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公衆號:zhidxcom)
美國人大約有90%的商店在實體商店購物。 盡管如此,電子商務的興起正在模糊實體和在線零售之間的界限,一些傳統零售商已經成爲零售災難的犧牲品。然而,雖然一些零售商遭受損失,但其他零售商正在利用技術將其實體店轉變爲戰略資産。 爲了幫助零售商彌合數字和物理商務之間的差距,數十家初創公司開發了店內技術,從貨架庫存機器人到增強現實顯示器,再到新的支付系統。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CB-Insights的報告《 影響實體店的新零售 》,以具體例子詳解改造實體店的策略,初創公司,企業和新興技術,爲新零售創業者提供參考。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全文(影響實體店的新零售),可以在智東西頭條號回複關鍵詞“nc307”獲取。
以下爲智能內參整理呈現的幹貨:
改變實體店的新零售創業公司策略盤點
CBInsights使用了自家數據庫識別出了110多家顛覆實體的新零售科技創業公司,如下圖所示,按發展策略劃分,新零售創業公司可以分爲:數字顯示、AR\VR、訪客Wi-Fi、店內分析與營銷、店內融資、機器人與聊天機器人、智能收據、多渠道服務、庫存管理、貨架監控、平台忠誠度、智能試穿、智能購物車、自動結賬、支付技術和不動産。
▲顛覆實體的新零售創業公司
數字顯示:這類公司爲實體店提供連接的數字標識,在店內部爲産品做廣告,爲購物者提供産品信息,或者讓商店實時調整産品價格。例如,珀奇互動提供了通過物聯網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跟蹤店內客戶與産品交互的顯示器。
AR/VR:初創公司利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幫助零售商。包括像InContext Solutions這樣的初創公司,它幫助零售商通過虛擬模擬來規劃他們的商店。
訪客Wi-Fi:這類初創公司爲零售商提供免費店內Wi-Fi。這些公司通常使用Wi-Fi追蹤購物者,並爲商店提供客戶分析。例如,Zenreach已從First Round Capital、貝恩資本(Bain Capital Ventures)和8VC等投資者那裏籌集了9400萬美元。
店內分析與營銷:這裏的公司提供硬件和軟件來幫助商店跟蹤訪客。許多公司專注于收集數據進行內部分析,如商品跟蹤、調整員工水平、監控促銷活動等。
資金充足的創業公司RetailNext(1.89億美元)提供流量傳感器、客戶路線地圖、移動營銷等服務。其他公司,如Teemo(1790萬美元),則通過移動應用合作關系收集消費者數據。這家初創公司利用這些數據爲其零售客戶尋找最有價值的客戶。
店內融資:初創公司允許顧客在店內購物時立即申請並獲得貸款或分期付款計劃。Divido(1860萬美元)于2018年9月進行了一輪a輪融資,通過在銷售點提供即時信貸,讓消費者在一段時間內分攤新購商品的成本。
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這類公司提供機器人技術,幫助零售相關業務。Commonsense Robotics公司制造的機器人,可以在微型物流中心工作(可放置在密集城市地區的小型倉庫)操作,以實現更高效的最後一英裏交付。
智能收據:這一領域的初創公司通過將收據數字化,爲商店裏的顧客在結賬過程中提供數字附件。flexreceipt爲顧客的數字收據增加了個性化的優惠和獎勵,目的是吸引回頭客。
多渠道服務:這類初創公司將店內和電子商務分析集成在一起,提供更無縫的購物體驗。初創公司NewStore爲零售商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他們可以在所有銷售、交付和退貨渠道上同步訂單。
庫存管理:這類企業通常使用基于雲的軟件,幫助商店跟蹤庫存並優化供應鏈運營。一些公司,如Celect也使用人工智能提供預測性的銷售分析。
貨架監控:這類初創公司幫助零售商和包裝消費品品牌監控其商品在貨架上的展示,跟蹤店內促銷和視覺展示的結果。一些依靠店內攝像頭和人工智能功能,而另一些則利用來自購物者和店員的衆包智能。
忠誠度:該類別包含零售商的獎勵和忠誠度平台。Ibotta創建了一個平台,客戶可以從合作零售商和品牌那裏賺取現金。
智能試穿:這些初創公司生産用于試穿的技術。例如,Mirow爲更衣室設計了一款交互式智能鏡子。這家初創公司的智能鏡子可以讓客戶收到個性化的推薦、尋求幫助或請求不同大小和顔色的商品。這面鏡子連接到一個可供零售商使用的軟件平台。
智能購物車:初創公司爲購物車配備數字功能。例如,Focal Systems的目標是爲現有的購物車配備電腦平板電腦,它可以使用機器視覺在購物車通過商店時監控貨架,還可以向購物者顯示數字廣告。
自動結賬:這類初創公司正在爲零售商普及自動結賬技術。例如,初創公司AiFi計劃向傳統零售商銷售使用攝像機視覺和貨架傳感器技術的自動結賬技術。這家初創公司的目標是將服務範圍擴大到各種規模的零售商,從小型便利店到大型雜貨店。
支付技術:這一類包括幫助零售商管理和處理支付的平台。初創公司Poynt于2018年11月融資1億美元,它提供了一個開放的銷售點操作系統,可以爲任何智能支付終端供電,連接各種其他第三方應用程序,如數字訂購系統、禮品卡程序等。
員工工具:各種消息傳遞工具和計劃平台正在幫助零售商店的員工。例如,Branch爲零售員工提供內部通信的消息網絡。
房地産:這類公司是初創公司的大本營,它們正在尋找新的方式,爲零售商利用實體房地産。Spacious 在休息時間提供餐廳和酒吧的共同辦公空間。這家初創公司最近與零售業主合作,填補了舊金山和紐約市100家空置的街道店面。
未來,影響實體店的新零售趨勢如下圖所示,按照類型,新零售可以分爲目的地型、物流中心性、數據收集型和本地化型,下面我們將以具體例子來詳細介紹這些新零售。
▲新零售趨勢
不只是購物,目的地型新零售
目的地型零售先驅者仍在吸引著消費者。以下以蘋果公司和Build-A-Bear 公司爲例子。
蘋果公司于2017年5月推出了Today At Apple計劃,該計劃在全球各地的Apple Store提供互動課程,包括音樂實驗室,兒童時間和編程。
▲蘋果建立的店內互動課程
Build-A-Bear 公司今年夏天的Pay-Your-Age活動吸引了衆多購物者,由于過度擁擠,該活動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內關閉。
▲ Build-A-Bear 公司活動現場
而其他一些零售商抓住了“社區”的商機。
Nordstrom和絲芙蘭的目標是成爲鄰裏社區的購物目的地。
Nordstrom Local沒有産品庫存,而是提供剪裁和更改,在線訂單取件,預約個人造型師服務和在線退貨。 Nordstrom在2018年秋季在洛杉矶開設了另外兩家店。
▲Nordstrom商店
絲芙蘭的Sephora Studio爲顧客提供美容課程,禮賓服務和面部護理。這些商店采用了交互式技術,例如虛擬藝術家工具,允許客戶虛擬嘗試新化妝品。
▲絲芙蘭Sephora Studio
梅西百貨通過並購達到目的地型零售。
梅西百貨于2018年5月收購了創業公司概念商店Story。在紐約市的辦公地點,Story每月都會通過新設計,産品分類和互動商店體驗改造其商店。每次轉變都體現了一個新主題。
▲Story商店
Athleisure將實體店重新打造爲健康目的地。
Lululemon將建造一個永久性的瑜伽工作室——位于紐約市的SoHo。
▲Lululemon瑜伽工作室
Bandier最近在曼哈頓的旗艦店推出了專門的健身中心Studio B,爲顧客提供免費課程。
▲健身中心Studio B
Outdoor Voices在紐約,舊金山,波士頓,奧斯汀等地的實體店舉辦瑜伽和健身活動。
▲ Outdoor Voices 實體店
雜貨店作爲就餐目的地?
Albertsons在岩石區他們的旗艦百老彙酒吧,在2018年7月爲超過200人提供36種啤酒。
▲ Albertsons 酒吧
Oliver在索諾瑪的奧利弗市開設了小酒館。小酒館供應精釀啤酒,美食和一系列月度活動以吸引顧客。
一些創業公司將共享辦公和零售結合了起來。比如說,Re:Store將爲舊金山的多達60個在線品牌提供共享店面和共用空間。他拿到了170萬美元的融資。
▲RE:STORE
拿到1千萬美元融資的Spacious計劃與零售業主合作,在紐約市和舊金山填補100個空置的街道店面和聯合辦公空間。
▲Spacious
床墊創業公司Casper于2018年2月在紐約開設了第一家店鋪,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開設200家店鋪。Casper的第一家商店提供互動活動,突出了Casper的産品,包括臥室,消費者可以在床上測試床墊。
▲Casper
接下來我們盤點使零售商能夠嘗試新的實體店模式的創業公司。
Appear Here 將尋找短期彈出式零售空間的品牌與願意提供短期租賃的業主聯系起來,以融資金額爲一千九百萬美元。
▲Appear Here
從thisopenspace分離出來的創業公司 Uppercase ,正在幫助數字品牌開放和設計他們的店面空間。
▲Uppercase
物流中心型新零售
零售商正在改變他們的供應鏈,以利用實體店作爲電子商務的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型新零售
零售商通過技術加速店內在線訂單。比如說,Zara集成了一個庫存管理系統,該系統在25個市場的商店中使用RFID服裝跟蹤技術,以支持當天的在線購買交付。
▲Zara庫存管理
Brooks Brothers正在利用其260個北美零售點來加速在線訂單交付。該零售商正在通過合作夥伴Manhattan Associates利用軟件來優化店內交付。
▲Brooks Brothers
Target可減少商店庫存,爲線上物流騰出空間。通過其新的“流動中心”計劃,Target現在正在測試從新澤西州工廠到其商店的更快的庫存補貨周期。這減少了整體商店庫存,但也允許其商店(特別是小型商店)爲在線訂單交付提供更多空間。
▲Target
店內提貨消除了最後一英裏交貨的負擔。
▲各家店內提貨方案
現在,通過軟件和機器人幫助零售商管理庫存和管理在線訂單交付的供應鏈初創公司正在獲得動力。
▲供應鏈初創公司
幫助實體店管理庫存的創業公司。
Nextail使用AI幫助快速時尚零售商改進和衡量各種産品的供需,改善庫存分配和店內運營。 Nextail的客戶包括零售商Pepe Jeans,Stefanel和Melon Fashion Group。Nextail拿到了1100萬美元融資。
▲Nextail
Relex Solutions爲零售商提供庫存計劃軟件,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和在線零售的銷售額該平台幫助零售商管理不同形式的電子商務交付,以確保庫存中始終有流行的商品。Relex Solutions的融資額度爲2300萬美元。
縮小的倉庫能否與不斷縮小的商店相結合?當然可以。
Commonsense Robotics使用緊湊型機器人作爲在城市地區附近的微權中心完成在線食品訂單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融資額爲1100萬美元。
▲Commonsense Robotics
Takeoff Technologies創建了技術注入的微物流中心,可以在一小時內與零售商合作進行在線提貨。Takeoff 于2018年10月與Sedano的超市合作,先擁有融資2300萬美元。
▲Takeoff Technologies
Happy Returns爲在線零售商提供爲其客戶提供現場退貨的選擇。該創業公司與零售商合作,爲各種在線品牌提供“回程欄”。合作夥伴零售商可從其商店的額外客流量中受益。
▲Happy Returns
實體店內自動化驅動數據收集
現在,實體店內的新技術可以收集顧客喜好,産品質量和實體店的組織方式等數據。其中亞馬遜Go憑借其先進的技術走到了最前列。
亞馬遜Go致力于擴大到3000個店面,如果真能做到,將擁有一個難以想象的數據庫。
其他零售商能否利用無收銀員技術來獲取數據?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AiFi旨在部署無收銀員技術,旨在擴展大型實體店。該公司目前正在與零售商一起試用其技術。
▲AiFi
Standard Cognition爲零售商提供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結賬流程。它于2018年9月在舊金山開設了第一家商店。
▲Standard Cognition
Zippin旨在通過相機和貨架傳感器爲零售商提供無收銀技術。它于2018年8月在舊金山開設了一家原型商店。
▲Zippin
其他公司方面,絲芙蘭使用店內美容技術收集數據。
▲絲芙蘭美容技術收集數據
在中國,一些公司也在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收集數據,包括曠視和商湯。
▲曠視和商湯公司
阿裏巴巴與中國創業公司Face ++合作 推出基于面部識別的付款方式。阿裏巴巴目前正在特定肯德基地區試行付費技術,並可將其擴展到零售業。
▲阿裏巴巴面部識別付款
總部位于新加坡的Trax提供CPG産品的店內視覺監控,可以幫助零售商優化産品布局和營銷決策。它于2018年1月收購了零售情報創業公司Quri,去年收購了Nielsen的 Observation 部門。
▲ Trax
本地化的零售商
什麽是本地化?本地化就是定制化的庫存,店內服務和産品,以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品味和偏好。本地化有很多種形式,包括店內庫存本地化、店內服務本地化和産品本地化。
具體我們仍然舉例說明。
Target基于社區研究對庫存進行本地化。自2012年以來,Target百貨在美國開設了數十家門店,以擴大其城市小型商店的規模。每家門店通過基于社區的研究,根據周圍人群定制其店內庫存。
▲Target在高校附近的門店
接下來,我們看Amazon、Nike和Kohl的基于數據的本地化庫存。
Melrose的Nike根據周邊地區消費者的在線購買數據,在貨架上儲存了大量商品庫存。
▲Melrose的Nike店
亞馬遜的新亞馬遜四星級商店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紐約客戶評價很高的商品。
▲新亞馬遜四星級商店
Kohl’s通過分析客戶購買數據,在其商店中對95%的庫存進行了本地化,以吸引當地消費者。
▲Kohl’s
2017年,阿迪達斯推出了新款AM4(“阿迪達斯專用”系列)城市專用跑鞋系列。這款鞋子可根據世界各地城市跑步者的特殊需求進行定制(即紐約市街道網格急轉彎)。
▲阿迪達斯AM4
未來其他趨勢
沃爾瑪正在探索生物識別跟蹤。通過新專利,沃爾瑪旨在使用生物識別購物手柄來跟蹤客戶的心率,溫度和壓力水平。
▲沃爾瑪生物識別專利
InContext Solutions通過創建跟蹤購物者偏好,操作甚至預測眼動以優化商店布局和組織的虛擬模擬,幫助零售商規劃實體店。
▲InContext Solutions
亞馬遜的新專利顯示了其計劃建立城市無人機物流,該專利說明了一個多層次的實現中心,可以容納入站和出站交付無人機。該設施主要著眼于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加強最後一英裏的交付。
▲亞馬遜新專利
智東西認爲,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實體店會越來越傾向于目的地型、物流中心性、數據收集型和本地化型這幾個大類型中的某一種。新零售形勢下,電商們紛紛布局實體店。在自己的主場競爭,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線下實體店的勝算要大得多。所以說,新零售是線下實體店的春天,而不是末日。新零售的最大可能,是互聯網巨頭們提供工具,爲中小微企業賦能。而小微企業則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工具,重塑供應關系、客戶關系和零售場景,進而完成進化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