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與中國、東南亞國家休戚與共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除了此前介紹的種種利好外,RCEP的正式落地也將帶動區域中的中小跨境電商賣家逐步成爲“微型跨國企業”。
在RCEP紅利的推動下,區域內國家貿易更加密切,東南亞部分國家也將承接中國的部分供應鏈外溢,産業面臨橫向轉移。
據德勤對亞太多國60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的調研顯示,其中85%都是規模不到100人的小微型企業;少到甚至只有一兩個人,卻能把生意做到超過3個以上的海外市場。歐美市場是如今他們帶貨的主流市場,但東南亞則被認爲是發展最快的明日市場。
那麽,在東南亞最有發展潛力的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最新發展狀況如何?除了Shopee,還有什麽東南亞電商平台增長不錯?作爲明日市場的東南亞,增長紅利是否已達到賣家的預期?
一、東南亞最有發展潛力的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有何獨特之處?
站在RCEP風口上的東南亞電商市場,其爆發空間值得期待。
淡馬錫和貝恩發布的《e-Conomy SEA 2020》報告顯示,2015 年,東南亞電商市場的 GMV 僅爲 50 億美元;2019 年,這一數字上升到了380億美元,增長了6倍多。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電商經曆了高速增長,全年的 GMV 比 2019 年上升了 63%,達到了620億美元,對比2015年,增長了11倍多。
來源:《e-Conomy SEA 2020》
根據預測,到 2025 年,東南亞的電商 GMV 將會達到 1720 億美元,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不僅增量空間較大,相較于歐美電商的動蕩起伏,東南亞的電商環境也更爲穩定。
一是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宏觀環境友好穩定,而中美貿易摩擦仍未結束。
二是東南亞電商頭部 Shopee、Lazada、Tokopedia、Tiki 等都有中國公司背景,平台政策上對中國賣家更爲友好,未出現如 2021 年 4 月亞馬遜大規模封號的鐵腕整治政策。同時,Shopee、Lazada 在中國大力招商,也延續了多種國內電商玩法,成效顯著。
三是物流價格、時效較穩定。東南亞地區與中國一衣帶水,越南、泰國可通過陸上公路聯通,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可通過海運、空運聯通,物流時效及價格均相對穩定。
那在東南亞六國中,有哪些表現亮眼的市場呢?
1. 印度尼西亞:電商體量領跑東南亞,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e-Conomy SEA 2020》 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印尼電商GMV達320億美元,同比 2019 年增長52.3%,並預測在2025年將以160%增速,增長至830億美元。
印尼的電商體量領跑東南亞,但因爲其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及習慣與國內、歐美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
一是龐大的穆斯林群體,他們對于宗教服裝、宗教節日用品的需求量大。此外,也更偏向于與伊斯蘭精神相契合的品牌。
二是年輕人口多,保守又時尚。印尼人口中位數約爲 29.7 歲(中國爲 37.1 歲),人口結構優質,年輕人數量多。據 Statista的數據,2020 年,有超過 50% 的印尼網購消費者爲 18-34 歲年齡層,其中 25-34 歲的占 30.8%,可見千禧一代及 Z 世代爲印尼電商市場的主力軍。而這群年輕人一方面追求時尚以及新鮮事物,喜歡追趕潮流,電子産品、潮牌和時尚産品是主要購買品類。另一方面受伊斯蘭信仰約束,保守又時尚。因此能同時滿足其宗教信仰和時尚感的産品也備受歡迎。
三是看中性價比與便捷性。根據 Deloitte 針對印尼市場電商消費者的調研顯示,31% 的受訪消費者表示實用性和便捷性是他們網購的主要驅動力,足不出戶就能對不同的産品進行了解、查詢和購買。
四是網購前習慣通過搜索引擎、社媒平台查看産品評論、測評等信息。Hootsuite and Wearesocial 調研顯示,有 93% 的印尼消費者在網購前會通過谷歌搜索來查看産品評論。此外,基于重度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印尼消費者還會通過 YouTube、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等社媒平台查看品牌、産品的相關評價。
2. 馬來西亞:最具潛力的市場,人均 GDP 僅次于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 23%
馬來西亞爲東南亞第四大經濟體,國民富足。據世界銀行數據,2020 年馬來西亞的 GDP 總量爲 3400 億美元,人均 GDP爲10270美元,僅次于新加坡。
人口方面,華人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 23%,因此,基于相通的文化和語言,中國賣家進入馬來西亞市場會更得心應手。
截取自《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
此外,基于高互聯網滲透率以及政府的力推,馬來西亞的電商規模逐漸增長。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的《2020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預計,馬來西亞電商市場的商品銷售總額(GMV)在 2020年將增長 6%,達到 114 億美元,到 2025 年 GMV 將擴大到 300 億美元。
同時,馬來西亞本地市場收入占電商市場的主導地位,對 GDP 的貢獻率爲 87.6%,而國際市場爲 12.4%。可見,跨境電商在馬來西亞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截取自《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
馬來西亞消費者也越來越接受跨境電商消費。摩根大通的報告顯示,超過一半 (52%) 的馬來西亞網上購物者進行跨境消費,而中國爲最受歡迎的海淘目的地。
3. 越南:東南亞電商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年增速均在 20% 以上
截取自《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
隨著互聯網、智能手機普及率以及網購用戶的快速增長,越南的電商市場規模也正在極速增長。根據數據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 的數據,2016年越南電子商務市場價值僅爲109.7萬億越南盾,到2019年達到233萬億越南盾,幾乎翻了一番。2016-2019年間,電子商務市場價值的增速均在20%以上,2018年達到30.5%,爲曆史最高增長率。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大批消費者轉移到線上消費,該機構預測2020年越南的電子商務價值將增長30.3%,達到303.6萬億越南盾;在2020年至2024年間將以18.8%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到2024年達到604.6萬億越南盾。
越南工貿部公布的數據還顯示,越南人均網購支出也從 2016 年的 170 美元大幅增至 2020 年的 240 美元。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越南人均網購支出分別爲 186 美元、202 美元、225 美元。
注: 更多關于東南亞以及全球市場的詳細分析請到《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拉到文章頂部即可獲取~
東南亞最強電商平台TOP13
截取自《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
在東南亞,Shopee、Tokopedia 、Lazada 占主導地位。
根據 Webretailer2021 年對東南亞電商平台的統計數據,每月訪問量超過 100 萬的平台共有 13 個,其中 Shopee、Tokopedia 和 Lazada 分別霸榜前三。Bukalapak 排在第四位,但流量不到Lazada 的四分之一,出現流量斷層。
本土電商中,除 Tokopedia、Bukalapak 外,BliBli、Tiki、Sendo、Qoo10 等本土平台均有上榜。而國際電商巨頭亞馬遜僅排第 10 位,流量約爲第二位 Tokopedia 的十分之一。這是因爲亞馬遜在東南亞僅布局了新加坡站點。
作爲最大的電商平台Shopee,根據 Webretailer 數據,Shopee 月均訪問量 1.98 億,其中印度尼西亞訪問量最高,占其總量的 27%,越南、中國台灣緊隨其後。
根據 Shopee 母公司冬海集團發布的財報顯示,Shopee 平台 2018-2021Q3 GMV 分別爲 103、176、354 和 444 億美元。
截取自《全球跨境電商平台競爭態勢及機會研究(2022)》
僅次于 Shopee,東南亞第二大訪問量的電商平台Tokopedia也表現不俗。
SimilarWeb 的數據顯示,Tokopedia 月均流量 7240 萬,主要來自于印度尼西亞,占 97%。在 2021 年的 1 月期間,Tokopedia 的訪問量成功超越了 Shopee 和 Lazada,占據印尼市場流量的 32.04%。
在這之後,Tokopedia 持續發力,截至 2021 年的第一季度,Tokopedia 仍是印尼地區電商市場的“冠軍”。Tokopedia 流量份額增加至 33.07%,月訪問量達到 1.264 億,月獨立訪問量達到了 3893 萬。截止 2021 年上半年,Tokopedia 是印尼消費者訪問量最高的電子商務平台,每月訪問量達到 1.328 億次。
Tokopedia 數據的逐漸增長,使其在印尼電商市場行業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印尼調查平台 Jakpat 的“2021 年上半年電商特別報告”的研究結果發現,49% 的受訪者最有可能向別人推薦 Tokopedia;91% 的人表示他們在 Tokopedia 上交易時感到滿意和非常滿意。
賣家數量方面,Tokopedia 表示,目前平台的月活躍用戶超過 1 億,分布于印尼 99% 的分區。賣家數量超過 1100 萬,幾乎 100% 是中小微企業。2020 年的研究數據顯示,Tokopedia 上賣家銷售額增幅最大的三個省份分別是西努沙登加拉(144.6%)、中蘇拉威西(73.4%)和南蘇拉威西(73.3%)。
三、增長的背後:訂單量暴漲,利潤薄如紙?
東南亞的明星平台Shopee,隨著東南亞電商GMV增長而爆發,但仍有跨境賣家反饋,雖然單量暴漲,但利潤微薄。
深耕小家電類目賣家何洋告訴跨境眼觀察,東南亞單量增長快,如雙十一幾乎翻了十倍單量,但是本土店鋪,平台傭金、物流成本低,在定價低的情況下,扣除成本後,發現利潤很微薄,對比歐美市場相差甚遠。
利潤微薄與東南亞的客單價低有很大的關系。三年經驗的Shopee運營張可表示,Shopee的低價非常“內卷”,雖然單量增長了,但競爭對手多了不少,不斷爭“最低價”,就以數據線爲例,卷出了低至1元的批發價,雖然Shopee自身有很有活動優惠,但是競爭環境很激烈的。
而且,張可也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象:“以前Shopee本土店鋪熱度不錯,但是當下有一個苗頭是無論是小件貨還是大件貨,熱度都不如預期。”
不少賣家看中Shopee的平台紅利,定價低,但流量龐大。對比亞馬遜的量大卻門檻高的特點,Shopee有很合適中小賣家生存的土壤,以一家Shopee夫妻店鋪爲例,其投入少于10萬的資金,選品能力偏粗放,3-6月就能實現營收平衡,而亞馬遜很難容納沒有供應鏈能力且資金能力偏弱的小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