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加坡國父、首任總理李光耀出版了彙集了他大半生觀點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書中就當前各國局勢與未來政治變化做了謹慎而大膽的分析推測。
李光耀在書中提出:在21世紀後期,中美關系將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多邊關系之一,但中國的崛起卻並不意味著美國的衰落。
爲了證實這一觀點,李光耀提出了他的論據:只要現有的三大優勢不倒,美國就不可能持續衰落。
三大優勢:人才、科研中心、美國文化
在書中,記者向李光耀提出了一個並不簡單的問題:美國是否已經式微?
李光耀明確指出,“美國並沒在逐漸式微。”
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軍事占領行動依然讓世界看到了美國人的實力。
作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在建國以後的200多年裏經曆了無數次危機,從南北戰爭到經濟大蕭條、越南戰爭、美蘇競賽,所有這些危機並沒有打垮美國。相反,它在曆次危機中找到生機並最終度過難關。
李光耀信心十足地說,“美國的成功在于它活力十足的經濟”,這不是一個能在短期內被人們迅速打敗的對手。
對于美國衰退論之說,李光耀犀利指出,作爲全球國土面積第四的國家,美國即便已經走在衰落路上,也必然要經曆一段很長的時間。
而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28平方千米,李光耀不無感歎,如果新加坡面積有美國那麽大,或許他也可以短暫幻想一下同樣的“衰退過程”。
李光耀之所以如此堅定美國不會衰落,原因來自于他認爲美國自二戰以來形成了三大優勢,這三大優勢保證了美國在戰後70年裏經濟長盛不衰,並由此奠定了世界第一強國的國際地位。
其一就是人才優勢。
美國曆史上一直有重視科技人才的傳統。二戰以來這種傾向更加明顯。
1943年,眼見納粹德國敗局漸顯,美國與蘇聯開始積極籌劃搶奪德國優質資源的計劃。
蘇聯當時以重工業爲主,並不重視農業商業,對于軍工産業的科學家,蘇聯與美國都勢在必得。
爲了爭奪當時最一流的頂尖科學家,美國組織策劃了“阿爾索斯”計劃,也是今天獵頭行業的由來之一。
1943年12月,美國陸軍部秘密抽調了傘兵師與裝甲師共3個師的兵力,以第六集團軍爲掩護,組成“阿爾索斯”突擊隊,前往歐洲大陸執行間諜活動。
阿爾索斯是美國軍方最高機密,當時知道這支突擊隊存在的只有美國總統羅斯福、陸軍部長史汀生、參謀總長馬歇爾等人,總數不超過5個。
陸軍部卡耳佛特少校在擔任美國駐倫敦使館武官期間,草擬了一份最具價值科學家名單,共計50人。
這份名單輾轉傳到阿爾索斯手裏,成爲他們踏上歐洲大陸的唯一理由:趕在蘇聯之前搶走這批科學家。
卡爾弗特少校這份名單裏包含了德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海森堡、法國著名核物理學家約裏奧·居裏等人。
阿爾索斯隊員從1943年到1945年,成功搶走了上述科學家,並向美國報告、摧毀了一部分德國的原子彈研發設備和資料。
這令蘇聯人暴跳如雷,因爲阿爾索斯摧毀的這批德國資料已經落入蘇聯之手。
美國背叛盟友的舉止同樣激怒了蘇聯,成爲戰後兩國交惡的原因之一。
美國方面,愛因斯坦、海森堡、奧本海默、福克斯、馮·諾依曼等人彙聚曼哈頓計劃,堪稱群星閃耀之時。
這批來自不同國家的頂尖學者爲美國培養和積攢了大量優秀後備人才,在美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不得不說,羅斯福的深謀遠慮成就了二戰後強大的美國。
其二是數量豐富的科研中心。
美國擁有700多家科研機構,20多個政府部門主導並參與了相應科研計劃。據《自然》雜志報道,全世界最頂尖的10大科研機構中,有9所就在美國。
2019年,美國科技研究開發費用投入總額達到6127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同時期的歐洲還不到4000億,落後于中國近1100億。
這些龐大的資金大量湧入美國工業,造成了美國科研行業的興旺發達。2020年,美國研發企業數量達到了775家的規模,居世界第一;中國以536的數量位居第二,隨後是日本和歐盟,分別是421和309家。
數量龐大的科研機構使美國擁有了強悍的科研硬件設施,先進的實驗設備、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明確的職業上升渠道、擁有無限可能的職業空間使全世界人才紛紛湧入美國,美國就在這些精英骨幹學者的不懈奮鬥中,被推到了頂峰。
李光耀對美國這套科研吸引人才的制度十分推崇,他表示美國“……競爭力的另一來源,是有許多遍布全國各地並相互競爭的卓越中心。東岸有波士頓、紐約、華盛頓;西岸有伯克利、舊金山;中部有芝加哥和得克薩斯。”
在李光耀眼中,這些多元化的中心互相挑戰彼此在學術界的地位,並以此爲榮,不會墨守成規。只要資金和人才能夠到位,這些中心隨時可以被後來者取代,從而在市場中銷聲匿迹。
由此,李光耀提出:“美國社會有一定的多元性,其競爭精神可以不斷産生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新思路和新産品。”
其三是美國人倍加推崇的“美式文化”。
李光耀懷著無限憧憬指出,“美國擁有一種頌揚勇于出去闖天下者的文化。”
他以自己所見所聞舉例證明,美國人熱愛勤勞致富,有著“白手起家”的樸素奮鬥觀。這使美國年輕一代有充足的幹勁嘗試冒險與創業,這種觀念使整個國家總體保持了昂揚向上的氛圍,並由此影響到個體。
在他的觀念裏,美國公司會議上,年輕人踴躍發言,並理所當然視自己爲公司的主人翁,他們值得更多的發言權,以向這個社會獻言獻策,改善自己與身邊人的生活環境。
200年建國史:時勢造就大國夢
李光耀對美國的這種印象並非空穴來風。早在18世紀,美國獨立戰爭的革命者們就已經提出並使用了“美國夢”這個詞彙來形容它。
美利堅合衆國的締造者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諷刺小說集大成者馬克·吐溫、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等不同程度引用了這個概念。
在通俗理解中,美國夢代指一個普通人來到美國,通過不懈奮鬥就能過上好日子,享受“民主”、“自由”、“平等”等美式概念的洗禮。
1773年,塞缪爾·亞當斯帶領100多人登上停泊在格裏芬碼頭的“達特茅斯號” ,把船上幾百斤茶葉全數倒進大海裏。此事迅速震動整個英屬北美13殖民地,英國政府當局立即加大懲罰力度,不料卻激怒了美國的革命家們。
1774年9月,來自13個殖民地的各州代表在費城舉行第一屆大陸會議,美國國父華盛頓等人均出席,並聯合簽署了對英作戰的聲明。
獨立戰爭勝利後,美國並沒有馬上解決南部蓄奴州的黑人奴隸問題,而是因各種條件限制,選擇了默認。直到林肯總統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軍敗勢才有所好轉,並最終反敗爲勝,奪取全國統一的勝利至此,美國走上了專心發展、對外擴張的道路。
從18世紀到20世紀,200多年裏美國通過西部運動和對外戰爭、談判購買土地不斷擴大疆域,到1860年時,美國疆域東臨大西洋,西抵太平洋,民主共和制也更加完善,甚至成爲當時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典範。
進入21世紀,美國國力不斷上漲,原子彈的發明與使用更奠定了美國軍事強國的國際地位,戰後美國全面膨脹,認爲它在太平洋有著不同以往的地位,因此蠻橫參與各種國際沖突,動不動就以軍事核打擊威脅他國,在板門店輸掉了朝鮮戰爭後,美國膨脹的欲望被志願軍強行打斷了。
從此,中美兩國就結下了“孽緣”。
李光耀認爲,美國短短200的建國史雖然曆史底蘊並不深厚,但“美國社會比過去任何時候的中國都更具吸引力”,它有人才優勢,雄厚的科研資本能夠吸引人源源不斷奔往美國。
未來是否可期:三大優勢能否長留?
李光耀對于美國未來發展的態度十分樂觀。這樣的立場和看法與他本人的成長經曆是分不開的。
1935年,李光耀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有著南洋華裔的中國人身份。
1938年,李光耀考入英國傳教士舉辦的萊佛士書院,日軍占領東南亞後,李光耀一度無書可讀,被迫中斷學業,他不甘國家受辱,決心將來出國留學,改變貧窮落後的國家面貌。
1945年,李光耀以優秀的成績考取大英帝國留學獎學金,赴英求學5年後,李光耀返回祖國,開始涉足政壇。
他因積極爲新加坡爭取獨立、反對殖民統治而聞名于各國政要之間。李光耀執政風格大膽果決,注重實際,多次在風雲激蕩的國際政壇周轉騰挪,爲新加坡謀取福利。
他本人雖是一個堅定的反共分子,但在國家獨立最緊要關頭,李光耀能果斷放下包袱,與馬來西亞共産黨負責人林清祥合作,四處奔走,最終促成了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成爲東南亞諸島的一顆閃閃明珠。
李光耀本人也從貌不驚人的農家青年,成長爲新加坡的首任總理,由于對國家貢獻巨大,他也被新加坡稱爲“國父”。
1962年,李光耀在總理任期內訪問美國,開放自由、熱情自信的美國文化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在回憶錄中寫到:英國的實力在下降而中國還未振興,美國成了占據支配地位的強國。我當時遇到的美國人充滿自信,英國人已經將掌握世界權力的重任移交給他們。
李光耀對美國充滿了好感,他認爲當時各國在經曆戰爭的打擊後一蹶不振,只有美國人在街頭開心地談論最近發生的事情。仿佛英國“把掌握了世界權力的重任交給了美國”。
在親眼目睹了美國的“繁榮”後,李光耀成爲最忠實的擁護者之一。他不遺余力地誇贊美國,甚至認爲“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出于一片善意出兵伊拉克。”令人大感驚愕,無法理解。
關于美國能否繼續保持三大優勢,李光耀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複。他向衆人表示,美國盡管一度表現出傲慢、自大,但數十年的積累使它在面對來自東亞強國中國的挑戰時,不必顯得太過妥協,而是可以繼續維持一種頗爲自負的心態。
李光耀的觀點大多成書于2013及以前。2019年後他病情不斷惡化,再也沒有多余精力出版其他觀點類著作。
隨著時間逐漸向前,李光耀所說的美國三大優勢似乎也漸漸有土崩瓦解之態。2019年後,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迅速傳播開來,美國對不遠千裏投奔“美國夢”的許多高級人才表現得並不急切,甚至百般刁難,多次責難,大有勸其“打道回府”之意。
1943年,美國積極接收納粹迫害的傑出科學家、藝術家,以至于到了後期,全世界自然科學領域中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有40%來自美國,70%的諾貝爾獎得主被美國聘用。
而如今,美國科研投入依然占據世界第一,但已逐漸顯出頹勢。被後來者中國、日本、歐盟等迎頭趕上。
2019年,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介紹我國科技創新情況時就表示,目前我國的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占GDP比重爲2.19%。研發人員總量達到450萬人,居世界第一。
在現階段,美國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強國的風範,但在阿富汗撤軍、疫情防控方面,已經丟掉太多面子了。
毫無疑問,美國的優勢正在失去,新的競爭者不斷湧現。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李光耀觀天下》;李光耀;對外傳播;2013年11期;
2、 李光耀眼中的天下大勢;社會科學Ⅰ輯;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