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圖爲南沙蕉門河區域。南宣供圖 |
廣州港南沙港區。南宣供圖 |
伶仃洋畔,碧波萬頃。擊楫奮進灣區,南沙風帆正滿。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作爲廣東自貿區面積最大的片區,作爲廣州“一把手工程”,廣州正舉全市之力高質量建設南沙自貿片區。南沙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黨的有力領導下,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爲核心,自貿片區各項改革事業不斷破浪前行。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彙點上,南沙永葆“闖”的精神,加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差異化探索,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著力推進制度創新與産業發展融合,推動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互融互促,著力構建以創新爲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推進南沙“三區”(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融合發展,全力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唯奮楫者先,唯勇進者勝。
●南方日報記者 柳時強 李鵬程
改革創新不止步
探路開放型經濟
“我們企業提前半年開工建設,至少節省500萬元人民幣建設成本。”拿著南沙第一張“交地即開工”4.0施工許可證,廣東德晟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丘亮有些激動,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手中的證件。
今年4月,廣州南沙對外發布《工程建設項目“交地即開工”(4.0)實施方案》。丘亮告訴記者,以前企業需要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後才能申報施工許可證,過程漫長,在南沙“交地即開工”政策下,工業項目還可免于施工圖審查。
充分發揮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2018年,南沙在全國率先出台“交地即開工”1.0版方案,推行帶設計方案出讓項目取得用地後可立即辦理施工許可證,在全國率先實現“交地即開工”。此後,“交地即開工”改革逐年深化。
弘揚敢爲人先的改革精神,南沙以制度創新爲引擎,設立創新工作局,全面強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統籌協調作用,對標最高標准、最高水平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在若幹重點領域率先實現突破,不斷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水平。
南沙自貿片區新推出183項(累計719項)制度創新成果,商事登記確認制、財政管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3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積極引領國際數字貿易規則,全球溯源體系涵蓋全品類全貿易方式,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在多地推廣實施,全球報關服務系統在7個國家開展實單運作。今年以來,推動一批改革創新成果在國家和省、市複制推廣。
改革創新系統性集成性不斷提升,隨之形成一批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成果。正在建設的粵港深度合作園南沙樞紐片區(起步區)項目,銜接香港標准,以共建共享爲原則,重點在資訊科技、專業服務等八大産業領域深化粵港合作。項目建設單位中鐵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群介紹,項目設計時充分考慮粵港兩地標准銜接,在延續主幹路體系的前提下,建立相對密集的次幹道和支路網,形成“窄馬路、密路網”的開放街區。
在國家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加速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爲南沙跨越式發展釋放新紅利。南沙推進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開拓性創新,爲中國社會由政策開放走向制度開放,由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政策産業深融合
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大潮湧動,全球創新和産業競爭版圖加速深度重塑。國家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灣區正在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南沙不斷加快前沿科技成果創新應用,爲産業轉型提速升級賦予新動力。
南沙自貿片區的政策優勢讓創新企業享受到紅利,吸引了大量人工智能的領軍企業落戶,如小馬智行、雲從科技、廣汽蔚來等。去年12月,小馬智行獲得粵港澳大灣區頒布的第一張自動駕駛卡車牌照。今年,小馬智行首次公布卡車業務品牌名稱“小馬智卡”。小馬智行副總裁、卡車事業部負責人李衡宇表示,通過打造優秀的卡車“虛擬司機”,可以大幅提高物流行業行車安全,彌補勞動力不足,解決人力管理規模不經濟的問題,讓組建大型車隊成爲可能,提升行業效率。在廣州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南沙的科技力量小馬智行協助荔灣區東漖街、芳村地區,南沙珠江街內緊急生活物資的配送,自動駕駛汽車負責完成從物資集散點到各個居民小區的無接觸配送。
南沙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汽車産業集群産值突破千億元,全區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累計211個。人工智能企業集聚200余家,啓動建設國家級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示範區,開展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試點,小馬智行作爲L4級自動駕駛技術先驅,技術實力位居全球前列。
南沙率先構建起創新鏈、人才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原始創新自主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極大提升,2016年,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啓動運營,依托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實現與香港科技大學專用光纖和跨境MSTP線路的互聯互通。
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說,過去幾年,100多個香港科研團隊由此用上了廣州的超算資源,使用總核時數超過1億核時。目前,南沙已有13家廣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超過300個各類創新平台,科研院所相繼落戶、新興産業集群持續壯大,南沙的科技創新驅動力正不斷增強。
發力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人才特區、世界級原始創新和戰略産業策源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成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南沙正積極深耕優勢和特色産業,加快推動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與産業深度融合,引導傳統産業加快向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高端躍遷,引領産業轉型升級。
門戶樞紐再進擊
鏈接“雙循環”
聽到國務院批複同意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轉型升級爲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廣東合捷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盧廣很激動:“風口”又來了。
此前,依托南沙保稅港區,合捷建立了工業塑料粒亞太配送基地,年配送能力超100萬噸,2019年南沙工業塑料配送量已超越新加坡位居亞太地區首位。“以後公司進出區的商品種類拓展到電子材料、冷凍食品、糧食等,我們的營收也會隨之增加。”胡盧廣說。
從保稅港區到綜合保稅區,南沙對外開放平台的再次升級,正在爲包括合捷在內的324家綜合保稅區企業帶來實打實的紅利。南沙可以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更大開放邁向高質量發展。
立足港航資源興區興貿,南沙全面升級智慧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五成以上。獲批綜合保稅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廣州航交所交易額穩居全國第二,國內首個跨境公共分撥中心投入運營,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額176億元、增長超30%。
6月23日上午,在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6台滿載貨物的集裝箱拖車有序駛入閘口,經過盤旋而上的環形車道駛入倉庫6層月台,隨後叉車將拖車上的首票貨物卸入倉內。
至此,倉容達25.2萬噸的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北區倉庫開倉試投産宣告圓滿成功。這也標志著廣州港南沙港區打造全國最大臨港倉儲物流分撥中心取得實質性突破,將爲廣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保障區域産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中發揮積極作用。
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與大灣區對接聯動先行區,加強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在航運貿易、郵輪遊艇、健康旅遊、海洋科技、現代農業等領域互補合作,在投資貿易自由便利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面開展制度集成創新,爭取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以門戶樞紐核心功能提升爲關鍵,南沙加快打造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節點。
8年,自貿區,曾經的一鳥引吭,如今已是雁陣齊飛。一個接一個的突破由此不斷發生,充分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上一段征程的輝煌,等待下一個征程的出發。改革闖將,南沙進擊。
■成績單
◎2020年南沙地區生産總值1846億元、增長7.1%,固定資産投資922億元、增長22.2%,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450.3億元、增長1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億元、增長7.5%,進出口總值2265億元、增長6%,新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5個,實際利用外資16.2億美元,新設企業4.9萬家。
◎2021年1—5月,全區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4個、累計211個,集中簽約動工重點項目77個、總投資額超3300億元,新設企業2.6萬家,發展動能加快培育,“三區一中心”建設取得新成效。
◎2020年南沙自貿片區新推出183項(累計719項)制度創新成果,商事登記確認制、財政管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3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展望
提升自貿試驗區發展水平
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南沙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2021年制度創新事項》《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2021年創新重點工作任務》,加強差異化探索,強化制度集成創新,推動南沙形成更多首創型、引領型制度成果,爭創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加快把南沙打造成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
(一)加大差異化探索力度,強化制度集成創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重點圍繞CPTPP、RCEP、中歐CAI高水平貿易規則在南沙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探索制定試驗區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清單。持續推進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探索建立合格假定監管模式。探索建立企業登記“灣區通”,進一步簡化港澳資企業登記注冊。完善“三個零”政務服務機制和“五個一”行政管理服務機制,構建以信用爲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推進“信易+”建設,探索推行“信用+監管”“信用+綜合執法”新型信用監管方式。持續落實《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加快建設營商環境國際交流促進中心,全面開展營商環境全面對標優化行動,加快實施港澳規則銜接清單,推動與港澳職業資格互認取得新突破。
(二)深化金融開放創新,提升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落實國家關于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部署,爭取金融業開放措施項目率先在區內落地。探索加大境內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期貨等機構的引進力度,吸引港澳等跨國金融機構在區內設立法人機構。積極爭取跨境理財通、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試點政策盡快落地。推動與港澳金融市場、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三)打造南沙特色臨港經濟體系,提升服務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能力。深化南沙智慧口岸建設,依托“單一窗口”推進海運港口設備交接單、提貨單無紙化工作,初步實現口岸通關作業無紙化。實施南沙港區智能化閘口升級工作。深化綜合保稅區制度創新,支持貨物在南沙便捷進出區,設立專用賬冊管理,根據貨物實際流向自主申報、自動記核,企業享受貨物入區退稅、不限期存儲、生産性設備免稅政策。
(四)推動重點産業和産業鏈創新,提升南沙産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推動科技人才跨境流動、科研資金跨境使用、科研儀器設備通關便利、大型科學設施和科技資源共用共享、科技園合作共建,創新成果跨境轉化,探索離岸雙向孵化。充分發揮全球溯源中心公共基礎設施功能,推動全球溯源體系在海關進出口監管工作試點應用。推動全球報關服務系統應用,打造跨境智能關務物流一體化平台。加快全球優品分撥中心、全球中心倉建設,推動貨物在區內靈活分撥集散,加快建設集聚全品類、拓展多業態、輻射國內外的國際分撥中心。
(五)深化與港澳合作,打造內地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示範基地。推動CEPA服務貿易協議開放措施落地,促進對港澳在金融、法律、建築、會計、文化、電信、旅遊等領域開放。擴大試行港澳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允許港澳投資或控股的開發建設項目自主采用港澳工程建設模式進行管理。加快建設南沙國際仲裁中心,健全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工作機制,借助粵港澳三套商事仲裁庭審模式疊加互聯網仲裁“廣州標准”,建設大灣區商事仲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