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台日報-大小新聞】
工作中的胡建江教授。
氫作爲一種來源廣泛、清潔無碳、靈活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汽車、軌道交通、船舶、航天、物流、供電供暖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被視爲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煙台大學的德國歸僑胡建江教授,用舉足“氫”重的新能源,鑄就了一顆沉甸甸的愛國心。
攻堅固態儲氫材料領域研究
胡建江教授是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博士、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後,曾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淡馬錫高分子功能薄膜實驗室負責人、德國卡魯理工大學納米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重點實驗室主任。已在國際雜志上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5項發明專利,是多種國際期刊的專業審稿人。
早在2004年,胡建江教授就敏銳地捕捉到替代能源的重要性。也是從那時開始,胡教授便與氫能源結下了不解之緣。“研究領域必須與現實需求緊密相連,那會兒的想法就是怎麽才能做點東西出來,將氫能源轉化到實際運用中。”胡教授說,氫氣的高效安全儲運是氫能源亟需解決的瓶頸問題。是瓶頸,也是研究方向。由于固體化學儲氫具有高的體積儲氫密度(高于液態氫)、低工作壓力和循環使用等特點,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也爲氫能産業化創造前提條件,從此,胡教授踏上了氫能源領域攻堅克難的道路,長期從事固態儲氫材料領域的研究。
能源報國點亮綠色未來
胡教授在國外曾承擔過與瑞士“移動儲氫功能材料”項目、“中德合作可持續性能源開發”項目及歐盟“燃料電池連接的固態氫氣儲罐”等歐洲儲氫研究,國際上首次采用氨基金屬-金屬合金二元供氫體系,成功完成與1kW高溫質子膜燃料電池(PEMFC)的對接,在氨基金屬類和複合金屬氫化物儲氫材料研究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對于胡建江而言,祖國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留學報國的理想信念深深紮根在他的心中。2014年,胡建江教授懷著科研報國的赤子之心,回歸祖國,回到了湖北老家。
“發展氫能源技術是國家中長期能源戰略,我能做的就是用畢生所學,讓氫能源被廣泛應用,成爲真正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胡教授說,在具體的應用領域方面,發展氫能源有三個環節,制氫、儲運和用氫。目前制約氫能源發展的瓶頸問題依舊是儲運。因此,他回國之後的研究方向依舊是希望能夠用高性能的材料,做出大規模的氫能儲運裝備。目前正在做的科研項目,也是用低成本材料制做供氫裝置。
落戶煙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胡教授來到煙台,參觀了開發區和高新區。作爲山東省綠色低碳發展的先行城市,煙台緊抓清潔能源發展機遇的重要舉措,深深吸引了一直在氫能源領域不懈探索的胡建江教授。2019年,胡教授舉家來到煙台,在煙台大學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落戶煙台之後,胡教授認真研究煙台的氫能産業發展情況。他說,煙台在研究謀劃清潔能源産業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路徑,給氫能産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
“煙台大學非常適合做研究,學校的信息網絡發達,查閱資料方便快捷。”胡教授說,未來的儲氫方面,可以不同材料組合以及物理-化學儲氫方法組合,更容易實現氫氣的高效儲運。
作爲無黨派人士,胡教授還尤爲熱衷公益事業。植樹節裏參加植樹活動,到海陽走訪貧困戶,參加公益性組織。如今,專心在煙台大學做固態儲氫材料領域研究的胡建江教授和妻子住在校園裏,累了就到海邊散散步。他說,煙台的環境也十分好,冬暖夏涼,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裏,家裏連風扇都用不著。
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雲
通訊員 趙亮 董超 周昊 攝影報道
責編:馬躍
審校:劉岩
本文來自【煙台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