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地下通道已不僅是實現地點連通的過道,也成爲伴隨著工作、生活而不斷被看見的公共空間。
曾經,被貼上“昏暗、潮濕、不想停留”標簽的它們,今天仍是如此模樣嗎?當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更新”的新階段,這些散落在城市邊角的地下空間,如何被重新喚醒,變得更便利、更友好和更美好呢?
重新找回“附近”
天山路遵義路地下通道長約300米,連接著軌交2號線3號口和天山SOHO的下沉式廣場。中午12點,通道內人流量不小,但駐足停留的人也不少。
朱女士和同事原本是來“覓食”的,卻發現通道一側的牆面上貼著不少照片,便放慢腳步開始欣賞。
在她駐足觀賞的照片中,有一張可見雨後傍晚的城市霓虹閃耀,路邊水窪中正倒映著明黃色的麥當勞標志。“之前我也拍到過類似的場景,就在這兒附近。”朱女士有些興奮,揚聲讓同事一起來看這張照片。
這幅作品正是來自現所·創邑MIX與小紅書聯合舉辦的“平凡攝影大賞”攝影展。
從軌交2號線婁山關路站出口出來,寫著“現所·創邑”字樣的海報十分醒目。走進通道,明亮的燈光及統一的UI設計也讓這裏很有整體感。通道內,路標和指示牌呈現著獨特的字體設計和鮮明的色彩裝飾,大到樓層標識、停車場入口,小到強電間、機房、消防栓等,一一明示。
另外,地上不同樓層的不同功能分別用不同的高飽和度色彩進行標識,便于路人快速分辨。通道一側,尚未開業的店鋪前是妙趣橫生的招貼畫報。
工作日下午,駐足的行人不多。據記者觀察,半小時內停留並觀看攝影展的人數在10人左右,其中有3位是拉著行李箱的。
“我們之前一直生活在浦東,因爲工作調動把房子換到了附近,今天正好路過這裏。聽賣比薩的小姐姐說這裏經常會舉辦活動。”背著雙肩包的達夕向記者展示了她剛買的比薩。
地道裏的展覽打開了路人與商家的話匣子,人與人的距離似乎更近了。
通道內還布置了實物裝置藝術展覽。配合醒目的標識和頂部的打光,在此駐足觀看、拍照的人明顯更多。
在名爲《下一站》的藝術裝置作品中,人們日常使用的車票票據、快遞單被放大,這些瑣碎的生活用品被放入生鏽的小推車裏。另一個作品遠看是一個乒乓球桌,走近後會發現球桌桌面是廢棄床墊,以日常的包裝材料爲原料制造,名爲《廢棄乒乓》。
與美術館大多靠牆的展陳所帶來的觀展方式不同,在這裏,不少行人會走進展區,繞一圈觀察這些裝置藝術,甚至還有小朋友踩著滑板車看⋯⋯
這些裝置藝術來自今年初舉辦的“擦肩”隧道藝術節。當時的展覽作品更多,有視頻交互媒體、互動裝置、創意服裝、廢棄物品再創作等各種類型。不過作品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全部“敞開”給行人,當時許多作品設置了特別的三角形“觀望入口”。路過的人們需要趴在窗口上,以一種特別設定的“探頭”視角進行觀察。
策展專業的阿廖喜歡那種“探頭”的形式。她說,藝術需要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連接,而行動是打開連接最重要的一步,因此用“探頭”觀察的動作本身就意義非凡。
在虹橋商圈,樓宇之間的地下通道並不少,有連接南豐城和天山SOHO的紫雲路地道北段、連接尚嘉中心和友誼商城的仙霞路地道等,不過,目前這些地下通道仍以保障常規通行爲主。相比之下,天山路遵義路地下通道可謂“不走尋常路”。
地下“流量”入口的秘訣
地下通道能不能成爲吸引人氣的入口?
在人民廣場地鐵站2號口,一扇藍色大門引人注目,它連接著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地下空間。這條地下通道整體呈漸變的藍色,水波紋的元素無處不在。就連電梯的扶手下也安裝了淡藍色的燈帶,與水的流動感相呼應。
“我來上海工作5年了,一直沒有去過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這次很想去看看。”站在人民廣場地鐵站出口導引處,王先生正在琢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的預約指南,“從腳下到頭頂,藍色的空間很吸引人,不由自主地就走進來了。”王先生告訴記者。
同樣被吸引走進這個“藍色大門”的還有大學生小羅。“我今天本來是去上海博物館參觀的,沒想到發現這邊還有一個城市規劃館,感覺可以盡快安排進我的參觀計劃。”
據了解,這個地下空間以江水爲主題,將成爲一個彙聚市集、展覽、文創、表演等多種功能的市民客廳。打造完備後,它不僅能爲城市提供一個顯著的視覺標識,同時也能成爲靈活的公共空間。
與之相比,在人民大道的另一端,連接著上海音樂廳和上海博物館的人民廣場地道就顯得有些樸素,受訪中,不少年輕人都渴望對它能做一點“加法”。
“如果地道能與附近的城市地標有一個呼應,我想應該會很棒。”羅藝是上海博物館的常客,幾乎每逢特展都會到場。“上海博物館的空間比較有限,那麽,能否在外圍延伸出一些能提供互動、打卡,又相對穩定的空間呢?”
音樂愛好者大吳則認爲,上海音樂廳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古典音樂文化IP,但在社交媒體時代,音樂與熱點、潮流結合起來難度較大,而在鄰近音樂建築的城市空間做一些創意展示,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另外,人民廣場周邊也是青年潮流文化的聚集地。人民廣場地鐵站1號口附近,有一條經由香港名店街直達迪美購物中心的地下商業街。這條地下街中,漢服店、Lolita服飾店、JK制服店、膠帶手賬店、BJD娃娃店、模型店等鱗次栉比,豐富的潮流文化體驗讓人應接不暇。
2020年起,這條通道啓動了绮麗次元創意文化街區改造項目,街區陸續集聚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小店,但通道本身仍缺乏一些整體性的開發與設計,例如:入口處的紅底白字與整個環境似乎格格不入;陳列展示的櫥窗玻璃發黃,燈光風格陳舊;通道的內部裝飾和標識也比較隨意,與潮流精致的風格定位有些不匹配。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于陸家嘴地下空間的一條“夢幻長廊”。這條地道連接金茂大廈、國金中心、上海中心和環球金融中心,有著流線型的頂部設計、柔和的頂部燈光和镂空裝飾牆面,源源不斷地吸引遊人打卡拍照,在網絡平台上的熱度也很高。
這條通道以藍黑白爲主色調,路面標識與整體設計風格統一。兩側的出入口被裝飾成一個個洞穴。通道中的情景裝置也與地道的風格主題相統一。
目前,這條地下通道主要連接上海中心的B2層與陸家嘴地鐵站,與其他樓宇的連接因疫情管理規定而暫停。不過,“2022紅色江南”長三角黨史紀念地巡禮特展正在通道裏展出,紅色激蕩的曆史瞬間與澎湃的空間浪潮之間,也能有所呼應。
因爲熱愛,所以要留下記憶
在上海,不少地下人行道還是隱藏的“網紅”拍攝地。
一類是打著“複古”“王家衛”“電影感”等標簽的修建年代較早的地下通道,如大統路隧道、人民廣場地道、西藏北路地道。這些地道有著很強的縱深感,加上暗調的燈光和具有年代感的裝飾元素,都讓其成爲“出片率”極高的保障。
另一類則是以“摩登”“現代”“都市大片”爲代表的新建地下通道,如陸家嘴地下通道、虹梅路地道等。明亮的燈光、清新冷峻的色調,加上具有時尚感的簡約線條,成就了另一種風格的拍攝主題。
“地下通道自帶氛圍感,人物的靜態和車流的動態會形成強烈對比。另外,地道出入口也很好拍,采用模特會讓地道內部比較單一的景觀和外部豐富的城市景觀之間産生互動感。”在西藏北路地道,前來勘景的攝影愛好者小西告訴記者。
不過,他也略帶遺憾地表示,這種免費又好拍的場景現在依然比較少。“之前的虹梅路地道,方形瓷磚加八角形的窗口,複古感特別足。”
爲什麽年輕人喜歡選擇在地下通道拍照?
小西告訴記者,他讀書時上下學都要走地道,那時候車子在外頭呼嘯,他和同學邊打鬧邊回家。他覺得,也許是這樣的記憶具有共性,地下通道成爲人們對城市的記憶載體。
第一次來上海的柯柯對大統路隧道留下了較深的印象:暖色調的燈光,幾何裝飾的牆面,好幾個攝像頭⋯⋯
另外,如果說地標建築是城市A面,那麽發現隱藏在地標建築身後的城市B面,就是最好的社交貨幣。
在人民廣場地道,小優正靠在潔白的瓷磚上,端著相機給她的朋友拍照。“地道的縱深感讓它顯得很修長,加上燈光明亮,高級感一下子就上來了。”小優告訴記者,幾個月前,自己無意間在這裏拍的照片上傳到朋友圈後,意外收獲了很多點贊,不少朋友都來找她詢問,想拍攝同款。
更多細節可“精雕”
近年來,上海年代較早的地下通道幾乎都已得到翻新改造。硬件升級之余,仍有一些細節值得“精雕”。
在西藏北路地道的入口處,人行通道與車輛通道之間距離較遠,但地道入口處沒有放置行人入口指示牌,行人容易走錯道。
“一些人不清楚地下通道的結構,可能以爲下面會有人行道入口。”居住在附近的吳先生說,應設提醒標志,注意引導行人,導航軟件也可以增加提醒,避免行人誤入。
在不少地下通道的非機動車道內,有人選擇推車而行。
在一處地道,一位背著帆布包的女士手提重物,在緩坡處下車後,繼續推車行走。“不少外賣騎手速度較快,耳邊全是呼呼的聲音,我比較害怕。”她推著共享單車告訴記者。
在虹梅路地道上坡處,李大哥正推著他的電動車緩慢向上,這裏的上坡坡度比較陡,而他的小型電動車動力明顯不足。“推車還好說,如果還載東西就麻煩了。”他希望這類上坡在設計時能考慮到電動車的動力標准。
部分進出地下通道的樓梯並未設置可供推行的滑道,對推行自行車或攜帶嬰兒車的市民,可以通過更新更顯“友好”。
市民賀女士告訴記者,盡管自己選擇了輕材質的嬰兒車,但母嬰包加上推車,過地道依然比較費力。據記者觀察,僅10分鍾內,扛著自行車或嬰兒車走下一處地道台階的行人就有3個。
還有部分地道,由于車流量較大,通行時産生的噪音較大,一位抱著嬰兒的母親走入某地道後,孩子便開始啼哭,這位母親用圍兜捂住孩子的耳朵後快速從地道通過。
經記者測算,當有大型車輛經過時,該地道內的噪音接近100分貝。沒有大車通過時,地道內的噪音也在80分貝左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即便是對于工作環境複雜、節奏較快的工業區,白天環境噪音也不能超過65分貝。
住在虹梅路地道附近的張女士說,原本虹梅路地道也有噪音問題,但經過改造之後,噪音大大降低了。不過由于通道整體采用白色擋板封閉,且長度較長,通過時容易産生眩暈感。
另外,在一些修建年代比較早的地下通道,通道內的台階、扶手、地面、牆面、雨棚等地方,清潔衛生依然存在死角。
西藏北路地道出口處的透明頂棚堆積了許多落葉,不少葉子已經腐爛發黑。在大統路隧道內,牆壁上的幾何紋路積灰嚴重,丟棄的礦泉水瓶與煙盒等十分顯眼。
滬闵路行人過街地道有部分裸露在外的管道和線路。大統路地道也存在線路管道老化後電線裸露的情況。
【專家視角】 裝點城市縫隙,可以多點“氛圍感”
那些被忽視的,或許正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當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不斷分割城市空間,連通不同區域的地下通道就成爲縫合這些空間的線。我們該如何穿針引線,才能讓每個城市關節協調運轉,激發更強大的街區活力呢?
記者:有人認爲,地下人行通道以解決交通功能爲主,不需要進行其他功能的豐富和升級,您怎麽看?
商謙(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副主任):地下步行通道的功能是根據城市需求不斷變化的。其最原始的功能是橫向連接不同的街區,以應對現代城市規劃中的公共空間割裂問題,對城市空間進行“縫合”。而在這之後,地下步道開始有了延續地下不同功能空間的縱向延伸,再後來逐漸發展成爲與城市地下交通樞紐、商業區、辦公區等互連互通的地下綜合體甚至地下城。
今天,空間設計與人文理念日益交融,地下步道從單純的過街通道演變爲城市的過渡及整合空間是必然趨勢。作爲在城市中易被設計者和使用者忽視的公共空間,它們既可以融入、縫合城市空間,也可以承載人們的各種活動,是城市空間精細化、高品質化發展的需求之一。
記者:據您的觀察,我國的大型城市在地下步行通道的設計和使用上存在哪些共性問題?
商謙:我認爲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地下通道的建設、運營缺乏整體性。很多地下通道依然是孤立存在的,沒有與其他的城市空間連通,形成整體的地下步行交通網絡,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其發展、運營的可能性。
二是地下步行通道本身的建築空間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地下空間本身往往不具備向外開敞的條件,較難與外界的光線和空氣進行連通。且人們在地下空間的方向感非常弱,容易迷失方向,這些都容易給使用者帶來不適。因此,如果通道過長又缺少節奏變化,就會給人帶來較強的負面心理感受。
記者:在空間設計上,有哪些優質案例可以供我們參考?
商謙:無論是交通屬性凸顯的通道,還是公共活動行爲屬性突出的通道,都有機會因地制宜,通過設計提升空間品質。
實際上,只要在設計中找回缺失的空間要素,創造有變化的節點、有強烈感受的地標、有特色的區域,就能打破長尺度獨立空間帶來的負面感受。例如:新加坡地鐵站通道的文化元素、美國國家美術館連接通道的金屬板、英國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通道的LED屏、意大利西西裏島的地鐵通道藝術繪畫、加拿大蒙特利爾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網絡等,都能給地下步行通道設計帶來不少啓發。
另外,地下步行通道的出入口也特別值得注意。出入口是吸引人們使用地下空間的重要一環,比如說下沉廣場、大緩坡、設計獨特的樓梯等,通過建築學手段的巧妙引導,可以讓人們不知不覺走到地下。還可以利用地上的突出物,如玻璃盒子、雕塑等,形成視覺焦點,提示你這裏有很精彩的地下空間。
記者:在未來地下步行通道的空間品質提升上,您有哪些建議?
商謙:首先,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起步較晚,盡管部分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正在初步形成,但在整體性和具體操作層面還存在很大的空間。
以新加坡爲例,在政府主導與商業參與的合力下,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統籌程度更高,地上地下的空間整合性更強,針對城市不同地區的重要節點,還有詳細的設計導則。
其次,通過增加繪畫等要素改變地下通道內的界面,將常規的建築元素轉換成繪畫、雕塑等藝術元素,也能爲展現城市文化與魅力加分。
另外,還可以通過音樂來改善地下通道內的氣氛。例如紐約就成立了地鐵音樂協會,在地鐵樞紐站設立表演點,對表演時間、長度和節目會提前制訂計劃。這些表演在回聲大、混響強的空間通道中都能恰好成爲一種在場性的時空體驗。
最後,地下步行通道通常會有一些自發性的活動,例如滑板、輪滑、塗鴉、舞蹈、市集等,我們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地下通道自然生長出其獨特性。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肖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