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8日電 (馬秀秀)當地時間2月5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尹靈在朋友圈曬出一張婆婆做的“8字”花糕照片:花糕(又名發糕),寓意家庭團圓,和和美美。
當地時間2月4日,在肯尼亞經營診所的潘連雪早早關門,去學校接上孩子,邀請好友到家中包餃子,准時收看春晚直播。
北京時間2月4日,巴西和統會名譽會長尹楚平像往年一樣,帶著孩子們回到家鄉浙江青田,陪父老鄉親們一起過大年……
從天寒地凍的北歐到正值盛夏的南半球,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們雖經曆著不同的時差,卻懷著同樣的默契:過春節。
“天涯共此時。”在新西蘭留學的李菁告訴記者,自己動手題寫了一副對聯裝飾宿舍門,和室友一起准備了豐盛的年夜飯,和父母視頻連線拜年,“多虧了科技進步,讓我們沒有距離感”。
華人社團是組織開展春節活動的重要力量。“臨近春節,我參加了各種團拜會。”新加坡華源會會長王泉成忍不住向記者發來了現場照片:嵌在鮮花中的祝福語、身著喜慶服裝跳舞的孩子們、阖家團圓的卡通海報……
“法國這邊的春節氣氛越來越濃了。”法國中法家庭聯合會主席羅堅說,協會每年都會通過演出、展覽等方式,與會員們共慶春節,“現在活動形式不斷增多,許多法國人也開唱中文歌”。
“每逢佳節倍思親”,身處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們,也渴望借著春節機會與家人團聚。
潘連雪旅居肯尼亞23年了。以前孩子們在中國讀書時,她和丈夫每年都會回中國過年。“現在孩子們在世界各地,春節沒有假期,無法團聚。”潘連雪說,80多歲的父母打電話總會囑托明年一定回去過年,“心裏酸酸的”。
“平時忙,難得春節可以有機會團聚。”很少回家鄉過年的王泉成,今年也特地帶著兒子回到老家福建安溪,和家族裏四十幾口人一起過春節。
“我們聚在一起聊聊天、發紅包、做大鍋菜,有些人20年沒有在一起過年了。”王泉成說,很享受這種喜慶祥和的氛圍。
“每次我都認認真真過年。”尹靈告訴記者,她按河南農村傳統買了年貨,婆婆按老家傳統做了菜:蒸花糕、炸酥肉、魚、丸子、包餃子等,全家人穿著紅色傳統衣服,逛了歡樂春節廟會,還去道場祈福。
加拿大沒有春節假期,但作爲加拿大七天文化傳媒集團主席,尹靈特意爲員工放假,“加拿大不久前發行了豎版新鈔,我專門到銀行換新錢,給員工的孩子們包紅包”。
“現在許多加拿大人開玩笑都是說‘紅包拿來’。”尹靈打趣道。
羅堅有兩個可愛的混血寶寶。臨近春節,孩子們的學校裏會放中文歌,舉行講中文故事等各種活動,“孩子們在燈籠上寫中國字,然後挂到樹上,忙得不亦樂乎”。
“兄弟兩人中文說得可溜了,都很喜歡中國文化。”羅堅笑著說,每次問他們最愛吃什麽,他們總是異口同聲地說“餃子”。
“不久前我學會了用手機發拜年紅包,很好玩。”尹楚平饒有興致地說,每年帶孩子們回家鄉過年,都能明顯感受到家鄉的變化,“也想讓孩子們切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習俗,讓他們傳遞給更多的巴西孩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