆也攻克了德化、永春、永安、沙縣等地,兵鋒直指延平府。台灣天地會也聞風起義,誅殺鳳山縣官,向嘉義縣進軍。滬上人民“聞廈門之變,倉促起事”,于九月間爆發了劉麗川領導的上海小刀會起義。20世紀60年代曾有一部歌頌上海小刀會的舞劇,轟動一時。
起義失敗
由于在過短的時期之內獲得了過大的成功,使黃德美及起義軍都沉淪于過分的陶醉裏。起義軍“定都”廈門後,紀律開始松散,破壞軍紀、勒索、賭博、掠奪的情況不斷發生,民衆開始出現不滿情緒,同時起義領袖在重大問題上發生分歧,地主豪紳乘機加以挑唆,瓦解義軍。
更爲嚴重與可悲的是,“定都”廈門後,身爲大統領的黃德美開始尋求“安樂”,終日迷于酒色,以至于不愛江山愛美人。此時,頭腦清醒的洪甲曾向義軍獻策:“漳、廈悉濱于海,宜整水軍,以圖遠舉。石碼福河船敞,向爲官府造船之區,宜速采龍邑大木,趕造船只,以資水戰。水戰有具,則晉江、南安唾手得矣。粵西洪天王已領有東南諸省,宜亟遣使赍表,遙結聲援,倘能乞一旅之頸,由浙江溫州、處州襲閩,則省垣先爲我有,省垣得而台灣可圖矣。”可惜陶醉于酒色的黃德美沒有采納。監軍江源嫂憤怒地殺掉黃德美的愛妾,與黃位共理軍務,從而導致內部分裂,出現“換旗不換刀,小弟殺大哥”(閩南語)的悲劇。到6月初,有將領帶1500人出走。
清政府抓住戰機,急令福建巡撫王懿德等調兵遣將,鎮壓小刀會。由于清軍的反撲,起義軍被迫退出漳州、石碼、海澄、漳浦、安溪、同安等地,死守廈門。其時,台灣起義軍亦受到清軍的“圍剿”而處于逆境。
7月23日,李廷鈺統率五六千人由劉五店渡海,強行在廈門登陸,並迅速在城外險要地帶布置包圍圈。雙方進行拉鋸戰,“七十三天,打了四十八仗”。嵩嶼、圭嶼、鼓浪嶼相繼被清軍占領。清兵對廈門施行封鎖,起義軍發生糧食恐慌。黃位曾致函英國駐廈門領事館商借糧饷和彈藥,遭到英總領事的拒絕。
10月初,李廷鈺率領3萬清兵分3路進攻廈門市區,起義軍內軟弱的人紛紛逃往內地。將領黃潮、蔡懋昭等相繼陣亡,黃沙被俘英勇就義。在彈盡糧缺、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11月11日,起義軍被迫抛離廈門,清軍占領廈門,進行血腥大屠殺。
11月15日,清軍千總吳鴻源率領清軍圍剿錦宅社,黃德美家族紛紛逃往外地,石兜社被燒毀,成爲一片廢墟。黃德美突圍後,藏匿在家鄉壺嶼橋下的漁船上,當地紳士黃倫、黃永梧害怕被株連向清政府告密,11月16日黃德美被捕。17日,黃德美在廈門受肢解挖心的極刑。今文化宮旁古城遺址的摩崖石刻,就有黃德美被“磔于市”的記載。
黃位率船隊轉移海上繼續鬥爭。他們先在晉江、惠安一帶海面活動。鹹豐四年正月(1854年2月),小刀會船隊攻打漳州、漳浦,在那裏重整船隊。由于福建沿海清軍水師密集,實力遠遠超過小刀會,爲保存有生力量,黃位決定避實擊虛,放棄北上聯絡上海小刀會的計劃,揮師東進台灣。
農曆五月初,黃位率船隊駛抵台灣海面,在香山港海面與清軍發生海戰,小刀會戰士不顧清軍猛烈的炮火奮勇反擊。六月,小刀會集中13艘帆船共1000人的兵力強攻雞籠(基隆),未能得手。後又與清軍署理參將李朝安率領的船隊相遇,小刀會戰士抛擲火罐擊中清軍一船的火藥倉引起爆炸,船上清兵全部死亡。這次海戰共進行8個小時之久,最後雙方撤離戰鬥。
農曆七月,小刀會船隊在蘇澳登岸,張貼告示。因清軍防範甚嚴,未能在蘇澳立足。農曆八月中旬,18艘小刀會船只在當地烏舨船的接應下,從蘇澳海面攻入雞籠口內,聯合葛瑪蘭(宜蘭)的起義群衆擊雞籠。起義軍分作水陸兩軍,由黃位、吳齊分任水陸元帥。起義軍張貼告示和發動群衆,壯大隊伍,補充軍需。計劃以雞籠爲根據地,南下葛瑪蘭,西征艋胛、淺水,占據整個台灣島北部。在此期間,黃位的船隊還襲擊了支持清軍的海澄縣武舉程康成的船隊,繳獲3艘船只。這時,黃位信心十足,准備在平定全台後再揮師廈門。農曆八月十六日(10月7日)他在給英國駐廈門領事的信中說:“一經平定台灣,擬組織攻擊廈門船隊,現預先提出警告:當我船隊出現在廈門時,貴國船只聚集于水路一方,應遠離清軍水師。”此信顯示小刀會高昂的鬥志和不容外國侵略者武裝幹涉的嚴正立場。
農曆九月底,清軍副將曾玉明、分巡台灣兵備道丁日健糾集重兵分五路向雞籠以南的獅珠嶺小刀會陣地猛撲。起義軍憑借有利的地形抵抗,打死打傷清兵20多人。清軍複又從海埔涉水殺人,前後夾攻。小刀會守軍寡不敵衆,損失400余人。陸路元帥吳齊等32人被俘。彰化阿罩霧社(貓羅堡)巨族林文察率“義勇軍”,配合清軍鎮壓小刀會。農曆九月三十日,清軍對停泊在雞籠口內的小刀會船隊發起進攻,小刀會兩艘船被用小舟暗裝的引火物焚毀,四艘船被俘獲,其余被迫轉移到嘉義海面。其中一部分在澎湖花貓外洋沖破清軍水師的攔截,突圍成功;另一部分則在鳳山縣屬東港外洋,下湖洋面和澎湖等處,在清軍的追擊、圍攻下覆沒。
此後,小刀會船隊余部轉移廣東澄海等地,在南澳及香港九龍附近海面活動。鹹豐八年(1858年)春,黃位又率兵攻打雞籠。進攻失敗後,小刀會船隊解散,黃位等將士流亡海外,後定居于印尼寶垅。光緒三年(1877年)黃位病逝。
小刀會遭受鎮壓後,小刀會帥印、宗旨,以及黃位、黃得美、江源合影,族人仍千方百計保留下來,後來由黃德美曾孫黃再旺捐獻給龍海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來源:漳州台商投資區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