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上海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籍人士在這裏安家。牛年春節,這些外國友人也成了“原年人”中的一員。趁著元宵節的節日氛圍還未散盡,昨天下午,市群藝館聯合了上海外籍人士中心,爲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原年人”舉辦了一場雙語元宵傳統民俗活動。
圖說:來自世界各國的“原年人”在群藝館參加元宵活動 官方圖
“在上海,竟找到了我們的‘根’”
正在群藝館內舉行的海上年俗風情展,昨天特別配備了雙語講解員。從新加坡來上海已經10年的比莉·梁(Billie Leong),被展覽上一個印著紅雙喜的小托盤吸引了目光,站在展櫃前久久挪不開步子:“它好像我20年前結婚的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准備的一件嫁妝。”新加坡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華裔,比莉也是其中之一,他們的生活中保存了不少中國傳統習俗。“不過新加坡的元宵節已經不挂燈籠了。” 比莉介紹,“但在中國,正月十五不僅賞花燈,還要吃湯圓、舞龍舞獅,代表春節結束,有始有終,非常隆重。” 以往每年春節,比莉還是會回到新加坡過年。今年留在上海,她本以爲會孤單冷清,沒想到體驗了一個更加熱鬧的“中國年”:“我們根出同源,來上海的第一眼就會感到親切。上海對我們也非常友好,既包容我們的不同,又幫助我們了解中國文化、融入這裏的生活。”
圖說:外國友人正在參觀海上年俗風情展 官方圖
比莉的本職工作是新加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她的學校也開設了“中國文化課”。比莉說:“這些孩子和我們一樣,擁有各式各樣的文化背景。但我們腳踏著同一片土地,也一樣愛著這裏的文化。”
“中國文化不止小籠包和旗袍”
“以手代刀,以撕代剪。” 非遺傳承人華興富帶著各國學員撕出站、立、跑、鬥不同姿勢的牛,再貼粘在中國傳統的外方內圓宣卡紙上,題上一句新年祝福語,蓋上”大吉””民間撕紙”的紅色印章,一張富有民間傳統文化韻味的海派撕紙便完成了。上完這堂體驗課,印度尼西亞駐滬領事館領事旺迪·阿德裏亞諾(Wandi Adriano)捧著自己的撕紙“處女作”《金牛大吉》愛不釋手。他剛來上海兩年,是外籍人士中心的“新成員”,這也是他第一次留在上海體驗中國春節。來滬之前,他對中國文化並不了解。但隨著了解、體驗得越來越多,他也越來越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圖說:旺迪·阿德裏亞諾和他的撕紙“處女作”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外籍人士中心主席琳達·派南(Linda Painan)介紹,中國春節的假期,大多數在滬的外籍人士要麽回國探望親人,要麽出國旅遊,基本不會留下。今年“原地過年”,他們沒有親戚,就互相做彼此的家人,共同體驗傳統中國春節。“沒有親戚,我們就互相串門‘拜年’。大年初四,我們還聚到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圖說:民樂演出現場 官方圖
這次與群藝館合作,琳達感覺“挖到了寶”:“這個地方滿滿都是中國的味道!”她尤其喜歡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帶來的表演:“我原以爲唢呐就是很吵的,二胡就是很悲傷的。但它們既可以演奏很傳統的中國音樂,也能表現爵士樂、流行樂等,很有感染力。最後那首周傑倫的《Mojito》,小朋友們都自己跑上台去伴舞了。”琳達說,很多外國朋友來華時間尚短,工作又很忙,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只有小籠包、旗袍。趁著今年春節的機會,他們剛好可以來群藝館“沉浸式”體驗全套年俗活動。“中國有句話叫‘眼見爲實’,親身來聽、來看、來動手,感受和書上、視頻裏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圖說:外國小朋友們跑到台上爲民樂“伴舞” 官方圖
“漢服情侶裝,成了我們的浪漫”
活動參與者中,一對身穿綠色漢服的“跨國小情侶”成了最吸引眼球的存在。男孩名叫朱嘉青,是個地道的中國小夥;女孩來自荷蘭,中文名叫蕭麗詩。在中式點心制作的體驗課上,蕭麗詩有些笨拙地拿面團捏出小兔子的形狀。朱嘉青則顯得相當熟練,不一會兒的功夫便做出了一排。兩人合作做完一盒,蕭麗詩樂呵呵地開始‘秀男友’:“你看這裏最胖的一個是我做的,其他都是他做的,厲害吧!”
圖說:身穿漢服的“跨國小情侶”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最美的相遇,大抵都在元宵這天。4年前,在一場類似的元宵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現場,蕭麗詩認識了朱嘉青。那時候,朱嘉青已經是資深的傳統文化愛好者,組織了一個漢服社團,常常舉辦活動。剛來上海半年的“中國迷”蕭麗詩與他交換了聯系方式,相約一起參加活動。在朱嘉青的邀請下,蕭麗詩鼓起勇氣嘗試了漢服。“第一次穿的時候,感覺有一點不習慣,但是長長的袖子、還有衣服上的花,真的很漂亮。”很快,蕭麗詩就愛上漢服,每次參加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漢服都成了她和朱嘉青的“標配”。兩年前,志同道合的兩人順理成章成爲了一對佳偶,他們常穿的漢服,也漸漸換成了情侶款。
圖說:蕭麗詩、朱嘉青一起制作的中式糕點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衆裏尋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原本也是關于愛情的節日。蕭麗詩笑著說:“元宵節,是我們的‘紅娘’!”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