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組屋區內華人喪禮上采用電子花圈取代傳統花圈的新現象,在疫情發生期間更爲普遍,近日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電子花圈雖說是采用省電節能燈,可重複使用,但它們在一些公衆看來,仍存在安全隱患和對環境的幹擾。有鑒于此,環境局已制定新准則,如建議慎用電子花圈和充氣物,避免引起光害和噪音、阻礙行人及交通、引發跳電等問題。
根據新規定,一場喪禮上只允許擺放不超過10個電子花圈(包括一個充氣物)、電子花圈和充氣物的高度和寬度皆受限制,以免阻擋居民或開車者的視線。停車場、馬路旁、消防栓五米距離內不能擺放。晚上10時至早上7時這一段時間,不能進行安裝或拆除電子花圈的工作等等,以確保居民生活環境的安全和甯靜。
包括喪家和承包喪事的殡葬業者,市鎮會與宗教團體等在內的相關人士已獲知新的准則。把電子花圈的數目限制在10個,是否實際可行還是個疑問,因爲喪事無法阻止也不可能協調親朋好友以及不同業者送來的電子花圈。
新風氣始于疫情前,顯然跟華人傳統習俗或是宗教信仰無關,而更多的是一種商業化的點子。疫情期間,吊喪人數受嚴格限制,而且喪家不能爲吊喪者提供飲食,影響了殡葬業者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電子花圈“應運而生”,而且回本極快,對業者的盈利顯然大有幫助。
本地殡葬業的運作模式其實一直在演變中,年輕一代業者不斷落實創新點子。殡儀館提供的全套服務即爲滿足市場的需求,也在創造新需求。各種新産品和服務可能加重了喪禮的開銷,不過最後的選擇權仍在喪家的手上。
商業利益帶動社會風氣,電子花圈加上喪事“拱門”裝置,使喪禮變得越來越講究排場、花俏甚至走向鋪張。商業上推陳出新,提高競爭力,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喪禮畢竟是人生大事,體現孝道的傳統價值觀,最大用意終究還在于對離世者的追思和悼念,因此莊嚴肅穆是基本的要求。此前外地一些華人社會出現在喪禮上跳豔舞的現象,反映的是社會風俗和價值的敗壞。這也證明並非所有商業創新都值得肯定。
正由于電子花圈和拱門等“新産品”無關習俗或宗教,在看待這些新事物時,也不必太過諱疾忌醫。跟任何活動一樣,形式代表了活動者的價值觀和審美判斷。孝道強調的是父母在世時的真心侍奉,而非過世後在喪禮上的鋪張和攀比。喪家如何辦理家人後事,其實也透露了自身的修養和眼界。
任何一種社會習俗都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本地的喪禮習俗經過演變和適應,也有別于其他華人社會。從前流行的一些做法,比如在出殡時由“紅毛鑼鼓”奏喪樂開道,或者在居喪期間在靈堂打牌搓麻將,都隨著社會觀念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式微。電子花圈和喪禮拱門的裝置,蔚爲風氣之後,也就會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現象,甚至被人誤以爲是一種華人社會習俗。
華人喪禮習俗會隨時代的進步而逐漸演變,在組屋區的環境中,樸素莊嚴,不擾民,不破壞環境的儀式更值得提倡。畢生研究並主張重視禮法的孔子,在《論語》裏記錄他回答弟子問禮的本質時說:“禮,與其奢也,不如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意思是禮法,與其奢侈甯可節儉。喪事,與其輕慢甯可哀戚。這個建議非常值得今人參考。
本地華人喪禮的傳統儀式不少源自舊時代的鄉村生活環境,今日八成人口是組屋居民,在組屋樓下空層或是多用途綜合亭辦喪禮,已成一種民間習慣,多年來組屋居民不論種族、信仰都能互相包容,這種具新加坡特色的和諧值得我們珍惜;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民應該維護共同生活空間,避免自己的活動幹擾鄰裏,發揮環保意識,確保社區生活的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