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被李湘女兒王詩齡就讀英國私校 Benenden School刷屏了吧!
對于廣大關注國際教育的媽媽們來說,除了研究如何考進這樣的英國私校,更多人的反應也許是:
似乎35萬(含食宿)也不貴???
畢竟,北京和上海已經是僅次于紐約的全球學費最貴城市,就算是同一個教育集團,國內的學費也會比英美當地貴出不少。
比如大家最熟悉不過的UWC世界聯合學院,全球第一所UWC(英國校區)學費爲3萬英鎊出頭(約24萬人民幣),但中國香港和中國常熟的學費分別爲35萬和37萬,後者貴了10萬+。
再比如德威在北京、上海、首爾、新加坡等地都有分校,但京滬德威的最高學費接近首爾德威的兩倍(首爾德威12/13年級學費爲3625萬韓元,約18.2萬人民幣)。
△注:伊頓、七橡樹、英國德威的費用包含食宿,其余學校皆爲走讀學費
更別說是校門外的費用,體育、音樂、藝術,哪一樣不是要比國外貴出一倍甚至更多。
一方面是學費,另一方面還是受到國內大環境的影響,雙減、民轉公、外教流失,讓一部分國際教育賽道上的家長開始糾結:
要不還是提早出國?
△“爸爸真棒”最新國際教育家庭報告,低齡留學(大學前)相比往年暴增136%
但去美國還是擔心安全問題,澳洲又怕比較“水”,日韓的英文水平令人擔心……因此這兩年,一大波家長把目光瞄准了安全與學術並重的兩個國家:新加坡和英國。
到底什麽樣的孩子適合新加坡?
哪些適合英國?
在教育上分別有什麽樣的特點?
申請又該如何准備?
這一次,我們非常有幸采訪到了魔都小而美英國低齡留學機構代表安睿教育創始人Natasha以及安睿的家長L女士。
剛好,L女士的女兒小M同學在新加坡、上海、英國都有過上學經曆,如今正就讀于英國混校排名第一的Brighton College布萊頓中學,她倆對于三國的國際化教育有自己的經曆和感悟。
黃欣蕙Natasha
安睿教育創始人
英國切爾滕納姆女子學院(Cheltenham Ladies’ College)前中國區家委會代表、上海包玉剛學校前發展總監、倫敦藝術學院(Art Academy London)榮譽顧問委員、天愛藝術舞蹈學校(CISCA)發展顧問、畢業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
L女士
任職于某跨國公司。女兒小M同學年幼時在新加坡學校接受教育,至小學4年級時回上海就讀雙語學校。到了女兒中學階段考慮繼續海外留學的時候,曾經比較過新加坡和英國,並最終選擇了英國留學。
對于L女士家的擇校經曆,我很好奇:
爲什麽從新加坡到上海,又從上海到英國?
第一次是因爲工作調動原因,第二次可能是真忍不住了。
L女士
然後轉頭和Natasha相視一笑,看來這兩位“專業”的魔都媽媽有很多料可以分享。
EduArete安睿英倫留學作爲紮根于英國精英教育的留學咨詢以及成長規劃公司,安睿教育致力通過先進教育理念的策略性引導,最大限度激發每位學生的潛能,幫助其在規劃與申請過程中獲得個人全方位的提升,同時順利入讀夢校。129篇原創內容
公衆號
在新加坡最“佛”的國際校讀書
是什麽體驗?
8年前,因爲工作原因,L女士帶著女兒來到了新加坡。第一件事,就是給女兒擇校。
在L女士的回憶裏,那時新加坡還沒這麽火,但也有一些北上深和香港的家庭來新加坡求學,主要也是因爲工作。
“華人家庭大部分的選擇是國際學校(外籍),比如UWC東南亞、東陵信托國際學校、SAS美國國際學校等,2014年之後包括德威、北倫敦大學學院等英式頂尖私校也都在新加坡開設分校,現在也很難進。
有小部分可能會選擇公辦和本土私校,比如南洋小學、英華學校、萊佛士學校等,這些學校競爭也很激烈(雞血)。”
Natasha補充說,安睿教育已經服務過很多家庭,其中也有很多家長對于新加坡低齡留學有需求,同爲英聯邦國家,他們有著同樣豐富的經驗。
雖然新加坡還沒有特別權威的私校排名,Natasha和我們簡單列了家長相對認可的國際學校(只收非新加坡外籍)分類
第一梯隊
東陵信托國際學校 Tanglin Trust School
德威國際學校 Dulwich College Singapore
UWC世界聯合書院 UWCSEA
SAS美國國際學校 Singapore American School
北倫敦大學學院 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
第二梯隊
XCL加慧世界書院 XCL World Academy
美國斯坦福國際學校 Stamford 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
澳洲國際學校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Singapore
加拿大國際學校 Canadian Internatioanl School Singapore
伊頓國際學校 EtonHouse Internaional School
萊仕國際學校 Nexus International School Singapore
此外,還有面向新加坡本地學生的例如華僑中學、萊佛士書院、英華自主等,也是華人家長趨之若鹜的學校。
不過,在來新加坡之前,L女士就有比較明確的擇校觀:
“
孩子,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成長的重點是廣泛接觸世界,拓寬視野,增長好奇心和發現興趣點,爲今後漫長的學習之路打下“熱愛“的基礎。
過于死板和傳統的方法,不適合目前科技日新月異下的小朋友。既然如此,小學三年級以下需要一個寬松豐富的環境,和讓孩子充分成長與想象的空間。
這與新加坡美國學校(Singapore American School,簡稱 SAS,成立于1956年)的教育理念剛好不謀而合,果斷讓女兒入讀!
△成立于1956年的新加坡美國學校(圖片截自學校官網)
因此,L女士說雖然女兒在新加坡一直讀完三年級,坡縣教育的雞血,女兒是半點兒沒有感受到。
“真的很寬松,不用說平日沒什麽刷題、考試,甚至連體育課都沒有正經運動項目,都是玩遊戲。”L女士說,這讓來自魔都周圍都是雞血教育下的她一度也有點困惑。但小M同學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
首先,她變得享受學習這個過程了
因爲當時小學每年上課的知識都是差不多的,但教學方法和深度逐年疊加,因此學生不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而是成爲了一次有意思的探索。
“學習不是辛苦的,不是痛苦的,而是愉悅和充滿收獲的經曆”L女士說。
其次,因爲空余時間很多
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愛好比如大量英文閱讀。寬松的環境讓孩子有大把時間閱讀,比如一年級就讀完哈利波特全集。
這也爲小M同學成爲愛閱讀寫作的“小文藝青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她也最終憑借該特質脫穎而出,成爲被Brighton College唯二錄取的中國女學生(13+,另一位也是安睿學生)。
△在海邊的布萊頓中學,距離倫敦不到1小時車程(截圖自學校官網)
上海VS新加坡VS英國
哪裏“雞血”哪裏“佛”?
雖然女兒的新加坡教育經曆很“佛”,但生活在新加坡,華人圈子裏的“雞血故事”也是不少見。
你知道新加坡小學六年級的會考及格率只有59.3%,高中能通過O Level考試的學生更是只有9%嗎?
你知道UWCSEA,在GCSE課程階段都是必修三門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的嗎?更別說是萊佛士、華中這些傳統的學術強校了。(我們們曾采訪過一位在新加坡UWC的中國學生,她表示很多同學作業多到每晚都要熬夜甚至通宵。)
“在新加坡,很多學術成績好的國際學校,甚至是IB學校也都是以理工科爲主,外籍老師也是理工科的更多。這一點和國內的情況很像。”Natasha補充說。
△截圖自東陵信托國際學校官網
于是我問:
那你們覺得新加坡和上海哪裏更“卷”?
“那肯定是上海!”L女士和Natasha老師異口同聲。
在新加坡,大環境還是相對寬松的,只是當你看到隔壁的印度同學英文很厲害,數學也很強,于是你就覺得壓力很大想要“卷”。
但在魔都,尤其是某些雞血校,“卷”似乎是無處不在的。比如6年級考AMC8拿滿分,7年級托福110+這種“卷”法兒,基本上只會在上海或者北京發生。
甚至孩子都還沒上幼兒園,家長就把所有的教育“武器”全部安排上了,多少是因爲周圍的壓力和焦慮的表現,甚至已經不去想孩子的感受。
我接著問:
那英國是最佛的嗎?
“和新加坡跟上海的‘卷’相比,校園裏的氛圍更加寬松,也更注重全人教育與性格培養,但最終的學術成績和升學成績仍然非常亮眼。”Natasha說。
比如每年,英國泰晤士報都會發布《英國最佳私立高中榜》,主要是根據A Level和GCSE考試的學術成績排名。
2022年的第一名依舊是聖保羅女子學校St Paul’s Girls School,它也是當之無愧的“英國第一女校”,每年有近50%的學生被牛劍錄取,實力碾壓伊頓、德威等頂尖男校。而小M同學就讀的Brighton College,學術排名全國第8,混校第一,是實打實的學術強校。
滑動看榜單
這些學術強校到底強到什麽程度?還是以Brighton College舉例,今年A Level成績整體壓分嚴重,但這所學校A*-A的比例竟高達91%,81名學生拿到3個A*(可以申請牛津劍橋)。
光考試強不夠,人家升學也很強。在過去7年,Brighton College一共走出210位牛劍學生,相當于平均每年有30個畢業生進牛津劍橋……
很多家長也知道,英國高中很少會發每年錄取結果,藤校錄取更是被一句簡單的“有**%畢業學生進入美國加拿大大學”涵蓋,因此容易忽視它們在申美上的實力。
大家可以參考英國IB牛校Sevenoaks School(七橡樹)的升學成績–
去年除了錄取28枚牛劍外,還有耶魯(2)、賓大(2)、布朗(3)、芝大(5)、斯坦福、哥大、加州理工、達特茅斯等。據說有一年,光是斯坦福就錄取了5人。
但要說“佛”,也是事實。L女士印象頗深,女兒剛剛進入Brighton的時候,老師會強調“第一年不要總想著搞學術,適應環境更重要”,而“只和自己比進步”這一點在英國的教育中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Brighton的校園生活,截圖自學校官網
英國教育中的“佛”並非不注重學術和升學成績,而是在學習之外,更注重學生在藝術、體育、公益活動等身心上的全方位發展。
這也是爲啥人家英國是真能做到“不雞血也能進名校”,身在魔都的我們也只有羨慕嫉妒了。
申英的過程透明又複雜
幸好遇到專業人士的幫助
其實在決定赴英讀高中後,L女士一開始是准備DIY的。
“坦白說,女兒的英文不錯,英高申請也主要看學術成績爲主,我們就覺得自己發申請就能搞定了。
但事實是一邊工作一邊跟進申請流程自己的精力是不夠的,比如這麽多學校怎麽選?哪所更適合她?各種時間節點如何才能不錯過?學術到底要搞到什麽程度才是ready?等等。
最後我們決定還是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找專業人士幫助,通過朋友聯系到了Natasha老師”。
與安睿老師們合作的過程,可以說是“穩穩”的幸福。除了超級專業的規劃之外,還有兩件“小事”讓L女士和女兒至今都印象深刻。
教英國文學的Stephen老師簡直太棒了!
我們知道,英國低齡留學是一個非常透明,但與此同時也是一個超級繁雜的工程。
學術成績作爲一塊敲門磚,在所有學校的申請中都是需要過的第一關。比如基本上所有私校都會看能力測試,Ukiset、CAT4、ISEB等,其核心還是英語、數學和科學,此外每個學校還有單獨的筆面試,因此幫助學生提升學術能力,在筆面試中脫穎而出,是英國低齡留學機構的核心。
L女士補充道:
“我女兒就一直說安睿教育負責英國文學的外教老師Stephen很棒,很有趣。包括後來我們上了數學、科學課,也都很有效果,提升很快。”
有學長姐的分享,不出國門也對每所學校了如指掌
因爲疫情的原因,L女士家並沒有到英國訪校(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強烈建議訪校),但安睿的老師們除了細心講解每所學校的區別之外,還安排了往屆學長姐給小M同學分享就讀體驗,比如Sevenoaks,比如King‘s School, Canterbury等等,每次學長姐分享完,小M同學總是對某所學校好感度爆棚,提高了熱情,動力更強了。
例如,小M同學喜歡閱讀寫作,安睿團隊的顧問老師們特意搜集了她曾經寫過的詩歌文字,彙編成一本作品集,這也爲她最終能被英國混校第一名的Brighton College錄取提供了很強的助力(今年,Brighton College在13+階段只錄取了2名中國女生,均來自安睿教育)。
△安睿顧問陪同學生參觀王詩齡學校Benenden
“整個申請的過程中,小M同學是沒有感到辛苦的,更沒有說爲了進名校剝一層皮的感覺,而是非常積極主動,興致盎然地准備申請材料,甚至到了Brighton寄宿之後,老師都說他是幾個亞洲來的同學中最活躍樂觀的那個孩子。”
“之前我自己在摸索英國低齡留學的申請,但在安睿老師們的幫助下才發現,分數不是唯一,學生的課外表現,比如音樂、體育的持續熱愛,公益慈善活動的積極參與,都會是考察的一部分。
經過與安睿這麽長時間的合作,我也感受到,安睿團隊對于學生這些軟實力的發掘以及差異化的優勢凸顯,讓我們很滿意。
而對于學生心態精准的把握,以及家庭整體規劃的高度執行力,才讓我女兒在這個過程中有那麽好的狀態,也讓我們全家更加的從容淡定。”
可以看出來,L女士非常滿意這段准備英國留學的過程。
△安睿教育舉辦的留學生分享會
選擇留學國家
不僅是看排名和升學
更是社會、曆史、文化的匹配度
如今,小M同學已經順利入讀Brighton,L女士也在英國陪伴了幾周,對于新加坡/上海/英國的教育也有了一番更深的體悟。
的確,這兩年新加坡真的很火。
根據新加坡當地媒體The Business Times報道,隨著邊境開放,新加坡國際學生人數不斷增長,從2021年的59100人上升至今年的65400人,漲幅高達10.7%。
△新加坡成爲僅次于英美的第三大留學目的地
其中K12私立學校(小初高)漲幅尤其明顯,例如新加坡澳大利亞學校新生人數上漲40%,增長的學生中有79%來自海外。
而有過比較的L女士也深深體會到新加坡和英國在教育環境和文化方面的幾點不同。
比如新加坡真的“很小”
由于國土面積小,使得資源緊張、競爭激烈,同時華人又在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深受東亞文化的影響,整體的教育氛圍還是做題、考試那一套,這對于幼小階段的學生是一件好事(有安全感),但等到初中往上了,孩子還是應該到更大的世界去看看,去體驗不同的曆史和文化。
再比如新加坡真的很“國際化”
一個學校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學生都是常事(相比較,英國以當地白人爲主),其中印度人、韓國人、中國人恰恰都是出了名的“卷王”,有種各自“內卷”的感覺。
還有那種不可避免的“過渡感”
在新加坡美國學校的時候,L女士非常明顯感覺,幾乎每個學期會有不少學生離開,也有不少新學生到來,他們中大部分是因爲家庭工作調動的原因。這在上海或英國都是相對少見的。
與此同時,英國也有自己的特色呀。
比如在新加坡基本上體驗不到的“寄宿文化”
每個宿舍都是一個小團隊,有自己的制服,有自己的舍長,宿舍和宿舍之間還經常會打比賽,又多了一個鍛煉社交的渠道和場所。而在舍監老師的監督和幫助下還能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作息管理,提高自律性。
又比如滿滿的“儀式感”
M同學入學第1周,老師們會帶新生介紹環境,組織破冰活動,去小鎮上遊覽等等,而對于新生家長,還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家長酒會、下午茶等等,儀式感十足。這也是英國社會、曆史、文化幾百年沉澱下來的一種厚重感,只有親臨才能有深刻的感受。
此外,英國寄宿學校的老師的確“無微不至”
例如孩子有一點點身體不舒服,舍監會馬上通過郵件告知,如果家長有任何問題詢問,只要是在上班時間,老師半小時內就能答複。這是英國法律賦予寄宿學校的義務和責任,這種“無微不至”也是讓無數留英家長堅定選擇全寄宿私校的一種“安全感”。
真的是“擇校如擇偶,匹配更重要”。
“如果你是非常學術的理工生,又希望就近留學,那麽新加坡真的蠻適合的;如果你希望孩子全面發展,溫和有禮,那麽英國寄宿學校太適合不過了;
如果你已經准備移居美國,甚至不必擠破頭去私立寄宿美高,租或買一套學區房,尋找學區裏的重點學校也能很好。”Natasha的總結非常客觀理性。
「 寫在後面的話 」
小M同學在新加坡、上海、英國都讀過書,那麽她在哪裏狀態更好?她更喜歡哪裏呢?
“當然是英國!她逐漸長大,對自己的滿意是最重要的”L女士毫不猶豫回答。
她緊接著說:也是因爲她真的很喜歡英國。比如她從小喜歡閱讀的都是英國作家的書,除了《哈利波特》之外,還有《霍比特人》、《福爾摩斯探案集》等等,所以她在真正來到英國之前,對于英國文化和文學是充滿興趣的。
其實當初准備出國做選擇的時候,L女士也在英國和新加坡之間糾結,考慮到女兒的偏好,以及更適合她的教育環境,最後決定申請英國。
L女士說專業夥伴的幫忙,既節約自己的時間,又能取得更好的結果。這次就是Natasha和安睿團隊的悉心指導使她們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准備,申請和考試,最終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