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下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先生在杭州河坊街江南銅屋會客廳親切會見來訪的烏節國際總裁吳文軍先生。
首先朱炳仁先生就中國銅文化給客人介紹銅的起源發展,朱炳仁銅藝術品的創作靈感做了闡述。客人對朱先生作品贊不絕口,希望有機會可以把這麽好的藝術品分享給新加坡人民以及世界人民,銅文化是一個大符號 。全世界人民在生活生産過程當中的必需品。但是高端藝術品極爲罕見。認爲朱炳仁銅可以通過新加坡烏節國際走向世界藝術品收藏市場。客人援引:《東南亞銅鼓研究》是2018年1月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輔彬、韋丹芳。已有 2700余年曆史的銅鼓是古代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國家諸多民族創造的青銅文化瑰寶。它集冶煉、鑄造、音樂、美術、舞蹈于一體,是曾經的權力與財富象征的“重器”、指揮軍陣的“響器”、溝通人神的“祭器”和娛神娛人的樂器。經過調查發現,中國南方和東南亞都確實存在著連片的銅鼓文化圈,且至今依然存在活態銅鼓文化。
本書作者在田野調查和考古研究的基礎上,分十章論述了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以及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銅鼓分布、現狀與源流,探討了中國與東南亞傳世銅鼓的工藝特點與聯系,並依據對湄公河流域與紅水河流域的黑格爾Ⅲ型(西盟型)銅和黑格爾Ⅳ型(麻江型)銅鼓豐富的田野調查,全面展示了中緬、中老、中越跨境民族的銅鼓文化,提出了銅鼓文化圈的概念,並呼籲加強國際協作與交流,通過建立國際性的銅鼓數據庫、恢複並保育銅鼓文化圈的文化生態、注意推陳出新和將銅鼓文化符號化等措施來實現銅鼓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朱炳仁先生頻頻點頭表示贊同,並援引近日: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要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通過多種途徑推動我國同各國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創新體制機制,把我們的制度優勢、組織優勢、人力優勢轉化爲傳播優勢。要更好發揮高層次專家作用,利用重要國際會議論壇、外國主流媒體等平台和渠道發聲。各地區各部門要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開展工作,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
雙方決定爲新時代的中新文化交流添磚加瓦,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Arvin·W
編輯:毛鳳君
審核: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