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彙點訊 2022年1月,手性納米免疫佐劑科研成果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上;同年8月,抗植物病毒的手性納米農藥成果發布在《自然·催化》雜志封面上……不到一年時間,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胥傳來教授研發團隊科研成果在國際著名期刊上“梅開二度”。
生物醫藥研發團隊如何高質高産?有哪些科研“真經”?近日,《科技周刊》記者對話胥傳來教授研發團隊,探尋他們成功的秘訣。
源頭創新,下好佐劑研究“先手棋”
當前,綜合國力的精准已明顯前移到基礎研究水平的競爭,誰在基礎研究上占優勢,誰就能在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基礎研究對于技術創新的作用不言而喻。團隊在研發方向導航時就定位于源頭創新!” 胥傳來說,要做就做知識供給的源頭,因此一開始團隊研究方向就定爲前沿免疫學技術解決食品安全檢測與篩查的關鍵科學問題。
“提到食品學院,很多剛加入團隊的學生認爲就是做食品,技術上不高端,其實不然,食品安全研究也有源頭技術。” 團隊成員匡華表示,依托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檢測實驗室,在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時,無意中發現了PCR檢測儀在納米材料表面産生了手性信號,而這種手性材料能夠明顯提高免疫細胞免疫因子的表達量,並應用在新型疫苗佐劑研發上。
爲何要研發新型疫苗佐劑?匡華向記者科普道:我們常用的佐劑通常爲鋁佐劑,但傳統鋁佐劑與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它的缺陷是只能誘導體液免疫應答,無法有效激活細胞免疫,因此抗病毒、抗腫瘤的效力非常有限。
“如今鋁鹽沉澱物造成‘肉芽腫’(接種疫苗後産生的疤痕)以及潛在的安全風險屢屢被報道,開發更加安全的疫苗佐劑、非侵入性疫苗(如經鼻腔接種,無需肌肉注射)是當前國際疫苗産業研發的熱點。”胥傳來說,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6款疫苗佐劑都含鋁鹽,並被國外壟斷,但至今尚無能夠完全替代鋁佐劑的新型通用佐劑。
順著手性材料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的思路,在胥傳來教授的指導和江蘇省科技廳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的資助支持下,試驗團隊骨幹徐麗廣、匡華等發展了系列手性納米佐劑,結果發現,左手性納米佐劑可高效激活抗原呈遞細胞,明顯提升免疫因子表達量。徐麗廣介紹,左手性免疫佐劑誘導體液免疫應答,産生的抗體滴度,是傳統鋁佐劑的800余倍。
“此次我們設計免疫佐劑手性研究顛覆了傳統的觀念,實現了‘從0到1’的源頭創新。我想,這是我們團隊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要心無旁骛地搞源頭創新!” 胥傳來表示,目前,抗腫瘤疫苗研發一直止步不前,團隊基于手性免疫佐劑提供的新穎思路,動物試驗效果已經非常樂觀。
做真科研,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
科技強國,需要讓更多地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胥傳來教授研發團隊堅持思想洗禮和業務提升並重,旨在培養有思想的科技工作者。
“團隊每周組織研討會,每個月至少邀請兩到三位國內外同行講學,這是我在團隊裏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匡華說,通過日常激烈討論、團隊成員與國內外知名學者線上線下交流,營造了紮實苦幹的學術氛圍,激發了科研創新活力,提高了研究生的思辨能力。
青年教師必須始終在一線,到實驗室去,是研究團隊的傳統。孫茂忠教授猶記得,在做疫苗佐劑研發時遇到的“攔路虎”。“當時負責的博士研究生在材料合成時發現了能做出良好形貌的試劑,但安全性研究整整花了兩年時間,都沒找到合適的試劑,該名學生打起了‘退堂鼓’。”團隊立刻派出兩位年輕教師和四位博士組建專項小組,把兩年裏的試驗從頭做一遍,最終找到了安全的合適的試劑。
“經過挑戰,同學們們提振了信心,也很有成就感,要知道,在國際頂級期刊發文章,不僅僅是一個創新的想法,更要是試驗結果無懈可擊且可重複。” 博士後瞿愛華說,每次投稿前,研發團隊青年人才都“挑大梁”,手把手仔細核對試驗結果,一環套一環形成完整證據鏈。大膽核實與小心求證和提交,青年人才們體會到“真科研”。
開放融合,用好合作共贏“金鑰匙”
“團隊重視學術交流,自主創新、開放融合、合作共贏是研究團隊的新特點。”這是徐麗廣在研發團隊內最直觀的感受。
在試驗過程中,經常會因爲設備或測試手段缺乏而導致試驗中斷,某些課題也會因此半途而廢。“團隊領頭人具有開放性的思維,他總是能想到新點子幫我們解決問題。”徐麗廣說,有一次他們再做痕量檢測試驗,缺少一種專業設備。“那段時間胥老師翻閱了大量文獻,在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論文中找到了類似設備,就把樣品寄過去,用全球科技資源完善科研結果。”
此外,研究團隊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共建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國際聯合實驗室,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和互訪關系。團隊帶頭人和多位研究骨幹、研究生20余人次到合作外方實驗室進行訪問學習、聯合培養。“團隊從來不吝啬科研的成本,經常給我們創造國際交流學習的機會,開拓視野。”匡華補充道。
談及研發團隊下一步打算,胥傳來表示,團隊正在開展手性佐劑在抗腫瘤疫苗研發中的獨特作用,初步的研究結果令人興奮。同時,團隊開始探索“口服”疫苗的研發,通過激活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獲得系統性免疫保護。“全球對于保護性疫苗的研發已有較多經驗,對于抗慢性感染、抗腫瘤等治療性疫苗的研發則相對緩慢。”胥傳來說,我們對于手性佐劑在治療性疫苗研發中的獨特作用非常樂觀,期待打造一款高效的普適性疫苗佐劑,爲治療慢性感染、避免腫瘤複發等提供解決方案。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