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王其林麥稈畫
太谷縣民間工藝美術師王其林,將麥稈通過漂、燙、剪、貼、裱等多道工序,制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花鳥、亭台等四大類200余個品種的工藝作品——麥稈畫。麥稈畫以其光澤透亮、自然古樸、典雅大方、藝術感染等特點,表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遺産。
太谷縣古城西大街的一座四合院裏,57歲的王其林正忙碌著安排今年的麥稈畫訂單,他“80後”的兒子王峰在構思一幅新作品的藍本。這對父子藝人自從結緣麥稈畫,就夢想讓這項幾近失傳的傳統藝術重放光彩。
麥稈畫始于隋唐時期,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剪貼藝術。它以麥稈爲原料,經過“熏、蒸、刮、推、燙、剪、刻、編、繪”等工序,利用麥稈本身的光澤、紋理和質感,根據創作題材精心剪裁和粘貼而成。麥稈畫曾一度輝煌,後來逐漸衰落,在很多地方已經絕迹。王其林原來是一名古建築修複工,2005年修複一座古廟時偶然發現古麥稈畫的殘存作品,受到啓發的他開始鑽研麥稈畫。經多次試驗,他成功制作出一幅簡單的麥稈畫。“經過這幾年的摸索,熟能生巧,現今技藝上完全達到了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訂做。”王其林說。
在王其林的工作室內,一幅名爲《春和景明》的花鳥麥稈畫非常搶眼。該畫約長3米,高2米。畫中玉蘭花開得燦爛,光澤明亮如玉;飛鳥的羽毛纖毫可見,羽色過渡自然,幾可亂真;岩石采用特殊技法,讓人能看出粗糙感。王其林說:“這幅作品不算構圖的時間,6個人花了20多天才做完,充分發揮了麥稈的材質優勢,受到了行家好評。”
王其林的作品題材包括人物、建築、花鳥等,其制作的十二生肖麥稈畫系列、室內大型麥稈畫文化牆頗受市場歡迎。他多次受到政府旅遊、農業部門的邀請參加各種博覽會,並獲各類獎項。與此同時,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的客商也慕名而來與王其林洽談訂貨。
隨著影響不斷擴大,王其林一個人忙不過來,兒子王峰在2010年從大學國畫系一畢業,就被他叫了回來,父子二人共同創作麥稈畫。王峰說,父親在整體構圖上不是很擅長,但對材料吃得透,運用上達到了遊刃有余的境界,不是自己一時所能趕得上的。
如今,王峰主要負責麥稈畫的構圖,王其林來選材用料,父子各用其長。王峰經常請自己的大學老師點評自己的創作,還准備邀請中央美院的專家來太谷采風指導。“兒子參與創作,麥稈畫的檔次和藝術感上升了不少,我只是開個頭,麥稈畫要做大做好,還得年輕人。”王其林笑著說。
“麥稈畫是古人留下的一朵藝術奇葩,我既然接觸了這一門藝術,就要讓它大放異彩,努力走向世界。”王峰說。
用殘軀雕刻人生的藝術家
喬永勝
在世界文化遺産平遙古城的大街小巷,寺廟古院,古景賓館,有很多薛筱東設計雕刻的作品。文廟大戲堂,九米多長的大型木雕挂落,由國家最高領導人題寫的中國四大名樓(永濟縣)“鹳雀樓”牌匾是他帶領二十多名徒弟精心設計、日夜奮戰雕刻而成。他的作品工藝精美、莊嚴而雄渾、氣韻非凡,吸引了國內外藝術家和社會各界的愛好者。然而,有誰能想象那些雕刻作品竟出自一位殘疾人之手!
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不到一歲的他,因高燒不退得不到及時治療,致使他患上了小兒麻痹。薛筱東父母是農民,樸實忠厚。靠種地維持家庭生活。父母不顧家貧的環境條件,連續幾年爲他四處奔波,求醫問藥,不僅花費了家裏僅有的一點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債務,最終仍得不到好的療效,致使雙腿再也無法正常行走。
童年的他經常看到別的小朋友又跑又跳,而自己卻連行走都不能和常人一樣。這件事在薛筱東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命運往往就是這樣,如果不是患有小兒麻痹,他的人生可能就會與雕塑藝術擦肩而過。上帝爲他關閉了行走困難的窗,卻爲他打開了雕塑藝術的門。
一個偶然的機會,薛筱東無意中發現鄰居大哥在畫畫,他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生金,天長日久引發了他對畫畫的興趣愛好,從此他在大師的精心傳授下,好學上進、刻苦鑽研,先後臨摹畫出曆代工筆人物、花鳥、山水風景等。大師對他的作品給予贊揚,從那以後他就與畫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九九一年期間,平遙縣舉辦雕刻藝術培訓班,他很想參加,但考慮到自身家庭經濟困難,不敢向父母開口,苦苦埋在心裏。幾天後父母覺得他悶悶不樂,盤問後經他一說,父母很是支持他的想法,並鼓勵他踏實做人、自強自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之後,父母特意爲他買了一輛手搖三輪車,不管刮風下雨、嚴寒酷暑,他都按時參加雕刻培訓。餓了吃上幾口餅,渴了喝上幾口水,身體累了就趴在工作桌上睡會,由于雕刻用心費力,經常出現腰疼、手麻、劃破手指流血的情況。他這種廢寢忘食、忘我追求雕刻藝術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薛大師和老藝術家們。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他很快熟悉掌握了構圖設計、選料雕刻、造型塑造等工藝流程,同時,作品得到了師傅的認可。
實習培訓後,他曾到雙林寺藝術館臨摹了數千個藝術精品,實際繪制了平遙古街古巷,古建築與雕刻爲一體的工藝作品,受到山西省工藝美術師廖桐生的高度評價,並有幸拜其爲師,深得其藝術精髓。
一九九六年,他懷著不拖累父母家庭,不連累政府社會,靠人殘志不殘的精神創建了“不舍齋”薛筱東雕刻工作室,靠著不懈的追求,將面臨失傳的古代民間雕刻藝術一步步恢複、發揚,形成了特有的雕刻藝術風格。同時搜集整理了古代藝術作品、中國曆代古典家具、名勝古迹和景物構造圖案,精心琢磨古代工藝難度較大且風格不同的雕刻作品。
正是因爲他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以及對藝術锲而不舍的追求,使得中國古代民間雕刻工藝品,數千件的明式坐屏、條屏、屏風挂件、大小條幾、圓雕擺件、古典家具在他手上重生了。他選料講究從不含糊,總是選擇上好的天然木材,紅木、鐵犁、核桃木、榆木,對不同的木材進行不同的程序加工,以防變形、裂縫,他的作品也因此工藝精美、貨真價實,不少國內企業家、收藏家,紛紛簽訂産品、舊品修補裝飾項目等。
傳統是一種精神,是一個名族地域、文化、信仰、氣質、凝聚的現象。薛筱東在工作之余,精心研究中國古代雕刻工藝,從清、明、元代傳統木雕中得到了精髓。
具有悠久曆史、工藝精美、流派背景鮮明的晉作家具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對失傳多年的晉作家具精華“太谷半啞工”更激發了他創作上的熱情。通過各種不同的桌、椅、床、案,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找到了新突破,把鑲嵌骨、石、玉、角、花梨、紫檀、烏木、柏木等多種材質的“百寶嵌”工藝與晉作家具巧妙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他對晉作家具大膽推陳、新制叠出、個性鮮明的創作意圖與靈活的創作風格,展現出他對追求藝術的極強生命力,同時填補了我省晉作家具的空白,作品多次參加省、市、縣展覽,連獲嘉獎。
幾十年來,他從一個學徒工成爲山西省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晉中民間工藝美術師、平遙縣美術家協會雕塑專委理事,又將雕刻手藝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徒弟,培養了二十多名骨幹,分布在全省各地。
薛筱東樸實忠厚的性格與他工藝精美的作品,成就了他“工藝美術師”的佳稱。他以真正工藝美術師的心態,最美的“身軀”,不斷追求極致、創造完美,雕刻出他最美、最有價值的人生。
安多民的“飛天”漆畫藝術
趙培智
飛天,是指宗教藝術中那些在天上翩翩飛舞的樂伎仙女,她們生動活潑,姿態優美,極富生活情趣。她們或三三兩兩、或成群集隊分布在寺廟、石窟的畫壁上或頂棚上,使神秘莫測的神天與人間紅塵拉近了距離,使刻板嚴肅的宗教增添了勃勃生機和鮮活的生活內容。
安多民先生熱愛佛教藝術多年,更傾心于飛天的學習研究,總想把那生動的形象體現在自己的漆畫藝術創作中。
安多民先生出生在曆史文化名城平遙,這裏也是推光漆藝的故鄉。他從小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如何讓古老的漆藝煥發出時代的青春與光茫?如何把飛天這個宗教題材與優秀的漆藝相結合?這些想法一直萦繞在他的腦海中。原本,安先生是搞書法篆刻的,他的肖形印蜚聲宇內,由于他肖形印的成就,2008年被推舉加入西泠印社。去年,西泠印社又出版了安先生的篆刻“飛天肖形印”。在篆刻肖形印藝術的基礎上,他便著手漆畫飛天藝術的研究與創作。充分利用古老漆工豐富的表現技法:貼金、貼銀、彩繪、線描,甚至嘗試用螺钿、蛋殼、鑲嵌、描金、灑銀、堆鼓、雕刻等技法來進行飛天的藝術創作。
他從當初在一些畫冊中看到雲崗石窟、亦或敦煌石窟、亦或五台山寺廟的飛天形象,壁畫的五彩、線描,雕塑的石刻、泥塑,就被那些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形象所陶醉、所折服。她們是天上的仙女嗎?怎麽沒有冷冰冰的人天隔膜,而有的是人間的脈脈溫馨!她們是宗教禁锢的神母道姑嗎?怎麽沒有等級懸殊的難以溝通?而蘊涵的是人間的真意深情!
從繪畫中學習優美的成分是一條較好的捷徑。可以跟古人學,也可以跟今人學。安多民先生的老家山西有衆多的寺廟,而且大多數都有精美的壁畫。芮城永樂宮壁畫舉世聞名。他利用在地質勘探隊工作之便,得以數度前往拜觀。還曾臨摹過被徐悲鴻先生保護下來的國寶《八十七神仙卷》,還有古代還有偉大的畫家吳道子、闫立本等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繪畫經典。當代著名的人物畫家有範曾,華三川,李伯安等。安多民先生的飛天創作直接或間接受到他們的影響。
畫冊上這麽生動,如果親身踏訪朝拜這些寺廟石窟,實地觀察那些飛天不是更能親身感受她們的優美和妩媚嗎?
安多民先生的家鄉山西平遙古城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曆史上出現過很多文人墨客藝術家,留下無數文章詩詞和書畫。城內有釋道古廟十幾座,城周鄉村都有蘊藏豐富壁畫雕塑的廟宇。被稱爲“雕塑藝術博物館”的雙林寺,有成百上千件保存完好的精美仕女像。他常去禮瞻學習,被她們的藝術魅力所陶醉,她們的千姿百態與飛天一樣妩媚引人。
有一年他到了雲崗,有個洞窟中的飛天特別生動,她們在佛的上方成拱形起舞奏樂,北魏時塗在她們衣裙飄帶上的朱紅石綠依然鮮濃,在佛的上方形成一條絢爛的彩虹。她們吹奏的笙箫之音好象也穿越唐宋來到今天,依然悅耳動聽……伫立在如此神聖的殿堂,凝神聆聽瑤池之樂,專注瓊宇飄飄仙袂,鍾鼓齊鳴,其樂融融……這樣優美的舞姿當然可以镌刻入葉蠟石中,成爲安多民先生的一枚小巧隽永的飛天肖形印、一個描繪有鮮豔活潑飛天的漆畫盤。
洛陽龍門石窟的毗盧舍那佛莊重慈祥;河北響堂山石窟的菩薩風姿綽約;青海塔兒寺的酥油花塑像玲珑剔透;四川大足石刻富麗宏博,雲南西雙版納金塔高聳入雲……他們的神光或風韻,千絲萬縷都與婀娜的飛天心心相印、息息相關。
在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馬蹄寺石窟,特別是敦煌莫高窟,安多民先生被那些如燕似鳳般飛舞的飛天所折服,一位倒背反彈琵琶的神女像尤爲引人注目,她成爲整個莫高窟的代表性形象。其他洞窟的飛天也神態各異,儀態皆妙。敦煌莫高窟大大小小幾百個洞窟幾乎都有飛天,想想那是多麽豐富的藝術寶藏啊!
安多民先生想,要是創作出心中的飛天,僅僅局限于寺廟石窟還是不夠的,還應從其他藝術領域,如戲劇的、歌舞的、音樂的、繪畫的、詩詞文學等多方面,更應該走進現實生活中去汲取有益的營養。
在全國響當當的山西省歌舞團拍演的很多脍炙人口的經典歌舞劇《汾水長流》《黃河兒女》《一把酸棗》等,他找資料光盤反複觀摩。甘肅省歌舞團以敦煌莫高窟爲背景排練了大型歌舞劇《絲路花雨》,幾十年來在全國以至國外演出上千場,經久不衰。該團的舞美葛先生專門給他寄來舞劇的光盤。還有蘭州的友人展示的西夏木版畫飛天人物:缂絲嵌貝,細線描金,煞是動人。這些都讓安多民先生想到飛天肖形印、飛天漆畫的創作,如何讓飛舞的仙子在不大的畫面上能夠充分展示她舒展的身姿。
還有峨嵋的雲彩如飛天的飄帶;都江堰的波紋似仙女的裙擺……博物館中那些削繁趨簡、稚拙可愛的陶人、玉人、銅人,藏族姑娘波拉拉姆優美的舞姿,苗鄉姑娘像水一樣柔美流暢的舞蹈,等等。
走進祁縣手工木雕技藝非遺傳承人暢顯明
有一群人,他們總能在且長且短的人生軌迹中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總能用一份樸實和堅守,執著于自己前行的方向,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命味道與品格,他們就是倔強于民間的藝人。帶著滿心的好奇與尊重,4月11日,農大信息學院藝術傳媒系“拾遺記”民間藝人尋訪行動隊開啓了新一輪的尋訪之旅。
開啓新的尋訪之旅
暢顯明先生是山西祁縣北左村人,祁縣晉商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祁縣手工木雕技藝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其父暢裏萬老先生被山西省民間文藝聯合會評爲“山西省民間藝術大師”。
暢顯明先生的木雕人生
子承父業 兩代人因喜歡而雕刻
暢顯明先生,今年46歲,從事古建木雕已經二十多年了。他的父親暢裏萬老先生,今年已經72歲,暢老先生在小學畢業後就跟隨同鄉的師傅學習木雕,因爲有極高的悟性和美術基礎,師傅將畢生技藝全都傳授于他,學成之後,他輾轉于各地從事木雕工作,他總能留心于此,慢慢的積累了豐富的雕刻經驗。
一生執著于木雕的暢裏萬老先生
從小就喜歡雕刻的暢顯明在父親的木雕藝術熏陶中長大。談到自己的這份喜歡,他這樣說到:“我弟弟喜歡木匠,我喜歡木雕,所以我就跟隨父親學習手藝了。看到一個木頭變成了木雕,呈現在古建築上,有點自豪,慢慢就喜歡了。我也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常常去晉中大院裏看看,汲取木雕技藝的營養。”
木色木香的情緣
用心雕琢 古建築上的工匠記憶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晉中各大院的旅遊開發,暢氏父子的手藝就有了用武之地。1993年,父子二人與其他幾位手藝人完成了渠家大院的戲台建造,從古建築設計,到木結構,到木雕,完美的呈現了精湛的雕琢技藝。之後,喬家大院戲台、祁縣古城東街口的牌樓、祁縣中學的校門、渠家大院的走廊、大同下寺坡的改造、古建民居的小門樓,一個又一個古建築镌刻了屬于他們的工匠記憶。
暢氏父子的工匠記憶
暢顯明在木雕實踐中還善于發現,他從留存至今的洛陽山陝會館、聊城山陝會館、蘇州山西會館尋找到南北木雕手藝人的區別。他說:“不同風格的木雕就是不同的文化記憶,晉中木雕以博古爲主,南方木雕以人物爲主,正因爲有這樣的區別,所以晉中木雕可以是獨樹一幟的,我們就是希望把本土木雕做好,並發揚光大。”
刻刀下對木雕的堅守
潛心鑽研 在書籍中汲取菁華
作爲古建木雕藝人,暢顯明不僅技藝精湛,而且腹笥深厚,多年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術研究,在元代科舉、晉商文化、祁縣地方文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的著作《元代進士輯補考證》(獨撰)、《渠本翹傳》(與範維令合撰)已經基本結稿。爲了完成父親畢生心願,他在雕刻之余整理父親的手稿,准備爲父親編撰《晉式古建木雕藝術》一書。
曆經滄桑歲月的工作台
因爲自己對書籍的鑽研,暢顯明汲取了寶貴的木雕菁華。他說:“每當做木雕的時候,我就在想,從古至今留存下來的古建築的制作者是誰?我就查資料,在《五台新志》裏面,找到了山西名人徐繼畲的一篇文章,他說“汾州一帶出木匠”,後來我在《山西金石志》裏也找到了部分石碑裏有木雕匠人的題名,我感覺就和他們對話一樣。”
傾注情感 爲技藝傳承而堅持
暢顯明先生從事古建木雕的二十多年來,在全省各地先後參與了諸多古建築的建造和維修工作,並成立了自己的木雕廠,與父親一起培養了十幾個徒弟,這些徒弟也在走南闖北堅持著這門手藝。卓有成效的成就總會讓暢氏父子二人面露欣喜的笑容,但是說到傳承,暢顯明覺得還遠遠不夠,隊伍還需要不斷發展壯大。
跟隨著暢氏父子的一位手藝人
說到傳承,暢顯明還特別指出了一個現狀,那就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雕刻機進入木雕行業,它省時省力,提高了雕刻效率。面對這種境況,暢顯明說到:“不論時代如何發展,手工木雕還是有優勢的,因爲手工雕刻的過程就是是人和木頭在對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其中,略帶粗糙的紋路和劃痕就是在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故事,而機器不行了,所以隨著手工技藝回歸的趨勢,我覺得手工木雕還是會有市場的。”
手工雕刻著一段故事
接下來,暢顯明先生將帶領自己的團隊開發木雕工藝品。作爲祁縣人,他對當地文化和當地建築都比較熟悉,突出本土化並將文化宣傳出去,比如將孫家河戲台、賈令鎮河樓等古建築進行等比例縮小,開發微縮工藝,其技術的味道遠遠大于藝術上的欣賞價值,也可以給後人留點東西。
“我們談不上什麽藝術家,我們就是一個手藝人,在自己所喜歡的技藝裏堅持和傳承下去,這就夠了。”暢顯明先生這句樸實而深邃的話就是父子二人獨特的生命味道和品格。
(信院藝術傳媒系學生會青年志協)
傳承9代的榆社梁氏木雕技藝
梁俊維木雕作品
梁俊維正在展示木雕作品
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處,有一家梁氏木雕工作室。梁家祖上從清乾隆年間就開始從事精細的木雕行業,到梁俊維這一代已有近300年的曆史。其技藝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在榆社鄉間,有一位專注于木雕的能工巧匠,他是梁氏雕刻技藝的第九代傳人梁俊維。雖然他今年已68歲,但仍精神矍铄。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可是,經他手雕出的木雕作品,雕工精美絕倫,雕藝精湛嚴細,題材貼近生活,其獨樹一幟的木雕技藝,不僅聞名十裏八鄉,還憑借自己的作品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的最高獎“山花獎”。
在山西腹地的太行山深處,自古就流傳著古老的木雕技藝,大到亭台樓閣、村宅民居的木件,小到家具擺設日常用品,處處可見精雕細镂、巧奪天工的木雕工藝品。“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難成品。”一塊普普通通、沒有生命的木料,是如何變身成別致新穎、鬼斧神工的藝術品的呢?5月初,筆者慕名來到榆社縣梁氏老太行木雕工作室,探訪民間木雕藝人梁俊維。
讓9代傳承的木雕技藝重現
梁俊維出生在榆社縣郝北鎮郝北村一個普通的農民之家,由于家庭貧困,12歲就被迫辍學,跟著村裏人靠放羊爲生。別看梁俊維的家地處深山,他的祖上卻是從清朝乾隆年間就開始從事精細的木雕行業,到他這一代已有近300年的曆史,傳承了9代人。梁俊維出生于1949年7月,時代的變革使木雕技藝日漸衰落,父親雖然學會了木雕手藝,卻已經不能再以此糊口,只能改爲耕田種地,只是閑暇時在家裏雕些小物件聊以自娛。即使這樣,梁俊維還是耳濡目染地喜歡上了這門手藝,當時苦于生計所迫,他已沒法按部就班地細致學習。兒時的梁俊維仿佛血管裏流著木雕的血液,放羊的時候,他經常仔細地觀察身邊的小動物,不由自主地就拾起樹根,用羊鏟摳成小人、小鳥的模樣。他雕出的小作品栩栩如生,受到鄉鄰們的贊賞,這促使他對木雕技藝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70年代末,30歲的梁俊維終于結婚成家了,生活的擔子更重了,一家老小的生計全壓在了他的肩上,除了種地還當修鞋匠,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木雕技藝的追求,村裏人看他著迷木雕,曾嘲笑他不務正業。他不管不顧,勞作的閑暇時間更加精心地鑽研技藝。進入改革開放的上世紀80年代後,經濟的發展讓人們更加注重文化生活,開始欣賞根雕木雕等手工藝制品。梁俊維思謀著以自己的祖傳木雕技藝進行創業。剛開始,他雕刻自己熟悉的鳥類,精心雕刻了一件雄鷹展翅的作品,拿到縣城趕會的會場上,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人們覺得新奇又好看,卻很少有人買。不甘心的他,又在周末來到了太原南宮古玩收藏品市場,剛一亮相,就有買家慧眼識珠,600元買走了,這可是當年的大價錢。從此,梁俊維周一到周五在家裏創作,周六、周日拿著作品坐車去太原市場上尋找買家,漸漸地,梁氏太行木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山西有名的鄉土作家趙樹理紀念館正在籌建時,趙樹理的兒子趙二湖專程找到梁俊維,請他制作一件《小二黑結婚》的木雕作品。鄉土生活是梁俊維再熟悉不過的,《小二黑結婚》中的故事仿佛就發生在他的身邊,這件情景化作品的成功制作,不僅讓梁俊維聲名大振,也讓他不再滿足于對動物的“臨摹”與“複制”。他開始從自己的家鄉,那片養育了自己的太行山水中汲取養分,尋找創作的靈感,並把木雕當成事業來做。
堅持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
梁俊維給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爲老太行木雕工作室,就設在自家的小院裏。不大的工作台上,擺滿了形形色色、樣式各異的刻刀、圓鏟、鋸子、三角尺等40多樣雕刻工具。在梁俊維看來,雕刻是一件快樂的事,當他坐在工作台前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工具精雕細刻。盡管他的工作室還比較簡陋,甚至有些陰冷,但他手握雕刻工具時便全神貫注,一件件工具在老梁的手中,時而翻飛,時而靜默,一下下落在木頭上,木屑飛揚在空中,與原木碰撞中,幻化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工藝品。
搞木雕,工具合手最重要。初開始時,他想要的工具在小縣城裏是沒法買到的,就讓村裏的鐵匠給制作,雖然做出來的工具又笨又重,卻總算解了燃眉之急;隨著創作難度的加大,手頭的工具已顯得捉襟見肘,有位客戶朋友知道情況後,送來了自己收藏的一套木工雕刻刀具,這讓老梁松了口氣;直至有機會去了木雕之鄉福建,老梁才購買了設計精巧、功能繁多的專用木雕工具,三易刀具,讓老梁的木雕技藝也越來越精、越來越巧。
在這個機械雕刻成爲主流的時代,梁俊維始終堅持做一個傳統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爲何不用機械和電子工具呢?”看到老梁日複一日辛苦的工作,不少人提出了這個建議,一件小型的作品,機器流水線制作一天能做出來20多個,而手工制作,10來天才能做出一個來,梁俊維是這樣說的,雖然機械雕刻更快更准,但過于死板,少了靈動,缺乏一股子神韻,不能體現出匠心。
筆者在梁俊維的工作室看到一件叫《盲人夜書》的已近尾聲的作品,作品的場景是農家院裏,一位盲人端坐在椅子當中,正在拉著胡弦說書,聽書之人各不相同,有拄著拐杖的大娘,抱著孩子的大嬸,背著娃娃的姑娘,裹著羊肚肚手巾的大爺,笑得合不攏嘴的大叔……11個人物,活靈活現。特別是說書的盲人的眼睛被刻成一條線,就猶如盲者閉眼一般,動作神態簡直是惟妙惟肖。
一件木雕作品的成形,要經過構思、選料、出坯、修細、打磨、上光、組裝7道工序。而最難的,就是作品的創意。《盲人夜書》這件作品的意境就是老梁親身經曆的生活場景。“盲人說書現在非常少了,這個拉胡弦說書的盲人,我小時候見過他,還聽過他說的書。”梁俊維說,以前的農家院子裏經常有這樣的場景,街坊四鄰晚上閑來無事便聚在一起聽書閑聊,他就是將當時的場景通過木雕“複原”出來。
構思成熟後,開始選料。這要根據圖案的大小找無裂縫、光滑平整的木料,下好料後將圖案描繪上去,再進行雕刻。梁俊維的雙手骨節分明、長滿老繭,一處處傷痕依稀可見。“有時候這邊手在流血,那邊眼睛還盯著木頭,腦子裏還在想接下來該咋刻。”用于雕刻的刻刀和工具都比較鋒利,稍不留意就會劃傷手指,梁俊維的手掌和手指受過的傷已經無法計數。
精工出細活,梁俊維的作品廣受歡迎,不僅縣內外有人慕名找他定做木雕作品,還有北京、太原等地的朋友也不遠千裏而來。
從20多歲開始至今,30多年來,梁俊維一直沒有停歇過。從蹒跚學步到精益求精,他也不記得自己曾經雕刻過多少件作品,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的心血,都是他用一雙靈巧的手一鑿一刀不斷修刻而成的。因爲木雕技藝成就突出,2001年他被選爲晉中市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2009年被推選爲山西省工藝美術家協會理事,2016年太行雕技也成功地申請成爲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回想起這些年來坎坷的經曆,梁俊維神情怡然,目光裏透露出的,依然是對民間木雕藝術的無限愛戀。
在創新中傳承木雕技藝
在梁俊維的木雕生涯中,最令他難忘的是參加在福建舉辦的“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2009年,位列中國四大木雕之鄉的福建莆田首次舉辦現場開放的創作木雕大賽。大賽要求限定時間,選手當場制作木質立體圓雕一件,題材和表現技法不限。首屆時,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有3個名額,然而懾于福建木雕的威名,無人報名參賽而作廢。2010年舉辦第二屆時,省工藝美術協會負責人試探著給梁俊維打了個電話問他是否敢報名參賽。常年守在深山搞創作的老梁,並無一般世俗的名氣、榮譽等概念,二話不說就去參賽了。現場領到木料後,梁俊維腦海中立刻想到他所熟悉的太行山生活場景。何不把山裏人的生活用木雕再現?想到日複一日趕驢上工的勞作場景,他心裏已盤算好要創作一件《農家出勤》的作品。在雕刻農人之貌和農家場景時他從來都不用打腹稿,因爲它們早已烙印在他的心中。這次比賽中,他的這件《農家出勤》木雕作品以獨特的風格征服了評委,獲得了大賽銀獎,同時這件作品還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第六屆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銀獎。
此後,梁俊維更加鍾情農家之景、農人之貌、農村之風原生態情景式木雕作品的創作,雖然精神體力大不如前,但創作激情卻空前高漲。以前的作品,都是單個場景。而在他的腦海中,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的太行生活場景,用一件作品是無法完全展現的,他更願意挑戰自己,把這些他最熟悉的,也是他記憶中最純美的畫面雕成組件作品,用自己的“刀筆”雕刻出記憶中太行農民的生活情態。說幹就幹,從去年開始,他著手制作木雕組件《農家十二月》,如今,作品即將完工,這組作品中他用12組樣式各異、形態不同的人物和場景表現農家在12個月裏的風俗民情,可謂是太行農家的一幅木質“清明上河圖”,處處透出濃濃的鄉土氣息。
對于曆經坎坷延續下來的太行木雕技藝,梁俊維非常重視傳承。創作間隙,他經常繪制一些簡圖和側面圖把自己的獨特想法保留下來,一心想讓這種“行走”在木頭上的技藝能傳承下去。他的兒子梁小鐵從小看他做木雕,也繼承了這門雕刻技藝,還有10余個弟子也常年隨他學習。梁小鐵不斷地琢磨新鮮花樣,經營上也想了很多辦法,2014年注冊成立了榆社縣鼎利謙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意在堅持傳統的同時,讓木雕行業與市場接軌。對于傳統的手工制作,梁小鐵感覺前景看好,父親這種凝結著歲月情懷、手工溫度以及奮鬥精神的作品,正漸漸被社會和市場認可。
白英 文/圖
〖相關鏈接〗
梁氏木雕藝術微檔案
據榆社梁氏家譜記載,梁氏先祖梁忠從事木雕制作始于清乾隆22年(公元1757年)。梁氏木雕傳承至今已有近300年,但其始終保持傳統的手工雕制,原料使用當地山裏的核桃木、梨木、棗木。其行刀運鑿清晰流暢,造型拙樸細膩,風格獨具太行風采。68歲的梁俊維是榆社梁氏木雕第九代傳人。
平遙彩樓搭建技藝傳承人韓克讓
在世界文化遺産,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能工巧匠,大名叫韓克讓,小名扣日,外號叫“百就能”。
克讓原是平遙縣級機關招待所副所長、一級廚師,他業余愛好多多,在鐵、木、泥、紙活、雕刻、培植花木方面是一把好手,搭建彩樓,也是他的拿手戲。他是平遙搭建彩樓技藝“非遺”第三代傳人。
克讓,今年65歲,出生于平遙縣襄垣鄉郝開村。他從小興趣廣泛,勤奮好學,有超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性,從父親韓志道那裏承接過搭建彩樓的技藝,他在傳統技藝基礎上,在實踐過程中結合平遙傳統民俗文化和古建文化特點上,大膽進行創新,在30多年操作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韓氏彩樓搭建技藝”。
筆者問起平遙彩樓的曆史研習、規格、式樣和市場運作等情況時,他像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說:“明末至清代中葉。平遙巨商財東,爲了顯貴揚名,常會在自家宅門口或橫跨街道公共通道處搭建永久性的牌樓,牌坊,在舉辦節慶婚喪大事時,更少不了搭建臨時性的彩樓、拱門、靈棚”。
永久性的牌樓、牌坊、通常用木石磚瓦造型,而後油漆彩繪加相關文字。臨時性的彩樓、靈棚。通常是用木杆、麻繩、布匹、絲綢搭建而成,加上裝飾性燈籠、掛面、影壁、佛龛、中堂、對聯、繡球之美,運用編花,彩繪手段強化觀賞美感。近年來,又適當吸收現代材料,增加彩畫與燈景,注入“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文明和諧、自由平等、龍鳳呈祥、人壽年豐、吉祥如意、長命富貴、麻姑獻壽、百世其昌等文化內涵,增添了時代活力,藝術魅力”。
韓氏彩樓形式規格,多種多樣,有金雞獨立(門樓)、二腿一頂、二腿二頂、二腿三頂、四腿三頂、四腿四頂、四腿五頂、四腿七頂、四腿九頂、四腿十一頂、六腿八頂、六腿十一頂、六腿十三頂等。彩樓大小、高低尺寸、取決于地理位置條件,色彩視喜慶,喜慶歡樂場面,以五彩缤紛爲基調來渲染氣氛。
韓氏彩樓搭建技藝,長期受到平遙及周邊縣市城鄉人民的歡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一非遺技藝更得到遠近人民的青睐,遠的不說,光近幾年來,除在本縣節慶時日在主要街道或單位、個人門口靓麗展示時,近在榆次、祁縣、太谷、介休市、靈石王家大院,遠在太原市古交市。陽曲縣、太原勝利街、古城營、臨汾市堯廟、華門、長治市泌源縣等地也受邀展示了百余次。
最具典型代表的一次。是在2015年農曆八月、在太原市“山西毛紡廠”宿舍區。職工王錦元家兒子結婚,經友人推薦,在那裏設計搭建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彩樓,頭門,四腿二層,影壁帶長廊,二門過道廳加垂花掛面,內裝飾雙喜,富貴不斷頭圖案,過道左書“青龍宮”,右書“玉皇閣”,供接侍男女賓客之用。彩樓用大紅、玫瑰紅、桔黃、杏黃、蔥綠五色絲綢編結成蓮花如意等吉祥圖案,彩樓上下、內外,懸挂各種大小不同的宮燈、冬瓜燈、園沙燈,並加添了彩色護欄籠燈、射燈。整座彩樓、既古色古香,又有時代特色,深深博得主賓交口點贊,太原婚慶演藝公司導演王海河評價說,“韓氏彩樓造型靓麗獨特,引人入勝,就像‘王羲之的字帖——別具一格’。因爲克讓搭建的這座彩樓,受到整個毛紡廠宿舍樓區的職工高度贊賞,所以王錦元家婚慶過後40天,才戀戀不舍的拆掉。這僅僅是點水見太陽,從中不難看出韓氏彩樓搭建技藝受人歡迎之程度。時下,韓氏彩樓技藝這一非遺已傳至第五代。
(郝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